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网络围观中如何把关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15-08-05 09:14

 网络围观,是信息时代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是传统社会生活和现代网络生活相结合的产物,是伴随着网络热点事件的不断涌现而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的。因此网络围观的概念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在学术界中尚没有形成一致意见,人们大都是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其进行评价,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其一就是肯定网络围观价值论,他们认为网络围观“是一种蓄势已久的公共参与,“是一种民意的聚集”、“也是一种网络监督”等。其二是否定网络围观价值论,坚持认为“网络围观就是不明真相群众的一种猎奇和世俗化的行为”,甚至“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暴力”等。尽管这两种观点都从不同方面揭示了网络围观的一些特征和影响,但是因为仅仅侧重于问题的某些方面,因而无法给出一个更具涵盖性的定义。
  笔者认为,“网络围观”是网民运用网络手段体现在网络内容(如论坛帖子,新闻消息等)的停留、注视、残余状态,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冷漠旁观,而是一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回应,在近几年也是推动社会监督的新兴元素。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不起眼的关注,却是改变社会秩序的强大的助推力。2009年发生的“贾君鹏”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样一个无内容的标题贴,由于不断的“围观”,短短一天便有710万的点击量和30多万的回帖,造就了网民的集体“狂欢”。同时,与其意思相似的流行语开始大行其道。新中国60周年大庆,有网友就打出了“台湾,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口号,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一、“围观”中“把关”的弱化现象
  “把关人”(gatekeeper)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keeping)模式,即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种“合理”取舍选择的过程。
  但是由于Web2.0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进步引发了传播领域的变革,其改变的本质是传播主体的泛众化,成为形成“围观”的必要条件。由于传统媒介组织在信息首端的把关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编辑在对新闻稿件进行直接参与把关,而把关的主体变成了网民,网民个体可以不经由媒介组织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把关,而是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对此李希光提出: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新闻文化是一个丰富的新闻信息源,是一个没有守门员的自由信息时代。
  由于“把关人”在网络传播中作用的弱化,所以也有人认为, “网络围观就是不明真相群众的一种猎奇和世俗化的行为”,甚至“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暴力”,这样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网络传播活动中,网民成为具有自主权的信息传播者、加工者、发布者。分散的网民可以不经由媒介组织直接在网上匿名发布信息。在网络传播中,除了专门的编辑、记者、论坛主等职业把关人外,受众是更为活跃的因素。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平民性,网民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比如论坛、微博,网民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程序之后,即可就某种问题或者发出自己的观点,以便同其他人讨论,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个可以围观的触发点。2011年5月,在网络上出现“五道杠少年”的照片,一经发布,随着网民的相互传播,吸引大批网民围观,“五道杠少年”在网络上走红。大家开始围绕着“五道杠少年事件”展开了讨论,出现“人肉五道杠”现象,同时也有人在围观后冷静地指出,本应花样年华的年纪,怎会如此官腔的问询,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表示担忧,对于走红的“五道杠少年”成长来说,这种过度的围观、评价并不是一件好事。可见,通过信息的发布,从而引发网民自发的对于某个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形成了议题的设置。网民们不但有选择议题的自由性,同时还能够在网络虚拟的空间自己构建议题。
