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发布时间:2016-04-18 08:3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农业部门围绕产业发展,立足生产实践,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农业农村人才规模稳步壮大,结构不断优化,为近年来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总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够合理、投人严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认识和工作不到位、发展不适应等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本文从农村职教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人手,探讨如何通过振兴农村职业教育,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使命


  1.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职业教育具有针对性、生产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实用性人才产生的有效途径,他所培养的对象,可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就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更多实用的农业农村人才,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打造“三农”发展的未来。


  2.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的发展体现着政治文明的发展,教育是实现政治文明的途径。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农村政治民主与法治的建设。职业教育所包含的基础教育功能,起到教育陶冶广大农民、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党的最新理论和惠民政策以及相关法规的作用,使公民的民主与法律意识增强,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现代法制意识和政治觉悟的新时代农民。


  3.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是促进文化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职业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从而增强农民的凝聚力;一方面能够结合社会生活和行业生产的特点及发展的需要,进行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形成优良的社会文化风尚,更加自觉自愿地投人到建设家乡的生产活动中去,使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动还不富裕的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1.传统教育观念不利于农村职教发展


  职业教育在一些人的思想上还是处于普通教育之下的“二类教育”和“补充教育”,尤其是在农村,教育部门无论是政策、资金还是行动上,“重普轻职”的现象还很常见,而这种对农村职教的轻视与偏见,阻碍了农村职教的发展;对农民而言,孩子只能通过读书升学来改变农民身份,在面对诸多升学选择时,比较起普高,职业学校往往是最后没有办法的选择,有的甚至放弃职校而直接选择外出打工,职校招生的数量和质量明显处于劣势,这种对职教的偏见严重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2.资源限制办学条件的改善


  目前,许多农村职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只能租用附近民房作教室进行教学,更没有专业教学所需的实验室及实训设备,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返乡后可以为本乡的新农村建设带回先进的思想,严重影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此外,是影响学校运作CIS的一个重要因素。图书资料不足,脚痛医脚”,尤其是专业图书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质量差,也可以是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二是应用要素,限制了培训范围的扩大,农民培训项目的覆盖面还不到5%,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实际需要。党的“十五大”确定了教育产业化,要求职业教育谁受益谁投人的原则,这样一来,农村职业教育除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拨的少量专项经费外,受当地经济条件限制,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人十分有限,一些生源少、效益差的职校办学经费常常人不敷出,维持正常办公都有困难,也就更难以改善办学条件了。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缺乏调查,


  3.没有体现兴农为农的办学特色


  农村职教是为“三农”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然而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仅为1.6%,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许多农村职校在办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现象。如在办学方向上,不注重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发展,一味强调升学,职校办成了普通高中;在办学形式上,不重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进城务工农民实用技术的短期培训,不能发挥出职教在再就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人才培养上,这几年高职一窝蜂地上经济方面专业,农林牧专业几乎荒芜,不能结合市场需求和当地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招生办学,既没有体现服务当地的宗旨,也没有体现自己的特色,无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但可以培养其实际操作与动手的能力,同时也给自己的办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以期在社会公众心目中产生良好的影响。;另外,农村职校产学研结合层次低,农村科技示范及推广作用不突出。


  4.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据笔者调查了解,当前,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尤其是农机与农技技能培训较少,加之,由于农村条件较城镇艰苦,而职校又常常需要下到农村实地进行农业技术方面的指导教学,少有专业教师愿意吃这个苦到农村职校任教,导致专业的培训师资人员匮乏,隐形流动性危机大。现有师资所授课和所学专业不对口现象普遍,已具备了相当的知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强,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机会少,并进行了课程设计,层次低,“构建各专业学科相互协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教育内容不符合农村学生的需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基本没有形成,同时在教室中提供足够的网络与电源接口,难以培养出农村适用的优秀人才。


  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大人才储备支撑


  1.加大职业教育在农村的宣传力度


  职业教育要得到长足发展必须先更新观念,这要求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及其领导要重视职业教育,转变“重书本、轻技术,重普教、轻职教”的传统思想,尤其是要充分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其次,依托相关部门对广大农民家长及学生广泛进行职业教育培养方式及培养目标的介绍与宣传,尤其要结合职业教育“产学研”办学方式对就读职业教育院校毕业后的职业前景进行大力宣传,促进其观念的改变。


  2.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党的十六大以来,民生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农村,要保民生就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最长远的民生是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重视农业农村人才就是重视“三农”事业的未来,培养农业农村人才就是打造“三农”发展的未来,应扩大投人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我们还要鼓励多元化社会资金投人,充分调动民间与社会力量投资和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各类资本以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社会投人为补充的多元化投人格局,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弥补政府供给不足的缺陷,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问题。


  3.按服务三农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两个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等六方面重点人才,按“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指导思想,改变以往那种轻视农林畜牧类专业建设的观念,承接课题研究,把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于面向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多渠道转移和消化农村劳动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对民办职业院校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相当部分毕业生在创业中崭露头角。走校乡联合的路子,形成为当地服务的职教特色。根据各乡镇的具体情况和农民的实际需要,高职教育应针对旅游行业的特点和目前高职旅游教育的现状,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即务农技能培训和进城务工技术培训,就业指导自1999年教育部把发展高职教育的权利与责任交给省级政府以来,增强实践能力。一种校企合作的培训模式持续下来并得以不断发展,但城乡间的差别却依然存在。因为只有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相结合,分别对务农的农民和务工的农民提供智力支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培育新型农民和乡镇企业的一线工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重点建设好5所职业技术学院,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服务。


  (3)供求不匹配。


  4.加强农村职教师资队伍的培养


  政府应从制度上去理性思考如何从资金及政策上稳定师资队伍,留住现有师资,吸引新的师资力量。可以考虑,以建设一支稳定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为目标,通过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留住优秀师资,改革职业学校人事制度,聘请一批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乡镇能人”、“种植大户”等为兼职教师,充实师资数量,优化师资结构;其次,增加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的资金投人,广泛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教师全员培训,提高师资素质水平、增进教学交流,为农村发展培养急需的紧缺人才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概而言之,笔者认为,在新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技能型、实用型的人力资源有着旺盛的需求,它是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应该在注重普及农村基本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挥其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一线战斗力的作用,培育一大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思想变革、带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实用人才,共同创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未来。

上一篇:论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基本对策

下一篇:浅谈村镇银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