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推荐优秀的现实生活哲学论文范例赏析(共4篇)

发布时间:2023-12-06 02:31


     哲学的现实归宿与哲学的价值目标等层面是实现根本性变革的重要因素,哲学对我们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尤其在现在快节奏而略显浮躁的社会中便觉得更重要。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现实生活哲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马克思哲学是眷注于现实生活的哲学


  马克思曾多次强调他的哲学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是眷注现实生活的,他说:“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人间;和它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上。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人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


  其实,“马克思哲学立足于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于现实生活,以现实中的人的社会生活作为研究起点,崇尚对现实生活本质的透视,寻求对现实生活的人性关怀。马克思哲学不仅探究现实生活发生、发展和变迁的深层结构及其内在规律,而且对现实生活的主体、结构、实践活动的探究,以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2]


  一、马克思哲学眷注现实生活


  马克思哲学眷注现实生活,这可从马克思哲学对物质生产活动高度关注,对费尔巴哈哲学、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以及马克思哲学关于现实生活的生成性、关联性、历史性的思想中得以体现。


  (一)马克思哲学对物质生产活动——最基本的现实生活的高度关注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是因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allermenschlichenExistenz)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dieProduktiondesmateriellenLebensselbst)”。[3]


  不仅如此,“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4]而这里的各种各样生产的方式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的,是物质生产活动造就了这些生产的方式,而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形成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成为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是物质生产活动造就了人类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说现实生活是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生成和实现的。同时,由于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现实生活不断地变更而形成了人类的历史。


  这样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只有从物质生产活动入手,才能发现真实的人类历史,从而避免把历史的东西看成是事实的堆积,或是主观思想发展的历史。他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地把“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当作历史的基础,反对脱离日常生活的历史观。他们指出,“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1](93)


  综上所述可知,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现实生活,并且马克思是从对物质生产活动这一社会现实生活活动研究中发现了历史的发源地的。


  马克思是在对物质生产活动的研究中发现了唯物史观的,而马克思哲学是奠定在他的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马克思的整个哲学是在物质生产活动这一基本的现实生活活动基础上生成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确立了生产劳动的实践观,批判了以往哲学家所忽视的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确立了实践活动首先是人的生产实践才是人的真正本质,他指出:“只有通过发达的工业,也就是以私有财产为中介,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才能在总体上、合乎人性的实现。”[4](150)


  侯才教授提出:马克思通过揭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本质及其在历史和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找到了“实体世界”与“理念世界”、物质本体和思想本体的现实基础和中介,真正将传统本体论中的二元本体统一起来了。[5]


  俞吾金教授更强调“全面生产”理论在整个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哲学上,马克思提出了“全面生产”的理论,即把人类的全部活动,乃至整个社会的延伸都理解为生产的过程和结果。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的理论既构成他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核心,也是他对哲学研究、特别是实践问题研究的划时代贡献。只要人们在理解马克思哲学时忽略了这一维度,那么通向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性的路径就仍然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中。[6]固然这里的“全面生产”包括物质生产,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由上可知,马克思哲学是以物质生产活动的研究为立足点,并随着对物质生产活动深入研究而展开、形成和发展,而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现实生活,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生产,由物质生产活动产生其他的各种生产活动,进而形成其他的现实生活。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是眷注现实生活的哲学。


  (二)马克思哲学对脱离现实生活的费尔巴哈哲学、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针对费尔巴哈哲学抽象的人,马克思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7]“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7](452)从上述的观点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的事实,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状态,也就是说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同的现实生活(其中生产活动是现实生活最基础的部分)形成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社会关系,而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社会关系的人造就不同时代的人,所以人是什么样的归根到底是由现实生活所决定的。


  马克思正是看到了费尔巴哈哲学没有看到物质生产活动这一最基本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性,缺乏现实生活的底蕴,而对他的哲学展开了批判。马克思哲学立足于物质生产活动中,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观点重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由此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8]


  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看到了劳动对人的积极意义,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是劳动的结果,是历史性的活动。但是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黑格尔只是以思辨的形式把劳动视为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了抽象的、思辨的、逻辑的表达。


  从根本上看黑格尔的劳动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这导致把抽象思维确立为整个世界的本质和尺度,预先用抽象思维遮蔽了感性的现实生活,使抽象与人的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颠倒,使“现实生活的历史”似乎是“想象主体”的想象活动;导致他在谈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重新占有时,也只能采用一种抽象的方式:“对于人的已成为对象而且是异己对象的本质力量的占有,首先不过是那种在意识中、在纯思维中即在抽象中发生的占有,是对这些作为思想和思想运动的对象的占有。”[4](161)


