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资本主义论文2000字_资本主义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3-12-10 17:05

  导读:资本主义论文在写作的时候必定会参考一些文献的,需要大量和广泛的阅读找出一些专业论点然后通过自己的见解来进行详细的论证,所以阅读相关的范文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类为社科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资本主义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资本主义论文2000字(一):反思建国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论文


  摘要:我国在1953到1956年间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并取得辉煌成果。三大改造中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整个改造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起来。但实际上,因为理论不成熟和实践中的偏差,在改造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和思考。


  关键词: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经济体制


  一、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步调过快,急于求成


  马克思曾强调私营工商业改造的长期性。马克思认为改造私营工商业的目标是生产资料归无产阶级所有,想让人们接受这一变革,是一项长期性的事业。他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在现实中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3]。加之苏联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具体需要多久没有表态。在1949年7月4日,毛泽东于中央团校毕业典礼上提到,需要二十年后,我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再考虑到过渡到社会主义。由于目标还不明确,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并没有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前途的论述,为此,刘少奇解释道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毛泽东也曾认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急不得,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制定的是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指定逐步过渡的政策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在后期执行的时候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由于农业合作化速度过快,带来后续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改造问题。由于农业方面速度快,效益好的现象使得毛泽东认为可以加快步伐。1955年夏,以批判“小脚女人”邓子恢为标志,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加快了前进的步伐。1955年11月16日-24日,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代表参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决议案(草案)》,要求1956-1957年,加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企业要达到90%左右,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争取过渡到国有化。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全国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6年1月8日-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35个私营工业行业,42个私营商业行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继北京后,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118个大中城市和193个县的私营工商业户,在一个月之内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宣告成功,比预计早了将近12年,非常快速。正如,《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提到:“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显然过于迅猛,这属于实际工作中的偏差。从方向和路线上来看,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毕竟是符合客观需要的,完成这些改造是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2]这种工作过粗,要求过急的作风被保留下来,为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埋下了隐患。


  (2)对资本主义家处理不当


  对于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技术人才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来临之际,中央就提出了要把企业主和工作人员包下来,“量才使用,适当照顾”,但事实上,实际工作中是存在问题的。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因为资本家剥削压榨的丑恶嘴脸被放大,是人们内心忌惮厌恶。有的人甚至提到“资本家”三个字就咬牙切齿,这种思想影响了之后公私方合营的关系,为私方过分改造埋下了隐患。在1956年8月国务院召开的会议上,很小一部分公方能与私方融洽接谈,也有一小部分关系十分恶劣。大部分是各行其道,公方私方之间划清关系。公方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接谈,还有的公方人员以和私方人员交流为耻,生怕收到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私方人员的合理建议自然也听不进去。更严重的打着改造的幌子,给私方人员超负荷工作却没有补贴。公私合营后,私方工资明显调低,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当时对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看法过于激进。方恭温提及,三反五反运动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已经成了主要矛盾。因为,要确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不能单单看这个时期的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应根据资本主義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否阻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否阻碍了新中国刚刚产生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成长和发展,是否威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4]因此,对资本家的不正确态度和利用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未来展望。


  (3)过分强调高度集中,经济体制单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在我国还尚未完全建立,多种经济形态在市场中各显神通。尽管当时存在着剥削、竞争甚至两极分化,但却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城乡之间的交流,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1951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期,民族资产阶级在这年内获得的利润比国民党统治期间的任何一年都要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我国因营经济的发展,国营企业在市场论争中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并积累了关于商品生产和销售的经验,为日后进行公私合营员定了基础。


  在1953年开始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后,公私双方所占比重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由19.1%上升到32.2%,半社会主义合作社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由2.2%上升到60.7%,而个体经济由77.7%下降到7.1%,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接近0,这表明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和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占到国民经济的92.9%。[1]单一体制使得企业的生产产品和销售手段由国家说了算,看似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但实际上企业循规蹈矩,扼杀了创新的积极性。企业只看国家的指标,完成指标不管质量。


  还存在改造面过宽的情况,改造过多的情况,把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和有轻微剥削的小业主都纳入合营范围,混淆了劳动者和剥削者的界限。门市部变少,人们购买东西都需要上国家指定的地方,对于偏远地方的人民增加了生活成本。


