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2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发布时间:2015-08-07 08:58

摘 要: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疗养组(A组)12例和一般疗养组(B组)12例,A组给予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B组只给予药物治疗及一般疗养措施 。结果 经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检测,A组患者干预前后在遵医 性负面应激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 组患者检测指标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A组疗效明显高于B组。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脑卒中作为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患,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及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的临床特点,从而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抑郁症成为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0—60%,再加之脑卒中后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往往使脑卒中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及恐惧等负面心理问题,单纯的药物治疗和躯体护理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 目的,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疗养效果,对2009-06——2012-06期间在我院疗养2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心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
1材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  选择2009-06——2012-06期间在我院疗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63.1岁),所有患者根据全国第二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与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经临床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检测,评分>50分【3】,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检测,评分>17分评为抑郁症【4】,病情越轻,总分越低,病情越重,总分越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和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 治疗方法
1.1.1 一般治疗  所有患者继续应用以前的降糖,降压,调脂及抗抑郁药物治疗;A组同时给予相关的心理干预疏导,B组同时给予一般的治疗,如物理因子治疗,肢体功能训练,按摩,针灸等治疗。
1.1.2 心理干预与健康辅导的措施(为时30d,30d后做出院跟踪随访)首先,责任护士有针对性地对入院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制定适宜的心理干预措施,纠正悲观、消极、脆弱易激动等负面情绪,因负面情绪都会使躯体内5-羟色胺和去 甲肾上腺素(NE)发生波动,加重抑郁症,其次,进行相关知识辅导,增强患者的信心,减少抑郁 的发展与发生。①成立抑郁心理护理干预质控小组。小组制定护理干预路径,按路径实施,评价结果后签名,2个月后或出院前1d 进行干预路结束总评价②紧张和焦虑情绪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在详细掌握疗养员病历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与其进行沟通与交流,并对疗养员各自的健康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通过耐心倾听以赢得疗养员的充分信任。护理人员还应指导疗养员 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治疗高BP的饮食。③忧郁和不稳情绪的心理护理。由于脑卒中致残率相当高且恢复需较长时间,从而造成部分患者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失望(厌世)。护理人员在查房过程中要用心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现相关负面情绪应及时给予解释性心理干预。让患者树立正确的信念,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强自我护理能力,重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质量。④偏执易怒情绪的心理护理。对于抱有愤怒和怀疑想法且脾气暴躁者,护理人员应与其多接触并注意感情沟通,了解患者的工作,家庭经济情况及顾虑要求等,耐心开导安慰病人,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尽量帮助病人解决实际困难。
2 检测方法
负性心理干预的责任护士在出院前进行1d 信息收集,做问卷调查表了解PDS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做相关的心理状态调查量表,出院1个月后家庭随访调查统计,坚持康复锻炼情况,戒烟情况,服药依从性,BP自我监控情况及精神状态等。
3 结果(表1)

4 讨论
4.1  通过心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遵医率起着重要作用,PDS病程长,日常生活受限,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易产生消极、沮丧、抑郁等情绪,从而影响了遵医行为。我们进行心理干预时应注意其心理变化,鼓励患者叙述自身感受,将抑郁、焦虑等情绪发泄出来。通过有效的沟通,病人愿意把自己的情况向护理人员诉说,护士能够针对病人对疾病的了解有的放矢地对病人进行教育和指导,减轻心理负担,消除不利心理和健康的行为习惯,保持良好心态,规范自己的遵医行为,致使患者在整个住院治疗过程中 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心态平衡,这是促使心理干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治疗原因。
4.2 通过专业心理干预患者自理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减轻   家庭经济负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与生活自信心,能使患者主动进行训练,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通过系统治疗和行为 干预,病人病情可得到控制,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有效地节约了开支。
4.3 有了合理的生活方式及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通过对在疗养期间的PDS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卫生宣教,有效加强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能在出院后坚持康复锻炼,合理安排饮食,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表1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和卫生宣教是提高PDS防治水平的重要环节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认为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也是衡量患者病情改善的非常重要的参数或必要条件。
4.4  建立良好的社会关怀和支持家庭是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和家庭的教育与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给患者理解和照顾,提醒家庭成员避免对患者冷淡,不要除妖厌烦情绪,告诉家属探视时应以平静、轻松的情绪感染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的要求,给病人以精神安慰。家庭与患者要增进沟通,帮助患者学会适应做好其接受、认同并适应现状的心理调查,安排病人与心理状态较好的同类疾病的病人交谈,互相交流。对疾病的态度、感受和反应,使其从同伴那里找到精神寄托,排遣孤独,建立信心。
  应用多种心理 干预手段,加强社会支持,提高患者治疗的能动性。让患者亲属享有知情权,向其说明患者的病情、可能的病因、正在采用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帮助他们接受现实,认识疾 病。对患者及家属的反复提问要耐心倾听、解释、帮助其减轻心理负担,使其正确面对现实。除尽量满足他们一般生活需求外,更要满足他 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了解疾病及预后。认知心理因素是忧郁障碍发生的最直接原因,因此要注意劝告那些对医学似懂非懂的亲友不要在患者及其亲属面前乱作解释,以免加重其家属的心理负担。对已初见疗效病情好转的患者,要反复强调患者已改善的症状及体征,使其亲属心情舒畅,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彭林萍、王春林,林燕等,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进P【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01):8
【2】吴文源 .抑郁自评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行为医学量表手册特刊):131-132,124-125.
【3】汤华.汉密顿抑郁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20-223.
【4】迟瑞,刘居心,心理护理对老年高BP的影响,2012(01):21

简介:张丽梅(1971),女,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温泉街道办事处人,职称:主管护师,学历:大专,主要研究方向:护理。

上一篇: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18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大理藜芦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