  黑格尔哲学对主体的研究没有跳出抽象的、直观的窠臼,这导致黑格尔哲学中的主体是毫无现实生活内容的,而马克思哲学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抽象性,彰显了主体的现实生活的内容。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因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没有看到物质生产活动这一最基本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性,缺乏现实生活的底蕴,而展开对其批判,在批判的过程之中由此确立马克思哲学的现实生活的底蕴。有没有紧紧地联系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和其他哲学区别的根本标志。


  (三)马克思哲学关于现实生活生成性、关联性、历史性的思想


  马克思哲学是从关联性、历史性与生成性三个角度来考察现实生活的。现实生活的各种关系形成社会关系的结构,现实生活的发展历程形成社会历史性的结构。而社会关系的结构和社会历史的结构都是在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生成的。如果说,社会关系的结构是现实生活的共时性呈现,那么社会历史的结构是现实生活的历时性展开,那么,这两种结构统一于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现实生活,从而使现实生活呈现为生成而展开的社会有机过程。


  1.马克思哲学关于现实生活关联性的思想


  马克思哲学认为在人们现实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9]也就是说马克思透过复杂的社会关系,把“政治思想、宗教、哲学、道德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归结为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以及与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归结为上层建筑,并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的状况视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反映。而生产力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客观的现实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现实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可见,生产力、生产关系是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是现实生活的关系结构,而其他的关系结构是在它的基础上产生的。


  2.马克思哲学关于现实生活历史性的思想


  马克思哲学认为过去、现在、未来是现实生活展开的结果,体现了现实生活的历史性。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条件不是孤立事件的混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是一个不断向前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过去到现在并向未来开放的过程。低级阶段的现实生活的内容作为更高阶段新的现实生活发生的前提,后一阶段的现实生活内容出现是对前一阶段现实生活内容辩证的历史性的否定。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10]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生活总是在肯定的同时,包含着否定,这是现实生活生成、展开与发展的根据。


  3.马克思哲学关于现实生活生成性的思想


  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的入口:“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1](92)物质生产是现实生活最基础的部分,而市民社会就是与国家相分离的私人的、非公共的现实生活领域,马克思把和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密切联系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并且其他因素在这个基础上得以形成。


  二、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从上所述可知,马克思哲学是眷注现实生活的哲学,那么马克思哲学眷注现实生活的目的何在呢?在笔者看来,是为了服务于现实生活,也就是说,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这可从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理性精神、“反思批判”精神、以及其对人、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肯定评价中得以反映。


  (一)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理性精神蕴涵了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是非人性的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把物质生产本身当成了目的,人反而成了物质生产的手段,人成了异化的人,人的劳动成为异化劳动;揭示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产生。马克思非常强调物质生产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物质生产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但这并不是马克思对物质生产理论进行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他的根本目的是想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非人性的生产,去改善现实生活中的工人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为人类谋求美好的现实生活。在马克思所描绘的美好的社会理想“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强制性的旧式分工消失了,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劳动成为了“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对未来扬弃了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社会展开了美好的展望,到那时人们才能“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1]


  马克思还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61)“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东西的一切关系”[7](461)可见,马克思哲学强调实践性,但这并不是马克思哲学转向的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研究其中对人的自由、发展和解放的终极关怀,将现实的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其终极价值所在。事实上,在马克思哲学视域中要改变的“世界”,不是抽象的世界,而是现实中人的生活世界,也就是现实生活关系中的世界,现实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哲学提出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所在。


  由上可知,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理性精神蕴涵了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二)马克思哲学“反思批判”的精神彰显了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众所周知,马克思哲学具有反思批判的精神,马克思哲学面对现实生活,对人们的现实生活的本质进行了透视和定位,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帮助人们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追求更好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困境,马克思对现实生活的一切违反人性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通过批判去发现未来符合人性的美好的生活;通过现实生活中人的劳动、现实的生产活动,即人的实践为现实生活的基础,说明了人类社会的生成、分裂与对立以及如何扬弃这些分裂和对立,揭示了人类社会获得解放的切实可行的途径。马克思指出,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彻底解放,就要消灭现实生活中的异化劳动,使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恢复人的自由和创造本质。但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彻底消灭异化劳动,才能实现人的生命从非人的资本力量中解放出来,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哲学不仅把人类的认识的出发点,放在人类的实际社会生产和现实生活中,从现实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注重去把握各种具体的社会形态,而且在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和现实矛盾批判中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建构未来社会的理想模型,并通过将其“诉诸群众、诉诸无产阶级、诉诸实践来引导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促进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2]