  二、网络围观的舆论监督性
  近年来,围观同盟的发展壮大已经进入媒体视野。围观同盟们秉承着同原帖者相同的态度,积极跟帖、转发,推动围观的范围,扩大传播效果。在网络浩瀚信息中,个体力量是有限的,特别是想揭露某些事件的时候。所以当围观同盟壮大时,这种个人的力量很容易演变为群体的力量,被网站发现和制作传播,进而到达一定影响时候,引起政府重视。“房叔”蔡彬,原任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2012年10月8日,被爆出其全家拥有20多套房产。随后,这一消息得到了番禺区有关部门的证实,蔡彬被停职;“表哥”杨达才,原陕西省安监局局长。2012年8月因在陕西延安重大车祸现场微笑的照片引发网友对他进行了人肉搜索,网友从这位官员身上“搜”出了各种名表,后证实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以上的案例说明了,围观并不仅仅是“不明真相群众的一种猎奇和世俗化的行为”,或“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暴力”。
  随着网民素质的提升与公民意识的增强,围观行为已不再是扰乱视听的群体行为。相反,在相对纷杂的社会中,它是一种推动力量,一种使社会向着更加和谐、更加稳定、更加公平的方向前进的力量。看似不起眼的关注,却可蕴含着可以改变社会秩序的强大推动力,而这种推动方向的把握,正是“把关”的关口,“把关人”的职能所在。在网络环境下,各类新闻媒体在面对信息时所做的不仅仅是“把关”,更是一个信息的“引路人”。面对网络的海量信息反馈和众说纷纭的意见,编辑要善于选择、甄别、把关,还应为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三、主流舆论场(围观)的“把关”——将双重舆论场融合
  因为信息传递不对称等原因,在现实语境中大都有两个不同的舆论场。双舆论场重叠的状况怎么样,关键要看报道的内容、报道的角度、报道的时机。媒体是以高高在上的角度报道还是以贴近受众的角度报道?是报道鲜活的 细节,还是灌输生硬的教条?即时报道关注情况,还是迟迟没有动静?不同方向的报道,不同的把关方向,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其中,两个舆论场中,以涉及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地方政府、办事机构的舆论监督事件和涉及事故灾难、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差异最大,也最为公众和政府关注。这两种事件从不同角度的表述,有时是一种事件,随着报道进程的变化,角色重点随时发生变化。当真相传播不及时谣言四起,当突发公共事件被追问,政府便会产生深层次的担忧。而这种追问现如今,又被网络挖掘出来,因其受大众关注,因而大量围观,造成挖掘围观式的关注。围观的人们会关注事件背后是不是有人为因素?是不是有所隐瞒?是不是有什么处理不到位的嫌疑?而当这些质疑出现时,传统媒体由于多层级的把关机制,以及平台的先天性滞后的原因。久而久之,必然会削弱“官方舆论场”,加大两个舆论场的分离。
  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主流媒体信息传播是纵向的结构,这给现实两个舆论场最大的重叠加大了难度。而网络媒体的传播结构呈现扁平化特征。每一个网民都可能是传播的主体,成为把关的一部分,它是呈网状式传播结构的一个节点。只要网络围观的内容(公共事件)的表达不超越法律底线,就可能实现传播。公众和媒体、政府是这种扁平化传播结构中的点,相对容易形成共同的地方,形成快捷、有效的融合。向上通道积极便捷反映、表达,向下通道主动关注,及时反馈。网民围观的热点,很容易演变成政府关注的热点。
  而在主流舆论遭遇侵害时,就需要必要的疏导和规范。对于网络伦理的重构,试图建立自主型道德模式,在目前看来是不能短期见效的。因为在网络世界获得的自由是受众在其他媒体所不能体验到的。如果通过简单的教育让其放弃言论的权利,也就等于让他们放弃了利用这一媒体的极为重要的价值和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进一步立法就极为重要。第一,顺应发展加大原创新闻采制力度,做好第一道把关作用,增强监督力;其次,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网络,权威声音越来越多在第一时间选择在新闻网站发布,树立较好的公信力;第三,政府建立针对网络围观事件进行有效的回应和公开,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并解决问题;第四,新闻网站的工作人员,特别是要对采编人员的管理和采编内容进行审核把关。这样一来,新闻网站的舆论监督变得越来越有效,有力推动政府与公众舆论的融合,减少负面网络围观,引导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①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②殷俊、孟育耀,《人肉搜索与“把关人”理论的调适》,《国际新闻界》,2010(2)
  ③钟金华,《新扒粪运动与网络主流舆论塑造》,《网络传播》,2011(1)
  ④焦阳、刘凯,《“把关人”在网络正面宣传中的挑战与对策》,《网络传播》,2011(1)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1级传播学研究生)

上一篇:米脂事业单位招考事件舆情爆发期的问题解释

下一篇:微博舆论对社会重大突发事件产生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