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的实证统

发布时间:2015-09-08 08:46

慢性心力衰竭好发于老年患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最终进展类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报道称,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建立个性化的护理应用策略,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1]。本研究中,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针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6.5~75.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心功能Ⅱ级20例、心功能III~IV级60例。
  1.2调查方法通过问卷方式,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以及出院后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者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问卷中的各种问题及填写要求,待其完全理解后,自行填写,不能代填。当场发卷,当场收回,发卷80份,收回80份,有效答卷率为100.0%。问卷调查题目以多项选择方式开展,以百分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67例选择医务人员的个别指导(83.75%)、66例选择专家教授讲座(82.5%)、46例选择发放健康教育手册(57.5%)、42例选择推荐有关书籍(52.5%)。
  2.2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76例选择需求疾病知识(95.0%)、74例选择治疗效果(92.5%)、74例选择治疗方法(92.5%)、54例选择饮食指导(67.5%)、72例选择服药期间注意事项(90.0%)、50例选择运动指导(62.5%)、44例选择复诊时间(55.0%),以及26例选择预防疾病措施(32.5%)。
  2.3患者出院后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76例选择电话咨询(95.0%)、36例选择护士家访(45.0%)、40例选择返院咨询(50.0%),以及64例选择发放免费疾病知识手册(80.0%)。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特点[2]:①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多数患者易于接受医务人员的个别指导、专家讲座,表明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灌输式的教育,对医护人员保持较高的信任感,希望更多的了解疾病相关知识。②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中,其中对疾病知识、治疗效果、治疗方法和服药注意事项方面需求较高,对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次之,对复诊时间和预防措施需求相对较低,表明患者对当前治疗的关注,但保健意识薄弱。③出院后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中,以电话咨询和免费发放知识手册为主,护士家访和返院咨询次之,表明患者及其家属更容易接受经济方便、实用性方法。
  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特点,从药物依从性、饮食指导、加强运动,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3]:①提高对药物的依从性: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药物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给药期间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和指导,并告知药物的治疗目的,以及给药期间可能的不良反应,同时,将严格遵守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由于慢性心力衰竭多为老年患者,所以护理人员还要积极做好服药期间的监督和督促工作。②饮食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容量增加,钠水潴留,所以,应给予低盐、限水处理,有效降低心负荷,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以低热量、低脂肪、低钠、限水饮食为主,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定期称体重,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避免钠水潴留。③尽早运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早期,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尽早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有报道称,慢走是目前最有效的、简便的运动方式,注意运动期间,有家属陪同,准备急救药物,不做剧烈运动。④心理护理:患者情绪波动过大,可能诱发心力衰竭,所以,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其意识到其重要性。通过与患者的主动交流,针对其心理特点,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其内心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治疗和护理,同时将成功救治病例告知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而言之,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做好当前的治疗护理,还要重视平时的疾病预防工作,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4]。
  参考文献
  [1]孟祥丽,李红.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的进展.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1):89-90.
  [2]刘丽华,白先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2):52-53.
  [3]张传楷.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吉林医学,2010,31(28):5046-5047.
  [4]黄莺.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护理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73-74.

上一篇:头部血管造影检查护理的问题和策略

下一篇: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护理的特征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