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简析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

发布时间:2015-07-16 11:11

摘 要:在先秦各种流派中,法家持“现实主义”人性观,其管理思想具有显著的功利特征。从古至今,法家的管理思想都贯穿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并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性观;管理思想
一. 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政治局面,儒家强调人的地位,主张以礼教伦常治国。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并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其对人性的根本看法都是以假设人性先天具有道德,也就是善恶性为前提,并由此产生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儒家看来,君主要德才兼备,而臣子要在其位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不能逾越其位。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宪问》)等很好的诠释了这点。而韩非子所处之时正是诸侯列国纷争,时局十分动荡。因此其虽师承荀子,但他主张与孟子根本对立的性恶论,正所谓:“夫卖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者,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耕耘者,尽巧而正畦陌者,非爱主人也,曰:如是,羹且美,钱布且易云也。此其养功力,有父子之泽矣,而心调于用者,皆挟自为心也。”(《韩非子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认为人天生就是自利的。他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矣。……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韩非子子•八经》)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春秋战国,韩非子提出君主要治理好天下,首先必须要掌握好人的性情趋向,并利用这种人性特点制定出强有力的法治制度,而臣下也必须遵纪守法。在韩非子眼里,人生来就是好利恶害的,一切人际关系的活动都有着背后的目的—自利,即使是父子,夫妻关系也是如此。韩非子在《备内》中就指出:“故后妃夫人太子之党成而欲君之死也,君不死,则势不重。情非憎君也,利在君之死也。”韩非子认为夫妻之情是自为自利,只要是有利于自己,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相处甚欢;相反,如果是危害到自己的利益,那么,即使是夫妻也是可以成为敌人。
      综前所述,韩非子认为人做事都是被利益以及对物质的欲望所驱使,那么就可以对人的这一特性加以利用,以便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这为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的形成提供必然性的基础。也就是说,韩非子的管理认识论是基于对管理对象的人性趋向充分掌握,并由此设计出一套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管理方法,奖赏结合,已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因此赏罚被看作是君主管理臣下的方法,由此提出:“明主所导致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韩非子子•二柄》)
      韩非子认为君主要想使用有才能有功劳的人,就要给他们丰厚的俸禄以及适当的职位,这样有才能的人就会有动力并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到“官贤者量其能,赋禄者称其功。是以贤者不能诬能以事其主,有功者乐进其业,故事成功立。”臣民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发挥自己的才能,不会选择放弃也不会选择懈怠,这样国家也有了贤能的人才,为其不断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有才能的臣民也不会因为贵贱而不能发挥自己的所长。虽然我们反对将人的本性界定为自利,但不可否认,人性中的确存在着自利的因素,承认这一现实,意味着承认人们要求自己正当利益的愿望是合理的,同时也意味着承认人们在实现利益的权利上是平等的。这就是说,个人在主张自己利益的同时,必须认同别人的利益;个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必须同时满足别人的愿意。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加强君主的统治能力,使得群臣各居其位,各谋其职。
      韩非子认为君主对于触犯法令的必须严刑重罚,因为轻刑不会对臣民其警示作用,只有重罚才能使臣民检点自己的行为,远离犯罪。他说:“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古至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没有所恶,以防其奸。”(《韩非子子•奸劫弑臣》)可以看出韩非子主张重罚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施人重罚,而是希望通过重罚以使臣民不敢犯罪,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二. 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或许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有时不免让人觉得过于激进,但是,韩非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后期的韩国,而且是当时最弱的国家,常被强秦所欺凌,韩非子面对这复杂的形式,多次进谏韩王,却终究没有被采纳,满腹才华却没有物尽其用。所以韩非子提出了一系列的用人观,不仅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也对当今社会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都是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他的人性管理思想的合理内核,不仅被秦始皇所接受,而且也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并被历代思想家所继承和完善,例如在汉朝,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管理国家,选拔人才在当时采用了察举制与征辟制。同样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利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都可以看出历代皇帝为了加强巩固自身的统治,都继承和发展了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
      而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至今对我们的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是法治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实行的是“依法治国”思想,这些都是对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韩非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6月.
【德】叔本华.《人性的得失与智慧》文良文化译,华文出版社,2004年.
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万顺福.《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上一篇:现代国家的准备——清末新政

下一篇:洋务运动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