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论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理性思

发布时间:2015-08-27 14:17

论文关键词:当代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国家关系 理性思考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但又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为指导,对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现实、关系及其历史定位进行理性思考,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一球两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于同一世界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已经到来的21世纪,我们还很难说是“资本主义总崩溃”或“社会主义全面复兴”的时代.因为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很长时期内两种制度共生并存的局面不会改变,而当前处于相对弱势的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问题。

一、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面对的“尴尬”局面

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并且富有预见性的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7O多年前,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的实质和基本特点,做出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2的着名论断。2O世纪5O年代,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在反帝斗争中为了形容帝国主义“纸老虎”的本质,也使用了类似“帝国主义如同在大海中抓住一根稻草作垂死挣扎”的语句。然而,2O世纪后半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轨迹似乎偏离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所做出的科学预测,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尴尬”的局面。

首先,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当代社会主义政治上的“相对优势”荡然无存。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苏联,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从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二战”中,苏联成为抗击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主力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的展示。“二战”不仅没有达到帝国主义扼杀社会主义的图谋。相反,战争催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终于汇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占当时世界人口13、土地面积1/4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此外.大量的刚刚取得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也都纷纷走上了“非资本主义道路”。有力地支持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单单指的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新生事物取得了政治上的“相对优势”.而经济等其他方面与资本主义相比仍然处于明显地“弱势”然而,即便是这种单方面的政治上的相对优势也足以显示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吸引力。“历史活动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O世纪后半叶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从苏南冲突到中苏两党关系的彻底破裂,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已经分崩离析、土崩瓦解而2O世纪8O年代末9O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则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人了2O世纪的最低谷,亚非拉一些走上“非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也随着苏东巨变而纷纷改弦更张.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当代社会主义政治上的“相对优势”荡然无存。现在,除了5个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外,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仍然是资本主义制度,或者说社会主义在这个星球上仍然是“少数派”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并没有步人衰弱期.相反.它仍然具有很强的扩张能力和发展空间。“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吸取了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教训.特别是在借鉴和吸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等优点的基础上,扬弃了原有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也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构筑了“减震器”;同时,它们还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这些条件下,资本主义世界很快走上了恢复和发展之路。“二战”以来,尽管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种种困境,两极分化尤其严重,但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呈现出一种发展的态势。当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在艰难的进行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率先进人了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人类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而问题恰恰在于,当今世界的高科技领域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绝对的优势。对于资本主义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难估计,社会主义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巨大空缺也很难在短期内填补。

最后,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文明。社会主义扮演的还只是“历史的配角”。这既是由前面两点必然演绎出来的逻辑结果,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必须承认的一个基本事实。当今世界的绝大部分地区实行的仍然是资本主义制度,也就注定了世界的主体文明仍然是资本主义文明;资本主义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自然也就能够主导东西方关系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没有改变,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仍然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如此等等。“一球两制”、并且是极为不平衡的“两制”,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两种不同制度共生并存的局面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被超越。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国家是现代国际关系的主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根本上是由国家利益所决定的。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其对内对外维护的自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国家又是一定民族利益的聚合体(即民族国家)。因而,国家在对外关系中除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外,还要维护一定民族的利益。不同国家的利益是不同的,这就必然会造成国与国之间时而合作时而冲突的复杂的国际关系现象。当国家之间存在共同利益时,就会表现为和平共处、协作进步的状况,而当国家之间存在利益矛盾时,就会呈现出分裂对抗、相互斗争的局面,这是国家关系的一般规律。

国家实力是一国在国际关系中处于何种地位的根本依据,也是决定该国能否很好地维护本国利益的重要筹码。因此,现代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实质上就是实力与实力的交往。而由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会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文明与蒙昧,因此,民族国家在对外关系中一般都应该积极地学习他国经验、借鉴他国文明以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发展本国。事实上,人类社会就是在各种文明的相互碰撞和激荡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社会主义制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最为先进的种社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根本对立的:但这种对立也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既不能无视两种制度之间的对立性,也不能片面夸大这种对立性抛开两种制度之间的对立性,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载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之旧j的关系应该具有一般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特点。国家作为,、复杂利益的共同体,它首先是一个主权国家,就应该参国际分工和合作.积极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和文明。展开与别国各种各样正常的交往、融人世界体系当中。以增强本国蛮力、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而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资本主义国家交往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这两种国家之间的+般关系,随意地给一些本来不属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事物贴上社会制度的“标签”而加以拒绝。“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三义国家曾经犯过的一种通病,结果自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完全把社会主义国家置身于世界文明进程之外,并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毕竟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还具有特殊性.即其对立性。这种对立性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而是道路的选择问题}土会主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它的建立与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物质载体。因此,牡会主义国家在融人世界体系的过程中,还必须维护国家丰_救和政治文化利益。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坚守社会主义阵地:世纪8O年代末9O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之所以遭到了严重的挫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模糊了两种不同制度及其国家之间的根本对立性.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结果在与资本主义竞争的过程中败阵来。

