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前海学派”探析综述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5 09:42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的科研活动始自1951年至1965年的中国戏曲研究院时期,迄至2012年,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更迭变化。其中只有“文革”十年,这个国家级的艺术科研单位受到冲击,集体和个人的学术研究基本停止。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戏曲学院的钮骠先生曾提出“前海学派”的称谓。因为当时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址在什刹海前海,他说可以把戏曲研究所的学人群体称作“前海学派”。从东四八条到前海西街,再到惠新北里,从地理位置的变迁角度来看,用“前海”称谓来约定这一学术研究群体,未尝不可。
    之后,不断有人使用“前海学派”这一名称,多数是对我们取得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法给予肯定和认可;但也有人对“前海学派”持批评态度,既有对学术领头人张庚先生“话剧民族化”和“剧诗说”的批评,也有对整个群体的所谓“前海学派的简单化模式”的批评。对待这些学术范围内的争鸣,我们一向抱着欢迎与认真对待的态度。王安葵同志曾专门写了文章给予积极回应,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他认为戏曲研究所的领军人物张庚、郭汉城一直未对“前海学派”这一提法做过正面回应,“两位先生认为,一个群体的学术成果由后人来评说,自己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直到2011年,在纪念张庚诞辰100周年的纪念会上,郭汉城先生提出:“一个学派,并不是一个组织实体,也不是一种学术标准,其实质是共同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想。”郭汉城先生的这番话可以看作是代表了这一学术群体对所谓“前海学派”称谓比较正式的回应和所持的基本态度。
    百花齐放、流派纷呈是理论思想活跃、学术成绩繁荣的表现,对此我们热烈欢迎并积极支持。但是,所谓“前海学派”也好,或是其他什么学派也罢,戏曲研究所作为一个科研集体,既没有要划立山头、沽名钓誉的想法,更没有故步自封、唯我独尊的打算。只希冀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在戏曲理论研究和戏曲体系建设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有所总结和作进一步的思考,从而更好地为戏曲理论建设服务。这才是大家真正关心和关注的。
    中国戏曲研究院建院之初,是一个兼有理论研究、创作演出和艺术教育三重任务的综合性戏曲机构。下设研究、编辑、资料等部门,还管辖着中国戏曲实验学校,京剧实验工作一、二、三团,曲艺实验工作团和中国评剧团、新中华秦剧工作团(河北梆子)等单位。院部的机构设置都是与完成文化部布置的戏曲生产任务相适应的,这种体制限制了戏曲史论研究的真正开展。这一状况直到1954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分家”之后才得到改变。所谓的“分家”,是指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剧团、戏曲实验学校从中国戏曲研究院独立出去,成立了中国京剧院、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中国戏曲学校。自此之后,中国戏曲研究院才完全走上戏曲史论研究之路。
    纵观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成这样几个阶段:一是从1951年到1965年的开拓性阶段,属于中国戏曲研究院阶段的14年。新中国成立后,张庚、马彦祥、罗合如、郭汉城、阿甲等戏曲工作者为戏曲改革付出了大量精力,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组织了三届戏曲演员讲习会,两次戏曲剧目会议。这项工作是由文化部发起,中国戏曲研究院具体承担的。“帮助演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戏曲改革中所碰到的问题,促进戏曲事业的发展”是举办戏曲演员讲习会的目的。讲习会召开之前,中国戏曲研究院针对演员的具体需求进行了调查。因此,戏曲政策、演员道德、剧目分析、表演和音乐研究等课程都是有的放矢,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实现了演员表演艺术经验的广泛交流。一、二、三届戏曲演员讲习会的讲授稿经过整理,还出版了“戏曲演员学习小丛书”25种,以拓展教学效果。以至多年后,参加过这三届演员讲习会的各剧种的著名演员仍念念不忘讲习会期间所受的教益。两届剧目会议都重视对戏曲剧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而有关戏曲政策报告与戏曲剧目的专题讲授,也取得良好效果。剧目会议后还编辑、出版了《京剧丛刊》32集、《评剧丛刊》15集、《戏曲选》6卷、《戏曲剧本丛刊》2集,以收录当时经过整理、改编与创作的优秀剧目。此外,还创办了《戏曲研究》、《戏曲音乐》两种学术研究刊物。
