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分析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6-12-07 15:01


目前我国广大家长对幼儿的艺术教育日益重视,幼儿园和社会艺术教育机构都开办了各种幼儿舞蹈班。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由原来的7岁提前到了4一5岁,甚至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幼儿走路都还不稳定时就将其送进了舞蹈班。然而,与此同时,我国还没有构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符合我国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舞蹈启蒙教育体系。当前幼儿舞蹈教师基本是舞蹈专业毕业,虽然自身舞蹈专业技能很强,但缺乏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了解,习惯于把成人舞蹈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强加给幼儿。这种武断残忍的训练方式无疑对幼儿的身体是一种残害,同时有可能因为扼杀了幼儿舞蹈的灵性和艺术性,而对幼儿心灵造成深远的伤害。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让幼儿追寻和享受舞蹈这种艺术能给个体带来的愉悦,而不是通过残忍、单一和枯燥的重复性训练让幼儿掌握刻板、规范的舞蹈动作。从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围绕舞蹈的本质特性和意义,以及舞蹈语言表达的核心一“身体”去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不强调身体的软度、开度、力量、控制、跳跃、旋转等训练内容,而沿着“身体的感知一身体的表达一身体的创造”这一逻辑主线开展。


一、身体的感知


舞蹈学习的首要目标是使身体灵活和协调,而协调的前提是身体要能动起来,因此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应从身体认知开始,即应让幼儿首先认识身体的每个部位,如头、胸、腰、却,以及肩、宛、膝、脚踝等每个关节。为此,可以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合着音乐的节奏,利用童谣或儿歌,并配以生动的形象来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其过程应先从身体单一部位开始,逐渐过渡到多部位的协调与配合。例如,先从原地坐姿、站立开始,慢慢流动,让幼儿身体的每个部位动起来,唤醒幼儿细小的关节和部位,让其感知自己身体的能动性。


由于舞蹈的美是建立在身体“直”的基础之上的,如身体的直立挺拔、手臂的延伸、绷脚直膝的伸出等,都是舞蹈艺术特有的美,因此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初期培养幼儿对自己身体的感知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应让幼儿在感知自己身体的基础上建立“直”的意识,即身体直、手臂直和腿直。脊椎是身体直立的关键部位,它在身体结构上位于躯体的中心,连接并协调和控制头部及四肢的活动。人体由24节脊椎骨组成的脊椎,不仅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并且支撑着躯干的全部重量。幼儿的脊椎在3岁时刚定型,因此对该部位的敏感度不高,为帮助幼儿在舞蹈训练初期即建立起身体直立意识,教师应善于利用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形象引导幼儿进行感知和模仿,如大树的直立、冰棍的直立、衣架的直立、楼梯的直立等。由于幼儿有意记忆能力有限,还需要教师不断提示,并让幼儿不断练习和巩固。幼儿只有慢慢树立起身体直立的意识,才能使自身处于自然状态的身体逐渐过渡到舞蹈艺术所要求的体态。


此外,由于舞蹈动作需要力量控制,舞蹈技术技巧的表现也需要力量爆发,即身体的力量是影响动作美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引导幼儿感知自身身体的过程中,还应让幼儿学会掌握发力的部位和方法。如绷脚时,应告诉幼儿是脚尖发力,勾脚时是脚跟发力,这样脚腕的灵活性才得到提高;要使手的动作好看就需手指发力;踢前、旁腿时需脚背发力。对自身身体力量的掌握,能进一步促进幼儿对自己身体的感知与感受。


二、身体的表达


幼儿有着自己的身心特点,如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富于想像、喜欢模仿、可塑性强,依靠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等。依此特点,教师在进行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时,应着重引导幼儿主动模仿生活中的人和事,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看见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用身体动作表达出来,如用肢体动作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表达他们的困难与渴望,表达他们的天真与顽皮,表达他们的真诚与自信,使他们的思想感情与肢体表现融合在一起。在此表达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审美标准的引导,让幼儿学会分辨美与丑、好与坏,让幼儿从身体的自然表达逐渐过渡到对美的自觉追求。对幼儿来说,身体的表达可以从动态、情趣、情感、空间等方面具体展开。


