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多发性骨髓瘤采用核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

发布时间:2023-12-08 16:11

  【摘要】目的探讨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接受核医学影像检查,指定高年资专业临床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相关操作,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核医学影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核医学影像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核医学影像诊断符合率为91.11%(82/90)。结论应用核医学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为满意的检出率,有利于提高患者诊断正确率,对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核医学影像;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DOI:.11-5547/r.2016.31.051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复杂、特殊的恶性肿瘤类型,发病原因为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1]。本文为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检出率,特选取90例此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应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发生多发性骨髓瘤(均于2015年1~12月前来本院就诊),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3.21±5.93)岁,临床分期:Ⅰ期16例、Ⅱ期31例、Ⅲ期43例。


  1.2方法90例患者均接受核医学影像检查,指定高年资专业临床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相关操作,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核医学影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核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如下:检查前3~4h给予20~30mCi(740~1110MBq)


  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静脉注射,之后叮嘱患者多饮水排尿,仪器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提供Biograph16HRPET/CT(16层)扫描仪,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放射性配体(低能高分辨准直器),参数设置为能窗(窗宽)20%、1.0放大倍数、256×1024矩阵、能峰140KeV、


  20cm/min床速,确定位置后给予SPECT发射断层图像采集,连续采集360°(双探头各自转180°)图像(前、后位)(参数:速度10s/帧、矩阵128×128)共32帧,之后通过X线定位片扫描后实施CT扫描(层厚5mm、矩阵256×256)。多发性骨髓瘤核医学影像确诊标准:SPECT/CT检查局部出现较邻近或对侧骨组织明显异常(高或低)的放射性浓聚区或稀疏缺损区,CT检查该区域存在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等表现,该区域需排除存在创伤、手术、骨岛、骨折等情况。


  2结果


  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核医学影像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核医学影像诊断符合率为91.11%(82/90)。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为骨骼破坏,患者大多因疼痛(全身)、骨痛、骨折(病理性)前来就诊。研究表明,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机制,该病后期将对机体骨皮质造成显著破坏,软组织(邻近)因遭受入侵从而有肿块形成,其中以四肢近侧长骨、中轴骨较为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威胁其生命安全[2]。研究显示,发病早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大多具有正常的骨外形,对诊断及治疗工作造成一定困难,较高的误诊率、漏诊率不利于患者获得及时救治,待出现明显症状前来就诊已到达疾病中晚期,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3]。


  影像学检查仍是目前临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方法,X线片因分辨率较低无法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相应病变,而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方法虽可有效检出局部病变,但由于检查时仅针对局部摄片因此易造成遗漏现象。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进步,核医学影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诊断过程中并取得显著效果[4]。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早期骨病变局部并无明显无机盐丢失情况,而骨无机盐流失30%~50%及以上量时才可出现明显的骨小梁结构改变或骨质破坏,但其代谢、血流则存在异常放射性聚集,提示临床影像学工作者可利用该特点对疑似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给予核医学影像检查并确诊病情[5-7]。此外有研究显示,核医学影像可对患者全身骨骼进行准确检查,避免CT、MRI等影像学技术局部检查弊端,有利于减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误诊、漏诊率,使患者尽快确诊病情并获得积极治疗保障其临床疗效[8,9]。本文研究可知,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核医学影像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核医学影像诊断符合率为91.11%(82/90),提示该方法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嗜沸越细撸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应用核医学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为满意的检出率,有利于提高患者诊断正确率,对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今后推广。作者:毛秋粉,曹晓征,王锦锋,关文华,黄诚,胡斌,本文来自《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上一篇:胸部创伤的放射学早期诊断价值

下一篇: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教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