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5-07-04 20:49

  摘要介绍了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现状,指出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困难的基本思路与目标任务,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饮水;现状;基本思路;对策;中西部地区
  
  在21世纪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最突出的问题:一是群众生活贫困,经济发展落后;二是干旱缺水,供水不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扶贫攻坚步伐,首先要解决农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问题,而解决中西部地区一些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就是扶贫攻坚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水利部在“十一五”计划期间,明确提出重点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困难及安全的问题。
  1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现状
  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及安全问题。2010年全国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5万处,分散供水工程11万处,首次实现了当年计划建设任务当年完成,保证了6 000多万农村居民及时喝上了干净、卫生的水。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还存在着严重的饮水困难及安全问题。2010年因大面积的长期干旱,全国新增临时饮水困难人数1 800多万人,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困难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二是资源性缺水严重。在西北地区,年降雨量仅200~600 mm,大部分地区在270~320 mm,并且分布不均,十年九旱,多年连旱。三是工程性缺水,在西南地区,年降雨量虽在1 000 mm以上,但由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复杂,山高坡陡,河流深切,岩溶山区石化严重,水利工程设施不足,有水蓄不住[1]。
  2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困难的基本思路与目标任务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饮水困难地区群众为了生存,长年累月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翻山越岭去拉水、背水,劳动强度很大,且占用了大量劳动力。由于缺水,农民长年不洗澡,一水多用,卫生条件差;在氟病区,由于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致使许多人丧失了劳动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在饮水困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也非常缓慢,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很大。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一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群众有时间从事经济活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群众脱贫致富;二是改善了卫生条件,减少了疾病,提高了群众的健康和生活水平;三是加强了团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困难的问题,首先要贯彻水利部党组提出的新的治水思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本思路是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近期重点解决中西部贫困地区群众有水吃的问题,并且要分地区、分层次地采取不同的投资政策和解决办法。远期是提高生活用水的质量和供水的保证率,普及和发展农村自来水,实现农村供水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2]。“十一五”计划期间,水利部将解决中西部地区列入“十一五”规划的4 53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血吸虫等饮水水质不达标问题,争取在2015年基本解决中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改善群众的基本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3对策
  3.1推广节约用水,强化水资源保护
  农村饮水困难地区大多是水资源非常短缺的地区,不但生产用水要推广节约用水,群众生活用水也要强调节水,特别是西北地区,降雨稀少,地下水埋藏很深。如西北找水计划项目,在部分地区发现的深层水埋深都在700~800 m,该水源是几万年才得以形成的,是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一定要实行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在水资源极度缺乏、解决饮水困难需开采深层地下水的地方,在水资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水的开采量和农户的用水定额要有一个控制指标。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控制用水量,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考虑,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3]。

  3.2实行政府主导,组织社会各界参与,加大投资力度
  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是一项扶贫性质的公益事业,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各地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经验表明,政府在投资、组织发动等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必须有政府行为作保障,这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该项工作涉及水利、计划、财政、扶贫等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同时,还要把全社会的力量组织起来共同参与这项事业,形成多方位、多渠道帮助西部解决饮水困难的合力。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关键是要加大投资力度。目前,要把现有的以工代赈、扶贫资金、国债资金、小农水补助费等各项资金,统筹安排,定向包干,重点用于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问题。
  3.3加快小微型蓄水工程建设,合理规划,严格验收
  利用集雨水窖等小微型蓄水工程来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困难,目前已经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在西北地区,以甘肃为代表的“121”集雨水窖工程,即采用修建人工集流场汇集天然降雨,每户建2眼水窖的办法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并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建一些保证率高的水源工程,以便在特大干旱年份采取应急措施,保证群众有水喝[4]。利用集雨水窖、水柜等微型工程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必须按照规划,集中连片,整村、整乡推进,解决一片,销号一片,不能撒胡椒面。农村饮水工程,单个工程规模小,形式多样,量大面广。因此,必须按照农村饮水困难的标准确定解决的对象和范围,认真细致地做好规划建卡工作。集中供水工程要落实到村,分散工程要落实到户,并按照规划卡片进行工程建设。报账制的核心是先干工程后付款,与传统的计划拨款制相比,可有效地促进工程任务的完成,避免出现花钱不办事或挪用资金等现象。但实行报账必须与严格验收相结合。如贵州省兴义市菜子湾村,是以一家一户兴建集雨水窖来解决饮水困难问题的。
  3.5有偿供水,合理收费,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除一家一户的水窖、水柜外,所有集中供水工程都要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5-6]。水价要给群众公示,让农民吃上“放心水”、“明白水”。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属于扶贫性质的公益事业,但要改变“大锅水”、“福利水”的观念,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工程管理形式。对水窖等小微型水利工程,产权明确归个人所有;对集中供水工程,可按照合作办水的原则,水源工程和骨干管网由水利服务站进行经营和管理,入村部分由农民自己管理。
  4参考文献
  [1] 于振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困难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2008(3):121-122.
  [2] 李仰斌.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困难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水利,2001(9):35-36.
  [3] 范永胜.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8(32):395,50.
  [4] 阿怀智,于梅.大通县农村饮水安全探讨[j].青海农林科技,2008(4):54-56.
  [5] 冯新,罗开春,王涛.因地制宜推进农村饮水安全科学发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2):30,33.
  [6] 李冬.双鸭山市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j].水利天地,2010(1):34.

上一篇:福建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技术循环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