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现代教学模式推进“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的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08 09:33

  摘要:中医内科学作为学习、研究其他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其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亦是连接中医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本研究在基于现代教育模式背景下,探索其在推进“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中的价值进行探索,旨在为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本文就“中医内科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思路以及改革实践和成果进行论述。

  

  关键词:现代教学模式;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R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3--01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对中医内科病症的病因病机、症候特征及辨证论治进行研究的课程,其作为中医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在中医院校中占据主要地位。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的核心教育内容,其教学内容包括临床常见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症候特征、辨证论治以及加减变化等,具有疾病类型多,内容庞大特征[1-2]。为在有限时间内为临床培养具备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及扎实中医临床技能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中医内科学教学现状及问题

  

  1.1教学现状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症的一门临床学科,该学科内容多,系统性强,传统中医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单一,多以面对面讲授为主,该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均是被动接受教学知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对差。另一方面,基于该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中医医学生往往擅长背书、应试,缺乏临床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除教学方式单一,目前中医内科学往往重理论,而忽略了临床实践。教学考核是评估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程度及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3]。传统填鸭式、应试教育往往偏重理论考核,缺乏具体操作参与性、实践性。研究证实,当下中医内科学医学生普遍存在缺乏临床实践,对知识掌握程度仅停留在书本,难以运用中医临床思维解决实际临床问题[4]。这就造成了学生虽掌握了理论知识,并对其有考核标准,而对于同样重要的临床操作及实践能力,却缺乏应用考核标准。

  

  1.2教学问题

  

  1.2.1课程繁重,课时少

  

  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性较强,内容包括中医理、方、法和药理论,其总论涵盖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及思路,辨证论治纲要等;各论涉及肺系、肾系、心血津液等众多内容,并详细介绍了中医内科常见病症,每种病症又包括概述、预后及转归等内容,课程内容较多,且浮躁乏味,加之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相似性,易混淆,增加了极易难度。针对中医内科教学内容特征,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只能将重点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难以掌握所有教学内容,其知识结构受到一定影响。

  

  1.2.2对中医内科学缺乏系统性认知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完整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脏腑辨证作为该学科的核心内容,根据脏腑辨治可划分为不同病症系统,涉及的病症较多,且各有特点。因此诊治各类病症要求学生具备系统的知识体系,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医教学侧重对某种疾病的独立学习,而忽略了对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学习。

  

  1.2.3频繁更换教师

  

  教师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对学生了解,掌握学生性格特征、学习情况,适应学习环境及氛围;而学生面对教师同样也需要适应其教学特点、教学节奏等,更换教师易造成学生适应力降低。刘岩[5]研究指出,中医内科学涉及的各类中医病症较多,且专科性强,针对不同中医病症会安排不同教师授课。在此情况下,虽能体现教学的专业性,但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及节奏。

  

  2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医内科教学目的在于想临床输送具备中医临床思维、分析临床问题能力强、知识储备量大及临床实践能力强的中医内科工作者。传统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学生建立临床思维,且师生互动性差,培养出的医学生虽能熟练背诵理论知识,但无法学以致用,导致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导致学生需要大量临床实习缓解弥补这一缺陷,这也是造成大部分中医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欠佳的原因,部分医学生甚至在毕业后无法胜任中医临床医师工作。可见,积极推进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改革尤为必要。

  

  3中医内科学改革思路

  

  根据学科特点合理设置学科课程及课时,构建以强化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教学模式,保证理论与实践、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时间学习与临床实践均一致,突出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多样化、教学内容多元化,以满足目前中医内科学的教学需求,拓展学生知识,强化学生临床实践技能。

  

  3.1优化教学模式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教学条件改善,采用幻灯片讲述的方式应用较为广泛。但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板书仍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这就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讲述内容的生动性、连续性,学生无法观察到疾病动态发展过程,这与教学大纲要求内容有一定差距。因此,需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以全景教学模式弥补临床实践的缺陷,一方面加快教学进度,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便于记忆,同时可潜移默化的将中医内科病症知识传输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3.2加强经典着作学习

  

  加强经典着作的学习,对每一个病症做到溯本求源。《金匮要略》是由张仲景所着,其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辨证之法,其强调以辨病为先,辨证次之,讲究辨病与辨证想结合的诊疗模式[6]。《伤寒论》讲究三阴三阳辨证之法,其重视辨方证,当中记载之方剂均有较突出治疗效果。中医内科学采用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模式,而该模式是基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发展而来,因此,需要加强对经典着作的学习。同时将经典着作充实到课程中区,不断增强学生学科素养,掌握中医医学观点,探索名医家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3.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中医内科学是根植于临床,延之于临床的学科,由于其实践性强,因此需要重视临床实践教学。研究指出,中医成才之三大要诀包括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而“做临床”是三大要诀中的重要内容。而目前中医内科学医学生存在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时间脱节现象,故应为学生创建实践条件,实现早实践、多实践,实现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时间的结合。

  

  4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实践及成果

  

  为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具备良好中医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的中医内科综合性人才,推动中医内科学教学发展,可将问题式教学法(PBL)、案例教学法(CBL)、标准化病人(PPS)及循证医学等现代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中。

  

  4.1PBL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围绕具体病例或具体医学专题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促使学生建立临床思维。目前,PBL教学在西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证实,而该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较少。PBL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教师设计问题,同时选择典型案例制定专题项目,分发给各小组,小组成员对案例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寻找答案,最终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刘源香[7]研究结果显示,将PBL教学法用于中医内科教学中,能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中医思辨能力及写作能力均显着提高。

  

  4.2CBL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CBL是一种以案列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教学特点是将临床医案贯穿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通过梳理临床病例以及病例相关辅助检查资料,针对该病例设计问题。由学生自主发表临床诊断思路,教师负责纠正学生错误诊断思路,并对欠缺之处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由教师总结,同时解答学生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刘伟[8]研究指出,将C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内科学中,能激发中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中医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研究学习名家医案积极性。

  

  4.3循证医学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又名实证医学,其以证据为基础构建医学决策的方法,其根本目的在于患者处理、病症诊疗等医疗决策。循证医学将现代流程管理理念与循证医学相互结合,并根据科学研究依据对患者进行处理。研究表明,循证医学的各个流程较为系统化,该教学模式的科学性、有序性以及全面性较强。基于循证医学管理符合中医内科学特征,利用循证医学思想对学生进行教学,可提高学生参与性,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中心问题,教师基于循证医学理论建立假设,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找出客观证据,解答问题,在课堂上分组讨论。黄古叶[9]等在中医肝病临床中应用循证医学理念,该研究认为循证医学理论有利于中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中医本科教学质量。

  

  4.4PPS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PPS作为一种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临床能力。PPS由学生扮演标准化病人,通过模拟患者诊治场景,包括病情演变、治疗反应、诊治过程等,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用能。陈英[10]等研究表明,将PPS应用于中医内科学中,结果显示,中医内科学医学生普遍认为PPS教学模式新颖,教学方式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问诊技能、辨证思路、团队协作能力等。

  

  5总结

  

  中医内科学是多门学科交叉的临床学科,而目前该学科的教学模式相对滞后,因此需推进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改革,基于现代教学模式背景下,不断推进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发展,以此增强对中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及临床实践能力,为中医内科输送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中医学人才。

上一篇:内科临床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临床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