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6-03 10:0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全会公报,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同年12月31日,新华社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序幕正式拉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期做出的一项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是“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巳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构想,但当时仅限于设想或口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才将其具体化,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基于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将会影响国家稳定和现代化进程。因为现代化带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政治后果便是城乡差距。这一差距确实是正经历着迅速的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国家所具有的一个极为突出的政治特点,是这些国家不安定的主要根源,是阻碍民族融合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来说,必须面对和解决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问题。但是,仅仅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之于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是远远不够的,它的更深刻意义在于,通过国家整合,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状况,在业已分化的城乡差别的基础上重新构造城市与乡村的有机联系和统一性。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必须寻求一种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的方式,以建构统治的合法性。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在今年的“两会”上三农”问题再次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比如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贾常生在两会发言中总结出的几大问题:“农村‘五差’:生态环境差、公共服务差、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差、村委会选举政策差、农村领导干部干劲差;农业‘五慢’:农业技术推广16慢、农业结构调整慢、种子优良化慢、规模性经营慢、农业设施改建慢;农民‘五怕’:一怕政策变,二怕粮食、农产品价格变,三怕物价涨房价涨,四怕老无所有,五怕城乡差别大。”这深刻地指出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具体来说,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没有充分利用好中央的各项优惠政策。


  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构想后,相关配套政策也已陆续出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和政府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制定农机补贴等优惠政策。但这些优惠政策必须得到大力宣传才能发挥其激励作用,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农问题


  2.部分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不够务实,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在很大范围内依然存在。农民是弱势群体,必须采取具体而完善的措施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3.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文化素质偏低,将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素质偏低,严重阻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经营管理素质偏低,大大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所以,科技教育进村人户,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应有的题中之义。


  4.在中央补贴资金的应用上有待完善。


  有些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经科学论证拍脑袋决策”,随意支配有关资金的使用。导致有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不太重要的项目上却又追求形式主义,搞“政绩工程”,导致补贴资金没有整合利用,基础设施没有合理规划等一系列问题。


  5.传统观念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障碍。


  许多农村地区仍深受封建思想影响,宗族观念很深,消极、守旧,不思进取,缺乏真正有能力的基层干部去打破这一传统,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中央的政策是关注民生的,地方的举措应贴近民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在三要三不要的框架内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要突击成政绩工程;要在条件好的乡镇村试点引路,不要一刀切地撤村并村;要在居民点内合理规划,不要侵占基本农田人为形成更多的空心村。新农村建设好事要办好,我思考应在以下五个方面求真务实,做出努力:


  1.充分利用政策优势


  要充分利用好中央的农机补贴政策,鼓励好引导好一部分农民成为农业机械化专业户,政府搭台他们唱戏,从根本上把9亿农民从强体力劳动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生产得到发展的同时,农民人均纯收人也相应得到提高,为新农村建设备足后劲。


  2.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在职能转变上要有务实的举措,全方位、多领域针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他们的合法权益等要保全,中央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方面,一如既往保持高度关注态势。农民的生活真正宽裕以工补农是主渠道。


  3.积极推广新科技


  要使科技教育进村人户,让农民接受新品种、新技术,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种植模式,发展订单农业、特色农业;产出绿色食品、稀有产品。在自身的土地经营上创高产值,使自己的劳动成果不光有市场,还要进超市。新型农民的出现,也是乡风文明的开始。


  4.努力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


  中央在三农问题上要继续出台和完善扶持政策和补贴资金覆盖面,要整合利用好、集中使用好各项资金,居民点的道路硬化、街道照明要有前瞻性,居民户的改厕改厨、庭院美化要讲实用;居民区的幼教老养、公共设施要求合理化,改变高宅陋院、参差不齐的现状,整齐化一也是村容整洁的象征,并不一定全部建成小别墅才算新农村。


  5-加快推进基层民主建设选拔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奉献精神的有志青年到农村去,担当村官、乡官,推行好农村的“三资”管理新机制,打破农村宗族家族式的固守自封旧观念,真正把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宣传使用到广大农村,民主管理好区域内的一切事务。


                                                                            张翅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河南郑州)

上一篇:三农问题与农村职业教育

下一篇: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