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

发布时间:2015-08-27 13:44

摘 要:

关键词: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并发症发病率高,危害大,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预防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激发病人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进行长期有效的血糖控制,预防和延迟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为了解糖尿病病人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以针对其薄弱环节有目地的加强健康指导,近两年对住院患者采用自拟的问卷进行调查,根据不同个体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2.1 心理教育
   由于糖尿病病程长,需反复入院,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激动、消极悲观情绪,即便初次入院,患者也会出现否认、愤怒、焦虑、恐惧、悲伤的心理应急过程,而这些不良心理会引起血糖升高,对疾病控制不利,因此及时发现患者的的不良心理,并给予细心护理是十分必要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糖尿病有两种不良心理状态,一种是满不在乎,认为没什么了不起,表现为不重视饮食,不严格用药等,心理学上叫角色缺如。另一种是角色强化,表现为过于小心,谈“病”色变,焦虑,悲观等。在这些心理状态下,患者接受知识的能力大为降低,因此,不能急于向患者灌输知识,在与患者的首次交谈中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及解释,让不同的患者从两个极端解放出来,避免心理紧张及精神刺激,从密切护患关系入手,加强心灵沟通,增进感情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再着手进行健康指导。
  2.2  饮食教育
  2.2.1 控制总热量。糖尿病患者必须防止热量摄入过多,这种总热量不只包括主食,而且包括副食和零食。每天的主食量一般不宜过多,以400g为限,但也非越少越好,一般每天在200~400g比较适宜。
  2.2.2 合理配餐。要保证各种营养成分比例适宜,保证优质蛋白的供应,如牛奶、蛋清、瘦肉。为避免热量过多,肉食要有所限制,一般各种肉食总量每天不超过3两。严格控制油脂摄入,应以植物油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应尽量减少使用油炸食品,提倡食用绿叶蔬菜,粗谷物等,有利于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取。
  2.2.3 少食多餐。要做到一天不少于三餐。每餐不多于100g若一日三餐,那么三餐中主食的分配应为:早餐1/5,午餐2/5,晚餐2/5.
  2.2.4 清淡饮食。少食油腻食物,如猪油、黄油、肥肉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不吃含糖高的食品,如各种甜点、甜饮料等。在血糖控制较好时,可以少吃含糖低的水果,但以不太甜的水果为宜,而且最好不要正餐前后吃,以免使一次进食后的餐后血糖过高,可在午睡后或晚睡前作为加餐吃一个水果或一斤以下的西瓜。为防止血压升高,糖尿病患者应限制盐的摄入。值得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应该限制饮水,以免血液浓缩,加重病情。
  2.2.5 高纤维饮食。糖尿病患者应多吃些粗粮、干豆、绿色蔬菜,这些食品含膳食纤维较多有利于降低血糖,减轻体重,还能保持大便通畅。
  2.2.6 糖尿病患者应该少饮酒,不吸烟,总之,应当加强对饮食治疗的宣传教育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认识到控制饮食的重要性,自觉实施饮食治疗。
  2.3 用药教育
  2.3.1 磺脲类降糖药。其作用机理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2.3.2 双胍类降糖药。其作用机理是促进肌肉等外围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
  2.3.3 a-糖苷酶抑制剂。其作用机理是延缓小肠下段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适合餐后高血糖者。
  2.3.4 胰岛素增敏剂。其作用机理是增加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适合胰岛素抵抗患者。
  2.3.5 胰岛素。一种是补充胰岛素功能不足,另一种是胰岛素强化治疗。
  2.4  预防并发症教育
  2.4.1 预防低血糖。最好配备相关器材、试纸,学会自测血糖、尿糖。根据血糖的变化,调整好饮食、运动和药物。正常血糖范围3.35~6.0mmol/L,当血糖<2.7 mmol/L是低血糖,低血糖是糖尿病最易发生的并发症,低血糖的症状为饥饿感、头晕、心慌、视力模糊、大汗淋漓、昏迷等。自行处理方法为口服少量的糖果或糖水予以缓解经常发生低血糖者应报告医生,调整饮食和药物。据资料报道控制在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h<10mmol/L.可以使微血管并发症减少37%,过快的降低血糖可引起心、脑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
  2.4.2 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要中断药物及胰岛素治疗。诱因为发热、感染、饮食不当、治疗剂量不足或中断等,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大量分解,酮体生成过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常伴头痛、嗜睡、烦躁、昏迷、呼吸深快等,如发现有烂苹果味,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2.4.3 预防高血糖高參性昏迷。严重的高血糖高于33.3 mmol/L以上,脱水、血渗透压升高,多见于50~70岁的2型糖尿病老年人,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病情危重、变化快。症状主要有多尿、口干、嗜睡、幻觉、偏瘫、昏迷。早期发现控制渗透压过高的诱因,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水摄入。
  2.4.4 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皮肤敏感度差,易缺血,合并足部溃烂感染。每天做足部按摩,足跟甩腿座椅运动,保持足部卫生,穿宽松保暖舒适的鞋袜,每天用温水泡脚5~10分钟,查看足部与趾间有无水泡破溃,不要自行去除鸡眼、贴胶布、及时剪指甲,避免烫伤。对任何微小的足部感染都应积极处理,以免形成溃疡或坏死而引起残疾。
  2.4.5 预防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有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动脉硬化,红细胞顺应性下降和血液粘稠度增加,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肾血管病变明显升高,应控制好血压、血脂,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
  2.5  运动教育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一环,适当有效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运动还可以减轻患者压力和紧张情绪。依照患者身体情况选择活动种类如医疗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球类运动等。最好采取有氧运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h左右进行,医疗步行是最佳的运动方法,根据身体情况可采用中速步行每分钟100—120步。如出现心率在100—120次min,有劳累感应减速停止。出去运动时要随身携带糖果,以免低血糖时备用。
  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调整其健康行为,控制血糖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减轻疾病造成的伤残,减轻病人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可帮助病人及家属对异常的心理变化进行调节,通过多种治疗和护理手段达到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从而促进身体康复。同时,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加强护士的沟通能力,扩大护士在治疗、预防和保健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玉斓。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中实施,实用护理杂志,1999.159(12):233
2、傅祖民。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0,16(6):389.

上一篇: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下一篇:正确合理指导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