    中国戏曲研究院当时有相当一部分集体研究著作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果。许多个人研究也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风格确立过程中,先后结出硕果。
    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于1961年至1963年间完成编写,交出版社付排。参加撰写的有李啸仓、何为、郭亮、黎新、俞琳、龚和德、颜长珂与沈达人等同志;黄芝冈先生审阅了全书,并且贡献了个人多年来的研究心得。这部“通史”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我国古代戏曲剧种、戏曲文学、戏曲舞台艺术发展的情况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试图通过古代戏曲与各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探索一些戏曲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戏曲工作提供借鉴。但是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干扰,这部“通史”被搁置十多年之久,未能出版。傅惜华、杜颖陶主编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10集,在1959年陆续出版。这部“集成”选辑、校录了唐、宋、元、明、清5个朝代比较重要的48种戏曲理论方面的著作,以期为戏曲发展史和戏曲理论批评提供必要的参考,从而推动戏曲史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出版后,获得学界的普遍欢迎,实现了选辑的初衷。
    这个阶段的个人研究成果,戏曲理论方面,有代表性的是张庚的《关于剧诗》、《再谈剧诗》,阿甲的《生活的真实和戏曲表演艺术的真实》、《再论生活的真实和戏曲表演艺术的真实》,论及了戏曲文学与戏曲舞台艺术的美学特征,在戏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戏曲批评方面,有代表性的是郭汉城的《蒲剧〈薛刚反朝〉的人物、风格与技巧》、《〈团圆之后〉的出色成就》,从对一个有经典意义的剧目的切实剖析入手,延伸到对戏曲文学的一些关键问题的深度阐释,获得戏曲界的重视。张庚的《戏曲表现现代生活》,阿甲的《戏曲表演论集》 与《谈京戏的表演艺术》,黄芝冈的《从秧歌到地方戏》,杜颖陶的《曲海总目提要补编》,李啸仓的《宋元伎艺杂考》,陶君起的《京剧的角色分行及其艺术特点》,黄克保的《王瑶卿与京剧〈柳荫记〉》以及与祁兆良、刘木铎、唐湜合作采访、整理的《萧长华先生谈表演艺术》,何为的《京剧〈贵妃醉酒〉的唱腔分析》与《谈戏曲唱腔的创作与发展》,萧晴的《戏曲唱工讲话》,也都是有价值的戏曲理论研究成果。傅惜华的《元代杂剧全目》、《明代传奇全目》、《明代杂剧全目》、《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陶君起的《京剧剧目初探》,刘雁声、沈正元的《京剧故事考》,是戏曲史料研究的一系列结晶,对戏曲剧目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还编写、出版了一些戏曲舞台艺术基础知识著作,戏曲音乐方面有《京剧打击乐汇编》、《京剧锣鼓》、《京剧锣鼓谱简编》、《京剧曲牌简编》、《评剧唱腔选》,戏曲舞台美术方面有《京剧化妆常识》、《戏曲切末与舞台装置》等。
    第二个阶段是“文革”后的37年,也就是从1976年到2012年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时期。“四人帮”被粉碎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戏曲研究所学术群体的思想得到解放,研究热情高涨,很多研究成果先后面世。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经修订,上、中、下3卷于1980年到1981年初版,1984年再版,获得了学界广泛肯定。《中国戏曲通论》是张庚、郭汉城任主编而取得的另一学术成果,该书编写于1985年到1987年间,198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参加编写的除两位主编外,还有章诒和、沈达人、苏国荣、何为、黄克保、龚和德、黄在敏、涂沛等同志(按章节顺序)。这部“通论”的编写缘由,诚如该书《前言》所说,“由于文化生活的形式多样化”,戏曲“剧场上座率下降”,引发了针对戏曲的“危机论、夕阳论、消亡论”等诸种议论,甚至有人指责戏曲是“宣传封建思想的渠道”。故此,有必要“把前人已经做出来的经验加以整理”,“从客观实际中绎出规律来”,以“提高戏曲界”的“理论水平”。由于“戏曲是综合艺术”,从而组织“各个方面”的专业研究人员来编写。虽然“卑之无甚高论”,但实际上仍是一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可供戏曲界参考的著作。