一是动态。幼儿天性活泼好动,他们喜欢玩游戏,喜欢模仿小动物们的爬、飞等。这些动态的物像具有外在和可视的特点,因此总是能够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此外,形象突出的角色和动态感强的形象,如老人走、小乌龟爬、小青蛙跳、小树摇等,都能激发幼儿用身体表达他们的好奇心的欲望。


二是情趣。幼儿的生活是极富天真的童趣的。在滑雪中,他们不断地往地上滑;在洗手时,幼儿把水往同伴身上甩;下雨时他们冒雨踩水等。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幼儿置身于童话般充满童趣的舞蹈环境中,以此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像的生活。


三是情感。幼儿的情感世界是丰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但这些心理活动具有内在性和隐蔽性,需要老师细心观察、用心揣摩才能发现。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教师应善于抓住幼儿曰常生活中单纯而幼稚的某一心理活动或情感取向,而后要求幼儿用舞蹈动作将之表达出来,如表达“我很喜欢你”“不上你的当”“我爱妈妈”等幼儿身上通常都会有的强烈情感。


四是空间。舞蹈是在空间的变化中完成的,特别是即兴舞蹈时,舞蹈者必须能够随心所欲地在不同的空间里转换和移动,因此在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中,促使幼儿形成一定的空间意识非常重要,如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站立的位置,学会辨认上下、左右、前后,能体会蹲下与跳起来所实现的空间转换等。为此,教师不仅应善于营造属于幼儿自己的空间,而且要善于营造幼儿之间和谐共处的空间,让幼儿能找到自己的空间,并给同伴留出合适的舞动空间,即能对自己所在的空间及时作出怡当的反应和调整。


三、身体的创造


3至6岁的幼儿通常充满着好奇和幻想,有着丰富的想像力和一定的创造力。如何在舞蹈启蒙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笔者以为即兴舞蹈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所谓即兴舞蹈是一种快速多变的、合乎自然的、无限连贯的舞蹈。幼儿利用即兴舞蹈的艺术形式可以在不同的音乐和舞蹈情境中无拘无束地展开想像,用身体来进行自我创造,这样他们就可以跳出自己的思想,跳出对生活的认知,跳出记忆中的形象,跳出成人审美标准的束缚。尽管幼儿的手臂和腿脚总是不够直,舞姿也不优美,步伐也不丰富,重心不够稳固,但他们自由表现的这些大胆而未经雕琢的动作形态却能够体现强烈的稚拙之美,充满丰富的想像。幼儿即兴舞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音乐即兴,即随音乐有感而动,也就是由教师提供一段乐曲,让幼儿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即兴演绎一段动作,可谓随心起舞,以此表达幼儿自己对乐曲的情感体验;二是命题即兴,即教师指定一个形象、情景或事件,然后借助音乐,要求幼儿瞬间释放身体的动作,以表现特定的形象和内容。教育意味着培养创造者,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更是如此。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主要采用即兴舞蹈的艺术形式,就是要激励幼儿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会用自己的身体去创造美的形式,以此提升身体表达的艺术性。


总之,在笔者看来,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模仿一表演一模仿”的学习模式,建立“游戏(情景)一身体一音乐”的教学流程。游戏是幼儿的内在需求,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无形地获得很多有关学习和生活的知识。幼儿舞蹈启蒙教育主要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情节来展开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他们的舞蹈兴趣,逐渐懂得支配自己的身体,开始不依赖老师而自主学习,并通过发挥自己的想像在舞蹈学习中享受游戏和生活的快乐,从而喜欢舞蹈、热爱舞蹈。只有遵从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特点,树立科学的幼儿舞蹈教育观,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启迪幼儿心智、丰富幼儿情感、发展幼儿创造性、提升幼儿生命意义的根本目的。


作者:王印英(长沙师范专科学校,长沙 41O100)

上一篇:分析舞蹈教育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下一篇:“土家族音乐舞蹈研究”专栏主持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