  由上可见,从马克思哲学“反思批判”的精神中彰显了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三)马克思哲学对人、人民群众的肯定体现了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马克思哲学在历史动力系统架构内,唯物辩证地论证了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1](194)“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3]这就在本体论意义上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生活的主体,历史生活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历史生活是由不同时代的现实生活所构成的,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生活的主体,那么人民群众也是现实生活的主体。因此,现实生活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由此可知,马克思哲学不仅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生活的主体,也肯定了人民群众也是现实生活的主体。


  马克思哲学还强调,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而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马克思哲学的群众主体观不是思辨的产物,而是根据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现实生活的基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的观点而得出的必然结论。


  马克思哲学对人、人民群众的肯定,也就是对现实生活的肯定。因此,马克思哲学对人、人民群众的肯定体现了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综上所述可知,马克思哲学眷注现实生活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事实上,马克思哲学在揭示人的本质进而追问人的生活之本质的时候,不仅仅停留在“人现实的生活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直观表层,而是走进现实生活生成的深处,实际地探究、批判、彰显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社会关系。马克思哲学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解读、批判与改造而落实其现实生活品质的。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是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落脚点。


  结语


  提出“马克思哲学是眷注现实生活的哲学”的论断,对当下国内的哲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的弊端,就是脱离现实生活,片面地满足于文本研究。在一些研究者那里,“马克思哲学的‘生活’、‘实践’范畴丧失了指向时代实际问题的历史厚重性而成为轻飘的话语符码。”[14]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片面强调“吃文本”现象,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服务于现实生活的旨趣,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结果只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蜕变为脱离现实生活的“经院哲学”。


  而“马克思哲学是眷注现实生活的哲学”这一论断的提出,有助于学者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研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改变那种纯粹意识哲学或思辨理论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范式,回归到眷注现实生活的马克思哲学范式。如果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融入和融进人们的生活,就能创造出具有根本性的、引导美好生活的价值理念;就会关怀人类的生存状况、关怀人类的精神困境、关怀人类的价值选择、关怀“可为”和“有为”的未来时空;就能为人类生活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就能为人类解放而创建具有时代性的、根本的价值理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归,回归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回归于人们的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实践中,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归将帮助人民大众摆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歪曲的看法,重新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认识,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作者:吴立忠

  第2篇: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直接关涉到马克思哲学的主题以及马克思哲学与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哲学的关系。事实上,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变革是从拒斥形而上学开始的。新时期我国学术界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在走过了从“人道主义”到“人的现代化”再到“人的主体性”问题的发展历程之后,到20世纪90年代沿两条路径继续“上下求索”:一是在理论层面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建构人学理论体系,并就入学的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继续展开探索,走出书斋,眼睛向“下”,对民众现实生活进行关注,以对人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带动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研究,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显学”;二是在实践层面上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进程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关系展开探索,以学资政,对国家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可见,从哲学到人学,实际上是要使哲学回归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让现实生活世界成为哲学思考的对象。


  一、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的必要性


  无疑,深入的哲学思考总是把我们的思维带到下面这种有趣的现象之前:人们习惯于在不同的历史年代或文化背景下使用同一个术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却不由自主地赋予这一术语以不同的含义,而在这样做的时候又没有充分意识到澄清不同含义的必要性,从而使沟通的失败变得不可避免。要想从这种沟通的误区中走出来,对同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的澄明就成了前提性的工作。因此之故,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形而上学”的理念做一个批评性的反思,力图使“形而上学”的本真含义得到彰显,从而使沟通顺利进行。什么是形而上学?海德格尔通过考察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哲学史认为:“形而上学是包含人类认识所把握的东西之最基本根据的科学””,。在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中,形而上学一方面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关于存在者的最高领域(最高的种)的知识,存在者由此得到总体上的规定。因此,“‘形而上学’的本质规定这个问题,可以预先说的是:形而上学是关于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的根本知识和总体知识”。由此可见,我们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学”不是指与辩证法相对立意义上的形而上学,而是特指形而上学的本真涵义,即以追溯世界本原和基质为目的的研究方式。


