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山东青岛地区胶州茂腔的艺术特征

发布时间:2015-07-30 10:28

 1.引言
  茂腔是流行在山东胶东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而青岛地区的胶州茂腔是整个山东茂腔的典型代表,茂腔的很多突出特点都能在胶州茂腔上得到体现,在当地素有“胶东之花”的称誉,同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是使茂腔文字性研究工作得以走向新的时期。它是一种贴近人民大众生活的地方小戏,在兼容并蓄的同时附加浓郁的生活气息。
  2.胶州茂腔概述
  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小戏,传说因有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周姑调”,它最初是民间哼唱的小调,又有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演唱得名“肘鼓子”。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茂腔大约在清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因其上下句结尾处“噢嗬罕”三字耍腔,形成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
  青岛地区的胶州茂腔是山东茂腔的典型代表,茂腔原名肘子鼓、肘股子,始为城乡民间流传的口语化、唱腔简单的剧种。因发展过程中有旦角唱腔下句尾音翻高八度的唱法即“打冒”而得名,一般是用来表现妇女的哀怨以及社会伦理道德。
  3.胶州茂腔的历史溯源及发展现状
  3.1历史溯源
  关于胶州茂腔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认为“肘鼓子”是“轴棍子”的音转,起源于宗教活动。“轴棍子”是一种应用于民间敬神活动宗教说唱艺术。另一种说法是认为“肘鼓子”是“周姑子”的谐音,即茂腔起源于民间小调。还有一种说法是清道光年间,山东半岛的民间艺人经常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这种艺术形式在当时被叫做“肘鼓子”。这种演唱形式经过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完善而成为茂腔。综合各种说法,经专家考证,茂腔的起源可以认为是来自于明、清的民间小调,并带有说唱性质,初始为乡间流传的、口语化的、唱腔简单的地方小调.后来,在民间说唱形式“肘鼓子”的基础上,吸收花鼓秧歌的表演形式及剧目,逐步形成为“肘鼓子”声腔系统。
  3.2发展现状
  1910年,昌潍地区的茂肘鼓艺人进入青岛演出。1920年,茂肘鼓戏班“顺和班”在青岛演出和活动。进入20年代以后,京剧、河北梆子等地方剧种开始进入青岛。1940年在青岛小鲍岛一带活动的“宿家班”已经有了花旦、青衣、大生、等行当,有了服装、道具。1942年,“宿家班”曾到东北的一些城市演出。青岛解放前夕,茂肘鼓濒临消亡。
  青岛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茂肘鼓进行抢救,并将茂肘鼓正式定名为“茂腔”。1950年2月、8月分别成立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和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1958年4月,青岛金光茂腔剧团调到胶县,改名为胶县茂腔剧团。1959年7月,光明茂腔剧团改名为青岛市茂腔剧团。同年8月,剧团携带《花灯记》(吴杰编剧)和《罗衫记》(曹述之、李玉香、吴杰等改编)等剧目进京演出,在中南海小礼堂、国务院礼堂演出《花灯记》。文艺界领导及知名人士周扬、林默涵、梅兰芳等观看演出后,进行了座谈。
  1961年,青岛市茂腔剧团带着《花灯记》、《罗衫记》、《白蛇传》等剧目,在上海、杭州等南方的许多城市巡回演出。1963年,青岛市茂腔剧团由国营改为集体。“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被迫停止活动。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茂腔和其他剧种一样面临着“人气”不旺的问题。为此,胶州茂腔剧团组织人员,对茂腔的唱腔进行了改进和丰富.近年来,茂腔优秀剧目《东京》、《状元与乞丐》等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唱片社等拍成戏曲艺术片或录制成专辑、唱片、磁带发行。
  4.胶州茂腔的艺术特点
  就中国戏曲来说,无论是广为人知的大剧种,还是生存在乡下农的地方小戏,其艺术特点都作为支撑一个剧种赖以生存的力量。然而,民间小戏与大剧种在程式性的程度上尚存在差异。
  4.1调式和音阶
  茂腔基本上属于大调式的音乐体系,骨干音通常为la、do、mi、sol,结束音一般落在sol、do、re上,“fa”音具有一定的游移性.
  茂腔lunwen. 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唱腔的音阶多是七声音阶,但是也用到六声音阶和五声音阶;茂腔唱腔分为正调和反调两个不同的宫音系统,正调唱腔是徵调主奏。
  茂腔的基础调式是乐器京胡定音为“sol~re”,正调所使用的板式主要包括、、、、等。反调唱腔是宫调式,主奏乐器京胡定音为“do~sol”,主要板式包括、、等。反调是由正调运用异宫转调原理,根据京剧的反二黄加以改进,以徵为宫,改变调式派生出来的。由于调式的转变,它与正调唱腔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能够较好地塑造各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和音乐形象。
  4.2胶州茂腔的声腔特点
  胶州茂腔区别于全国性大戏是鲜明的地域性色彩,其声腔也有鲜明的个性。
  第一,艺术内涵兼容并蓄。胶州茂腔在向外流传衍化时,尽管是从一个比较统一的曲调(姑娘腔)开始的,但其唱腔系统还很不完善。一般来说,一个声腔系统封闭性和约束性也就越强,说明它的系统越是成熟和完善。在胶州茂腔的主奏乐器上就有最明显的体现。
  第二,表演形式通俗易懂。胶州茂腔属于地方小戏,与在同一地区流行的皮黄、梆子、弦索等声腔中的地方大戏剧种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演出形式上,胶州茂腔是由开始的一人演唱发展到现在的到多人演唱,所以他们的演出都比较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在一些剧目中,并且仍保留着民间歌舞艺术的一些基本特征,并且随着剧种的发展和完善,大多数演出在不断上场表演并在不断创作和上演越来越多的大戏,这反映了胶州茂腔的一种基本发展规律.然而在民间,这种原本的朴素简单的表演形式却一直得以延续,从未淡化。
  第三,唱腔风格简单纯朴。胶州茂腔具有的民间性,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其唱腔风格。从胶州茂腔各剧种的现状来看,唱腔基本都比较朴实,接近群众。尽管各剧种的板眼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句式结构的基本原则和唱字的安排却具有相似的特点,各剧种在演唱方法上没有全假声演唱的,让人听来 十分亲切。
  第四,剧目应用亲切质朴。肘鼓子自其产生之初,就深深扎根于民间,是在民间花鼓秧歌的基础上衍变形成的,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融为一体。唱词词格的变化直接反映了肘鼓子的群众化过程,说明它更为通俗。后来肘鼓子分化为柳琴、柳腔、灯腔、五音戏等多个地方剧种。
  5.结语
  时值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审美取向的转移和倾斜,一切与当代社会不相匹配的传统文化无一不在现代文化的大潮面前被动地退让,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已经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胶州茂腔一路走来,尽lunwen. 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管无法与大剧种的辉煌相提并论,却也在社会大变革中面临着延续与逝去的碰撞。茂腔无论怎样改革,不能抛却的是胶东大地上直率而爽气的方言,那群作为主角的质朴的乡亲,还有那方水土上生发出来的真挚与淳朴的情怀。因为那里本来就是它的家。(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张忻全.《茂腔音乐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版,第513页
  刘元鸣主编.《青岛地方戏曲——茂腔》,第32页
  胥正娜.《山东地方戏曲“高密茂腔探源”》,《戏曲艺术》2007年第四期
  根垠.《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

上一篇:伊斯兰文化下的阿拉伯书法艺术的发展综述

下一篇:红山玉龙艺术造型的文化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