    紧接着在张庚、郭汉城先生的授意下,由沈达人、苏国荣主编了一套“戏曲史论丛书”,包括《戏曲理论史述要》、《古代戏曲美学史》、《栏杆拍遍——古代剧作家心路》、《戏曲音乐概论》、《戏曲表演概论》、《戏曲导演概论》、《戏曲舞台美术概论》、《戏曲意象论》、《戏曲“拉奥孔”》、《戏剧人类学论稿》、《戏曲美学》、《戏曲优伶史》等12种。这套丛书编写于1988年至1992年间,1993年至1995年陆续出版。余从、王安葵主编的《中国当代戏曲史》在《当代中国戏曲》的基础上,编写于1992年至1998年,2005年出版。王文章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编写于2005年至2007年,2007年出版。贾志刚主编的《中国近代戏曲史》上、中、下3卷,编写于2003年至2008年,2011年出版。这些著作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相呼应,组成了中国戏曲史论的论著序列,为我国戏曲界、学术界作出重大贡献。此外,刘彦君与廖奔编著的《中国戏曲发展史》4卷,也于2000年出版。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组织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 曲艺》卷的编写。张庚任编委会主任,兼戏曲史分支主编;马彦祥任声腔剧种分支主编;郭汉城任戏曲文学分支主编;杨荫浏任戏曲音乐分支主编;阿甲任戏曲表导演分支主编;孙浩然任戏曲舞台美术与戏曲剧场分支主编。以强大的编撰阵容,动员全国研究戏曲的学者,完成了编写任务。198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 曲艺》卷出版,在戏曲界、学术界影响甚大。戏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还参加了《中国京剧百科全书》的编写。郭汉城是编委会三位主任之一,余从任京剧史主编,并与李宗白同任京剧演出团体分支主编,颜长珂任京剧文学分支主编,龚和德任京剧舞台美术、京剧与其他艺术分支主编,黄在敏任京剧导演分支主编,傅晓航任京剧教育分支主编,沈达人、陈义敏任京剧研究分支主编。这是京剧有史以来第一部专业百科全书,集知识性、学术性、文献性、观赏性于一体,经与另两位编委会主任马少波、刘厚生为首的戏曲界研究力量的通力合作,全书于2011年出版,受到京剧界、戏曲界、学术界的极大重视。
    关于戏曲研究的总体构建,张庚先生曾提出论、史、志、资料汇编四个层次,强调四者无高低之分。在整个戏曲研究工作中,资料是志的基础,志又是史与论的基础。又认为戏曲修志,在功能、性质、写法、材料取舍等方面,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精心研究。在这一有关戏曲志地位和作用的思想指导下,由张庚担任主编,余从、薛若琳担任副主编,汪效倚、刘文峰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调动全国数千名戏曲工作者,经17年艰苦奋斗,涉及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以及除台湾地区以外的26个省、自治区的30卷三千万字的鸿篇巨制《中国戏曲志》,终于在1999年完成编纂、出版工作,为戏曲界、学术界留下珍贵财富。
    这一阶段的个人学术研究也陆续开花结果。“前海学派”第一代学人的著作风采依旧。先后出版的有包括《戏曲艺术论》在内的《张庚文录》7卷;包括《戏曲剧目论集》在内的《郭汉城文集》4卷与《当代戏曲发展轨迹》,阿甲的《戏曲表演规律再探》、《马可戏曲音乐论文集》,黄芝冈的《汤显祖编年评传》,傅惜华的《清代杂剧全目》与《傅惜华戏曲论丛》,王芷章的《中国京剧编年史》上、下卷以及《李啸仓戏曲曲艺研究论集》、《戴不凡戏曲研究论文集》与《百花集三编》,傅雪漪的《戏曲传统声乐艺术》、《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选释》、《昆曲音乐欣赏漫谈》,陶君起的《京剧史话》,华迦主编的《戏曲工作文献资料汇编》上、下集与《吉剧艺术》、《关于几个戏曲理论问题的论争》,以及郭汉城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等。