  形而上学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主流,它是早在古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确立的一门以超感性事物的、比感性事物更实在更有价值的东西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形而上学的对象是“作为存在的存在”或存在本身,其核心就是实体的存在,根据本体论的观点,本体论所研究的本体也是“存在”,“有”。由此可见,在一定意义上,形而上学与本体论的含义是一致的。形而上学从其确立之日起,就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克服的危机。具体地说,形而上学要想成为具有绝对知识的“科学之科学”,必须以完成形而上学的任务即真正认识实体为前提,否则,不仅形而上学难以成为具有绝对知识的“科学之科学”,甚至我们不能有关于形而上学的任何确定命题。但是,另一方面,形而上学的对象是外在的、无限超越的宇宙实体。显然,从感性经验出发无法现实地认识这个实体,而实际认识又必须从感性出发,因此,形而上学难以完成自己的任务,形而上学这种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作风必然使其由“科学的女王”变成“流离失所的妇人”(康德语)。


  二、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哲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其实,“拒斥形而上学”一词是源于西方哲学的术语,很多人认为马克思哲学之所以是实践的哲学,关键在于“拒斥形而上学”。而我们则认为,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中仍有形而上学的一席之地。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虽是不争的事实,但不是不要形而上学,在拒斥形而上学之后,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道路是关注无产阶级(主要是工人阶级)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也就是说,马克思哲学是建立在生存论本体论即“人类世界”之上的哲学。所谓生存论本体论就是抛弃了本体论的抽象形式,却承载着本体论的理论功能的理论结构。


  诚然,在思想史上,马克思和孔德是同时举起“拒斥形而上学”旗帜的。马克思甚至认为,他所创立的新哲学才是“真正实证的科学”。在时代性上,马克思的拒斥形而上学与孔德的拒斥形而上学虽有一致性,但在指向性上,马克思的拒斥形而上学与孔德的拒斥形而上学却有本质的不同。因为孔德把拒斥形而上学局限于经验、知识以及可证实的范围内,仍然停留在知识论层面;而马克思另辟蹊径,突破知识论的范围,把拒斥形而上学推进到实践生存论层面。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在拒斥形而上学之后,哲学应关注“现实生活世界”,“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也就是回到哲学之事情本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主要是拒斥那种纯抽象、纯客观的以追溯整个世界的本原或基质为目的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方式力图从一种“终极存在”、“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性以及人的本质和行为方式。因此,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拒斥也就是对传统哲学本体论的拒斥。


  无疑,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意在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早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就提出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这种以整个世界的本原或基质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已经威信扫地,并认为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形而上学的全部财富只剩下现象的本质和神灵的事物了”。可见,在马克思的视界里,形而上学这种哲学形态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关注的是脱离了人及其活动的宇宙本体或“终极存在”,不仅“本体”在其中成为一种抽象的存在,而且人本身也成了一种抽象的存在,人和人的世界都消失了,从而造成人的失落。因此马克思认为,应否定现存的哲学并消灭哲学本身,即“终结形而上学”,使哲学面向“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面向人,关注“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哲学的变革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即用实践论思维方式取代了本体论思维方式,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原则,是理解一切哲学问题、解决各种哲学纷争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在于,不在从脱离人的自然,也不在从脱离自然的人出发,而是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在现实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考察、理解现实世界。


  马克思以前的形而上学把存在和存在者混同起来,也就是说,它是从实体、实存和实在这个路向研究存在者。海德格尔对此有过精确的表述:“形而上学思考存在者之为存在者,也即普遍存在者。形而上学思考存在者之为存在者,也即整体存在者。形而上学既在探究最普遍的东西(也即普遍有效的东西)的统一性之际思考存在者之存在,又在论证大全(也即万物之上的最高者)的统一性之际思考存在者之为存在者。”海氏得出的结论是“一切形而上学根本上地地道道是那种奠基,这种奠基对根据做出说明,而对根据做出答辩,并最终质问根据”。也正是海德格尔注意到了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的努力,并认为马克思完成了“终结形而上学”的工作:“纵观整个哲学史,柏拉图的思想以有所变化的形态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尼采把自己的哲学标示为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哲学进入终结阶段了。”海氏说马克思完成了“终结形而上学”的工作,并不是不要形而上学,“人类精神一劳永逸地放弃形而上学研究,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办法,这种办法是不能采取的。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不仅如此,每人,尤其是每个善于思考的人,都要有形而上学”。他本人则试图建构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基本本体论或存在论,而在这里的存在是指“此在”,即在世界中的人的存在。海德格尔的整个哲学都是围绕着人的生存状态展开的,他解构形而上学的目的是要破除对人的存在的遮蔽,使人的存在敞亮起来。海氏启示我们,面对外部世界的惊人变故,哲学的理念必须改弦易辙。否则,它就不可能成为时代精神的真正的精华。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拒斥形而上学并由此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转换,即从宇宙本体论转向现实生活世界,关注“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把哲学的任务由解释世界层面推进到改造世界层面。借用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话来说就是,马克思哲学不是为了占有“全部真理”,而是无限地追求真理;不是“为千秋万代一劳永逸地营建”,而是“为他们自身的时代而拆解”。可见,哲学的终结并不是哲学本身的终结,而是指传统哲学理念的终结和真正的思的开始。正如卢卡奇申明的那样,存在的问题与生活、实践同在,因而本体论不能从任何哲学中排除掉。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也不例外。


