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医学论文>药学论文

刍论中医药科技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3-12-08 13:08

  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强度提高。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已达8687亿元,比2010年增长23%;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4902.6亿元,比2010年增长19.2%。如何科学地评价科技投入产出的绩效成为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近10年来,国家对中医药科研经费的投入也逐渐加大,为保证有限的中医药科技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提高中医药科技项目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对中医药科技项目进行绩效评估成为中医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不同类型中医药科技项目研究过程与结果具有很大差异,需要不同的评价指标与之相适应,因而对中医药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在2011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药科研项目绩效评估与体系建设研究”课题资助下,笔者对中医药科技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1中医药科技项目特点


  1.1注重继承与创新


  继承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和丰富临床经验,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提出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创新实践,争取新突破。


  1.2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以临床疗效为基础,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出新观点,开展基础研究,促进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用创新基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拓展与提高。


  1.3中药研究与中医研究相结合


  重视中医与中药研究的整体性,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开展中药研究;中药研究以提高临床疗效、解决临床用药的新途径、新方法及安全性等问题为目的,提高临床服务能力。


  1.4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


  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注重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研究解决中医药发展中的基本科学问题,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2中医药科技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确定评估维度及指标是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最大难点和关键所在,其构建原则应在通用指标筛选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研究特点来确定,主要包括四方面。①提取关键绩效指标:针对不同类型项目,从研究实际出发科学提炼合理的关键绩效指标,以保证真实、有效的支撑项目总体目标。②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应通过继承来找到创新点,并对创新的起点给予合理评价,其主要目的是评估创新。③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定性分析基础上的定量研究是中医药科技项目绩效评估的特点,因此,应在对特定类型中医药科技活动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定性、定量两方面选择评价指标。④其他:包括注意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注意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配合使用、注意掌握好指标的互斥性与有机结合,以及注意解决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简洁性的矛盾等。


  3中医药科技项目绩效评估的整体框架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开展绩效评估的基础,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多维指标还原科技项目绩效的形成过程。目前,国内许多研究针对科研绩效评估框架进行了探讨,如有学者提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与交流类项目的绩效评估维度应包括目标相关性、效率性、效果性、组织管理及实施4个维度[1];科研重点实验室的绩效评估维度分为人员、设备、教学、科研四大方面[2];基础研究项目重点从政策导向性、知识创新性、外溢绩效性及管理效率性方面进行绩效评估,应用研究项目重点从现实需求性、技术水平性、成果绩效性及管理效率性方面进行绩效评估[3];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评估维度包括人员绩效、学术绩效、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4个维度[4]等。本研究在借鉴其他科研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特点,搭建了中医药科技项目绩效评估的整体框架。


  3.1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


  项目整体目标是否实现是把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而不是局限于对单一研究成果的考评,既能衡量项目是否真正解决了实际问题,也能验证项目立项时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否科学合理,是中医药科技项目绩效评估的核心指标。如中医药基础研究以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新学说、新发现、新方法,并阐明其科学价值为整体目标;中医临床研究以解决具体实际临床问题,建立新的、有疗效的诊疗方案和诊疗技术为整体目标;软科学研究以战略规划是否被行政管理部门采用,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或经济效益为整体目标;方法学研究成果评价,应以在相关学科应用范围及提高相关学科研究水平为核心;中药新药研究以拿到临床批件或新药证书为整体目标。所有不同整体目标的实现均应得到行业公认或推广应用为前提。不管项目整体目标是否实现,均应对“目标合理性”进行再评价,有利于项目主管部门针对实际需求调整科技计划,避免和杜绝“为了科研而科研”的现象。


  3.2可信度


  研究结果是否可信,是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通过对评估数据的专门研究指出,科学项目评估的最大障碍是缺少可靠数据。如何保障可信度,首先要将被评估项目的研究成果与其他类似项目研究成果有机剥离,被评估课题组要能说明本研究与前期研究、同期类似研究、后续研究的异同点和新的贡献度,并提供相关可靠证据以保障被评估项目的投入产出是真实有效的。项目研究证据的来源主要为同行专家意见、专家论证会会议纪要、调查问卷及数据库、受试者知情同意书、受试者满意度调查、典型案例、项目完成情况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科技奖励、论文专著(影响因子、他引次数、再版次数)、授权专利及成果推广证明等。3.3任务完成情况


  包括科研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主要考察项目是否完成任务书预计的内容、工作量和考核指标,并对项目立项时确定的考核指标是否科学合理、考核指标对总体目标的支撑作用、部分任务未完成的原因及获得了哪些超出预期的成果等方面进行说明。


