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框架理论视野下央视《新闻调查》未成年人报道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0 16:43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对中央电视台深度调查类节目《新闻调查》2009年至2014年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新闻调查》在未成年人报道中存在刻板印象,其报道内容与特定时期社会议题相关。

 

  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报道逐渐增多,新闻失实、新闻侵权、伦理错位等现象时有发生,媒介伦理问题备受社会各界争议。如李双江之子滋事案中,国内各大媒体都毫无忌讳地亮出李某全名及未经处理的照片,侵犯了李某的人身权利。同样,国外媒体在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中涉及侵权行为的案件也很多。如曾经轰动一时的 英国13岁少年爸爸的报道,媒体公布了当事人真实姓名、身高等基本信息及生活照,当事人隐私权受到侵犯。因此,不论是中国媒体还是外国媒体,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都存在媒介伦理缺失问题。本文以央视深度调查类节目《新闻调查》2009年至2014年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框架理论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新闻调查》在未成年人报道中存在刻板印象,其报道内容与特定时期社会议题相关。

 

  一、框架理论

 

  G.内特森最早将框架作为一种学术概念,用于考察人的认知与传播行为。随后,E.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中首次将框架概念引入传播情景中,认为人们是将日常生活的现实图景纳入框架之中,以便对社会情景进行理解与反映。人们借助于框架来识别和理解事件,对生活中出现的行为赋予一定的意义,否则这些行为和事件就没有任何意义”①。在戈夫曼提出的框架理论基础上,美国学者盖伊·塔奇曼在其《做新闻》一书中提出新闻是框架的观点,详细分析了新闻生产环节中的框架,如新闻源的选择和可信度的确定、新闻工作者的时空分配、新闻内容和意义的叙述方式等,提出新闻生产的行为是现实本身的建构而不是现实的图像的建构”②揭示出新闻框架不仅组织新闻生产,还起着组织生活现实,并赋予其秩序的作用”③。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框架常常是编辑、记者坚持运用的东西,使一个个事件变为一则则新闻报道,随后又引导受众对新闻内容进行理解,帮助受众对信息进行定位、感知、确定和分类”④

 

  二、《新闻调查》未成年人报道框架分析

 

  1、样本采集

 

  本研究以《新闻调查》栏目为样本,研究时间范围为2009年至2014年,一期节目为一个分析单位。作为研究范本的节目,其价值诉求点必须与未成年人相关,如只在节目中稍微提及未成年人,该期节目将不作为研究对象。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未成年人均指18周岁以下的公民。

 

  2、数据统计与分析

 

  (1)未成年人报道总量

 

  根据分析单位的界定及选择研究样本的要求,得到未成年人相关报道样本26期,而2009—2014年《新闻调查》共播出285期节目,未成年人报道占总节目量的9.1%

 

  据统计发现,《新闻调查》关于未成年人报道随着年份呈增长趋势,在2013年时增长速度最快,未成年人受到媒体的关注程度增强,这与2013 年发生的多起儿童惨案相关,如全国多地儿童接受疫苗死亡、江西校车事故、南京饿死女童案等等。这些事件的频繁发生,使未成年人的学校教育、生活状况、权益保护、心理健康等问题继续成为关注焦点。虽然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度在增加,但从《新闻调查》未成年人报道数量在节目总量中的占比来看,占比不到10%

 

  (2)未成年人报道议题内容

 

  图1所示,《新闻调查》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议题内容主要包括教育问题、生活状况、权利侵犯、心理健康、其他类问题六个方面,其中教育问题涉及最多,占总量的46%,其次是权利侵犯问题,占23%,再则是生活状况问题,占比19%,心理健康占总报道数的4%,其他类占8%。可见未成年人教育问题是媒体关注的热点。

 

框架理论视野下央视《新闻调查》未成年人报道研究


  (3)未成年人报道中新闻发生地点

 

  《新闻调查》未成年人报道中涉及的新闻事件发生地点在全国各地区均有分布,在这一点上比较客观、平衡。但笔者统计时发现,未成年人新闻事件在西南地区发生最多,是其余大部分地区的2-3倍,议题内容主要涉及教育、生活、权利、心理健康四个方面。新闻内容从性质来看,多数为中性或负面新闻,如贩卖婴儿、特殊疾病、上学难、缺少关爱、少年杀人案等。

 

  (4)未成年人报道新闻向度

 

  据统计发现,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节目立场基本呈中性,占总数的92%,这与《新闻调查》一直秉承追求理性、平衡的原则相契合。在关于拐卖小孩、贩卖婴儿以及曾轰动一时的南京饿死女童案等令人发指的新闻事件报道中,客观陈述事实,不发表具有倾向的言论。关于取消中考,改变了过去一考定成败的悲剧,对多数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大事。但《新闻调查》关于云南省取消中考的报道,没有大肆赞扬,而是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一步步向人们讲述取消中考的利与弊,始终呈现理性客观的态度。在26期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中,有两期节目稍微呈现出支持态度,一是云南省开展关于生命、生活、生存的三生教育,二是维吾尔族乡村的国语小学。总体来说,《新闻调查》的报道倾向比较客观中立,与栏目宗旨相符。