  三、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所引起的哲学革命变革


  马克思哲学是全人类异常宝贵而丰富的思想资源。马克思通过对传统西方哲学观的变革,开创了整个当代哲学。马克思哲学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的视域、主题、理念、思维方式、功能、品格、范式和目标都发生了根本转向。其中最根本的,是回到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然而,马克思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遭受来自不同方面的误解、曲解和挑战。尤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一些人对马克思哲学的阐释,在不同时期都不同程度地背离了马克思哲学基本价值观。马克思哲学是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它以对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关怀为己任,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来重新安排周围世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从价值上可概括为:解放人、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坚持马克思哲学基本价值观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合理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形态。“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重要的是回到和走近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观。从而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真谛。


  如前所述,哲学的革命变革是从拒斥形而上学开始的。马克思哲学的根本主题不仅在于认识世界,而更重要的是在于按照人类需要来改变世界。与传统的形而上学只停留在解释世界层面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焦点是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因此我们说,马克思哲学是一种要求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原则来改变世界的哲学,它要使世界成为“属人”的世界,人们在这一世界中能感到自己是“人”。从而真正体现出“人是哲学的奥秘”的思想。哲学不过是人的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理论。应当指出的是,在拒斥形而上学之后不能把马克思哲学变成只是方法论,方法论与世界观是一体化的。离开世界观的方法论就会把哲学变为说明世界的理论。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之后所建立起来的新哲学的本体论如前所述是现实生活世界。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马克思是从未拒斥过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自然界具有优先地位,马克思哲学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现实的现实生活世界之上。如果否认了本体论,也就否认了哲学本身,还何谈马克思主义的新哲学呢?因此,我们认为,承认并坚持世界本质的物质性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则,这一点无论何时都不能动摇。然而马克思却认为,与人无关的自然对人来说不过是无。可见,马克思的哲学是极具现实感的哲学。


