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联系社会热点讲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效

发布时间:2016-08-19 15:52

  本文从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角度论述,坚持理论讲授与社会热点相联系,是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并指出应注意的事项。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其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和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然而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发展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趋势,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引着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高校思想政治课作为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武装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新形势下,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仍然需要在贯彻执行这一原则上下功夫。但目前该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倾向,部分教师虽然也能理论联系实际,但列举自然现象和历史事实多,回避对现阶段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解释,理论讲授与深入引导相脱节,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多元价值观念与我国主流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无法满足学生求真求实的心理需要,学生兴趣索然,不愿学习。因此,探索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全体教师应重视的问题。笔者在多年来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坚持理论讲授与社会热点相联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

 

联系社会热点讲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效果


  以课堂为阵地、以教材为依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实际是多方面的,有自然规律,也有社会现象,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国家大事,也有家庭琐碎小事。从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角度来讲,紧密联系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实际问题及其在青年学生思想上产生的反映,更为迫切、更为重要。首先,社会热点是现实社会中对学生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客观事物,是学生急于得到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情感丰富,好奇心强,喜欢求新求异,联系社会热点讲授,符合学生心理行为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知、情、意、行转化,有利于师生双方互动交流。其次,思想政治课原本就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其根本任务是“育人”,把思想道德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觉悟和能力,引导大学生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用理论解决思想问题,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由于经验积累、社会阅历有限,辨别真伪能力不强,对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因制度不完善而出现的某些社会现象不能给予客观理性的解释,往往把非本质非主流的现象当成社会的本质和主流,以致对个人前途产生悲观情绪,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思想政治课只有立足于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对大学生思想中产生的深层次认识问题绝对不能回避,及时将社会经济、政治改革出现的热点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体现出时代性、生活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在理顺理论与社会热点的契合点上,提高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把握问题的本质,才能使学生对理论产生认同,从而明理践行,自觉从言行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由此可见,坚持理论联系社会热点讲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1]的迫切需要。只有这样做,思想政治课才能成为受学生喜爱的课程,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效果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这节内容时,学生们都能够接受教材上讲的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基本观点,但不少学生却对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悬殊”感到困惑不解。他们说:“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何谈起?”这个问题教材上没提到,但若避而不谈,所讲理论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不能用来指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甚至可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产生怀疑。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在备课时,认真领会党的政策精神,运用报刊有关资料,补充说明教材中原有的结论,让讲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课堂上我向学生们作了三点分析:其一,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可以说共同富裕既是过程,也是目标,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要实现这个目标,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特殊国情的国家里,齐头并进地发展不行,所以邓小平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的这一发展战略在今天取得了信服的成果。一部分地区凭借有利条件快速发展,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实现了先富,并带动和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其二,目前贫富差距的确正在不断扩大,但并未出现两极分化。按照马克思的论述,两极分化是指整个社会中形成了界限分明且对立的两极,即极富有人口和极贫穷人口,并由此形成了明显对立的不同阶层或阶级及其之间的深刻矛盾和冲突的社会现象。我在向同学们介绍了国际社会用基尼系数来测定贫富两极差距程度的方法后指出:从基尼系数统计数据来看,我国贫富差距确有拉大的趋势,但没有达到两极分化程度。其三,尽管我国社会没有出现两极分化,尽管由市场竞争和个人人力资本因素决定的收入差别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但贫富差距过大则会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例如实行按劳分配、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对低收入者给予社会保障等政策,将有助于防止贫富差距拉大,有助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外,对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还存在剥削、如何认识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等问题,都要给予合理的回答。这样讲,同学们学得有趣,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既给他们解除了内心的困惑,又促使他们学会在社会大局中理性思考,意识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思想政治课联系社会热点讲授,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教师应事先进行调查研究,弄清楚学生有哪些思想问题,以便在讲授时做到有的放矢,明确哪些章节联系什么思想实际,先联系什么,后联系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其次,选用的社会热点事例应具备以下特性:①思想性。事例是当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且在学生中存在大是大非的思想认识问题,涉及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就是说事例要紧扣课程教学目的,贴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蕴含着教材基本理论和观点,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能引起学生的关心和思考,达到端正认识、提高觉悟、增强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②科学性。事例能对理论作出正确的说明,不会产生歧义或误解。③真实性。如果事例是虚构的,就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只有事例是真实的,才能使学生相信理论并应用理论。

 

  作者:樊平 来源: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2011年8期

 


上一篇: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序列化的初

下一篇:阿拉伯社会主义工业化历程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