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色彩的价值属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1 09:49

 色彩研究涵盖科学的“色彩学”和人文的“美学”两个方面。其中,“色彩学”(color science)是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形和色为美术形象的两大要素,故色彩学为美术理论的首要基本课题。色彩学的研究始于19世纪,它以光学的发展为基础,并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心理物理学等学科。牛顿的三棱镜折射实验为色彩学提供了科学依据。“美学”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初始意义为“对感观的感受”。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首次赋予其审美内涵,他认为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色彩研究融合了“色彩学”中的科学理论和“美学”中的人文情怀,本文试就色彩的若干价值属性作一初步探讨。
  一、色彩的自然属性
  色彩是先于表现它的媒介而客观存在的外在物质。早在牛顿发现七色光谱之前,中国宋代著名医学家寇宗曾用六棱石英石分解光色,至明代也有相似的光色发现记载:“僧携放光石如水晶,大可经三四分,就日照之成五色如虹霓。”[1]清代曹雪芹《论画文稿》中就曾描述:“且看蜻蛉中乌金翅者,四翼虽墨,日光辉映,则诸色毕显。金碧之中,黄绿青紫,闪耀变化,信难状写……它如春燕之背,雄鸡之尾,墨蝶之翅,皆以受光闪动而呈奇彩。试问执写生之笔者,又将何以传奇神妙耶” [2]古人对色彩光学的研究虽然停留在主观感知的水平上,但仍有其积极意义。
  从成色原理方面来说,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色彩世界的本质是光波运动,缤纷的色彩是光线辐射的结果,不同物体吸收和反射光波的差异决定了其不同的色彩。牛顿用三棱镜把光分离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光谱,并把阳光分解成光谱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光波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明度。他在研究色彩光学方面,确定了光的微粒性和波动性,并对可见光谱中各色光线的波长与频率以及光的反射、折射和颜色作了量化测定。
  二、色彩的社会属性
  色彩作为人的一种内在感知本能,其始终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展开而丰富多彩,人类的色彩感知表现为以生命直观为特性的色彩创造。人类对色彩的感知历史,既是色彩的主观情感积淀史,也是色彩的审美创造史,更是色彩的社会文化史。
  人类的色彩文化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渊源已久。早在原始时期,人们便开始使用含铁的红色矿石在岩洞中作画记录生命活动,并使用鲜艳的鸟类羽毛和贝壳作为装饰和图腾。后来在逐渐形成阶级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色彩的实用及审美功能形成了区分贵贱等级的标志。
  例如,在西方社会,金色、紫色几乎成为皇宫贵族的专用色彩,而红色则是圣母、圣父、圣子的色彩,紫红色象征着世俗力量与宗教精神力量的结合。名门贵族各有其家徽及固有色彩区别于普通民众。像红紫蓝这样鲜艳和华丽的颜色,一般平民无权享用。随着18-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人类文明进入了历史新纪元,人们不再受封建意识的束缚,特别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纺织业、制造业的飞速发展,稀缺染料和漆艺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普及,至此才真正结束了贵族专用豪华色彩的历史。
  而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黄色成为至高无上的皇权代表色。红色是仅次于黄色的权力象征色,如“朱门”往往指权贵豪门,紫色和绿色也是贵族的常用色彩。白色为平民的常用色彩,古有“白衣庶士”之语。色彩的贵贱之别一是起因于颜色染料与漆料的稀缺程度,一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金、木、水、火、土五行与东、南、西、北、中这几个方位都有相应的代表颜色。如,木为东,绿色与青色代表东方、泰皞和青龙;火为南,红色代表南方、朱雀和炎帝;金为西,白色与金色代表西方、少昊和白虎;水为北,黑色与蓝色代表北方、颛顼和玄武;土为中,黄色代表土和中央。周代礼制中的祭祀活动就以青、赤、黄、白、黑五种色彩来区分方位和季节。这些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易经文化中的色彩属性沿用至今,仍作为家居布置和室内外设计的色彩舒适度的重要依据。