  高度集中利于管理但是过分集中扼杀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对企业发展缺少推动力。


  二、对建国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启示


  (一)先试后推,稳步执行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就先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进行了试点然后才向全国进行推行的。黨的政策决策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前途和未来,是马虎不得的。要坚持科学决策,不搞“一言堂”和“脑门一拍,计上桌来”的行为。在可以试点推行的情况下,选择先拿出一部分地区做实验然后在推行是很有必要的。在政策实行时,切勿极端冒进,宁可慢点,求稳为主。如今我们吸取了教训,很大一部分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策都先进行试点,就比如和学子们息息相关的高考改革,选择先在部分省份试点,观察其是否合理再决定推行。


  同时要有合理的容错机制,不搞“一棍子打死”和无限放大错误。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总结提炼,一步一脚印扎实前进。


  (二)公私并重,协调发展


  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单行公有制不可避免的会带来问题。不仅使得产品没有创新,竞争力下降,还会无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因此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其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不容撼动的,因为消灭私有制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会使我们走向歧途。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有极大帮助的,应当维续鼓励、支持和引导。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做了补充,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据地效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它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三)重视人才,善用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技术的载体便是人才。1962年1月中央工作会议报告初步总结了16条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的基本经验教训,其中第15条就专门谈到了尊重科学技术问题。报告指出,对于科学技术人员,要在政治上给予团结和帮助,技术上给子职务和权利,认真学习他们的技能,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人才安排不恰当的反思。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企业家则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仅是企业运作的负责人,也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者和企业创新的引领者,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而企业家精神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泉源。为此,党中央多次强调尊重企业家,发扬企业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尤其是来自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他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完善学重企业家的体制机时,营边学重企业家精神的奥论氛国。全力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结语:


  以史为鉴、鉴知往来,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和原则。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并非否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取得的成就,但是有反思才会有进步。要清楚认识改造过程中的历史局限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发展。


  作者简介:刘馨蔚,1999年9月出生,女,山东省东营人,济南市长清区山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资本主义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之长期性的再认识论文


  摘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当今资本主义世界虽然矛盾重重,但并无法预期其何时发展停滞。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才能代替资本主义,“两个必然”中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现在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创造能让世界听得懂的话语体系,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增强价值吸引力和解释力,营造良好的外部价值环境,而这个过程则是具有长期性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长期性;再认识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真理性论斷。它建立在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之上,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于社会历史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过程。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具有必然性


  “当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时,终究是要被新的、更高级的生产关系所代替。”[1]资产阶级在其产生之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特定历史阶段能够展现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方面,同时,资本主义在发展、深化、巩固这种生产方式的进程中,又孕育着自己的对立面和“死亡因素”。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得到释放的生产力,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反过来,逐渐被这种生产方式所束缚。因此,尽管20世纪的资本主义世界在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得到欣欣向荣的发展,其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只要认真考察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就会发现它不是消除了,而是进一步强化了,自然地,一切演变都不能逆转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总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具有必然性。


  尽管我们无法预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否已经完全释放了其发展生产力的能力,也无法预期依旧掌握着绝大多数具有创造性的智囊团体的资本主义世界,是否可以继续通过在科技和教育上的优势,使其发展生产力的潜力不停滞地增强,但是,我们要立足于历史现实的观察和分析之上,正确认识“两个必然”的科学性,不被“暂时的”资本主义的势头所迷惑,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二、从“社会主义”的内涵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因此,我们对于迎接“两个必然”到来的时间跨度有充分的理性准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经济计划化”,推行福利主义,调整企业劳资关系,实行改良主义等,使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一种“繁荣景象”。为了容纳迅速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内外政策作了进一步调整。在对内关系上,作为国家与垄断资本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经常化和强化了;在对外关系上,通过“援助”“赠与”“贷款”等形式实行国家资本输出,成为资本主义实现其国际政治经济战略的重要手段。但是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资本主义的垂死性特征,即资本主义在表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各种固有矛盾和危机,比如,经济危机时有发生;贫富差距扩大的状况没有缓解;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我们必须明确的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中的“社会主义”内涵,即要阐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是处于哪个阶段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引入社会主义理论之中。他们明确指出,消灭异化的两个实际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2]只有发展生产力,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能够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物质技术基础已经高度发达,生产力社会化水平非常高的情况下的新社会,是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这里需要对“社会主义”概念做一番历史的考察。


