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及其带来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9-29 08:48

摘 要:人生就是苦难,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反理性主义的必然结果。他认为,生存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它对生存的一切欲求都是由于匮乏感,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足。欲求的产生和实现过程充满着痛苦,满足之后又产生新的痛苦,因为欲求是无止境的,痛苦也就无边无际。意志越旺盛,痛苦也就愈深重。因此,每一部生命史就是一部痛苦史。学习和反思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对我们思考人生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意志;痛苦;悲观主义;启示
一、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及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在叔本华看来,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物都不过是与主体发生关系的客体,因此,“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明确指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他说:“意志既是自在之物,是这个世界内在的含蕴和本质的东西;而生命,这可见的世界,现象,又都只是反应意志的镜子;那么现象就会不可分离地伴随意志,如影不离形;并且是哪儿有意志,哪儿就会有生命,有世界。”叔本华认为,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是一种无意识的意志,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所以又可称为“生存意志”。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意志的客观化,人意志的任何一个活动都体现为他的身体的活动,而身体的活动就是客观化了的意志活动即意志的客观化。“身体的各部分必须完全和意志所由宣泄的各主要欲望相契合,必须是欲望的可见的表出:牙齿、食道、肠的输送就是客观化了的饥饿;生殖器就是客观化了的性欲;至于攫取物的手和跑得快的腿所契合的已经是意志的比较间接地要求了,手和脚就是这些要求的表出。”
  叔本华指出:人生本质上是痛苦的。由意志产生意欲,由意欲产生动机,由动机产生活动。人受意志的支配和奴役,无时无刻地忙忙碌碌,为了寻找些什么,而每一次寻找的结果,无不发现原是与空无同在,最后不能不承认人生是一个大悲局,人生全是痛苦。他说:“人无目标无休止的追求挣扎”,“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完全可以和不能解决的口渴相比拟”。“所以人生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纵然欲求得到了完全的满足,所带来的就是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同样也不能免于痛苦。“于是任何人生彻底都是在欲求和达到欲求之间消逝的。”
二、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启示
(一)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及解脱方法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是他基于那个时代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私和贪婪本性经过从个别到一般而引起对人类普遍命运的思索。他思想的独创性,最初没有得到那个时代哲学家的认可,但他的哲学思想对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弊端和人生困惑仍有指导作用。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和不幸。为了摆脱痛苦,人类不断地寻求解脱的方法。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解脱这人生的痛苦与悲剧呢? 叔本华认为,通过对意志的暂时否定(艺术)和对意志的绝对否定(禁欲)能使人类解脱痛苦。因为艺术具有超功利的特性,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都超出生存意志和功利主义的要求,能使人获得短暂的解脱。尤其是其中作为诗的顶峰的悲剧和作为艺术最高形式的音乐。悲剧的目的就是“表现巨大的不幸”,这种不幸不是罕见的现象,而是人类生存最无法抗拒的本质。而音乐使我们抛开了主观的意志,从充满不幸、痛苦、悲伤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美的愉悦和恬静的快感。
  然而,痛苦的人生要想获得彻底解放,则必须通过彻底否定生命意志的禁欲来实现。叔本华把实际的禁欲行为分为三种:自愿放弃性欲、甘于痛苦和寂灭。禁欲和否定生命意志的第一步就是彻底的不近女色。这就阻断了新意志现象的繁殖之路,预示着意志将随着这身体的生命一同终止。其次就是甘愿受苦,即人要从欲求和冲动中摆脱出来,不断地自我忏悔和无止境地忍受痛苦,最终达到清心寡欲和无所企求的境界。获得与清心寡欲相伴随而不可动摇的安宁,则是寂灭中的极乐。
(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注人生,如何从痛苦境遇中得以解脱,是叔本华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甚至可以说就是叔本华哲学的最终目的。叔本华提出,痛苦的人生只有通过禁欲来获得彻底解放。我们身处物欲横流,物质生活充盈的社会,人们的欲望无限膨胀,有很多人把追求感官刺激的快乐当成生活的目的,把满足吃喝玩乐的无尽欲望当成幸福本身,不知不觉陷入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甚至纵欲主义的漩涡。
  叔本华残酷地为我们揭示人生的痛苦与无意义, “但是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他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人类生命意志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各种各样的穷途困厄、艰难险阻,但是不能就此把生命意志本身归于痛苦意志的无望挣扎。
  叔本华所揭示的人生悲剧状态,是要我们看清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把人生痛苦的底线呈现出来,这正是生活中最本真的一面。也许,叔本华那些表面看起来彻底否定人生的哲学想带给我们的启示,恰好是它的反面,即对人生的执着追求。我们未尝不能通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认清人生的本质,然后鼓起勇气选择适当的生活态度,磨练处世的大智大勇,直面人生的清醒与勇敢,以至对生命无常的洞悉与彻悟,对世态人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叔本华的悲剧思想具有感人至深、动人心魄的魅力,它深深影响和启发了此后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和学者。今天,我们应当把理性和感性、主观和客观有机结合起来思考人生的问题,汲取他的哲学体系中有益当下社会的思想,从而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25,377,163,429页。
刘景泉.从康德到叔本华.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90,第34页。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0页。

上一篇:地籍测绘相关技术问题分析

下一篇:试论“长效”性思考引导下的现代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