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肺癌患者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常见危险因素分析以及家庭护理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6 10:33

第一篇:肺癌患者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常见危险因素分析


  原发性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生活质量及寿命的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发生呼吸衰竭(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RI)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发生RI后病情危重、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因此, 调查与分析肺癌患者手术后发生RI常见危险因素, 对其危害认真评估, 并尽早进行干预较为重要。本研究选取325例近年来入住沈阳市胸科医院ICU内接受监护与治疗的肺癌术后患者, 对其进行了发生RI常见易患因素调查, 并按有无发生RI进行分组比较,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入住沈阳市胸科医院ICU内接受监护与治疗的肺癌术后患者325例。其中男123例, 女202例, 年龄60~84岁, 平均年龄(67.94±13.28)岁。


  1. 2 方法


  1. 2. 1 呼吸功能衰竭诊断标准 本研究采用RI诊断条件如下: ①患者入住ICU后不同时间内出现明显胸闷、气短、烦躁不安等呼吸道症状, 经大流量吸氧、支气管镜吸痰等干预治疗后不能缓解。②静息下吸室内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 (PaO2) <8 kPa(60 mm Hg)和(或)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6.67 kPa


  (50 mm Hg)。③继发于其他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的RI。


  1. 2. 2 “发生RI常见危险因素调查表”设计及调查方法 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 作者设计了“发生RI常见危险因素调查表”, 后者包括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年龄、性别、吸烟指数、COPD史、心血管疾病史、术前肺功能异常、肺叶切除、全肺切除、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及术后感染。该调查表均由入住ICU科肺癌术后患者经治医生统计、观察、计算及填写。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25例肺癌术后发生RI患者104例, 发生率32.0%。两组患者发生RI常见危险因素相关指标比较, 结果表明, 术后发生RI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吸烟指数、COPD史、心血管疾病史、术前肺功能异常例数、全肺切除例数、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及术后感染例数均显著多于术后未发生RI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RI是原发性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RI会明确影响到患者手术疗效、近期预后及转归。国内外许多学者[1, 2]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他们调查与分析肺癌患者手术后近期发生RI的各类常见危险因素, 并对每一危险因素危害做了认真评估, 并强调尽早进行干预非常重要。本研究也连续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入住沈阳市胸科医院ICU内接受监护与治疗的肺癌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 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 作者设计了“发生RI常见危险因素调查表”, 后者包括了年龄、性别、吸烟指数、COPD史、心血管疾病史、术前肺功能异常、肺叶切除、全肺切除、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及术后感染等方面内容, 并按有无发生发生RI将入选对象进行分组比较。数据统计后可知术后发生RI患者的平均年龄、吸烟指数、COPD史、术前肺功能异常、全肺切除、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及术后感染例数均显著多于术后未发生RI患者。这些数据表明高龄、吸烟指数高、COPD及心血管疾病史、术前肺功能异常、全肺切除、手术时间长、术中补液量及术后感染更容易发生术后RI。近期国内另一些胸外科专家及ICU工作人员随机相同内容调查[3, 4]结果与作者结论一致。肺癌术后发生RI可能原因为:①手术创伤直接给胸壁、支气管、肺组织带来损伤, 导致发生伤口疼痛、胸膜反应及胸膜粘连, 引发呼吸肌运动减弱及咳痰无力;②肺组织切除后引起肺容量、通气量和有效弥散面积明确减少, 造成有效通气/血流比例失调;③过多的静脉输液量加重肺组织灌注负荷, 术后肺血管渗出增加, 发生肺间质水肿, 甚至肺水肿;④肺癌术后各类并发症较多, 特别是严重肺部感染严重影响着呼吸功能;⑤患者术前肺功能情况与术后RI密切相关, 重度肺功能障碍术后发生RI风险显著增加。


  综上所述, 作者调查与分析了原发性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RI常见危险因素, 大医院ICU科室护理人员可根据这些规律及不同患者的个体特点, 分别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期  作者:陈伟等


第二篇:肺癌手术后的家庭护理


  肺癌切除术是现在治疗肺癌的最主要方法。患者在出院之后合理的家庭护理,能使患者尽快得以康复,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


  中心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的肺癌切除术共有480例。通过对患者针对性的出院指导,使得患者的康复速度大大增加,没有出现一例肿瘤转移。


  对于患者家属来说,首先要让他们做到减烟,让患者尽可能避免“污染源”,此外,患者要避免与石棉、铜、锡及放射性物质的接触,也要注意患者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和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在治疗方面,除了手术治疗外,可以配合放疗、化疗及各种免疫方法,如使用转移因子、干扰素、卡介苗、细胞因子活化治疗(CIK),更好的激发人体免疫功能。


  在肺癌手术后的恢复期,患者的上肢要加强锻炼,以此来配合肺部功能的恢复。一侧全肺切除后的患者应避免大幅度的翻转动作,防止纵隔摆动导致心肺功能的衰竭。出院后,患者在6个月至1年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生活,随时来医院门诊检查。患者若有伤口疼痛、剧烈咳嗽、咯血等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对于医院来说,首先要对患者提供一份详细的“出院计划单”,包括患者恢复期的功能锻炼方法和放疗、化疗的时间,出院后用药的名称、方法及时间、返回医院的复查时间等等。


  患者术后3至6个月内要注意休息,适当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活动,注意要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比如说适当的散步、打太极拳等,而患者每日的睡眠不应少于6小时。患者在术后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行营养的摄入,吃容易消化含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无刺激性食物,比如鱼类、瘦肉、家禽、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8期  作者:赵培娟

上一篇:肿瘤患者自体高效CIK细胞免疫治疗体会以及护理论文(共2篇)

下一篇:心理护理对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影响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