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政治经济改革中的中国海关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6-04-18 11:42

  中国海关关徽是由一把金钥匙和商神杖组成的,这说明海关既要促进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最大限度地便利贸易、支持国家的对外开放,同时又要守住国家经济大门,严格执法维护国家主权,保护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安全。现实告诉我们,作为国家主权象征的海关必须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监管战略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怎样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可以说是海关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 把守国家经济大门是海关担负的神圣职责,海关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国内外背景及环境也造就了不同的海关职能和海关管理特点。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以计划经济为主,经济处于封闭状态,严格监管是海关的核心理念,单单必查。但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和经贸往来也日趋频繁,低效落后的监管方式和理念不再适应时代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海关根据形势要求适时调整监管战略,但基本的监管模式还是以""为主的。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各国海关都要面对数以万计的企业和进出口商,监管任务十分繁重。与此同时,经济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逐渐扩大,要求给予国际贸易最大便利的呼声越来越高,海关面对多元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需要做出变革,而如何考量复杂的环境并以此做出海关管理的改革就显得尤其重要,脱离实际情况的改革定会导致政策的失败。所以本篇论文将着重分析当代海关改革的经济和政治环境。

 

  一、中国经济改革与转型背景下的海关

 

  2014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2015328日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他再次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一代决策层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并通过新常态透视中国宏观政策未来的选择,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要求。担负着繁重艰巨的进出口贸易监管任务的中国海关,面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常态,以强烈的大局意识和使命意识,进一步明确海关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根本任务,创新海关工作思路和方式,充分发挥海关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经济中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往来频繁

 

  1.通关货物量大,海关高效通关

 

  进出口报关单包含了进出口货物全部活动的过程,见证了外贸发展的过程。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自1980年恢复海关统计之后,因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深入,记录进出口贸易的报关单数量每年不断飙升。以深圳海关为例,进出口报关单数量从1984年的101.5万份增长至 2004年的524.3万份,2013年则突破1000万份。据深圳海关负责人介绍,从平均单票报关单的成交额来看,改革开放初期至2004年一直维持在 3万美元左右。而随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成长,2007年从平均每票5.5万美元增长至20138.7万美元,深圳市外贸出口也连续21年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茅。

 

  可见海关通关量在不断攀升,同时也造成了海关通关的巨大压力,如果没有符合实际情况的通关管理方法和手段将会大大阻碍通关效率和效果,给我国外贸安全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由于通关量巨大,传统的以货物为单元的通关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有的情况,可以向以企业为单位以货物为单元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建立、完善海关监管制度。

 

  ()良性互动,源头上监管进出口企业

 

  传统通关方式是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和监管手段过分集结在口岸通关的狭小空间,在短时间内清查大量货物,这种方式没有从源头上解决高效通关的问题。我们可以把海关对进出口监管管理体系建立在对企业管理和账册单据稽核的基础之上,在企业源头上就对货物进行监管,纳入体系当中,扩大监管空间和时间。

 

  ()优化产业结构,海关帮助企业走出去

 

  企业要有拥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要拥有自主产权的品牌。这样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赚取足够的利润,有足够的利润,就能解决人力资源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等一切问题。海关也要立足此问题,积极保护我国进出口企业的知识产权,帮助第三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走出去。

 

为帮助走出去企业赢得良好的境外通关环境,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海关配合国家外交、外经贸大局,开展了广泛的国际海关合作。推动建立了与欧盟、美、俄等主要贸易伙伴海关之间总体稳定、相对均衡、合作共赢的关系框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海关组织(WCO)多边框架下贸易规则和海关规则制定,全力做好WTO贸易便利化协定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推动提升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力支持渝新欧郑欧长安号等国际货运班列项目,积极协调推动沿线各国海关开展合作,提高货物通关速度,开通首个我与周边国家的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中哈巴克图-巴克特),促进西部物流大通道的畅通,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强与东盟国家海关间的务实合作,推动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服务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新加坡、韩国、香港、欧盟等基础上,积极拓展与更多国家和地区海关间的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合作,深化中美海关-商界反恐伙伴计划”(C- TPAT)联合验证及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使更多走出去企业享受到境外海关提供的实实在在的通关便利。积极搭建与企业、商会的机制化沟通渠道,通过政策宣讲会、企业对话会、个案协调等多种方式,帮助解决我企业境外通关的现实问题。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海关组织等多边框架下估价、归类、原产地等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产业利益。这些措施将为优化我国际贸易环境增加多元选择,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前景。

 

 ()支持新型贸易平台发展

 

  支持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贸易平台发展,是抢占国际贸易新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出口方面,已建立清单核放、汇总申报监管模式,解决电商零售出口退税、结汇、专项统计等问题。目前,全国共有20多个城市提出需求,杭州、郑州、广州、重庆、深圳、苏州等城市已开展零售出口业务。

 

QQ截图20160409104136.png


  进口方面,积极支持和指导地方开展进口试点,扩大进口业务,建立阳光渠道,实现便民惠民。

 

  目前,正在上海、重庆、杭州、郑州、宁波等首批试点城市开展试点。今年,海关总署将加紧研发出口统一版本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管理系统,力争6月底上线,加快与电商、物流、支付企业的对接,规范通关监管,满足全国推广需要。

 

  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海关

 

  ()海关下放权力,强化基层海关实际监控职能

 

  把决策权下放到层级较低并使之更接近信息发源地,也会使组织对某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更快的反应,对于一个需要在科技迅猛发展时期不断与时俱进的组织来说,这种能力颇为重要。

 

  因而,海关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重新划分层级事权,向基层海关下放权力,强化基层海关的实际监控职能,在管理模式上,使海关纵向的管理结构从现在的橄榄形逐步向哑铃形转变。由于中国法制不够健全,海关人员素质不是很高,出于执法规范和防范腐败的考虑,海关对基层隶属海关的授权一直比较谨慎。

 

  海关总署积极支持期货保税交割、融资租赁、服务外包等服务贸易发展。

 

  近年来,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期货保税交割、融资租赁等新型业务的发展上均取得一定成效,在全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全面推广实施海关保税监管模式,对建立与服务贸易特点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下一步,海关总署将积极总结评估各类服务贸易监管模式运行情况,建立和完善与服务贸易特点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模式,支持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优势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去年海关已取消和下放了7项行政审批事项,取得良好效果。比如,取消加工贸易手册备案(变更)、外发加工、深加工结转、余料结转、核销、放弃核准6项审批,简化了办事流程,减少了单证流转,给企业带来更多便利。尤其是进一步放开了外发加工限制,允许企业先外发加工、后办理备案手续,跨关区外发加工原则上不再收取保证金,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又如,取消报关员资格核准,拆除了报关从业人员就业门槛,释放了社会就业和创业空间。

 

  今年,海关总署将原定2015年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调整至2014年执行,年内再取消和下放5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取消暂时进出口审批,对研发、检测、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海关20132014年内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超过原有审批项目的 50%。同时,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数量,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海关内部核批手续,推动海关内部作业流程删繁就简,努力做到管、减、简、便

 

  ()建设电子政务型海关

 

  海关近年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目前条件下,需围绕电子政务的目标要求,完善和整合电子口岸执法系统及各级海关网站,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对原有的网上服务进行评审、归纳和总结,建立一个满足海关与企业有效交流,进行良性互动的平台。这一平台的核心应用体系应包括如下功能:信息发布;交流与沟通;办公流程;监督与公报。

上一篇:“全球化”语境下地缘政治经济的现实悖论及其

下一篇:议题政治:求解全球问题的新型政治模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