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奥巴马北京演讲—基于衔接理论的语篇分析

发布时间:2015-11-17 09:58

摘 要:本文根据Halliday & Hasan系统功能语法中语篇衔接理论,对奥巴马2009年11月北京英语演说辞从语法衔接这一角度,分析照应、替代和省略、连接在语篇中的应用。通过实例,阐述了衔接与连贯在英语演说辞语篇中的作用。

关键词:衔接;英语演讲;照应;替代和省略;连接

      引言
      衔接(cohesion)是篇章联系的纽带。是体现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篇章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或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近些年,衔接理论在语言学界得到了纵深的发展,并成为语篇分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根据韩礼德的衔接理论,英语中的衔接手段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法衔接;一类是词汇衔接。其中语法衔接包括: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和连接(conjunction)。
      1.语篇分析
      奥巴马在北京的演讲约1200字,以下将从照应(人称照应、指示照应、比较照应、排比照应)、替代与省略以及连接四个方面对该语篇的语法衔接进行分析。
      1.1照应
      照应指的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用作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的现象,即可以确定语言内部的联系。照应是体现衔接手段的重要方式。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义关系,通过照应别的词项来说明信息。它们是一些起信号作用的词汇,本身不能作语义理解,而须从该词所指的对象中找寻答案。可以分为两类:指内(endophoric)和指外(exophoric)。前者指的是有关成分的参照点存在于语篇之中,后者则是在语篇之外。本文照耀研究指内现象,就指内而言,韩礼德与哈桑把照应关系细化为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和排比照应(parallelism)。
      1.1.1人称照应
      用于人称照应的词分为三类: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所属限定词(possessive determiner)和所属代词(possessive pronoun)。这些词在句中有不同的句法功能,但不影响它们所起的衔接作用。在这段演讲中,演讲者使用到的人称指代有:we, our, us, I, it和they。尤其大量使用了第一人称指代。经粗略统计,有27处使用了we, 23处使用了our。
      例(1)But we also kn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two nations goes far beyond any single issue.
      例(2)we also agreed that maintaining open market and free flows of commerce in both our nations will contribute to our shared prosperity.
      大量使用“we,our, us”体现了讲话人放把自己到听话人的同一立场上,更准确地说就是把听话人拉到了自己的一边。通过第一人称的使用来拉近演讲者和受众的距离,以形成演讲者和受众的出发点和立场一致的感觉。也就是说奥巴马反复使用第一人称让听众觉得他所讲的都是从中美双方的利益出发的,站的角度是大家共同的角度,从而更好地从意识形态上影响和劝诱听众,并认同其观点。“we,our, us”的使用更是拉近了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距离,体现出面临严峻国际形势,两国关系的发展与走向。
      1.1.2指示照应
      指示照应指说话人通过指明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远近来确定所指对象。英语中用于指示照应的词可分为三种:选择性名词性指示词(selective nominal demonstratives一一this, that, these, those),定冠词the,和指示性副词(demonstrative adverbs—here, there, now, then)。在奥巴马的演讲中,使用到的指示照应有:the,this,that,these和 here。其中定冠词the的使用次数多达64次,this11次。
      例(3)These are just some of the issues that President Hu and I discussed.
      例(4)And I very much look forward to deepening that engagement and understanding during this trip and in the months and years to come.
      This/these指时空上接近的人和事物,that/those指时空上较远的任何事物,而the是中性的。奥巴马总统使用these是因为这些问题刚讨论过,距离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挺近,使用that是因为engagement先前已经发生,双方已见证其成功,而this的使用指的是其本人正在进行的这次trip。定冠词the本身并无具体的语义内容,不能独立使用,而只是用作表示某个或某些特定的对象,以表明所指对象是特定的,可以是别的。它不行其他词涉及远近之分。此篇演讲辞中大量使用了the,旨在使语言更加准确,同也说明英语是一种重形合的语言。
      1.1.3比较照应
      比较照应指的是通过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形式以及其他一些有比较意义的词语(如same, so, as, equal, such, similar(ly), different(ly), other, otherwise, likewise等)表示的照应关系。一般来说,表示异同、相似、差别、量和质的优劣等词语都有照应作用。由于比较至少关涉两个人或事物,因此比较可以将两个人或事物关联起来,形成照应关系。在奥巴马的演讲中,也有多处使用了比较照应。
      例(5)we agreed to cooperate more on meeting this goal, including bringing about more stable, peaceful relations in all of South Asia.
      例(6)But because of our cooperation,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more prosperous and secure.
      奥巴马运用这些比较照应,都是旨在这说明其来访“求同存异”的宗旨和希望与中国建立良好外交关系的愿望。使用比较级时,他更多地强调两国关系的发展态势以及所取得的进步,并对中国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和赞扬,体现出了友好与和平。
      1.1.4排比照应
      韩礼德在衔接机制的总结中提到排比(parallelism)也是衔接手段的一种。排比是一种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到达平衡的一种结构。排比这种衔接手段尤其适用于演讲中,奥巴马北京演讲中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排比句式居多,结构紧凑,能够形成一种演讲的气势。
      1.2省略和替代
      省略(Ellipsis)指篇章句子中的一些基本结构成分的缺省,但这些缺省成分通常可以在语境中找到。于是,省略便利用词项空缺的方式达到上下文衔接的目的。替代(Substitution)指的是用替代形式取代上下文所出现的词语,以简约达意、避免重复。省略和替代都是为了更好地衔接上下文。在此演讲中,有很多地方使用了省略,某些地方也使用了替代。
      1.3连接
      语篇中的连接概念专指相邻句子(群)之间的连接关系。Halliday和Hasan曾经对语 篇中连接成分(conjunction)的特征及衔接功能做过如此阐述:“语篇中的连接成分本身就是具有明确含义的词语,通过连接性词语,人们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以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句的语义。” 对于连接的分类,韩礼德和哈桑在不同的时期分类方法也有所不同,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在《英语中的衔接》的分法,把连接分为四种类型,即“添加”(additive),“转折”(adversative),“因果”(causal)和“时间”(temporal)。在奥巴马北京演讲中,用and, also, or和in the same way表相邻句子之间的连接关系,but和on the other hand表示转折关系,finally表示时间关系。
      2.结语
      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基于Halliday & Hasan的衔接理论,从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角度对奥巴马的北京演说辞进行了语篇分析,探讨了衔接手段在演说中的体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衔接可以从语篇的各个层面上反映作者或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强化语篇主题,对语篇的连贯起着重要作用。正如韩礼德和哈桑所说,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它具有整体性,而衔接正是在构成语篇的整体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分析语篇时,要从整体出发,通过各种衔接手段,实现语篇的连贯。

      参考文献
      [1]Halliday,M. A. K. and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26-273.

上一篇:浅议屈原思想的对立与统一

下一篇:论晏殊词中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