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多媒体与儿科学教学

发布时间:2016-09-22 15:20

  儿科学因受其自身的学科性质以及当今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逐渐受到学生的轻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广大儿科学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思想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电子计算机和因特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推广,多媒体教学在包括儿科学在内的一系列医学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为儿科学教学改革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和重要的技术手段,推进多媒体教学和儿科课程整和以及科学合理的将多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于儿科教学,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是儿科教育工作者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儿科学教学意义


  1.1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与单调的板书和呆板的挂图等传统教学形式不同;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式新颖、色彩鲜艳、图像丰富、活泼逼真等特点,既能生动地将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如讲解生长发育时,婴儿抬头、翻身、坐、站、行走等动作的发育模拟),进行动态观察,也能绘声绘色地将患儿的临床表现真实的显现出来,既形象又直观,从而更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枯燥的医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深对临床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儿科营养性疾病——维生素D3缺乏性佝偻病一章的讲解中,通过收集多方资料给学生形象演示佝偻病患儿骨骼改变的体征和影像学检査情况时,几张对比反差很大的患儿照片往往一下就会引起学生一片惊呼,使学生不仅对佝偻病的表现有了深刻的印象,也加强了对防治佝偻病的重视。这种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中教师费尽心思用语言和板书描述狗偻病的症状和体征所难以达到的。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的优势在一些儿科学教学难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的教学就有很大一部分离不开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学生对胎儿血液循环和心脏异常血流动力学没有清晰的立体印象,另一方面传统教学中仅由教师用语言表述胸片、心电图、彩超等图像资料和心音听诊等各项辅助检查的结果,非常抽象、难以理解。针对上述情况,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心脏运动、血液异常分流、病理形态改变、心脏杂音等形象化处理,使学生直接看到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胸片、心电图变化,直接听到各个心脏听诊区的心脏杂音,生动形象地将这些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和临床表现展现出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直观、更清晰地掌握这些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深入浅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2信息量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中资料来源是有限的,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几乎所有形式的儿科教学资料。同时儿科学是综合性学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症状体征及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很多。PPT、FLASH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大大节约教师板书时间,使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提供更多的信息,提高了课堂效率;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课后复制老师的教学课件用于复习,减少课堂记笔记的时间,可以更专心地听讲。同时,学生可以随着教师的演示逐步深化认识,并有时间进行思考,提高了当堂理解消化的效率。


  1.3内容设置富有弹性,教学灵活


  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很方便地反复播放,学生也可将其内容拷贝后用于课后复习和自我归纳总结;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模式给教师的备课带来一定的方便,可随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修改。此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和在医科院校的推广也为有更多儿科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在每一个有校园网络分布的角落,学生们都能随时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开放式学习,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同时,学生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使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

blob.png

  2多媒体教学在儿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点,但多媒体教学在儿科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认真对待。


    2.1硬件设施有待改善


  进行有效的多媒体教学需要包括电脑、投影仪、数码相机、相关的编辑制作系统以及日积月累的素材库等一系列相关硬件和软件环境的支持,这需要一笔较大的资金投入,投资不足是目前所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室内均配备有多媒体播放系统,也为各个教研室配置了一些相应的硬件,但像扫描仪、数码相机等一些辅助设施基本上是备课教师或教研室自行解决,而且这些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很快,一旦硬件投入的资金跟不上,则教学效果肯定会受影响。


  2.2课件制作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高校的教学软件主要是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操作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有较高要求,但作为儿科学专业课的教师,其本身并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于相关技术大多通过医学院的短期培训或自学进行了解,再加上自身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任务繁多,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日新月异,许多老师虽然有很多好的想法,但在具体制作的过程中常感到力不从心,制作出的课件常常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黑板的替代品。课件容量少,内容简单,没有把课件中动画、图像、视频等形式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远远不能够满足制作医学多媒体课件的需要。此外,尽管目前在市面上流通有不少现成的由卫生部或者各个学校组织编制的多媒体课件,但往往不一定能够适应教师的教授内容和风格,影响着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


  2.3多媒体教学的负面影响


  多媒体技术突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和耳目一新的感受。但如果控制不好,多媒体也容易喧宾夺主,甚至使教师变成按部就班的电脑操作员,限制了教师的即兴发挥。另外,教师易于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造成教师备课不足,影响教学效果。就我们儿科教研室来讲,目前儿科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已全部制作完成,以后授课的老师不必再亲自动手制作课件,这样一些备课本来就不充分的教师,再加上对现成的课件熟悉程度不足,在讲课时就只能照本宣科,严重削弱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常情况下多媒体教学节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但切换速度快,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内容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消化,对多媒体课件的过分依赖使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仅仅充当了一次多媒体课件的观众。此外,多媒体教学在儿科学课程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临床示教和实习机会,这势必减少了学生们对许多临床疾病和临床操作的感性认识,因此,单纯依靠多媒体教学很难体现儿科学应有的临床课程特点。


    3我院儿科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我们儿科学教研室一方面通过在临床工作中及时的将宝贵的资料记录下来,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方收集原始素材,为教学提供充足化临床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向计算机专业的老师请教一些多媒体制作技术上的难题,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课件制作水平。目前,我们整个儿科教学大纲中的课堂讲授内容几乎全部都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进行,通过三维动画及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将一些用传统教学法难以讲解清楚的复杂过程展现出来,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在儿科见习、临床实习中,我们将典型的病例、临床表现、相关的实验室检査和诊疗情况制成了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应的临床知识和技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4结语


  如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儿科教学中既可以极大地促进儿科教学,同时也存在一些何题。针对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问题,我们教研室主要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师生互动,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等措施来完善多媒体教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既要充分考虑到知识的传授,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并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避免千篇一律,一副PPT讲到底。注重师生的互动,就是要改变以往多媒体教学中容易出现的教师不离开讲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是一味通过电脑,幻灯,缺少师生间双向交流的状况,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反应,通过提问,讨论,意见反馈调査表等方式灵活了解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接受程度,意见和要求,有针对地进行整改。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就是要清楚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内容,更不是教学目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口头和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甚至是眼神和表情的交互传递等特点都发挥和产生了很大的主导作用。通过传统教学法和多媒体的有机结合穿插,既有利于调整讲课的节奏、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情绪,同时也可以防止长时间注视PPT屏幕而产生的视觉疲劳和思维僵化。总之,面对多媒体教学这把双刃剑,我们应不断地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使多媒体在儿科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儿科教学服务。


  作者:唐彬秩,屈艺,母得志(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四川 成都 610041)


上一篇:多媒体在儿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下一篇:浅谈儿科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