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文学库中的人物精灵之“翠翠”

发布时间:2015-12-12 12:17

摘 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向来以其美的境界为著称,美的自然环境、美的人物心灵、美的风土人情!尤其是文中的“翠翠”形象更是让人觉得如精灵般清新动人,从她身上可以读出人性的美好,读出沈从文先生深切期待对理想中美的深切期盼。解读翠翠个性与心理、解读翠翠命运的含义给人带来的深思、解读这个人物形象给文学库带来的冲击。

关键词:翠翠;精灵;个性;心理;命运;冲击
一、 翠翠的个性与心理剖析
    捧着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一遍遍读着,一次次被感动着,文中的翠翠犹如山之精灵,大山中万物灵气滋润出来的精灵:空灵、野性、纯朴、善良、自然性!大山中的阳光给她黝黑而又健康的肤色,受大自然的洗涤如泉水般清澈的眼睛,不含半点尘滓。翠翠的个性天然未经雕琢,让人忍不住要去怜惜!爷爷的乐于助人、不受别人馈赠、不贪半点便宜也使翠翠耳濡目染,继承了爷爷的优秀品德。这样个性的女孩怎不令人从心底喜爱!“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目清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她既是人的至性——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孕育与教化的女儿。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翠翠的个性使我联想起古代印度诗人迦梨陀娑《沙恭达罗》中生活在静修林时的净修女沙恭达罗,以及但丁笔下的贝亚特丽齐,一样的纯洁可爱!又多了份灵气!
    翠翠年轻的心灵经历了变化,相识傩送前翠翠还是个天真无忧的孩子,做着孩子的梦,相识傩送后少女的心思有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有了朦胧的羞涩,内心有了小小的涟漪。当看龙舟赛上再看到傩送时那种少女情窦初开的感受更深了,但翠翠毕竟还是个孩子,不久这些淡淡的情绪又被孩子的天真所取代,只是会有偶尔的脸红。但当老大天保正式提亲即老二傩送唱情歌后,翠翠的心开始不平静了,开始想象着梦中的心上人。但随着天保失命,一切变得沉重起来,傩送对老船夫的误解以及自身的歉疚使他难以面对自己的感情。而对于翠翠来说是不知结果的等待和思念!她的心思还有谁能真正地读懂呢?思绪飘向远方,天各一方的祖父不能再陪伴自己而傩送的心思她难以读懂,却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心中的思念与牵挂!傩送走了他还会回来吗?会心疼翠翠的等待吗?翠翠的心由此被忧郁与思念填满。
二、剖析翠翠的命运
    翠翠出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和自然环境以及特殊的家庭背景下。苗、汉两个民族婚俗的对立与矛盾,是悲剧产生的一个大的原因。苗族的婚俗,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成婚“苗族青年男女婚前的两性生活颇为自由鸟。处女与人通者,父母知而不禁,反以为人爱其女之美,有时女引其郎至家,父母常为杀鸡款待。甚有设置公共房屋,专为青年男女聚会之用者。”老船夫有着苗家人心愿希望翠翠能自由恋爱找到自己心爱人的结婚。船总顺顺让儿子接受王团总加的那座“碾坊”又表现出汉族的“父母之命”的婚俗观念。这使得傩送内心多了很多顾虑。从另一方面来看,湘西茶峒“率真纯朴、悠然自得”的小山城有着古朴的民风人们互相间尊重礼让,人们心中永存善意。山城有山有水有浓密的树木各种野草有往来的船只,可以想象这样的山水下人的性情自然受到陶冶。身边人的谦让纯朴促成了翠翠纯朴个性的形成。但这种纯朴也同样成了一个枷锁让傩送无法走出对哥哥歉疚的内心困扰也自然就无法给翠翠幸福!天保的死无疑是个致命的因素,使得祖父、傩送、翠翠心头有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从小没有父母的陪伴使得翠翠的内心更加敏感,她渴望幸福的来临可她的个性使自己无法去追求。内心的所有感受都沉淀在心底,压在心头无人诉说!她的命运便随着同样爱着自己的天保的死在这样一个淳朴民风和自身个性下被定格了!
三、 翠翠这个人物形象给文学库带来的冲击
    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可人的女性形象。从最早的《诗经》中那采荇菜的勤劳美丽、令人向往的淑女到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罗敷到巾帼英雄花木兰到多愁善感、惹人怜爱的林黛玉,她们的个性形象都在文化长廊中熠熠生辉。而如此清新纯朴有着自然灵性如自然精灵般的人物翠翠则又是一个新颖独立的形象,无疑又是中国文化中人物形象塑造成功的又一瑰宝!翠翠身上似乎沾上种自然的灵性让人觉得如在画中如在诗中!这样的女性形像与我国传统的文化相连,朴实中带着灵气,人与自然已相容,人已成为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
    由此看来,翠翠是沈从文心中理想的精灵即使她的身上还有蒙昧的缺点但这一点也没有影响到人物的美好。翠翠是山水滋润出来的精灵,生活于一片净土之中,不被尘世污浊!我欢喜着这样的人物,感受着作者在污浊、动荡不安的年代,心中守着的那片净土,心中对美的渴望。在如今的物欲横流的年代或许我们的文学中、生活中更该有如翠翠一般自然的精灵,善良而淡定生活在我们身边!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 花城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联合编辑出版,1984年七月第一版。
[2]汪曾祺《又读<边城>》载《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3]苪逸夫、凌纯声《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上一篇:浅析汉语招呼言语行为

下一篇:暴露小说虚构的策略 ——从《保姆》的视角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