 

  (5)未成年人报道关联框架分布

 

  《新闻调查》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除了围绕主要内容议题外,还会紧密联系社会现实,考虑新闻报道的关联框架。从图2关联框架的分布来看,社会因素框架位居第一,占总报道量的42%;第二是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均占19%;再则是经济因素和其他类关联框架,分别占总报道量的8%12%

 

  由此可见,《新闻调查》尤其重视未成年人的社会福利、成长环境等社会因素。此外,未成年人报道还与法律框架相联系,由于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权利屡遭侵犯,例如未成年人被遗弃、被贩卖、虐待等。而经济的落后,致使贫困地区学校少,孩子上学难。

 

  三、研究结论与缺陷

 

  通过对《新闻调查》26期未成年人报道的框架分析,笔者发现,未成年人报道存在刻板印象,未成年人往往体现为被遗弃拐卖、遭性侵、缺乏教育、上学难、问题少年等;新闻报道内容与特定时期社会议题相关。

 

  1、未成年人报道存在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也称固定成见,由李普曼在《舆论学》中首次提出,指的是人们由于生活圈子相对狭小,因此会对在该环境中生活的某一类人或者一类事情形成较为固定、概括或笼统的看法通过对《新闻调查》26期未成年人报道的分析,发现存在刻板印象,主要体现在报道内容议题上,如表1

 

  通过表1对未成年人刻板印象的总结,可将《新闻调查》关于未成年人的描述概括如下:

 

  第一,未成年人属于弱势群体,年幼的他们可能会被父母遗弃、虐待,被他人拐卖、贩卖,遭性侵,有些孤儿甚至没有容身之所。如《拐卖重伤》《被拐卖的童年》《贩婴畸路》《被伤害的孩子》《从产房开始的贩婴》《被遗弃的人生》《性侵犯:隐蔽的罪恶》等这些节目给大众刻画了处于弱势的未成年人群体。

 

  第二,未成年人在性格、心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少年犯罪时有发生,尤其是农村孩子。父母长期在外,无暇顾及孩子,缺少关爱。加之受到一些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未成年人性格扭曲,容易染上一些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成为问题孩子。如《网瘾之戒》《歧途少年》《长在城中村》。

 

  第三,山村孩子上学难,城里孩子升学难,特殊孩子遭到教育歧视。由于经济落后,山村学校稀少,山里孩子上学困难,致使一些孩子无法接受教育。择校热开始后,上学也成了城里孩子的一大难题。部分特殊孩子遭到教育歧视,正常学校不予接受。如《乡村幼儿园的痛与惑》《山村幼儿园》《成都:叫停奥数的背后》《雨人们的上学路》。

 

  第四,贩卖婴儿、孩子上学难、少年杀人案等事件多数发生在西南地区,占报道总量的38%,其中多数报道涉及的未成年人形象为留守儿童、少年罪犯、上学难等。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新闻调查》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的确存在刻板印象,表现为未成年人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自身权益容易遭到侵犯,自我保护能力低;在性格、心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接受学校教育比较困难。

 

  2、报道内容与特定时期社会议题相关

 

  《新闻调查》未成年人报道的新闻内容与特定时期社会议题相关。如2014125日播出的《雨人们的上学路》,笔者认为制作播出这期节目,与患有智障的周玮在《最强大脑》中惊人的心算能力而引起的媒体热议有关。正是节目的播出,媒体的热议,并将周玮称做中国雨人,才使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重新进入人们视野,成为关注的对象。

 

  近年来,新疆暴乱频出,发生不少伤亡惨案,社会安稳和谐遭到破坏。201482日播出的《维吾尔族的乡村国语小学》,让人们看到了新疆的未来,新疆的希望。校长开办国语小学的目的,就是解决新疆孩子们的语言障碍,让孩子们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并通过对孩子们优质良好的教育来避免暴乱的发生。

 

  3、存在的缺陷

 

  《新闻调查》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主要是在陈述事实,进行深入客观报道,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报道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是大部分新闻报道涉及的是未成年人的困境与困惑,这样的报道容易让社会产生忧虑情绪。栏目可增加一些关于未成年人的正面阳光的新闻,如典型报道。二是报道中所涉及的刻板印象,容易让人们产生错觉,觉得较落后贫穷的西南地区未成年人不论是在教育,还是人身安全方面都存在严重隐患。

 

  作者:王枫 来源:新闻世界 20157

上一篇:《新闻调查》栏目前景及我国电视新闻发展趋势

下一篇:全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