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论中医学中的时间观内涵

发布时间:2016-09-14 10:39

  中医历来强调人体生理、病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重视对疾病认识和诊疗应当因时制宜,早在《内经》时代就有关于时间和人体生理、病理相关的论述,笔者结合现代科学成就,进一步探讨、揭示古代中医学中有关因时制宜论述的科学内涵,以期促进对中医时间医学的继承、发展和应用。


  1五运六气中的时间医学


  五运六气以一个完整的学说出现于医学书籍中,首见于《素问》。中医学运用这一学说研究自然界季节、气候的变化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对疾病的防治起到指导作用。此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人与天地相应”这一整体观宗旨,并由此将时间医学应用到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中。


  运气七篇提示运气是以太阳视运动和朔望月的周期特点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而讨论的。基于实践观察,形成时间周期、时间节律等观念,并将其总结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五运六气学说。现代气象学和天文学验证了运气学说的客观存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部分地区的气象台资料与运气对气候的标准大致相符。太阳黑子多和极盛的年份,绝大部分和岁火太过相吻合或接近。某年某运某脏易患某病,对照人体胎儿期经过的时段,发现其后天所患疾病与胎儿期所感受的自然环境存在着因果关系义与此相应的中医运气学的推演工具干支历中纪年纪月干支的60年一循环,与日地月的周期节律相关,反映了大气循环的规律。其中的月支与地球的公转周期、太阳辐射量的年度变化直接相关。

blob.png

    2时间生理学


  2.1日节律  日节律即昼夜节律,昼夜变化体现了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随着自然界阴阳的消长,人体阴阳也发生着同样的节律性波动,并可以从人体体温及脉象的变化得以认知。如果将人体的阴阳消长变化以一日为周期作图,可以得出一正弦曲线,与现代时间生物学用来描述节律性质的余弦拟合曲线一致。时间生物学者揭示了大量有关生物和人体的生理、生化活动的昼夜节律性,其中部分节律可能体现了人体阴阳的昼夜消长节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体温、心率、血压、代谢率及节律的峰值相位多在白天。,与人体的睡眠一觉醒昼夜节律保持同步。


  现代时间医学研究同样为十二经气血流注昼夜节律提供了一些实验依据。心经气血按流注节律旺于午时,而心率变化的曲线在中午11:00——13:00时上升,在夜间23:00——24:00之间减慢;肺通气阻力的峰值在早晨5:00,与肺经气血流注旺盛于寅时一致4主时经脉的皮肤电生理特征与非主时经脉有明显的区别气2.2月节律月节律是月亮的运行节律,早在《内经》时期,古代医家就已经意识到人体有月节律现象。美国精神病学家李鄂伯尔在1974年提出在人体内80%左右是液体,与地球表面的海洋比例类似,月亮的引力对人体内液体物质所产生的影响,正如月球对地球上海洋的影响一样,引起了人体内液体的“潮汐”而形成月节律。潮汐涨落是反映月相变化的客观指标,有研究揭示了死亡发生与潮汐涨落密切关联。月球引力下降的落潮和低潮时,死亡率增加;而逢引力增强的涨潮和高潮时却减少。这种月节律现象将自然环境、人体环境的变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医学时间观的科学内涵。


  2.3年节律  地球绕太阳转动1周约需时365天,称为1年,1年中呈现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节律变化而称为年节律。通过脉象仪所显示的参数,从交感神经兴奋性及血管舒缩状态等角度来揭示脉象年节律的生物学基础等。人体脉象以及人体肤色随四季发生的节律变化反映了年节律给人体带来的影响。


  3时间病理学


  中医时间病理学理论体系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产生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补充。如《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古代医家发现诸多疾病与症状,如发热、五更泻、真心痛、夜尿、夜啼、小儿夏季热、心下痞、呕血、癫狂、疟证等都有其明显的时间规律;《黄帝内经》对疾病“旦慧、昼安、夕重、夜甚”昼夜节律的认识,为大量的临床研究所证实,如过敏性哮喘好发于深夜,与人气消长节律与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节律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而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与哮喘的发作有直接关系。临床上常可见患者早晨病情稳定,中午安静,傍晚加重,半夜严重,随着昼夜的变动而变化。此外,临床观察还发现,不同脏器疾病的死亡时间存在季节差异,疾病的发病峰值常分布于不同季节的不同时刻,如急性心肌梗死在春夏季子时一巳时、秋冬季午时一亥时有较高的发病趋势,此可能与机体生理变化如交感神经活动性显著增强、血桨肾上腺素水平增高、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有关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而时间医学的气血阴阳消长论是关于人身气血或阴阳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由衰少到壮盛或由壮盛到衰少的节律性变化的理论。它不但提示了人体五脏生理的变化,更揭示了人体五脏之病发生、发展、传变、预后等一系列复杂现象的本质,时间观的科学内涵由此凸显了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陆一竹/天津中医药大学 300193;毛静远/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00193




 


  


上一篇:浅析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改革

下一篇:结合实际对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