  有些人在马克思哲学跟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方面过分夸大继承性因素,另一些人则相反,过分强调马克思对先前哲学的否定。这两种人都由于对继承这一复杂的历史过程做了片面的、非辩证的理解,因而,抹杀了马克思所完成的哲学的革命变革的积极内容。实际上,马克思形成自己的哲学观点决不是像有些人设想的那样,不过是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又从费尔巴哈那里吸取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然后加以综合构成的结果。相反,马克思走完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所没有走的那一步:“马克思继承和推进了黑格尔的事业——使辩证法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同时克服超越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而创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其实,从马克思哲学的继承性来看,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新哲学时,他的直接前辈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他不仅要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且要首先彻底清算和排除旧形而上学中的思辨神学和各种唯心主义思想,在继承人类哲学体系的本体论方面,马克思创造性地发展了本体论,他的新哲学是以人类现实生活世界为本体论。通过研读马克思的原著,我们发现马克思拒斥传统形而上学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以人(主体)为坐标,从能动与被动的统一性去理解存在和本质的关系。传统的观点是站在自然物质层面上来理解存在和本质的关系的,认为本质就在存在之中,本质与事物同一。而我们认为,人区别于自然物是因为人生活在本质和现象相互区别的双向度的世界之中,人的存在体现的并非完全等同于他应有的本质,人的本质会超越他现有的存在,人之外的事物的本质是自然规定而非自己创生的,因此是单一的本质,而人的存在本质在于人的活动的创生性,在于人的复合本质。人的存在本质需要人自己去创造,去生成。因此在人这里,存在与本质必然处于一种否定性的矛盾关系之中,即对象性的三维空间。正是存在和本质之间这种否定性的关系,从而假定了人的本质总是超越人的现有存在。因此对人来说,现存与现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人的本质的现实并不存在于人的现存的状态中,现存只是一个尚未完成的本质,因而人才会产生自我实现的要求。人永远不会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永远不会满足于已达到的状态,这其实是人的“超越天性”的反映:对现实的永恒不满,对未来或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马克思正是在拒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后建构自己的新哲学的。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哲学强调,人是通过自己的创生性实践活动无限地超越被给定性,不断地面向未来,开辟可能性空间的超越性的存在。正如孙正聿教授所说的:“上帝给万物准备好了现成的、固有的本性,唯独给人留下了永恒的空缺——人根本没有前定、不变的本性,这使得人必须通过永不停息的超越意识活动,去填补和生成生命的全部内容。大自然给动物安排了天然的家,唯有人必须挣脱自己的躯壳,去创造精神、文化和意义世界,才能赢得自己亲切的家园。因此,为了防止生命力的彻底萎缩和暗淡,为了避免无家可归,我们呼吁自强不息的超越意识。”因此我们说,人本质上就是去做人。人的这种不懈地超越现存、超越功利的行为,这种强烈的冲动、欲望所体现的不是别的,正是人的本性。马克思哲学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是关注自己现时代的现实世界,它决不仅仅承认现存世界的合理性,从本质上讲马克思哲学是批判性的哲学。马克思敏锐地洞察到了传统形而上学中人的失落,认识到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必然是一种否定人的创造性、超越性,使人失去自由的驯服式的思维方式。按传统的理解,人的本质并不在人自身,而是被规定于先在的本质里,导致本体论始终作为人之外的或人之上的支配原则支配人,左右人,人在抽象的本体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从而彻底否定了人的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综上所述,马克思哲学拒斥形而上学后,使哲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开辟了崭新的哲学道路,从此哲学更加关注现实生活问题,更加关注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更加注重为时代的进步提供先进理念。马克思哲学不是强调实体,而是强调实体与人的关系,不是追求存在者本身,而是重在研究存在者为人而存在的方式,体现为人而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所肯定的哲学,是源于生活、源于实践、源于时代、源于人民的哲学,是把生活的“境域”、实践的“需要”、时代的“问题”和人民的“精髓”升华为理论的哲学。马克思哲学作为一定历史时代的现实关系和特定存在状态在思想上的反射和回响,必然要求用哲学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必然要通过思想传递时代的声音。因此,发展马克思哲学,最主要的是要不断重新理解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不能仅仅拘泥于以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而应自觉变革理论,发展理论。只有以否定性的思维去对待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在批判思维中双向矫正理论和现实,才有理论的创新。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之一就在于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回答和解决。一旦回答和解决了时代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就必然会对社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哲学自身也实现了与时俱进。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那些脱离生活世界的哲学思潮总是缺乏持久生命力的,因为哲学不是人的生活世界之外的遐想,不是远离生活世界之外的东西,而是搏动在生活世界胸膛里的心脏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要求人们始终牢记: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


  作者:张艳涛

  第3篇:“现实生活”:走向马克思哲学的基点


  “现实生活”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其并非日常生活意指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零碎、非系统的生活,而是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生活以及由物质生产生活的生产方式所制约、生成的“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32这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立足点、生长点。掌握“现实生活”无疑成为走向马克思哲学的基点和切入点。现实生活有其生成的内在结构、规定性和发展逻辑。马克思哲学理论就是根植现实生活,面向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现实问题,在马克思时代就是无产阶级命运问题、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在揭示和描述这些问题中形成自己的哲学理论,马克思哲学理论直接面向“现实问题”,是问题中的哲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马克思哲学在探寻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中实现理论升华,而要解决现实问题,就要实现“现实生活”的变革或革命。而现实生活的变革是马克思哲学实现解放的旨归与路径所在。


  一、“现实生活”: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基点


  “现实生活”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现实生活,离不开生活的主体——人的存在,“现实生活”是处在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的“现实的人”的“生活”。何谓“现实的人”:马克思论述“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2]67有了有生命的人存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物质生活本身。”[3]79于进行物质生产生活本身,马克思进一步指认“现实的人”的第二个基本规定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79一旦“现实的人”具有前面两个条件,人就有自身生产的需要,也就是说,人还有“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2]80只要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就必须进行这三方面的活动,不论过去、现在、将来都如此。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仅有这三点也不是全面性、丰富性的“现实的人”。人,是社会中的人,所以,真正的历史活动必须有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再生产。这也就是人为“现实的人”的第四个基本规定性。“当我们已经考察了最初的历史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也具有‘意识’。”[2]81因此,人也必须进行精神生活的再生产。这样就构成了“现实的人”这样的人从事的实践活动就生成了“现实生活”。在“现实的人”进行现实的生活过程时,无疑形成了“现实生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生产的内在结构性。


