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发布时间:2016-09-15 14:58

  中医学借助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构建了自身的基础理论体系,从而中国哲学思维也成为中医学较高层次的思维方法。在较低层次上,取象比类、外揣、类比、演绎等是中医学较具体的思维方法。表面看来,这种说法似乎没有不妥。但实际上,这一说法将构建中医学理论的方法与中医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即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和进行疾病诊断的方法混为一谈。本文以取象比类为例说明这一点,并论述取象比类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1取象比类是构建中医学的方法,而不是中医学的方法


  首先,构建一种学说的方法与这种学说的方法是两码事,尤其是对那些实践理性非常强的理论来说更是如此,即便两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前者是“生我”问题,后者是“我生”问题。打个通俗的比喻,前者是如何生孩子的问题,生孩子的方法可以是自然怀孕,也可以是人工辅助技术;后者是生出来的孩子用什么方法认识和变革这个世界的问题。由此可见,某事物的方法与造就该事物的方法是不同的。同理,构建中医学的方法与中医学的方法也应是不同的。


  其次,取象比类是构建中医学的方法,而非中医学的方法,即不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变革世界的方法。什么是取象比类呢?取象比类也叫“援物比类”,是类比法在中医学中的独特称谓。所谓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在科技的发现和发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仿生学就是类比法的典型运用。中医学怎么借助取象比类来构建中医学理论呢?中医学将人体的物质基础、组织结构、生理、病理、致病因素以及药物(即中药)等与宇宙自然的精气、阴阳、五行进行比较归类,构建起人体生命系统的精、气、血、津、液、神等物质基础,人体形体组织结构、生理病理以及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五行归位,相应地,精气神的统一体——人也就随之具备了与宇宙自然中的精气、阴阳、五行一样的功能运化。譬如阴阳,原指日光的向背,向光为阳,背光为阴,而向光处温暖、明亮,背光处寒冷、晦暗,如此将自然界中所有具有温暖、明亮的事物和现象都归为“阳”,将所有具有寒冷、晦暗的事物和现象都归为“阴”。五行原指“木、火、土、金、水”自然界中5种基本的物质形态,逐渐抽象而指这5种物质所具有的属性。“木曰曲直”,原指树木具有生长、屈曲、柔和的特性,引申为生长、生发、调达、舒畅的性质和作用,具备该种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归为“木”,等等。而关于人体生命系统的精气、阴阳、五行的形神功能运化理论的有机组合就是中医学理论。


  最后,中医学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在观察、实际操作基础上对实践经验进行归纳的产物,其理论体系主要是借助中国哲学,即精气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而构建起来的,其中取象比类法在理论的构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如此,中医学理论一经建立起来,取象比类在中医实践中就退居幕后了。中医学的方法,主要的应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变革世界的方法,即中医诊病疗疾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的不是取象比类,而是在主要经验观察基础上的归纳和演绎交互融通的系统方法。在中医医疗实践活动中,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总是追究和比类所观察搜集到的生理病理现象的“五行归类”和“阴阳属性”了,而是直接应用已经由取象比类构建好了的“中医学理论”。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不须再取象比类一番判定为“肝病”,而是直接利用已有的中医理论定性为“肝病”。就像西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现代解剖学基础上的,解剖法是形成西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实践西医活动时,并不须每每进行解剖。


  综上所述,类比法主要是构建中医学理论的方法,而不是中医学的方法。

blob.png

  2取象比类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


  正因为主要通过取象比类法等引入了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才构建起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因此,取象比类法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构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取象比类就没有中医学。


  作为归属于类比法的取象比类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从思维进程来看,类比推理主要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其前提和结论通常都是关于个别事物对象的断定;二是类别推理的结论不是一定可靠的。其原因在于类比推理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的范围,结论所断定的内容是前提中所没有的。因此,运用类比法进行推理时,前提为真时,结论却未必真。一般来说,要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前提中所提供的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要尽可能地多。二是前提中所提供的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与类推属性之间的关系要尽量密切,这种关系越接近本质上的联系,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高;相反,如果仅仅是事物之间表面上的某种相同或相似,那么犯“机械类比”的程度就要高出许多。


  从形式上看,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通过取象比类构建中医学的大前提,人体生命现象是小前提,中医理论则是结论。表面上看,大前提和小前提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而且大前提的科学性也尚待证实。因此,单单从类比推理的特点来说,既然中医学的理论主要是经由类比“精气、阴阳、五行”而来的,因而其就具有或然性,即不一定正确可靠,换句话说,中医学有错误,最起码是有错误的可能!这种推论是任何一名中医药的拥护者都不可能接受的!难道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医药竟然是伪科学?非科学?难道中医教育竟是在进行伪科学教育?而这也是那些攻击、非难、质疑、讥笑中医药的人所欢欣鼓舞的!


