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

发布时间:2016-04-02 17:31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由单身流动逐步过渡到“家庭化”流动,流动儿童的数量急速增加。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人口比例的12.45%,约1834万人。流动儿童已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庞大特殊社会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将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


  流动儿童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两大主题:一是流动给儿童心理带来什么影响;二是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包括影响机制及相应的干预措施。至今有关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颇多,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曾有学者在2007年对我国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作出述评,但至今没有学者对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总体状况作述评,而且由于近两年来我国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数量激增,研究出现一些新的进展和动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总体现状做回顾和梳理,探讨所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走向提供参考建议。


  1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


  1.1流动给儿童心理带来什么影响


  国内很多研究证明,流动给儿童心理带来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流动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适应不良,即使适应也仅仅是在流动人口这个相对封闭圈子里的适应。虽然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大于乡土归属感,但他们远离城市主流文化,对城市户籍群体有明显的疏离与隔阂,人际交往圈狭溢单一,受歧视和排斥的情况比较普遍,社会支持力量少,对学校满意度偏低[ltn。流动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心理压力过大,抑郁、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问题突出,问题行为突出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尊水平都偏低,人格健康水平也偏低o


  但也有研究证明,流动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并未出现不良适应,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自豪感高于自卑感,多数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其积极心理品质处于理论的中等及以上水平。有研究还发现,由于流动带来了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和个体智力方面的变化,从而促进了流动儿童在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在思维独特性上的发展。


  1.2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类因素,研究者从不同视角探究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及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在适应方面,研究者探讨多个或单个因素对流动儿童的总体适应或某一方面适应的影响。胡韬的研究发现,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状况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志气、学校因素、社会歧压和家庭因素4个方面,这些因素的影响路径各不相同;周海霞探究了班级环境、师生互动风格和同伴关系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发展的影响作用和影响机制;何资桥探讨了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父母教育方式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发展的影响作用和影响机制。有些研究则探究单个因素对流动儿童适应的影响,如研究学校环境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或父母的教育方式对流动儿童学习环境适应性的影响。还有研究者对流动儿童的领悟社会支持进行心理干预,加强他们的学业求助技能,以促进学习适应。


  在心理健康方面,研究者探讨多个或单个因素对流动儿童总体心理健康或某一方面心理健康的影响。邹泓等人发现,教育资源享有状况、师生关系、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刘正荣把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分为两类: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生活空间场所的变动、就读学校的类型、父母职业及收人的状况等,主观因素包括对就读学校的满意度、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以及自我身份认同情况等。在对流动儿童某一方面心理健康研究中,很多研究集中在自我方面。李小青发现,学业行为和师生关系与流动儿童自尊发展水平显著相关;申继亮考察了家庭环境特点(包括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家庭内社会资本)和家庭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自尊水平的影响;方娟发现,流动儿童的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教养方式、负性生活事件与自尊显著相关,并对其进行自尊团体训练;谢丹探讨了影响流动儿童自尊发展的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郭金花的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影响流动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发展。有研究者还探讨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其它方面,如应对方式在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w,以及针对流动儿童的不良情绪所进行 的心理干预;人格和家庭功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师生关系和其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家庭环境的特点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社会关系、留守时间和转学次数能有效预测流动儿童的幸福感,而个体的大五人格、乐观和掌控感影响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2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国内研究考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经历了从表面的现象分析,到状况k查研究,再到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探讨,最后到干预措施的实施,这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至今已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四方面不足。


  2.1忽略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


  研究者普遍对流动儿童存在认识偏差,常给流动儿童贴上“心理弱势群体”或“问题群体”的标签,认为流动儿童必定会出现各种适应和心理问题,甚至这些把问题归结为是流动儿童自身心理素质的欠缺。所以,很多研究集中在探讨流动儿童的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但实际上,有的流动儿童可能会适应良好甚至是很出色,生活的挑战没有难倒他们反而锻炼和塑造了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如独立、乐观、包容、感恩、抗逆性等。即使有些流动儿童的确表现出各种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自身素质所导致,但更多的是由于家庭、学校、文化、社会和政策等多种外在不利因素的交互作用所引起。所以,研究者要摒弃偏见,除了要关注流动儿童的适合和心理问题,更要注重挖掘、宣传和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并从家庭、社区、学校和政策等多个层面上为流动儿童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


  2.2研究取样存在偏差


  流动儿童的研究取样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首先,研究者选取的被试多是就读于中小学6-14岁之间的流动儿童,忽略了对年龄更小或更大的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小龄流动儿童在迁人地土生土长的比例逐年增加,他们的城市适应和心理状况跟那些带着乡土文化迁人的流动儿童是不同的;而大龄流动儿童有的已经进人迁人地的劳动市场,他们现所面临的就业、婚恋等相关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其次,研究者选取的流动儿童几乎都是在校的流动儿童,那些非在校的适龄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心理状况很少有研究者关注。第三,大多研究只选取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的流动儿童作为被试,而忽略对小城市或一些经济发达的城镇农村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最后,多数研究只关注农民工子女,很少关注非农民工子女这些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而城市流动人口是一个异质的群体,他们分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子女与处于较高社会阶层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和融合状况是不一样的。总之,国内研究的取样多集中于大中城市在校的中小学农民工子女,忽略对其他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研究结果难以推广。


  2.3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研究方法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研究多采用心理调查法和访谈法,少有实验研究和质性研究,研究方法单一,限制了问题研究的视角和深度。其次,研究多采用横向研究,少有纵向的追踪研究。流动儿童在流动过程中的适应和心理变化过程和变化特点需要有纵向的追踪研究,以弥补横向研究的不足。最后,缺乏完善的测量工具。不同研究者用于测量流动儿童适应和心理健康的工具各不相同,研究者或采用访谈,或采用自编的心理问卷,或采用相关的成熟心理问卷。有些问卷的信效度没有得到严格的考证,其研究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如果没有完善统一的测量工具,会导致不同研究结果的相互矛盾性和不可比较性。


  2.4缺乏系统研究和理论建构


  虽然至今有关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颇多,但研究主题众多,探讨的影响因素繁杂,缺乏整合和相应的理论建构。很多研究只能部分地揭示流动儿童适应和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这必影响研究结果的推广和应用。Bionfenbrenner于1979年完整提出生态化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7],而影响个体发展有4个环境层次: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系统。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整合可采用生态系统研究模式。国内的相关研究大多涉及微系统中的家庭、同伴和学校,中间系统中的人际关系,但对于外层系统和宏系统探讨很少涉及。所以,以后可加强对其它两个系统的研究,如探讨外系统中流动儿童父母自身的城市适应状况,宏系统中刻板印象、文化特征、政策环境对流动儿童心理的影响。同时,也要系统地探讨各个层次系统所包含的成分和作用路径。


上一篇:自信心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心理咨询技巧在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