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网络虚拟社区在高校德育中的恰当运用

发布时间:2015-10-22 09:53

摘 要:席卷全球的网络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身影几乎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也不例外。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和进步催生了网络虚拟社区。网络虚拟社区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群体组织模式和生活方式,给我们高校德育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但是,这样的一种途径如何恰当利用,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此问题作一定程度上的剖析。

关键词:网络;虚拟社区;高校;德育

  现今,网络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网络盛世,无论何事都会与网络沾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1年1月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宽带网民规模为4.5亿;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而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3个小时。从网民的职业结构上来看,2010年,学生、企业一般职员、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三大群体在网民中占比进一步,分别占整体网民的30.6%,16.2%和14.9%。在高校德育领域,就有人早早提出了"网络德育"的命题。并且,时至今日网络德育已经在德育领域占有其一席之地--网络虚拟社区。
  一、德育网络虚拟社区和传统德育方式比较
  网络虚拟社区是高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新生儿,它的产生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它拓展了大学生在物理世界中的时空的感觉,提供了一种新型社会关系领域和社会生活层面。
  虚拟网络社区的交流方式是平等自由的,这样的一种新型方式有利于打破现实生活中的沟通隔阂。自古以来,德育的主要方式是"灌输式"和"说教式"。但这两种方式过分强调施教者的教育主体地位,思想性和理论性过剩,互动性和启发性则不足。在学生的思想中,这就是一种空洞的说教,枯燥而又乏味,每次听到都有一种相抵触的情绪。
  身处物质利益横溢、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传统"灌输式"、"说教式"手段显得苍白无力。如今高校成员的主要成分是新生代"90后",他们成长在思想观念解放、价值观多元的社会大环境下,有很强的自我权利维护和价值诉求,因此缺乏互动、缺乏平等自由的教育方式在他们身上都收效甚微。他们更喜闻乐见于多彩的、互动的、能够及时交流的平台和方式,诸如当下颇受欢迎的微博客。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供的数据称: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在网民中占13.8%。
  从道德情感的产生实质的角度来讲,它是一个意会的过程。道德情感的产生需要产生主体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下,将全部身心融入环境中,并环境的各要素发生互动。这是传统德育方式正好缺失的。传统课堂教学受制于时空的限制,既难满足信息跨区域共享,又无法完全保证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完整性。无法让学生融入特定的环境中,即便在课堂上放映影视资料,学生也只不过是旁观者,而非参与者。
  网络虚拟社区的即时通讯特征有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此方式,学生就可很方便地踏进这片虚拟但又真实的天地,顺畅抒发感情,表明态度,发表主张。情感和态度主张的顺利表达保证了学生情绪的稳定和心境的正常化,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科技世界的到来,通讯业迅猛发展,手机即时通讯迅速普及。根据《报告》讯息,截止2010年12月,手机网民达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仍然位居首位,达到67.7%;手机新闻和手机搜索分别以59.9%和56.6%的使用率分别排名二、三。
  新时代的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抱着无限的好奇心,对信息的汲取总是无休止。网络信息获取的功能被他们运用得极其充分。特别是随着手机移动网络的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网络的即时通信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即时通讯和SNS的用户关系基础,使博客正升级为加深朋友之间了解,进行深度交流的重要媒介。微博对博客写作行为具有一定激励作用。微博在传播方面的优势,丰富了博客作者观点的传播渠道,带来了个人博客阅览量的增长,更加满足了博客写作者希望获得关注和认同的需求。微博已然成为网民获取新闻时事、人际交往、自我表达、社会分享以及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也是社会公共舆论、企业品牌和产品推广、传统媒体传播的重要平台。
  二、客观认识虚拟网络社区
  高端的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了整个社会效率,加快了生活的节奏。人们在享受高效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越发的受到其负面影响的牵制,这把双刃剑的正负面功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明显。
  网络具有较强的虚拟性、隐蔽性,给青少年一种"全自由"的幻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为此也导致许多大学生陶醉、甚至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网络也具有极强的文化包容性,其间的意识形态领域也纷繁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同的道德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等相互冲突和碰撞,或融合,或对立。当下网络世界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良莠不齐,有些不良文化已然泛滥成灾。现代人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尚未完全与当前的网络社区模式相匹配,其间也必然会产生冲突和矛盾。而现今的大学生们无论是在心理结构、思维方式,还是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尚未达到可以独立、理性地选择、传承、深化和发展某一种道德理念、思想观念以及看法,此种状态下极有可能造成思想混乱,道德失序。