  色彩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再作为阶级的标识和象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利用自然科技成果更好地发挥了色彩除装饰审美之外的实用功能,这种色彩的实用性被广泛普及至医学、交通、航空、军事和工业生产等领域。色彩的实用性众多,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色彩的防护性。利用不同色彩对光的反射和吸收率的差异,人们给予不同的人造物以不同的颜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人类的健康。如根据浅色面料吸热少,深色面料吸热多,吸收率低的颜色反射率高等特性,太空防护服和飞机机舱一般采用白色以减低大气和云层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其二,色彩的警示性。某些特殊的职业和环境要求色彩醒目,以达到唤起他人注意,有利于相互联系或避让,甚至救助等目的。如高速公路的警示标志,户外作业的高纯度色头盔,野地登山运动或科考人员的荧光设备等。其三,色彩的伪装性。利用色彩尽可能地降低能见度,用以蒙蔽敌人隐藏自己,这种配色被称之为保护色和环境色。其多用于军事领域。如陆地作战的岩地迷彩伪装,雪地作战的白色保护服,丛林作战的绿色迷彩伪装,其与自然界的枯叶蝶、变色龙、菱纹响尾蛇的天生伪装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四,色彩的生理调节性。人类在视觉生理上需要色彩的平衡,红色看久了需要绿色的调节,暗色看久了需要亮色的调节,等等。据此,医疗行业为平衡血红色带来的视觉疲劳,为保证医护人员的视觉舒适感,维持其准确的判断,手术区域往往会采用红色的补色——绿色。其五,色彩的情绪调节性。利用色彩对心理的影响,选择适当的颜色创造某种色彩氛围,使人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如体育竞技中多采用色彩鲜艳富于动感的高纯度色彩,能激发运动员和观众的情绪。室内和居家装饰多采用淡雅以及对比弱的高明度色调来营造安静的氛围。其六,色彩的错觉修饰性。人类对色彩的印象与客观存在有出入,如亮色和暗色相邻,暗色显得更暗,亮色显得更亮;深色可以使环 境显得比实际上温暖;肤色发黄的人穿紫色会使肤色显得更加晦暗。总之,色彩的社会属性主要是在色彩的自然属性基础上人类情感的投射,人类文化的熏染,人类技术的延伸,以及人类思想的传承。
 三、色彩的艺术审美属性
  色彩是艺术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在绘画、现代设计等方面都具备很强的艺术属性,这种艺术属性的根源在于,色彩能够将艺术活动中表达的情感和直观的现实事物联系起来。
  (一)色彩审美的历史观照
  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是和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紧密相连的,以东、西方美术为例,视觉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所体现的主观感受,造就了同一空间范围内不同时代的色彩审美标准。
  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例,新石器时代的绘画中,色彩提取技术不发达,山顶洞人用煅烧过的木炭残片或赤铁矿石在岩洞中记录狩猎、祭祀、庆典等生命活动,这便是绘画艺术的起源。那一时期的绘画多由黑色和赭石色组合而成为拙朴神秘的模仿形态。随后人们从矿物质和植物茎块、动物身体中提取有色颜料,在陶土器皿和织物上单纯模仿出事物形态和色彩特征,如半坡陶器中人面鱼纹彩陶盆,色彩质朴却绚丽多彩的仰韶文化色彩,马家窑的舞蹈彩陶盆等等,新石器时代的色彩美学已初具装饰艺术的雏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提色技术的完善和人们对绘画艺术和装饰艺术中色彩层次的视觉感受日趋复杂,色彩美学也随之出现多样化的表达。先秦和秦汉时期壁画的蓬勃发展,到东汉明帝时期西域求取佛法后,白马寺的《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中出现了大量层次丰富的黑色、红色和赭石色等暖浊色调。新莽时期的洛阳金谷园的新莽墓壁画,长沙马王堆墓帛画都真实再现了汉代的色彩美学倾向。国画颜料中的矿石色有朱砂、银朱、石黄、锌白,植物颜料中的花青、藤黄、胭脂虫中提取的西洋红……这些提色工艺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中国绘画中的色彩表达。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之作《洛神赋图》中运用青色、绛红色的多层次色彩,展现出交替重叠的空间之美,讲述了一个顾盼倾慕、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绢本以长卷形式,大量的青绿兼以赭色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富有变化,意境雄浑壮阔,气象万千,充分表现出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设色浓艳又不失秀雅,青灰、红色、绿色、粉紫色这些色相差异较大的色彩统一于和谐色调中相互映衬,再现了大唐盛世之风。
  西方绘画大约出现在旧石器晚期,位于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岩洞壁画中《受伤的野牛》,描绘一头野牛受伤后挣扎奋起的场景,赤红色的动物肌体让西方最早的史前形态栩栩如生。到古罗马时期的庞贝壁画多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多使用雕刻和线描的形式搭配单一的黑色和红色。公元5—15世纪,西方进入基督教时代。受宗教制约,绘画不重视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偏重表现精神世界。这一时期的绘画多与宗教有关,镶嵌画以其古朴纯正的色彩,将西方宗教皇权蒙上神秘色彩。公元14—16世纪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这场盛行欧洲的文化思想运动也加速了西方色彩美学的发展和多样化进程。