  3.4继承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是最能体现中医药科技项目绩效评估的特色指标。“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认为,继承与创新是中医药发展两个始终不能偏离的主线,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动力,必须传中有创,创植根于传。没有继承,创新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屠呦呦教授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获取灵感,发明了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新方法,一举夺得国际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充分说明继承是中医药创新的源泉和起点。


  继承与创新这个维度主要包括中医理论的继承、中医临床技术的继承、研究方法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等,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继承找到新的创新点,旨在评估创新。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应通过溯源来体现,强调理论的来源、出处且传承脉络清晰。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从创新的来源、创新的依据、创新的过程、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优势等方面来体现。实际评估中,要结合创新点,对创新的起点给予合理评价。此外,针对一些项目如用传统方法对中医药古籍的整理研究,项目评估不能一味强调创新,更应该重视其在中医药继承方面的贡献度。


  3.5效果和影响


  效果和影响评估包括项目后续资助、科研能力、医疗服务能力、经济效益、推广应用、科技支撑条件等方面直接的、或长期的、或预期的,以及积极的、或消极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尤其要重视负面影响,有利于发现并解决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快速提升后续研究能力。评估效果和影响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客观分析。如一些简便有效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限于当前的成本定价模式,导致收费低,得不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应客观分析和评估该项目的卫生经济效益,发现问题,为管理部门后续的推广应用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成果快速、合理转化和推广应用;如有企业牵头的新药研发、诊疗仪器开发等产业化项目,应通过投入产出考察其成本收益,重点评价中医药科技成果所体现出的资金使用效率。


  3.6管理合规性与效率


  包括经费使用的合规性、资源配置效率和组织管理效率,可通过项目财务审计报告、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运行模式及项目合作单位的反馈等方面进行评价。关于主管部门的管理效率应分为好的做法和存在问题两个方面,其中项目研究目标的合理性评价、项目研究目标与评估目标的一致性评价、项目联合攻关的运行模式、项目技术路线、考核指标的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是评估管理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3.7相关性


  包括与中医药发展战略的相符性、与民众中医药服务需求的相关性、与项目定位的相符性、与学科建设需求的相关性、与人才培养需求的相关性及与其他科研项目需求的相关性等。


  4项目实际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项目评估实践中,我们应遵循目标导向、分类评估的原则,充分注意不同类型中医药科技项目的基本属性与特点,明确评估目的及要求,选取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注重关键绩效指标、结合同行评议、建立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应该根据评估目标、项目研究性质的不同,结合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选择主要的、关键性的维度及指标,不必面面俱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同行评议法或问卷调查法,真实有效的评估科技项目。指标体系确定后,要考虑各指标对评估结果的贡献度,根据实际需要采用Delphi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逐步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条件概率、判别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5-7]。此外,在实际评估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从研究实际出发科学提炼合理的关键绩效指标,以保证真实、有效的支撑项目总体目标。基础研究项目主要对项目的原始创新性、科学价值作出评价;应用研究项目主要从技术的创新和集成、技术标准研制等方面作出评价,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的项目还应考察学术论文的质量;产业化项目的后期绩效评价以市场评价为主,采用定性评价法和经济计量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作出评价;科技条件建设和支撑服务项目的后期绩效评价注重社会效益及服务效果。


  第二,绩效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科技项目绩效评估也随着科技活动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不可能对科技项目绩效进行绝对精确的定量计算。所谓的中医药科技项目绩效评估体系也只是在其相应的评估条件下适用,为中医药科技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在实际评估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可根据评估目的、项目特征和新的需求对指标、权重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以更适合具体项目的评估。


  第三,自由探索性中医药基础研究项目以原始性创新为导向,一旦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将对中医临床诊疗、中药新药研发等应用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中医药基础研究的绩效考核中,应从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来衡量科研绩效,而不过分强调项目的预期成果,否则势必导致科学家产生急功近利行为,使研究人员放弃长远目标,而更加关注“安全的、易取得短期成果的、低风险”的中医药研究[8]。因此,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建立中医药基础研究项目的自评估制度,及时作出项目调整、中止等决策,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一方面充分考虑基础研究的复杂特性,根据评估的目的与对象,运用多种评估方法,既可采用文献计量等定量方法,又可采用描述性文字、案例分析、国际比较、突出成绩的举例等多种定性方法,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作者:赵晖,常暖,高凡珠杨阳,霍蕊莉,崔琰,刘保延,本文来自《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

上一篇: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关系探讨

下一篇:中药单方成药与中药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