  网络虚拟社区的主要运行模式为"人-机-人",基本上是人与机器间的互动。这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固化在网络空间,而屏蔽了其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交往,阻隔了与周边同学和老师的必要沟通交流,交流对象也由现实的人转换为数据代码,缺失了平常日子里生动表情、目光传递,使得青少年现实"自我"意识逐渐消退,造成了群体意识的浅薄和人际关系的冷漠,从而消弱了班级乃至学校的凝聚力,有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这样的一种运行方式,极有可能消弱高校的向心力。
  网络沟通可以暂时屏蔽现实人际交往中的不平等和不自由,更容易满足寻求安慰等心理诉求,增加了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但是,人终归是现实的产物,总是要回归现实的,网络的虚拟本质决定了沉迷网络只会使大学生越来越难以适应人类社会这道德约束和法制法规,最终导致虚拟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分离。根据相关部门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网瘾均值为43.6564,均值要大于第二级最低40分的网瘾值。而频数分析,其中有57.1%的学生属于第二级 (轻度网瘾),2.6%的学生属于第三级(深度网瘾)。数据表明,网瘾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杀手"。
  三、扬长避短,助推高校德育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是一个矛盾综合体。遇见问题得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前进和发展。如果一味墨守陈规,只能裹足不前,最终走向没落。
  网络虚拟社区作为一个新型的高校德育模式,这块阵地决不可放弃。要尽可能的发挥这块阵地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主角自身修养和能力的提高。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最为主要和关键的还是人。而高校思政工作者作为行为的实施者具有掌控权,对受教者有很深的影响作用。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是能够把握大方向和趋势的。因此,教育者本身必须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强烈的责任感,这是保证德育工作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条件。
  但是,现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都比较强,因此,要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就必须讲究工作的方法是受学生欢迎和接受的。网络渠道已然成为现代大学生最依赖的通信途径,这块阵地是德育工作者必然要重视的,因而,网络知识的了解、网络操作的熟悉也成为必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承担起网络虚拟社区的监控和管理任务。
  网络的综合特性必然要求实施者的有效全方位监管,可以通过严格消息发布渠道等手段过滤不良文化,阻断不良文化传播途径。
  正确有效的监管必须建立在监管者自身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之上,只有两种要素兼而备之,并使其相互配合于一体内。专业教师以身作则,以普通网友的身份积极参与,力争实现专业知识和虚拟网络社区思政内容的有机结合。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彰显成效。
  第二,极具吸引力的社区建设。一件事物能否拥有足够多的追随者,关键取决于自身吸引力的大小。网络是很吸引人,但是并非所有的网络社区都受到众人的关注。因此,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建设,和打造一流的社区品牌显得尤其重要,所谓"戏台搭好了,还要有群众和观众"。而从根本上说,塑造优秀的品牌,要靠先进、浓郁的精神文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则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吸引力的社区文化肯定是多元的,而这样的多元文化也必须以传播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营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职能。另外必须加强优秀文化的培植力度,坚决封杀不良文化传播,使先进文化始终占据网络虚拟社区思潮主流。
  除了社区文化内涵的建设,社区的整体外观和表现形式也很重要。诸如页面的设计、制作等,其外观上是否生动活泼,内容上是否丰富多彩,传递的信息是否具有时代性和感染力,能不能打动受教育者,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到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致力于营造一个能让受教育者敞开心扉,接受渲染的氛围。
  第三,加强网络虚拟社区的宣传力度。现今社会信息极其丰富,但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库中将自己要让大家知道的信息凸显出来,这就要靠有效地大力宣传了。
  现代社会的人们每天被大量的信息充斥着,如何将自己的信息被他人所接受,某种程度上讲适当的宣传必不可少。多样化、多种途径的宣传方式能有效地缩短信息与接受者间的谋和期,能使接受者预先对即将深入了解的信息有个大致的印象。这对于网络虚拟社区的辐射面更宽更广有极大的帮助。
  网络世界是虚幻的,但是我们呈现给受众的都是现实;网络是易变多元的,但只要我们把握正确大方向和趋势,它就能助推我们接近目标。现代科技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深刻研究网络虚拟社区这样一件"新事物",摸清其特性,熟练掌握并为我所用。,积极开拓高校德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
邓锐,周兴生,余国清.大学生网瘾调查与分析.教育信息化,2005(11):70.
尹韵公.论网络文化.新华文摘,2007(15):56-58.
李彩香.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作用及对策探讨.思主义与现实,2005(4).

上一篇:环境保护。一个超世纪的话题一一开展环保知识

下一篇:浅谈对高职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