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跳远中踏跳技术动作的心理学分析与探讨

发布时间:2023-12-09 07:34

  一、前言

  踏板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运动员的紧张情绪是一个主要因素。研究分析发现,情绪与助跑的稳定性、踏板的准确性、跳远的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87、0.83,呈高度正相关态势。紧张情绪分“适宜紧张”和“过度紧张”两类。适度的紧张情绪是激发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必要条件,而过度的紧张情绪论则会引起运动员的不良反应,如激动、出汗、面色苍白、眼花、尿频等现象,交感神经处于亢进状态。这些不良反应将使运动员在活动中产生运动机能障碍,因而出现反应迟钝、动作失调、技术走样等现象,最终导致动作失误。踏跳是影响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没有一个好的踏跳,是不可能有好的运动成绩,踏跳又与心理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跳远运动中,心理因素也非常重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跳远踏跳的心理因素

  (一)胜负感因素

  日本心理学家松田岩男认为,运动员在进行比赛时,对比赛的成绩和名次有过高的要求和期待,运动员有过强的自信或者过多考虑胜负和名次等等,所有这些一方面使运动员奋力拼搏,另一方面心理又处于拘束的紧张状态。事实证明,过多地考虑胜负的常见后果就是使自己产生“想赢怕输”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紧张情绪。


  (二)技术因素

  助跑的稳定性是影响跳远成败的直接因素。这是因为它取决于运动员对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和自己试跳时的机能状态做出正确估计,取决于整个助跑和最后几步助跑的稳定性,取决于运动员对高速跑本身的特殊时空特征的精确分析。另外,助跑的稳定性还与运动员的踏板技术由踏板意识决定,即由助跑的速度感(助跑距离,加速方式,加速节奏等)和上板的运动感(上板速度、方式、起跳脚踏板的位置等)而组成。经过一定时期的专门训练,运动员的踏板技术可形成动力定型,从而获得一种良好的踏板效果,愉快的情感体验,比较稳定的踏板技术,即所称的技术模式。然而,在比赛中,运动员完成跳远踏板技术的速度感,运动感等反馈到大脑将形成踏板的技术表象,是短暂的、不稳定的,具有表象的鲜明性,调整的可能性和现实感的特征。只有当技术表象与技术模式相吻合,并获得了良好的踏板效果的愉快体验才是我们所指的正确的踏板意识。由于技术表象是短暂的,不稳定的,再由于在轮次之间有一段等待比赛的时间,所以运动员的注意力总是有所转移,因而在轮次之间等待试跳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技术表象是很容易被破坏,从而影响到运动员的踏板动作,而导致踏板失误。


  (三)干扰因素

  赛场上的观众是外界干扰因素之一。观众对他人的助威无疑是针对自己的一种精神挑战。所以比赛中,实力较强的运动员由于心理准备不足,在外界的干扰下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发挥不出自己应有的技术水平而遭失败的现象并非少见,而在比赛中不能正确对待环境(包括场地、观众、气候等),最容易引起紧张心理。另外,我们注意到从准备活动结束到试跳开始是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活动最多的时期。因为,此时运动员尚未“进入角色”,又有一定的“空闲”时间,这些“空闲时间”是多余的心理活动最频繁的一段时间,也是运动员在比赛开始时受到的一种心理干扰。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心理调整,帮助自己尽快“进入角色”,就会产生紧张情绪。


  (四)成绩因素

  前一次试跳失败,或成绩明显进步,必然会引起运动员的高度重视。运动员急于提高成绩的同时容易造成急躁和紧张情绪。这时,如果运动员不能进行自我控制而过多地考虑成绩,势必加重心理压力,一旦失误,还会进一步导致紧张情绪的加重。如果运动员由于前次违例,没有成绩,可能使运动员会更加紧张,以至于影响助跑的节奏。


