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媒介素养与网络传播的实证调查

发布时间:2015-08-20 15:53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电子媒介普及的洪流中曾预言:“它们(媒介)逆转为一种非常独特的电子环境,这种电子环境是数字在线时代的互动能力,是它对守门人(把关人)功能的削弱”。[1]进入21世纪,以因特网和无线电通讯技术为基础构建的传播平台——网络数字即时互动媒介(简称网络媒介)迅速发展,带来以网聊、短信、博客、播客、维客等为代表的传播新模式,更是将这种趋势推向极致。网络传播载体私人化、传播内容复杂化、传播主体隐匿化、传播对象自由化、传播过程交互化,宣告“后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传统“把关人”角色受到了颠覆与超越。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作为一种传播学理论的代称,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率先提出的。在网络出现之前,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承担着信息大众传播的主要角色。什么样的信息能被发布,信息被如何发布,决定权紧紧握在职业“把关人”手中。所以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在“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中提出,“多看电视使得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看法趋于一致”,[2]受众所认知的真实世界其实只是“把关人”精心建构的虚拟现实而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驱使下,传播效果总是围绕既定的中心议题展开。网络媒介的出现,正给这种传统带来挑战。网络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传统“把关人”地位和作用受到批判与质疑。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又委以“把关人”新的使命和规则,从而使得这一伴随大众媒介上百年的角色遭到颠覆与超越。而在这场传播领域史无前例的巨变中,原有的媒介生态平衡被打破,公众媒介素养的作用得以彰显。
一、传统“把关人”的颠覆
(一)职业把关与非职业把关并存
网络对传统媒介的最大革命就是从技术、资金层面将普通公众利用媒介接收和发布信息的准入条件降到最低限度。这种充分的双向性和能动性使传播权力得到最大限度泛化,“全民传播”时代到来的直接结果是“把关人”的大众化。
在传统线性媒介时代,传者和受众是“社会与个人”的固定关系。作为传者“把关人”掌握绝对的信息处理权,普通受众很少参与信息的传播及处理过程。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普通公众同样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整体互动传播模式的时代真正到来。[3]媒介已不再是少数人拥有的稀缺资源,普通网民可以通过个人网站、主页、博客、微博等个人网络媒体发布消息,也可以在其他网站利用论坛、聊天室、QQ、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递心声,原来被职业“把关人”拒之门外的大量信息得以自由传播。这种宽松的传播氛围,使传统媒介“把关人”地位和作用受到挤压和削弱,网民个人“自我把关”作用不断得到凸显。由谁传播、传播什么、对谁传播、如何传播以及预设什么样的传播效果,这些原本视为职业“把关人”的特权已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公众所共享。这种“平民化”的传播模式最终导致传统“把关人”信息垄断地位的丧失。
在我们听到更多不同声音、见证世界更多矛盾侧面的同时,“把关人”已不再是一种职业的代称,它的外延已经发生变化。每一个网络用户都被赋予信息的大众传播权,每个人都成为个体传播行为的“把关人”。
(二)事前把关向事后把关过渡
首先,网络信息传播数量上的爆炸性使得事前把关无能为力。媒介似水库,信息如水流,“把关人”形同堤坝上的闸门。传统媒介信息主要来源于职业记者的采集,由于版面、时间的限制,进入库区的水量原本有限,在“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职业“把关人”往往经过周密考虑、慎重筛选,才将审核过的信息通过闸门流向公众,形成水到渠成的传播效果。他们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然而网络容量的无限性,使得进入库区的信息洪流大大超出其承受能力,造成大坝决堤、洪水泛滥之势,职业“把关人”经常是鞭长莫及、只能望洋兴叹。其次,网络传播的即时交互性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使得事前把关遥不可及。过去向报社投篇稿子可能几个月杳无音信,现在只要点击鼠标和键盘,瞬间你的帖子就可以被亿万人所共享,轻而易举地参与到网络信息重组的进程中去。它将公众从传统“点对面”带入“面对面”的传播模式中,人们开始前所未有地横向交流沟通。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循规蹈矩地选择、编辑、审核、发布每一条信息,对于任何一个“把关人”来说都已是天方夜谭。
网络平台上这种海量而又迅速的信息流迫使把关行为的时段从事前向事后过渡,各类“把关人”往往根据传播反馈效果对已发布的信息进行修正或删除。这种事前“即时把关”向事后“延时把关”的转变,对于普通公众而言是一种主动的偶然,对于职业“把关人”而言则是一种被动的必然。
(三)一元把关向多元把关转变