  事实并非如此!中医学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中医学借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等构建中医基础理论,只是一种偶合。这些学说也可以说是一种范式,一种模型,正好可以利用来作为中医学说理的工具。它们当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人体生命现象,但没关系。不合乎实际的,不能有效进行说理的,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比如五脏可以配五行,但并没有五方,于是提出了“中”,没有五季,构建了“长夏”。“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就是根据实践对“诸花皆升”的修正。而根据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一种学说就是一个研究纲领,它由硬核和保护带组成。其中,硬核是纲领的基本假设,是核心理论,改变硬核就是放弃纲领。保护带由各种辅助假设和初始条件组成,其功能是保护纲领免于被证伪。当纲领与观察、实验相矛盾时,要调整辅助假设以保护硬核。保护带的调整方向有二:一是导致进步的问题转换,二是导致退化的问题转换。前者说明纲领是成功的,后者说明纲领是不成功的。但即使是一个退化的纲领,也不意味着一旦被证伪就立即失效,它仍可以继续抵挡很长时间,只有当一个更好的理论出现以后才能被抛弃。从“纲领”看中医,我们认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象气血、经络理论等就是中医学研究纲领的硬核,而较为形象的概念、具体的经验性的科学陈述则是它的保护带。正是保护带较强的科学性保护了中医学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根据是什么?是实践,是发展。中医学经过几千年实践的冲淘洗涤,特别是建国几十年来的文献搜集整理、科学研究等,已经抛弃了其中绝大多数荒诞不经、不科学、不文明的成分。换句话说,由于长期的实践冲刷,中医学中的经验陈述不断得以精炼,真理性强的经验陈述得以保留,而较差的则不断被剔除,从而使其较为形象的、具体陈述的科学性不断增强,不断向科学陈述逼近。


  正因为中医学是借助中国哲学经取象比类而来的经验医学形态,因而带有明显的实用哲学色彩,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哲学了。如果非要称之为自然哲学,也是非常精致的自然哲学(之所以不愿称之为自然哲学,是因为中医学与纯粹的西方早期的自然哲学大为不同,其理论的实践理性的科学性已然非常之高)。就西方科学发展史来看,自然哲学的发展前途是现代实验自然科学。那么,中医是否也要接受现代自然科学的原则与方法,走向所谓的现代化呢?非也!如果中医学这种精致的自然哲学非要硬性地向现代科学靠拢,必然要走向实验还原的道路,走向自我简单否定,造就另一个多余的“现代自然科学”!!这既没必要,也没有可能!没有必要,是因为已经有一个发展相当不错的现代医学(即西医学);没有可能,是因为要走实验还原道路的话,造就的只能是一个现代草药版的西医学,而非所谓的现代中医学!因此可见,有人要创造中医解剖学是多么可笑!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医学不需要进步。中医学的进步不在于抛弃自身的中国哲学核心,不在于抛弃精气学说、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而在于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精致地完善自己。如新世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就与时俱进地增加了中医体质学说,在病因中创增了外伤、诸虫、药邪、医过等就是很好的例证。由此可见,取象比类的主要作用是理论创新,而非理论的运用。既然中医学的哲学核心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那种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和创新首先应该以现代哲学为指导思想”的观点颇值得商榷。当然,坚守中国哲学核心,并不等于食古不化,一味地排斥现代科技。就目前而言,将“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法进行证候诊断标准和中医疗效的评价不失为一种好的探索方式”。但必须警惕循证医学的泛化。须知:循证医学主要的是对现有科技成果特别是现有医学成果的应用和处理,而主要的不是对现代科技特别是对现代医学的原创。坚持中国哲学核心,不仅是中医药学发展创新所必须,而且,因坚持了中国哲学核心而延续发展下来的中医药学对现代科学还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现代科学对分析还原的过度强调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反生态态度,而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优良的“天人相应、和谐统一”的整体观。一般说来,传统的惯性是历史进步的阻力,但在适当条件下,长期被忽视的古代遗惠也可以复兴,给现代科技注入活力,成为新的创造力的源泉。这也正是中医学的价值所在。


  作者:王鹏伟(广东医学院,广东 湛江 524023)


上一篇: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下一篇:浅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目标和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