  “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根基、生发点。哲学源于生活,马克思哲学尤其如此。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根基于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生活过程,来源于19世纪德国的社会现实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而资本主义社会最大的“现实生活”就是商品生产活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4]马克思对商品的研究揭示了商品,不光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的“元素形式”,而且也是“人的生活”的“元素形式”。在批判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活动中汲取理论滋养,面向“现实生活”根植“现实生活”。马克思也从对经济范畴的副本批判到对“现实的生活”原本的批判,在批判中揭示“现实的生活”的本真原貌。在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中揭示了“物与物的关系”遮蔽下的“人与人的关系”的“现实生活”,在资本运动的规律中揭示历史运动的规律,阐释“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生活”历史,形成马克思哲学生发的原点与基点,昭示了马克思哲学是基于现实生活的问题中的哲学。


  现实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批判面向。马克思哲学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在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中探索“解放何以可能”来“改变世界”。而非视哲学是诉诸探求一种超历史、超生活的或者非历史的“本体”,因而以探求“世界何以可能”而“解释世界”的理论。也正是以“解放世界”的理论自觉,马克思哲学才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实现了哲学的根本变革。马克思哲学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探求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走向马克思哲学并不是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走进马克思的书斋,而是走向马克思哲学活的灵魂中,掌握、运用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直面“中国问题”。马克思哲学批判直面现实问题,这是马克思哲学方法论活的基点。


  现实问题,随“现实生活”的变迁而不同。走向马克思哲学,理应善于与时俱进地把握“现实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呼声,是社会发展中的病灶、疑惑或困境。而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时代问题的抽象概括反映。马克思哲学理论基点于“现实生活”,批判面向于“现实问题”,直击“现实生活”的问题病灶。解释的是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时代的问题,是无产阶级前途的问题,改变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无产阶级命运的问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直面“中国问题”义不容辞,根植于中国现时代的“现实生活”,提出自己时代的问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发出时代的呼声,反映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刻不容缓。而中国当下的“现实问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是运用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生成性思维方式把握中国问题的理论结晶。“四个全面”就是直面中国问题的理论自觉和哲学智慧,反映的是中国当下发展中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的问题,是中国现实生活发展中重点性、突显性的问题。这就是走向马克思哲学的价值,也是马克思哲学基点的关注所在。


  二、“现实生活”的内在发展逻辑


  “现实生活”不是杂乱无章、任意发展,而是遵循一定运动规律,有其内在逻辑性。“现实生活”内含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塑的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内容,因此它们的辩证运动就构成了现实生活的内在发展逻辑。


  “现实生活”是生活的主体——“现实的人”的活动,是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及其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辩证统一性。马克思说:“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81在这里马克思奠定了精神生活的唯物主义基础,进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73,清楚地指出了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人们是自己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的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3]离开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过程就不可能有精神生活的形成和发展。在现实生活的发展逻辑中,物质生活的发展变化决定了精神生活的发展逻辑,精神生活的生产依赖于物质生活的生产,精神生活的内容也基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但精神生活一旦形成就不是完全被动的。精神生活也反作用于物质生活,同时精神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发展中具有其相对独立性。精神生活会影响物质生活的再生产。诚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的是人类的劳动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力量。”[5]这充分体现了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统一性的运动规律存在与“现实生活”的内在发展逻辑,而“现实生活”的内在运动,往往引起现实生活的革命性变化。


  “现实生活”是“现实的人”的生活过程,而现实的人在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时,也进行着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人是社会动物,人类的发展在于人的社会性,因而社会关系的生产或再生产对于人的发展具有本质的重要性。马克思哲学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现实生活的变革,关注社会关系的生产或再生产性问题。社会关系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性、根本性保证。一个社会不注重其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其就不能生存,这是历史的铁的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2]275今天的历史发展已经验证了这一论述的科学性。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等等的关系,构成了社会关系再生产的重要内容,也是“现实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就是系统性地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现实生活”的演进逻辑,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及其社会关系再生产运动规律的辩证统一。而要实现社会发展,就要实现“现实生活”的变革,“现实生活”变革应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三、“现实生活”的变革:解放的路径与旨归