特别是弗兰德斯地区的凡·艾克兄弟用快干性的植物油改良发明油画颜料之后,使丰富斑斓的色彩能长期保持光泽,立体质感强且易于保存。画家们用从光影和解剖学中汲取的科学思想为绘画奠定了强大的写实基础。多层次暖色调几乎成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色彩美学倾向。如达·芬奇的《岩间圣母》,用低纯度暖色为基调,人物着装采用黄色和蓝色的小面积对比色相,唯美的色彩面积布局和明度对比使画面神圣中注入了鲜活生动的人文情怀。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中散发着人性光芒的神之躯体,暖色基调中衬以高纯度的冷蓝色天空背景,画面色调鲜明磅礴。拉斐尔的《圣母订婚》以世俗的场景和庄重的红、黑、黄赫色调,将宗教与人文这对矛盾巧妙地嵌入式组合在一起。同时期的波提切利的画板蛋彩画《春》和《维纳斯的诞生》色彩纯净淡雅,冷色调几乎透明的肤色和高明度低纯度背景,营造出超凡脱俗但又轻盈飘逸的画面观感。
  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摒弃传统绘画中的阴影和轮廓线,将大量的点状色彩统一到光影中,其名作《睡莲》用纯色彩的形式来完成轮廓造型和光影。《鲁昂大教堂系列》是画家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连续画同一个物体,画面中的色点随着自然光的变化而变化。这些纯色彩美学上的探索研究使印象派在绘画史上独树一帜。
  (二)色彩审美中的情感
  色彩美学中的情感受到色彩三要素、色彩冷及色调的影响,也和人们对色彩的联想有莫大关联。色彩美学中的联想分为具象联想和抽象联想。具象联想是看到色彩想到自然界的事物,而抽象联想则更像是看到色彩所产生的情绪变化。“色彩能够表现感情,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3]如红色让人联想到热情、骄傲;绿色让人联想到清新、和平;蓝色让人联想到忧郁和神秘。红色是可见光谱中最末端的颜色,红色相作为三原色之一,和黄色调和产生暖调橘色,和蓝色调和产生冷调紫色。从具象的太阳、血液等自然事物联想到阳光的热度、能量和血液流淌的速度感,能让人产生亢奋情绪;红色也能刺激食欲,让血压和肾上腺素升高。橘色兼备红色的热情和黄色的透光度,是最暖的颜色,比红色更活泼欢快,是明亮、健康、欢乐和辉煌的色感。紫色兼备蓝色的忧郁宁静和红色的尊贵奢华,更注重自我价值,通常紫色也是自恋的颜色。绿色是经由蓝色和黄色调和而成,与自然界植被的颜色相同,显得平和安静和生机盎然,易唤起人们回归自然的情感与心绪。蓝色因与天空海洋的色调一致而常激发出宽阔纯净与理智安详的情感。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除《周礼·冬官考工记》中有关设色与配色的记载外,以后的中国历代画师们不断地从实践中进行总结,形成了反映主体需要的色彩规律理论。五代时期荆浩在《画说》中曾写道:“红间黄,秋叶堕。红间绿,花簇簇。青间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光。” [4]宋代信成的绘画《宣和画谱》中出现了更准确的色彩关系认识:“红绿相对,力相强。如黑白然……黄紫亦相强,但力弱”。[5]色彩心理学认为 ,色彩本身具有的客观性质或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反应,色彩联想影响着人们的情感态度。
  (三)色彩审美法则
  在众多的形式美法则中,色彩是其中重要的构成因素。色彩的色相对比、明度与纯度对比依旧是色彩审美的重要法则。
  在现今以西方为主流的艺术审美趋势下,某些极具特征的色彩美学表现也通过世界各地的本地艺术家而流传于世,具有代表性的是墨西哥超现实主义女画家弗里达,其油画作品《堕落中》用高饱和度的赭石色地面、青绿色桌布和蓝紫色天花板构图。这些热情的色块以平行的方式,相等的面积并存于画面,完全打破了由欧洲艺术主流审美所提倡的构图和色彩比例布局,保持了南美民族特有的热情奔放的艺术个性。
  而现代画派大师们则从不同色彩体系中提取灵感,如法国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回归到塔希提岛上生活时期,创作了大量原始风貌的作品,在其油画作品《两个塔希提妇女》中,画面里几乎没有光影,主要呈现的是大块明黄色草地和黝黑红褐色的肌肤,对比出塔希提岛茂密慷慨的大自然和另一种淳朴原始的风貌,体现了画家高傲尊贵的强烈个性。马蒂斯和毕加索晚年都居住于法国南部阿尔卑斯蔚蓝海岸区域,该地区背山面海,靠近意大利和蒙特卡罗公国。在马蒂斯后期的作品中,色彩设置呈现出强烈的地中海风格,即互补色相的高纯度大色块、简练的等面积比例。毕加索晚年在昂蒂波创作了大量的陶艺彩绘作品,采用的就是西班牙和南欧的中差色色彩体系——马尔代夫海水绿、湖蓝色、冷墨绿被用来搭配橘色、粉黄色,通过巧妙的面积划分和色块位置布局将陶艺彩绘画面组织得有声有色,令人叹服艺术家的色彩审美功力。
  [参考文献]
  [1]李广元.中西色彩比较[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144.
  [2]王心元. 曹雪芹论画[EB/OL].(20110204) [20130712].http:∥.
  [3]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57.
  [4]荆浩.画说[DB/OL]. [20130712].http:∥.
  [5]无名氏.宣和画谱[M]. 潘运告,编;岳 仁,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上一篇: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纹饰类型的艺术特征

下一篇:民族传统元素在水彩画表现中的融合的方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