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为多元化思想传播创造了条件。在传统大众传播流程中,供职于媒介机构的职业“把关人”(记者、编辑、决策领导)出于政治、经济、文化、组织意图及个人好恶等因素影响,将各种信息层层筛选、处处把关,再通过公共传媒渠道传递给受众。这些职业“把关人”垄断着信息的采集和发布,通过决定公众“想什么”,从而左右大家“怎么想”。由于职业隶属关系的限制,他们的把关行为往往体现出较高的社会公共色彩以及对个体利益诉求的漠视。而网络传播恰恰相反,这些草根阶层的非职业“把关人”没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经济动机,少有组织的利益驱使,他们否认绝对权威,崇尚个人主义和多元化,不同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都可以在网络这一相对自由的空间传播互动。
这种多元化趋势首先体现在传统“把关人”的单一价值体系出现分化。尽管这部分职业“把关人”整 体上还是倾向于体现主流意识形态,但由于网络媒介本身完全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的产物,与其它计划经济中走来的传统媒介相比,它的自由度更高,经济属性更为突出。一些网络媒体为了单方面追求点击率,故意降低把关力度,“软把关”甚至放弃把关,这是导致网络垃圾信息泛滥的主要原因。其次,大量非职业“把关人”多元价值观明显。由于网络传播主体来自社会各阶层,这种多样性及传播行为的相对自由化必然导致传统媒介“大一统”、“一家言”式的格局被彻底打破。网络既成为各种思想言论理性交流碰撞的最佳场所,也成为一些人争名夺利、谩骂攻击的演艺场,甚至成为各种谣言肆意传播的温床。
二、传统“把关人”的超越
正如传播学者马成龙所言,从微观(绝对数量)上看,网络所接受和提供的内容大大增加,这意味着需要对此有更多的筛选即把关,所以总体上把关地位本身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强化了。但从宏观(相对数量)上看,人们第一次掌握信息的优先获得、自我解读和选择发布的权力,这意味着职业把关的相对减少,而普通公众的非职业把关迅速增加。网络传播的自由使网民成为主要把关群体,即“网民把关人”。[4]这种对传统把关超越基础上的“自我把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把关信息接收
在媒介行业垄断、信息较为匮乏的年代,普通公众对经过职业“把关人”过滤的信息是毫无选择权的,往往来者不拒、全盘接收。网络信息的大容量和多元性却使得公众对信息的自我选择成为可能和必然。面对来自信息海洋的各种文字、声音和图像,他们不得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识别能力,选取符合自己个性化需求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网民与传统媒体的受众相比具有了一定的把关权力,网民“自我决策”、“自我把关”的时代真正到来。
当网络平台将各类信息汇聚一堂时,人们惊奇地发现,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得不到的,日新月异的网络接收工具使得个人学习能力愈显重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搜索,某种信息能否最终进入传播通道,主要取决于受众个人的选择获 第一论文网取能力。尽管我们早已耳闻谷歌、百度等著名搜索引擎,但真正能借之有效寻找信息,帮助自身不断进步的寥寥无几。博客、微博亦已成为时下人们热议的话题,但真正能借之有效参与公共事务讨论,促进社会进步更是凤毛麟角。大家更习惯呆坐电脑前,浏览门户网站的娱乐头条,或者QQ视窗中闲聊天气和时尚。此时媒介素养水平差异所导致的“信息鸿沟”非常明显,这种基于网民信息收集利用能力不同所造成的网络奴役与被奴役的趋势亦将愈发凸显出来。此外,网民还要时刻面临许多不良信息的侵袭。
(二)把关信息解读
网络信息爆炸对公众的最大考验不是来自于信息的海量和快速,而是你如何在这目不暇视、耳不暇听的信息世界中明辨真伪、区分良莠。网络色情和暴力的表现形式和危害性往往显而易见,近年来在受到政府层面的强力打压之后,其生存空间迅速萎缩。相对而言,网络谣言更具隐蔽性,甚至披着伪善的外衣。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网络水军”开始频繁地在同一时段、同一网络路径、同一ID上传发布大量虚假信息,对个人、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引起各界高度关注。这一方面有待政府法规管理的完善,网络服务商加强自律和技术监管,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增强对信息的批判性解读能力。因为谣言之所以成立,是与网民的顺意互动密不可分的。作为内向传播的把关主体,不同的受众,往往会对同一则谣言的传播产生不同的内部解读。媒介素养水平较低的公众往往听而信之,甚至加入谣言进一步传播的队伍中去,而媒介素养水平较高的公众则会通过不同渠道收集的信息综合分析,理性判断,继而加入到发布客观信息、声讨造谣者、以正公众视听的行列中来。
(三)把关信息发布
网络传播过程是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的。但就某个具体的传播阶段而言,其发布过程仍然少不了把关程序。由于网络的海量优势,网民数量再多,仍不能做到“有闻必录”,必须经过主观性的取舍。于是网络提供普通公众自由发布信息平台的同时,也赋予其客串信息发布“把关人”角色的权利。
首先,随着网络的发展及各类论坛的兴起,受众上网的目的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主要的是通过获取信息而发布信息。无论是陈述自己观点的“一次传播”,还是转发网络信息的“二次传播”,都体现出受众的直接把关。其次,受众可以借助网络交互性传播制造舆论,影响网络媒体的职业把关行为,从而间接地行使把关职能。网民的意见经过互动形成“滚雪球”效应,网络管理者往往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不得不加大把关力度,对“众矢之的”的信息进行删除,甚至对相关账号进行封存。另外,受众的“个人把关”还表现在个人可以通过其技术特长对某些内容进行删改,或者强迫他人接触特定信息。这种所谓“个体把关人”通常具有随意性和破坏性,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掌握技术的网络用户在行使自身权利的同时都能尊重他人的自由言论和选择的权力,他们可能仅图一时之快,对异己之见口诛笔伐,或者仅仅为破坏而破坏。这种把关缺少规范性、组织性和理性思维,其把关效果主要取决于网民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
