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法学论文>刑法论文

聚焦刑法修正案(九)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发布时间:2016-07-07 11:57

  网络犯罪的分工细化刑法的修改完善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迅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3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将近13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近9亿。可以说,我国已经全面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安全隐患和威胁也逐渐显现,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各类犯罪迅速蔓延,社会危害严重。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利用移动互联网实施的网络犯罪进一步凸显,而随着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对网络犯罪的侦查和证据固定难度也进一步增加。与传统的刑事犯罪比较,网络犯罪具有主体的智能性、行为的隐蔽性、手段的多样性、犯罪的连续性、传播的广泛性、犯罪成本低、后果难以控制和预测等突出特点。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发展迅速,不断推陈出新。

 

  信息时代,网络犯罪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犯罪活动分工细化,形成利益链条。当前网络犯罪呈现分工细化的态势,并逐步形成由各个作案环节构成的利益链条,这是网络犯罪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打击网络犯罪的关键是要斩断利益链。所有网络犯罪存在的共同的问题就是形成分工合作的利益链条。经研究认为,有必要将网络犯罪利益链条中的帮助行为独立入罪,原因如下:

 

  一是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往往缺乏明确的主犯,难以作为共犯处理。有别于传统犯罪的帮助行为,由于互联网的跨地域特性,网络犯罪中的帮助行为往往没有固定的帮助对象,即传统的共犯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而网络上的共犯通常是一对多的关系。

 

  二是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往往是网络犯罪中获利最大的环节。由于帮助对象数量很大,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实际上成为犯罪活动获利最大的环节。

 

  三是几乎所有类别的犯罪在互联网上的帮助犯都存在立法真空。过去几年,通过修改刑法或者制定司法解释,解决了一部分帮助犯的定罪量刑问题。但是,几乎所有的犯罪迁移到互联网上之后都存在这一问题,亟需加以规制。

 

  四是网络犯罪的帮助犯是网络犯罪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社会危害性往往大于网络犯罪本身。当前网络犯罪的分工细化、形成利益链条是网络犯罪泛滥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刑法修正案()》突出了对网络犯罪的关注,多个条文涉及网络犯罪的规定,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第二十九条对网络预备行为和对网络帮助行为的规定。这些规定对于加大对信息网络保护,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设立传授犯罪方法、通讯群组触犯刑法

 

  《刑法修正案()》在《刑法》中增加了第287条之一,按照规定,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进行了明确规定。

 

聚焦刑法修正案(九)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的规定,正式的罪名是非法利用网络罪。现在网络比较普及,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因此也就出现了种种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包括建立赌博网站、发布诈骗信息、贩卖枪支、毒品等,犯罪日益严重。为了加强对这方面犯罪的惩治,也为了提高司法效率,所以直接把这样设立违法犯罪网站的行为,包括一些预备行为定为违法,便于查处。也就是说,不但建立网站,实际进行销售的时候就予以查处,有些时候可能实际上有销售行为,但苦于没有证据查证,这时仅仅根据他设立的销售网站,就可以对其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既可以防患于未然,加强对于网络犯罪的防范,又能加强惩处,便于正视犯罪。

 

  一是只要有证据证明为实施犯罪在网络上设立了这样的网站、通讯群组的行为,就可以作为犯罪追究。

 

  二是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

 

  三是为了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在网上发布信息。与上一种行为不同的是,这种信息从内容上看不是像卖枪、贩毒那样违法性很明显,可能看起来是普通的卖房、卖车等信息,但是行为主体要实施诈骗,目的是要骗别人,这样也可以追究责任。如果最后有一款构成其他犯罪,择一重罪处罚。也就是说,如果不法分子发布了卖毒品等信息,实际上也卖了毒品,就按贩毒处理,而不能按照发布违法犯罪信息处理。

 

  为网络犯罪提供技术支持可被独立定罪

 

  在《刑法修正案()》在《刑法》中增加的第287条之二,对明知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的规定,正式的罪名是帮助网络犯罪罪。一些网络服务提供商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却提供技术支持的行为,过去是以共犯来处理,现在修改为单独犯罪来处理。这两个规定的修改本身就体现出刑法的特点:强化对犯罪的预备行为和帮助行为的打击,把这些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这意味着打击提前,扩大了打击的范围。标准明确后,便于司法实践操作,也会取得严厉惩处的效果。

 

  明知他人实施犯罪,给他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直接便利了犯罪的实施。比如,提供广告推广和支付结算,也是互联网犯罪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些帮助行为使得互联网上相关犯罪行程社会化分工,降低了犯罪成本,提高了犯罪效率,增强了罪犯逃避打击的能力。

 

  所以,专门对这种帮助行为《刑法修正案()》独立作出了规定,如有些人专门帮人去非法获取公民的身份信息用于办理大量银行卡,然后提供转帐、提取现金等的服务,帮助实施互联网诈骗的团伙,收取犯罪收益,逃避打击。这样规定后,如果实施的这些行为都得到查处,即使实施诈骗的人没有抓获,全案没有破获,但是有足够证据证明这个人实施了帮助行为,也可以对其进行独立定罪。

 

  当然,该罪的刑罚相对较轻。如果整个案件查清楚后,发现其是整个犯罪集团里专门负责洗钱、转移资金的人员,那就将其作为犯罪集团中重要成员,按相应的犯罪追究。

 

  作者: 来源:中国防伪报道 20161

上一篇:聚焦刑法修正案(九)编造虚假信息后果严重

下一篇:论完善刑法合理性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