    经过多年积累、探索,“前海学派”第二代学人的著作也成果丰硕。 史学研究者的成果有戏曲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戏曲研究书目提要》,余从的《戏曲声腔剧种研究》,刘念兹的《南戏新证》与《戏曲文物丛考》,傅晓航的《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西厢记集解》、《金圣叹评传》以及与张秀莲合编的《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表导演学研究者的成果有郭亮的《戏曲导演学概论》,黄克保的《戏曲表演研究》,简慧的《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涂沛的《程砚秋传》、《中国京剧的表演艺术》、《中国戏曲表演史论》,胡芝风的《艺海风帆》、《胡芝风谈艺》、《戏曲艺术二度创作论》。音乐学研究者的成果有萧晴记谱、整理的《程砚秋〈荒山泪〉总谱》、《程砚秋唱腔选集》以及选编的《程砚秋艺术评论集》,何为的《戏曲音乐研究》、《戏曲音乐散论》、《简明戏曲音乐辞典》,吴春礼的《杨宝忠操琴经验》以及与张建民、孙以森、常静之合编的《京剧著名唱腔选》,潘仲甫、张慧合编的《梆子戏传统唱腔选》。舞台美术学研究者的成果有龚和德的《乱弹集》与《舞台美术研究》以及戏曲研究所选编的《舞台美术文集》。戏剧文学研究者的成果有吴琼的《戏曲语言漫论》以及与张秀莲合著的《曲海遗踪》,沈达人的《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与《戏曲的美学品格》,颜长珂的《戏曲剧作艺术谈》、《古典戏曲名作纵横谈》、《中国戏曲文化》、《戏曲文学论稿》以及与周传家合著的《李玉评传》、与沈达人合编的《古典戏曲十讲》,姜永泰的《戏曲艺术节奏论》,吴乾浩的《白朴评传》、《戏曲美学特征的凝聚幻变》、《〈红楼二尤〉的表演与文学剧本研究》、《当代戏曲发展学》以及与谭志湘合著的《彩虹集》和《20世纪中国戏剧舞台》,朱颖辉的包括《中国当代戏曲史略》在内的《当代戏曲四十年》,薛若琳的《尤侗论稿》、《艺苑丛谈》及其主编的《中国巫傩面具》画册,徐城北的《京剧100题》、《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架子花与中国文化》、《梅兰芳与中国文化》、《梅兰芳百年祭》等,应该说相当丰富多彩。
    “前海学派”第三代学人的著作更是异彩纷呈。苏国荣的戏曲美学研究著作《中国剧诗美学风格》、《艺术的三维观照》、《宇宙之美人》,王安葵的戏曲文学研究著作《当代戏曲作家论》、《新时期戏曲创作论》、《海边剧评》、《赏今鉴古集》与《张庚评传》,刘文峰的戏曲史志研究著作《中国戏曲文化史》、《戏曲史志研究》、《山陕商人与梆子戏考论》、《中国传统戏曲传承保护研究》,吴书荫校注的《浣纱记》及点校的《焚香记》、《高文举珍珠记》、《琥珀匙》,张树英校注的《牡丹亭》及点校的《连环记》、《明珠记》、《南西厢记》、《醉乡记》、《党人碑》、《偷甲记》,汪效倚辑注的《潘之恒曲话》,都是颇见功力的。孙崇涛的戏曲研究著作多样而精审,除前述《戏曲优伶史》外,又有《南戏论丛》、《戏曲十论》、《风月锦囊考释》、《风月锦囊笺校》、《青楼集笺注》、《绣襦记校注》、《金印记校勘》等;刘荫柏也以《元代杂剧史》、《马致远及其剧作论考》、《洪昇研究》等著作,为戏曲研究作出贡献;马也除前述《戏剧人类学论稿》外,还撰著、出版了《戏曲艺术时空论》;张民编写了《京胡伴奏研究》,参加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一些省卷的审稿;傅淑芸则襄助金素秋撰写了其集演员、剧作家、京剧艺术改革家于一身的长篇传记《篱下菊》。
    第三代学人中年轻一辈学者的戏曲著作,有刘祯的《中国民间目连文化》、《莆仙戏目连救母校订》、《湘剧目连记校订》以及与黄克、颜长珂等合作完成的《元曲精选》,有贾志刚的《迈向现代的古老戏剧》、《戏曲体验论》以及与熊姝合著的《昆曲表演艺术论》,有刘彦君的《梅兰芳传》、《东西方戏剧进程》以及与廖奔合著的除前述《中国戏曲发展史》外的《中国戏剧的蝉蜕》,还有李悦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戏曲》与《中国戏曲组织》等。“前海学派”一、二、三代学人的戏曲研究著作,可以称得上是硕果累累,成绩辉煌了。
    第三个阶段,也是继往开来的阶段。随着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有关政府部门业已把戏曲研究当作中国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在这种大背景下,戏曲研究所提出“戏曲要作为文化被保存下来”的工作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正在进行着《昆曲艺术大典》、《京剧艺术大典》的编纂,也瞻望着《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中国戏曲理论体系》研究的启动。
    在六十多年的戏曲研究工作中,涌现了“前海学派”的四代学人:第一代学人包括张庚、郭汉城、黄芝冈、傅惜华、杜颖陶、阿甲、李啸仓等;第二代学人以萧晴、何为、黄克保、郭亮、黎新、沈达人、龚和德、颜长珂等为代表;第三代是以苏国荣、王安葵、刘祯、刘文峰、贾志刚等为代表的承前启后的一代学人。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皆有建树,为戏曲研究所的发展和建设付出不少精力;第四代学人则是当前戏曲研究所的中青年研究人员,他们正在成长为戏曲研究所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戏曲研究的未来道路要靠他们去开拓。