三、媒介素养在“把关人”颠覆和超越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网络时代,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观念和规范发生了重大变化,职业“把关人”的信息特权遭遇挑战,普通公众的非职业把关迅速崛起。这种多元把关的现象势必将在很长时期内存在,并且有强化的可能。除了政府制度层面规范建设、网络供应商的技术约束外,推进媒介素养教育工程,增强媒体人的职业道德水平,特别是提升普通公民的网络素养,让更多的人参与把关,在不同的环节实现不同的把关作用,这对构建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一)职业“把关人”的地位依旧不可替代
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指出:“关于供过于求(信息‘过剩’和信息超载),还有一个看似矛盾的后果,即受众对把关服务的需求增加了。”[5]与普通网民相 比,职业“把关人”经过专门训练,掌握专业的新闻传播知识,具备信息高效搜索和传播能力,遵守统一的行业服务规范和职业操守,其把关效率和质量都是普通网民无法企及的。因此,在网络时代,他们依旧是“把关人”群体的重要成员,是构建网络生态平衡的重要力量。
增强职业“把关人”的媒介素养,主要是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强化“把关人”的社会职责。在网络信息自由流通的情况下,一改传统以“堵”为主的把关行为,尽快完成从“控制者”向“引导者”、从“把关人”向“清道夫”、从“把关人”向“意见领袖”的角色的嬗变。当普通公众在纷扰复杂的信息世界中难辨真伪、手足无措之时,职业“把关人”要以其深厚的专业底蕴和公信力,引导大家选择规范信息,抵制不良内容的传播,为大众网络用户提供一种价值是非判断的参考标准,以促进网络传播的有序发展。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培养公众批判性思维,重塑“意见领袖”的权威形象。
(二)非职业“把关人”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传统“把关人”的能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网络受众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已经不是信息匮乏的问题,而是对信息的有效选择、理性认知和正确传播。网络传播的把关角色正由传统的“组织行为”向“个人行为”侧重,由“他人把关”向“自我把关”转变。“自我把关”是信息选择权、解读权、编辑权和传播权向受众倾斜后,网络传播主体利用其主观能动性对传播活动的自主选择和再创造,这种把关必须是建立在良好的网络媒介认知和网络生态环境基础之上,是信息把关机制由组织向个人转化的必然结果。
在这场网络革命中,公民“自我把关”除了强调道德修养之外,重点是增强自身媒介素养,即对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地反映能力”。[6]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政治觉悟和欣赏品位,拒绝不良信息的侵蚀。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扩大有用信息特别是知识性信息的接触范围,不断学习、积累,传播普及科学知识,充分借助这一现代科技促进个人、社会全面健康发展。要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开展媒介流行文化的解读与超越、日常新闻事件的剖析与批判、网络文本的解构与再创造等各类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使网民了解网络传播特征,提高运用网络知识的兴趣,塑造网民追求真善美的品格,培养其批判性解读信息的能力,掌握有关网络生活的知识和社会认知技能,促进网民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的形成”。[7]全面提升公民媒介素养 第一论文网不但能够彰显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关乎媒介公信力发展,并且为人类意识的观照提供语境。
网络技术的普及,宣告传统全知型、全能型“把关人”时代的终结和“全民把关”新世纪的到来。在这场颠覆和超越进程中,需要更多的“把关人”来维护网络安全、网络公德以及网络秩序。除了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网络服务商要加强行业自律之外,职业“把关人”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变监督为主向引导和监督并重转变,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把关服务。更关键的是,普通网民要树立“自我把关”的意识,不断提高媒介素养,真正体现网络传播者的把关作用,净化网络生态环境。这既是网络时代赋予普通公众的一项权利,亦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上一篇:媒体监督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异同分析

下一篇:隐私情感公开化:媒体与当事人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