  马克思哲学有其价值论立场与指向。“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这是马克思哲学的使命、实现解放的路径选择。实现“现实生活”变革的根源在于社会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变革,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大机器生产产生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正是说明“现实生活”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本性和重要性。马克思对于“现实生活”的描述与批判,形成了其理论基点,而且进一步指明了其理论现实化的路径选择和价值旨趣,就是在变革“现实生活”进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


  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趣是以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为基础,因而是一个现实的、真实的而非虚假的历史、生活实现的过程。在人的社会历史活动中,人作为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个体,总是社会生活的结果和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先决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不是漫无目的地虚无缥缈。我们由生活世界所规定,又创造着生活世界的现实的力量和条件,进而凭借这种现实条件和现实力量改变自己的生活世界,把发展自己的理想变成实现自身发展的现实,从而为人类实现人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展现出一条历史必然道路。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所彰显的人的“解放的旨归”昭示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人类,绝不是让人仅仅从“物与物的关系”遮蔽下被发现,也不是让人从“对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生活中独立,而是让人从对“物的依赖”中直接解放出来,把现实生活中物的独立性和个性变为人的独立性和个性,这就是马克思哲学所追求的价值旨归与揭示的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


  “现实生活”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性,其呈现的现实问题,也具有历史时代性。是不可逆转、不可跳过的。走向马克思哲学,就要抓住“现实生活”这一基点、切入点,掌握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面向中国“现实生活”。直面“中国问题”在社会变革中“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现实生活”是由历史的、真实的生活实践所构成的现实。它必须通过自身充分发展才能达到自我否定、自我扬弃。走向马克思哲学,须以理论自觉把握“现实生活”,改造“现实生活”。而中国今天最大的现实生活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四个全面”。虽然过程中难免产生“阵痛”,但为了缩短和减轻社会改革进程中的痛苦,只有直面“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实生活的洪流中乘风破浪。


  作者:秦帆等

  第4篇: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众所周知,哲学专业在大学生就业榜上继续亮起了红灯,很多人惊呼“哲学已死”,还有人甚至在说不要学习哲学,因为靠哲学吃饭只会饿死。事实真的如此吗?哲学真的只是一个用来找工作的工具吗?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能够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说。哲学对我们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尤其在现在快节奏而略显浮躁的社会中便觉得更重要。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地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积极地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矛盾”可以泛指“问题”“困难”。古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呢?


  在与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地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地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就迎刃而解了。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可以教给我们为人处世中“度”的道理。节俭是一种美德——过分了就是吝啬;忍让是大度——太甚了就是软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度”:对人别太苛刻,那样会让人无法与你相处——也不能太软弱、没主见,这样大家总是充当保护的角色,在困难的时候又没法得到你应有的支持,当然也不愿和你待在一起;对自己别太苛刻,那样活着会很累,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逼着自己比别人强,最后赢了别人输了自己——也不能太放纵,人都有惰性,谁都知道待着轻松,可还得逼着自己尽量克服这种惰性,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很多学生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而像“管理学”,虽然我们不是高层管理者,却仍处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知道如何“管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被管理”。比如,管理学中有个“例外原则”,即领导一般只抓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就要努力做得最好。


  同样,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性。现象必然与本质有一定的联系,哪怕是假象也只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必然能够了解它的部分内心活动。而我们在认知事物或是了解一个人时,应该全面分析各种现象,因此与一个人交往要注意别过分相信“第一印象”,那只是某时某地某种环境下给你留下的某个印象。我认为工作和学习的确需要别人认可,但没必要太刻意,社会总会通过你表现出来的多种表象了解你的本质。


  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这便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不同特点、人的不同个性。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个性”,因为我们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较深,不太鼓励个性的张扬。实际上,我认为有“个性”倒也不一定非穿奇装异服,或是处处不屑与人相同,它更反映在你与他人相同之处的特殊上。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有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力”最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而我们都知道,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明白了这个本质,也就清楚了我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的“英雄”们,在放电的同时别忘充电;没机会放电的更应该抓紧机会充电。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发展的黄金时间,或者说为我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年。


  哲学家帕斯卡尔曾有一句名言:“对于人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状态更为重要的了。”这也许可以说是哲学智慧关照人生与关照自我具有内在同一性的又一证明。因而,对人生进行哲学思考,首先必须重视哲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于是,我们把人生哲学的效用指向对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境遇反思与引导,这才是哲学对生活的真谛。


  作者:陈通

上一篇:关于现代西方哲学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

下一篇:医学哲学的运用体会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