  首先,“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起初是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社会主义”并不具有独立社会形态的性质,不是把它作为区别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低级阶段来使用的。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并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型社会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见的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是“完全成熟且具有典范形式的”新型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也就是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扬弃的结果,而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只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初始阶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确切的涵义是指:“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其次,列宁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做出了区分。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在科学上的差别是很明显的。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把它称作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3]这种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且高于、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更先进的新社会的初始发展阶段。可见,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所称的“社会主义”,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社会之中、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它处在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历史发展阶段。


  第三,众所周知,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率先发生共产主义革命,恰恰相反,共产主义革命最先在落后的俄国、中国这样的国家里发生了。显然,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最初设想的逻辑发展样式,其自身并不具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样的“社会主义”甚至是明显落后于资本主义的,比如,中国的社会主义则是在比落后的资本主义更加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还属于邓小平所说的“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即还没有达到马克思所说的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新社会所应有的标准的社会主义,就其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而言,它还不如与它同时代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先进。


  所以,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两个必然”原理中的“社会主义”肯定不是上面提到的“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而是马克思称作“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后来被列宁称作“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主要就体现在了,我们正处于一个生产力不发达、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勇于、善于吸收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积极地创造我们自己的对外交流的话语方式,使我們的发展道路以及秉持的共产主义理想能够得到全世界的理解,为我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价值环境。同样,这项工作也是具有长期性的。


  三、从外部价值环境的创造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变成国际问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使得所有发生在地球上任何角落的讯息能够以便捷、快速、多样的形式传播开来,对信息的分享程度也越来越高。可以说,这个时代是谁也离不开谁的时代,如果要固步自封,脱离与世界的对话,无论表面的发展情景多么繁华,都最终将被历史潮流所抛弃。特别是对我国来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就得益于打开国门,充分利用世界发展资源,这种资源既包括诸如各种能源的硬资源,也包括技术、人才等软资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历史发展原则,就是在讲,通过人类在空间上的沟通与分享,来争取发展所需要的时间;在多大程度上分享其他地区的文明成果就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缩短发展所消耗的时间。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最基本的经验。


  回顾以往,在对外交流中,我们主要将经济利益作为维系国家关系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中国的话语权问题就逐渐浮出水面。而这种话语权并不仅仅可以由经济上的地位“直接”推出,当然经济上的强大是必要条件,更需要一种能为人类所普遍承认的价值观和人类所普遍理解的话语体系。用经济的手段可以让他人知道我们的“好”,而只有拥有一套让他人信得过的和理解得了的价值行为准则才能体现我们的“善”。经济状况的风起云涌,即时性很强,充满变数,而用恰当的话语方式建立起道德上经得起推敲的价值模式则是长久的,容易说服人心的。


  现阶段,我们已经遇到在国际交往中自说自话的情况。一方面,我们一再强调中国市场的无限潜力,以此吸引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看好中国,但是否可以很有底气地说能够向国外企业或团体提供他们欣赏的“价值环境”,而这种“价值环境”是如今全世界的普世价值的一部分,比如自由与平等,民主与协商。即使强调自身价值模式的相对性,是否我们的话语足以说服国际友人,以证明我们的价值与自由平等、民主协商是可以共处的。另一方面,与第三世界,特别是非洲各国的交往中,我们仅仅关注的是彼此之间经济上的依赖,不关心非洲各国对政治价值的敏感,进而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亟需创建一套能够在国际上表达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让这套话语方式融入到世界体系当中,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的价值环境。因为我们只有先学会在价值体系上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沟通,才能依靠良好的价值环境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至加快“两个必然”的实现。但是,这个过程仍然是长期的。


  当前,我们既要看到资本主义国家自身的种种问题,坚定“两个必然”的信心,还要看到并不是现在的社会主义就能立刻代替资本主义,我们离代替资本主义的那个“社会主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同时,我们要立足现实,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两个必然”,必须先要发展好自己,发展好自己必须依靠吸纳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这首先要求能与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更好地在价值上进行沟通,而沟通所需要的是一种话语体系,这种方式使自己立于世界的价值环境当中,而这个创建自己话语方式,融入世界价值环境的过程本身就是具有长期性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呼唤构建更加科学有力的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高度重视,提出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同时,从突出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世界历史三个维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充分展现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生机活力。


  作者简介:雷晓琴(1985.11—),女,汉族,四川省乐山市人,职务: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党校教育培训科科长,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治学。

上一篇: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新思考

下一篇:顺势而变的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