  (五)胆怯因素

  运动员在前两次试跳均失败的情况下进行最后一次试跳,在助跑的步幅不稳定时,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胆怯,越是考虑后果,胆怯心理越严重,常常使运动员对比赛缺乏信心,很明显地表现出情绪过度紧张,心烦意乱,注意力不能集中,意志消沉,心境不佳(这些反应对运动员的技术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使运动员不能进入比赛状态,动作和反应表现得缓慢、迟钝),最终导致运动员踏板的失误。因此跳远的专项训练不应只是技术和体力的训练,而应当是技术训练,体力训练和心理训练的有机结合。通过心理训练可提高跳远运动员的心理控制和调节能力,有利于克服各种消极的心理现象,从而提高踏板的成功率和运动成绩。


  三、踏跳技术的心理训练方法

  (一)自我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使肌肉放松,消除肌肉紧张状态,使运动员在身体上和精神上得到全面放松。方法是用一定的“套语”进行自我暗示,使精神、肌肉得到放松。运动员闭目舒适地仰卧在床上或长板凳上,聚精会神地想象自己肌肉放松的情况,并自我暗示“我是非常安静的”、“我的四肢放松了”、“我的呼吸是安静的”、“我的心跳安静而有力”、“安静了……放松了……”,其暗示结果使肌肉和精神得到放松和休息,消除了赛前紧张状态。在比赛中也可以适当的对脚部进行按摩,以便有效的加速乳酸的消除,消除比赛中的疲劳。


  (二)自我控制训练法

  自我控制训练是利用想象力,把一种成功的机制编入大脑和神经系统,然后去实践。训练方法是:运动员闭目坐或躺着,先使肌肉完全放松,然后进行自我动员,如“我在休息”、“我感觉很好”、“我能,我一定能成功”、“我不能犯规,我不会犯规”、“我充满了力量”……其结果可使运动员力量感增强,满怀信心地投入比赛。另外,为了提高肌肉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可采用如下方法:1.仰卧,从身体各个部位逐步放松到全身的完全放松,在练习结束时重复地自我暗示“我躺着,要放松”;2.达到“最佳安静”状态后,动一下身体某一部位,使肌肉收缩和放松;3.当运动员很好地掌握这些练习后,可采取多种身体姿态的同样练习。通过长期训练就能提高肌肉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可使动作节省化和调节内脏器官的机能。因此,如能应用自如地控制和支配自己的动作就能在比赛中避免或减少紧张情绪,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取比赛的胜利。


  (三)表象重现训练法

  表象重现训练是指运动员运用技术和体力练习所产生的感知,结合教练员的指导在头脑中形成动作表象和概念来强化运动技术和战术(基本方法是回想)。其训练方法是:让运动员静坐或静卧,让其回忆以前训练或比赛中成功的场面。这种方法要和自我放松,自我控制训练结合起来,因为在高度放松的情况下,运动员就能够很容易地进入想象,再现他所经历的比赛情况。包括观众的反应,气候条件,喧哗情况以及自己怎样有节奏的助跑踏跳,轻松地落入沙坑中整个动作过程和其他情况。这样运动员在心理上就可做好充分准备,克服赛前紧张情绪,激起增加情感和积极的运动冲动,使队员出现良好的赛前状态。增强运动员的求胜欲望。


  四、结论

  实践证明,经过长期的心理训练可大大提高跳远运动员心理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克服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控制和减少过度紧张情绪,从而能有效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踏板成功率和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冯霞,等.运用压力理论调控赛前心理状态新探[J].浙江体育科学.2005.4:75-79.

  [2]王欣,张亚峰.浅析运动员心理调控[J].江西华工.2005.4:176-177.

  [3]张力为.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马东.浅谈心理因素对跳远稳定性的影响[J].少年体育训练.2008.5.

  [5]黄智.关于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几点思考[J].田径.2007.1.


  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2年4期

  作者:吴稳 王凤


上一篇:浅谈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下一篇:中国股市背后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