    这个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科研群体,在长期的研究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郭汉城先生在《张庚与前海学派》一文中提出:“前海学派”是个马克思主义的学派。在几十年的戏曲研究工作中,“前海学派”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遵循着党所制定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方针政策。三个阶段的研究成果都力图体现马克思主义对待民族文化遗产的原理和原则。这是“前海学派”在戏曲研究上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2.在戏曲研究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所谓理论联系实际,有一个发展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前期,戏曲研究工作比较着重于贯彻国家的戏曲方针、政策,配合戏曲形势的发展,针对不同阶段出现的戏曲状况和问题,进行切实的研究,以促进戏曲工作的发展。当然也不排斥这一阶段的戏曲研究中,具有深厚内涵的理论、批评成果的问世,以及成序列的资料研究成果的产生。当时代和戏曲现实向前发展以后,张庚、郭汉城先生深感要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戏曲存在的问题,没有系统的史论建设是不行的。正是在这种学 术思想的指导下,才有了集体智慧积淀而成的《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等学术史论著作的产生,以及论、史、志、资料等四个层次的戏曲研究规模的形成。总之,从中国戏曲研究院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前海学派”在多年的学术研究中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戏曲历史、戏曲实践的作风,这与埋头书斋、皓首穷经的研究方法是很不一样的。可以说“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现状”是“前海学派”的最根本、最有代表性的学术精神,也是“前海学派”取得研究成绩的学术奥秘。
    3.尊重不同的学术观点,展现学术民主的学风。参加戏曲史、论编写的专家、学者来自五湖四海,业务范围相去甚远,研究阅历、研究水平也各有长短;正是凭借着民主公开的学术气氛,不搞领导一言堂、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鼓励参与编写者对于各种意见采取虚心听取、广泛比较、择善而从的方法,最终才有“通史”、“通论”等著作的面世。张庚先生晚年担任中国戏曲学会会长,更特别提出戏曲学会要“三通”:与搞创作实践的戏曲院团和同志们相通,与高等院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相通,与海外的学者、戏曲工作者相通。正是因为这一学术群体坚持了这样的学术传统和学术作风,才能“长时间在戏曲理论界具有主导地位”(陆炜言),而且与各地的戏曲工作者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另外,对戏曲研究要满怀热情,有坐得住冷板凳的决心,才能把戏曲研究坚持到底。
    时光荏苒,戏曲研究所六十多年的学术长河流淌至今,到了温故知新的时候。2011年,德高望重的郭汉城先生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在文化部王文章副部长的大力支持下,郭汉城先生建议以此为契机,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中国戏曲学会组织编辑“前海戏曲研究丛书”,集中将“前海学派”六十多年来老、中、青几代研究人员在戏曲研究各领域的学术成果加以展现。丛书主要是对在张庚、郭汉城先生指导下,戏曲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学术成果的整理和出版。收入丛书的学者以参加《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编纂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人员为主要对象。丛书收入“前海学派”的基本戏曲史论专著以及个人的重要戏曲研究论著,涵盖戏曲历史、理论、文学、音乐、表导演、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以体现“前海学派”的悉心研讨、门类齐全的学术成就。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扬“前海学派”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学术民主的学术思想,以继承创新的精神,进一步促进戏曲研究和戏曲理论体系建设的发展。^

上一篇:赫哲族音乐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综述研究

下一篇:二十世纪末拉丁美洲戏剧新趋势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