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思考

发布时间:2023-12-11 09:02

  摘要:文章介绍了宁阳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现状,分析了改革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及对策,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供了决策。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49-2


  作者简介:李波(1983-),男,山东宁阳人,本科学历,山东省宁阳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助理农艺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基层农技人员如何顺应形势,实现自身价值,笔者经过广泛调研,针对当前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以期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供合理化的建设意见。


  1现状


  1.1机构设置情况


  宁阳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主要由县、乡(镇、街道)两级组成。县级农技推广机构有44个,核定编制人员共351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编制人员170人,县级分别隶属县农业局、县畜牧局、县农机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经管办,人、财、物由各局统一管理,单独或协调开展业务工作。乡镇农技推广机构采取以乡镇政府为主的管理模式,人、财、物归乡(镇)政府管理,各县局(办)负责业务指导,属全额公益性事业单位。


  1.2基础设施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办公、培训、试验室条件不断改善,但离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差得很远,表现为培训手段落后,试验室设备老化、试验操作人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培训,尤其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办公条件简陋,多数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均办公面积不足5平方米,甚至有的农业综合服务站没有单独的办公场所,只能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并且大部分农业综合服务站缺乏必备的办公用品,如: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照相机等设备,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不能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


  1.3服务群体发生变化


  当前,由于工业化发展速度加快,农村劳动者多为六一(儿童)、三八(妇女)、九九(老人),他们普遍存在素质较低,接受新事物慢,开拓意识不强,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着高新技术成果的传播,也为农技人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消极的影响。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8个关注三农方面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各项强农惠农项目的实施使农业发展出现了历史性新局面,全县农技推广部门为推广普及新技术、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农业发展新的形势和要求,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技推广主渠道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农技推广工作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加大


  农技推广是一门重要学科,世界各国都设有专门的农业推广机构,他的作用是不能替代的。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长期以来被行政主管部门削弱和替代了。目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政绩工程型,注重产量,轻视种植效益,其行为和效果都是短暂的。二是口号型,工作停留在材料和会议上,只做表面文章。这两种行为长期下去都会给农民和农技推广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可以说目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加大了[1]。


  2.2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有效地开展


  目前县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带有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归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主要任务多是为县级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而为农民服务只是出于其他工作的需要(如项目的强制推广)。这种工作目标不可能存在激励机制,对农技推广来说是一种缺乏活力、低效率的工作。对大多数农技推广专业人员来说,并没有良好的农技推广环境,制约了农技推广的热情[2]。


  2.3农技推广网络不健全


  目前全县仅有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村级均没有设立农技推广服务点,缺乏研究机构、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广泛参与,农企分家的局面普遍存在,农村专业合作社与县乡农技推广两大技术推广网络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协调,限制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2.4农技推广管理体制不科学


  一是编制严重不足。宁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辖567个行政村(社区),农业人口67.5万,18.1万个农户,耕地面积113.5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68亩。以种植业为例,目前,全县共有种植业农技推广技术人员97名,其中县级农技人员70人,乡镇农技人员27人,有多数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都是“1人站”(或称“站长站”)。根据中央、省、市及县关于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及种植业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测算参考标准,仍缺50余名农技人员。农技人员不足,将导致部分区域存在技术服务盲区。二是乡镇农技推广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宁阳县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实行以乡镇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人、财、物三权归属乡镇管理,各县局(办)对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仅有业务指导权利。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串岗混用,使一些不懂专业技术的人员长期在农业综合服务站岗位上,严重影响了三农事业的发展。三是农技推广队伍在年龄结构、中高级职称搭配上还存在较多问题,通过招考的大多为非农专业,挑不起服务三农的重担,农技推广队伍呈现年龄断层和老化的趋向,同时,由于晋升职称岗位的限制,出现了连续多年无人晋升的现象,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


  2.5经费投入不足,服务职能弱化


  全县有14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都设有农业综合服务站。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农业综合服务站靠财政拨付的人头办公经费仅能维持日常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必要的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只能停留到面上,根本到不了农民手中,工作表面化,形式化,服务职能严重弱化。甚至有的乡镇政府给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制定创收任务,根本不重视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使乡镇农技推广工作脱离了服务主题。


  3建议与对策


  3.1完善各项机制[3]


  3.1.1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文件精神,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明确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各县局(办)在招考人员时,应严格招考农业相关人员,进一步调整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结构,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人、财、物收归县局(办)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增加编制,充实力量,同时将县级各农技推广机构功能进一步整合,形成统一管理体制。在加强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同时,应搞好村级农技推广服务点建设,每村设立1-2名专职农技服务人员,发展5-10名农业科技带头示范户,整合农村远教、计生课堂等资源,打造村级培训网点。实现完善县级、加强乡级、发展村级农技推广机构的总体目标,形成县、乡、村同步,商、企、农参与,集科、教、服、产、学、研、推于一体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4]。


  3.1.2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工作机制全县农技推广体系全面推行岗位绩效目标管理及建立健全考评体系,积极创新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方式,推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包村联户制度,逐步形成农技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入户模式和机制。建立农业服务协会,吸收农业企业家、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入会,为农技推广搭建服务平台。


  3.1.3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要从发展农村经济,破解“三农”难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农技推广这项基础核心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列入县政府考核乡镇和部门的重要内容。同时,制定考核细则,严格按照农技人员工作责任目标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评比奖惩,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确保农技推广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让更多的农业新成果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1.4探索建立完善的职称晋升机制现有的以岗设位的职称晋升机制,极大降低了农技人员职称晋升的机会,不利于农技人员发挥专业特长。有关部门应适时调整职称晋升机制,充分体现能者上的理念。县级人事部门可以制定不同职称岗位考核办法,进行宏观管理,将职称评审权力下放到用人部门,用人部门可根据自身工作职能和工作需要设立不同的岗位,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实行竞争上岗,动态管理,以此调动广大农技人员的积极性。


  3.2加大财政投入


  近几年,随着中央、地方对三农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各项办公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目前全县缺乏一个固定的新型农民培训场所,许多新技术得不到示范、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缺少必备的场所和仪器设备,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一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中心,为培训懂科技、懂知识的新型农民提供场所。建立高标准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各乡镇组建农业机防队,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为全县人民的饮食提供安全保障[5]。


  3.3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3.3.1实施人才引智工程鼓励农技人员与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科技联姻关系,吸引专家教授来宁阳建设试验基地,采取基地共建,成果共享的原则,优先应用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用科技成果武装头脑,带动全县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引领宁阳农业沿科技农业方向发展。


  3.3.2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充分利用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资源和农村远教、农广校、职业中专等培训资源,开发农业各领域的培训课件资源和专家系统,定期不定期对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龙头企业管理、财务、营销、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学习档案,改变较单一的专业知识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成百上千的知识全面复合型人才和专一型高技能拔尖人才,提高农技推广人员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农业、发展农业,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对农技服务的需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6]。鼓励技术人员要积极申请担任科技特派员或到涉农企业、合作社担任技术顾问,实现与服务对象的零距离接触,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搞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让更多懂生产、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培植和壮大全县农技推广队伍。最终在全县形成以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为主体,合作社、涉农企业、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广泛参与,共同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献智出力的良好局面。本文来自《中国农技推广》杂志

上一篇:新形势下农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下一篇:做好宣传工作 促进农机化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