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文学原著与改编电影之间对读的教育意义

发布时间:2015-07-06 11:24
论文关键词:文学原著 改编电影 对读 文学理解力
  论文内容摘要:当今社会电影和电视引发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在校园里,面对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冷落和对大量文学改编电影的喜爱,进行文学原著与改编电影之间对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文学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对读的方法,在提升学生的文学理解力、文化洞察力的同时,引导学生由电影回归文学。
  《哈利·波特》、《指环王》等往往受到年轻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它们都是近年来由小说改编而成的著名电影。而大多数人对此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们普遍地认为,文学改编电影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超过文学原著对他们的吸引力。
  一.文学改编电影的理论支持
  “照葫芦画瓢”这个中国习语其实蕴涵着“互文性”思想的萌芽。西方后结构主义互文性理论认为,由于语言是存在的基础,世界就成了一种无限的文本。许多文学故事往往是由别的故事衍生出来的。亨利·菲尔丁的《约瑟·安特鲁和他的朋友亚伯拉罕·亚丹姆斯先生历险记》(简称《约瑟·安特鲁传》)是对理查逊的著名小说《帕美拉》的戏写,而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则是借古讽今,书名直指荷马史诗《奥德赛》(尤利西斯即该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甚至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戏剧作品也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衍生于早期希腊神话故事。
  叙事学理论揭示了叙事的本质和结构,无论其表达形式是语言的、视觉的还是多模态的。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布克最近在其著作中称,世界上多数故事,从神话传说、传奇故事、小说、戏剧到好莱坞电影、电视肥皂剧等等,都可以被结构性地、主题性地还原为战胜魔鬼、贫穷变富贵、探求、旅行与回归、喜剧、悲剧、重生等“七大原型”。
  文学作品中高度抽象化和规范化的语言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同时,文字的“间接性”叙事给接受者心中带来的是不确定的文学表象。而电影以画面、音响和色彩为其基本叙事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影像的“直接性”给接受者心中带来的是确定的、高清晰度的电影形象和丰富的感性体验。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改编电影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文学改编电影的现实原因
  在电影对文学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推动下,一切大众文学作品甚至网络文学作品都进入了电影编剧的视野。美国爱情小说作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思的小说《分手信》刚一问世就受到许多电影人的追捧。而一些影视机构与原创文学网站签定合作协议就是“网络文学热”一个明证。
  电影人为何要从文学中大量地寻找题材呢?首先,文学畅销书为改编电影的成功和盈利奠定了良好基础。畅销小说会吸引数以百万的读者,以此改编的电影才会吸引大量观众从而获得盈利。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畅销小说《大地》被好莱坞改编而成的同名影片不仅在艺术上而且在票房上也都取得了成功。
  其次,著名文学家的声望。著名作家的作品颇受欢迎,有的作品被多次改编。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卖花女》(1913)被两度改编为电影,1938年的《卖花女》和1964年的《窈窕淑女》,而第二个改编电影因赫本的出色表演获得了1965年奥斯卡奖、金球奖。曹雪芹的《红楼梦》也被多次搬上银幕。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印度之行》、《霍华德庄园》、亨利·詹姆士的《淑女本色》、《欲望之翼》、《金色情挑》、茅盾的《子夜》、沈从文的《边城》、白先勇的《谪仙记》等诸多名家名作都被改编成影片。
  再次,电影需要一个好故事,而最好的故事往往在小说里。无论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古代中国的牛郎织女,还是当代关于生态环境变化、青年奋斗成长等的故事,都是文学和电影取之不竭的营养源泉。
  三.文学教育的困境
  文学中所蕴涵的对文化的感悟、对人生的启迪使得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体验美、体悟人生的过程。遗憾的是,在今日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在教育重心改变以及学生急功近利思想等的影响下,人们对“文学之美”逐渐失去了其往日的喜爱与追求。对大众娱乐引起冲击的往往是台、港武侠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的类型片、娱乐片和通俗电影。学生对美国大片的观看和谈论也乐此不疲。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以及大众,我们都是电影的重度消费者。在文学教育中,文学课程遭到学生的冷落,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吸引力已大大减弱。目前的文学教育方式已显露出其局限性。
  然而,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少经典之作被搬上银幕,并被电影突出、丰富了他们的文学价值,如上文提到的《红楼梦》,茅盾的《子夜》等。当代小说也有一大批被改编成电影的成功例子,如谢晋的《芙蓉镇》,凌子风的《骆驼祥子》、《边城》,颜学恕的《野山》,吴天明的《老井》。面对大量的文学改编电影,文学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文学原著与改编电影之间对读的方法。

  四.文学原著与改编电影之间的对读
  学生观看了由查尔斯·狄更斯的《伟大前程》改编的电影时,许多人就会去读小说原著。观看改编电影无疑激发了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
  接受理论的诞生为文学原著与改编电影之间的对读提供了理论依据。接受理论认为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主动的,是基于他们各自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之上的解读。文本意义在于文字和读者两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藉此理论,我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出了一种文学原著与改编电影之间对读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常常能激发学生有趣而热烈的讨论。下面简要介绍这一学习模式的四个基本步骤。当然前提是学生看过改编电影并读过原著。
  首先,我们从狭义上比较小说和电影脚本两种语篇。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是:小说的叙事经过改编还留下了些什么?改编过程中什么被去掉了?为什么去掉?由小说叙事到电影叙事都有哪些变化?添加了哪些内容?为什么添加?
  接着,我们研究由语言体现到视觉体现、由讲述到展示的转变的明显结果。学生需要思考:当小说词语变成电影影像时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对故事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看电影是否能够比读小说获得不一样的印象?
  然后,我们应帮学生分析:改编电影是否试图去给出与原著中不宜直接转换元素的对等物?改编电影对诸如内在的独白、小说视角的转换、小说诗化语言等会产生什么影响?改编电影是否运用了一些如音乐、灯光、色彩、摄像移动、剪辑等特定元素来弥补或者制造出全新的面貌?
  最后,当学生对电影的一个或多个主题有了一个概观之后,我们引导他们思考:电影是如何解读小说的?如此解读的理由何在?这与老故事新解读有关吗?比如女作者,男导演,性别对此是否有影响?
  经过这四个基本步骤,学生就完成了对具体的某个文学原著与改编电影之间的对读。在这种对读的感染下,学生不仅会重拾对文学、对阅读的兴趣,而且会提升其文学理解力。同时,学生通过文学原著与改编电影之间的对读,了解由文学到电影的改编过程,对分别通过词语和图片表达的本质可以获得一种洞察力。
  不只在学生而且在文学教师的生活中,电影和电视都给我们的学习、教育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这必然给现在以及未来的文学课本、文学教育媒介带来影响。笔者通过探讨在学校里进行文学原著与改编电影之间对读的意义和操作模式,以期在当下变革中的文学教育环境中引导学生由电影回归文学,在现代文化传播与传统文化传播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陈墨.新时期中国电影与文学[j].当代电影,1995,(2).
  [2]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
  [3]金天逸.论电影与文学媒介的特性及其分野[j].电影新作,1991,(5).
  [4]殷企平.谈“互文性”[j].外国文学评论,1994,(2).

上一篇:电视剧本体:电视剧的品牌化经营

下一篇:蔡尚君:中国电影最大问题不是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