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园林专业学生“自我”和“他我”精神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5-08-04 09:26

摘 要:能力培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重点。能力培养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教育,同时也应该包括学生个性和交往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论述“自我”及“他我”精神培养的重要性,针对园林设计专业,从专业技能培养角度出发,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自我”和“他我”精神。

关键词:园林专业;学生;“自我”与“他我”;精神培养

一、 “自我”与“他我”
      1、“自我”与“他我”的概念
      按照弗洛伊德的陈述,所谓自我,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自我区别于“他”的我,以个人为中心的“我”,强调对个体自我的认识。“他”我,即别人眼中的你,即为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和接受程度。 “他”我会影响自我,“自”我反过来也会影响“他”我。人的“自我”和“他我”的存在决定了人的复杂性,两面性。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他”我,那就需要存在一个良好的“自”我。
      2、大学生拥有“自我”与“他我”精神的重要性
      用乔治.伯纳.肖的话来说,“自我”在发挥其功能时要“能够选择最大利益的路线而不是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去”。自我能够把愿望从幻想中分离出来,能够忍受紧张和妥协,并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相应地发展出知觉和认知的技巧,知觉更多的事物和思考更为复杂问题的能力。“他我”的功能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我”的认识和努力。现代的大学生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作为自然人,他有个人真实的想法和区别于他人的能力,而作为社会人他总是渴望获得尊重,获得认可,获得存在的价值。“自我”主体如何与“他人”主体沟通,是关系到作为本体的自我主体是否确立的大问题【1]
自我提高的第一步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认识自己。它是认识自己的方法的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例如与优秀的他人交朋友,那么你会发现自己要学习补充的地方还有很多;而如果那个朋友很差劲,也会潜移默化地带来不良影响。在交往和交流中可以提高自我各方面的能力,也利于更清楚的认识自我。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客观认识自我,同时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以及如何获得他人理解和接受,是培养一个优秀大学生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二、 园林专业基本职业素养要求
      (1)理性思维。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是集艺术和技术于一体的专业。需要学生具有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来理解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同时掌握制作、工程实施、建设与建成管理这一全过程规划设计的操作能力。因而,理性思维是园林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
      (2)艺术思维。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专业的审美视觉以及艺术审美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艺术思维对景观方案构思以及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性思维和艺术思维的结合时产生好的作品的前提。
      (3)合作交流及表达能力。园林工程的实现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集体的努力。因而园林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具备口头表达、文字表述、图形及计算机等表达能力;具备主动拓展、协调合作、把握和影响政策等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综合起来,都是为了更好的融入到团队当中【2]
      (4)实战能力。园林设计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除了能用专业语言表述方案,更重要的是能将设计作品做出来。在说与做之间,首先要学会做。园林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学科,无论是学科理论研究,还是项目工程实践,成果的优劣好坏,不以理论说了算,而以实践结果为评判的标准。学生必须具备景观方案构思、制作、工程实施、建设与建成管理这一全过程规划设计的操作能力【3]。教学过程中系统综合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景观的“实践”作为检验学生掌握和运用课堂理论知识的能力。
三、 如何提高学生“自我”与“他我”精神
      素质和人格培养是高校培养本科生的前提和根本目标,也是是目前中国高校从专业技能培养向素质培养的主要转变。培养学生的“自我”与“他我”精神,即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职业道德同时提高如何在群体中获得较好的他人认可从而树立良好的自信,是新时代的要求。学生“自我”与“他我”精神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学生个人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机会和有效的组织。
      (1)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自我”并约束自我
      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大一阶段学生普遍对专业认识不深,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不强,需要教师付出足够的耐心去引领。而对于大三的学生,通过前期的大量基础课程的开设,对专业基本有了一定的个人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将更多的不同层面的知识以自由选择的方式交付于学生,让他们可以有机会自主学习深入。例如笔者在大三园林设计课程安排时,以专题的方式,自命选题(选题见表一)任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学期的个人课题,在接受课堂授课的同时,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对某一个专题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深入研究并提交研究成果。此方法意在改任务布置式而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学习,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动力,并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
表一

课题名称

选题人数

     课题要求

1、  我所喜欢的景观设计师

 —— 景观设计师是怎样成就的

 

15

 

 

具体设计项目。可提交图纸(手绘,电脑均可)并制定好PPT,以便汇报。

理论研究型。以PPT的形式提交研究成果,成果中必须有个人明确观点。须汇报

2、平等的使用权 ——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

    2

3、绿色是否就代表生态——探究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观

    10

4、一树、一草、一木;一沙、一砖、一瓦

—— 乡土景观与现代景观的巧妙融合

   8

5、纪念性景观与景观的纪念性

    0

6、何为真正的中式景观?——寻求文化表达的最好方式

   15

7、五感在景观中的运用设计——人性的最大满足

12

8、材料与细部 — 描绘最美的设计语言

14

9、设计中的风水场— 堪舆之道,得智慧

16

      (2)学生管理学生——敢于表达自我,获取他人认可
      以往,园林课程的结课方式主要通过考试或者是教师根据学生作品质量给予结课分数。这种方式较为快速,但是对于设计作品的评定却难免有教师个人倾向,学生往往不知分数差异性来自何处。笔者通过设置学习小组的方式,产生学习组长以及“设计总监”,学生在公众前汇报个人研究成果并由学习组长和“设计总监”根据评分标准当场打分的方式,促使学生参与到研究成果评定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能锻炼学生胆量,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主掌控能力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在群体中展现自我得到公众肯定的机会,而这些都能促使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而得到理想的教学成果。与此同时,设置结课课题,要求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座谈、访谈、观察、问卷调查、记录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3)教师适时指引
      课程的有序展开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引,尤其是当把大部分的选择机会留给学生时。教师应该对每个课题给予思维的扩展和有效的指引,同时对学生提出的新想法予以支持和鼓励, 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结论
      能力培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重点。作为高校专业教师除了授予学生专业知识,更需要对所带专业充分了解并结合专业特征,及时更新课程安排,适时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过程中注重提供学生培养 “自我”和“他我”精神的机会,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而最大效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积家.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刘滨谊.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哲学——风景园林师的五大专业观与专业素质培养[J].中国园林, 2007(12):12-15
[3] 刘滨谊.培养面向未来发展的中国景观学专业人才[J].风景园林200(05):36-39

上一篇:对参考咨询工作的看法

下一篇:浅谈印象主义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