三、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历史定位

如前所述,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更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一方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历经空前的分裂和动荡之后,剩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稳住了阵脚.而且都已经走出了困境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果: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并成为了当今世界国际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要“一极”;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共产党。许多仍在坚持不懈地努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涌动着新的春潮;另一方面,“二战”后.资本主义通过对自身的不断调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其固有的基本矛盾。并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中不断生成社会主义发暖因素;在资本主义主导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通过与社会主义的交往和渗透.企图改变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有必要对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进行历史的定位而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定位所依托的时空概念不应该是,、体的人的生命过程,而是人类社会整体演进的历史长河:(-)资本主义不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两制国家并生共存的局面将持续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因素.当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精辟论述。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胜利,并不是一种超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是否走到了它的尽头,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现实状况。

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状况表明,资本主义通过对自身的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还能够容纳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步入衰弱期。因此,资本主义不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两制国家并生共存的局面将持续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所犯的一个严重错误就是低估了资本主义、看近了共产主义.只看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趋势而忽视_『这种代替过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游离于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之外,而应该大胆地与资本主义展开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地融人世界文明体系当中。

(二)“东弱西强”的基本现实,注定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仍将是一个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缩小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差距的长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认为社会主义应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而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然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偏偏没有出现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诞生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这种现实社会主义与理论社会主义之间的巨大差异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社会主义并没有享受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成果.理论上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实际上并不完全具备。事实上.现实社会主义几乎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即便是社会毛义发展到今天,在很多方面与发达资本主义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盲目抵制和否认资本主义,急于超越乃至战胜资本主义,结果把社会主义几乎送上了“绝路”,教训是深刻的。

实际上,盲目抵制和否认资本主义,急于超越乃至战胜资本主义的思想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从理论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的过程,任何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的出现都是对以前社会形态的超越和扬弃。马克思认为“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F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_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尽管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但在发展上的历史联系是无法割裂的。从实践上说,现实社会主义都是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与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为了赶上乃至超过资本主义,惟一的办法就是虚心地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列宁根据当时苏联的落后现实,就曾指出:“没有资本主义文化的遗产,我们建不成社会主义。除了用资本主义遗留给我们的东西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用来建设共产主义。”列宁甚至用它的一个着名的公式来说明问题。他认为.“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一总合一社会主义。”_6对此,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也指出:“认识落后,才能改变落后;学习先进.寸能赶超先进。”-一2O世纪社会主义由兴盛到曲折再到崛起的历史表明.盲目排斥和拒绝资本主义只能是死路一条。可以说,“东弱西强”的基本现实注定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仍将是一个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缩小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差距的长过程,是一个积蓄、发展和壮大自身力量.从而取得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平等地位”和“竞赛资格”的长过程.任何急于战胜或超越资本主义的做法都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两制国家关系将进一步加强.

社会主义国家在赢得有利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力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世纪之交人类社会生活当中最为重大的一种历史趋势和必然现象,是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社会化的结果,是生产力的超国界扩张。信息和网络技术的Et益发达、使经济的发展超越了民族国家和社会制度的界限,将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联系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可以实现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优势互补: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可以解决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可以存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业化过程,为实现社会芒义的现代化创造各方面有利条件: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叮以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借鉴社会丰义国家经济管理士面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生立_十J的发展: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都面临着共同的全球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依赖于世界各国的协作和共同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两制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可以实现“双赢”局面。

但是,两种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除r具有一般性之外,还具有特殊性。尽管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会有一定程度的淡化,两制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对话与合作,但这两种制度之间的对立和}争、会消亡.社会主义国家仍将面临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和挑战.对此.社会主义国家要有清醒的认识。

首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惯用手段未变.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决不能淡化直识形态领域的对立和斗争。“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不可“战”胜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另一种斗争策略一和平演变”.打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即通过与社会主义展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接触和渗透,达到改变社会主义方向、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而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武器就是意识形态,通过模糊或淡化两种制度之间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而战胜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付社会主义的一贯手段,这种手段至今没有改变,今后也不会改变。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胜》就是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政策的真实反映。在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这种政策所带来的危险性也会大大提高。事实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任何时候都绝不会“溶合”,也决不能“溶合”,淡化或忽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只会葬送社会主义。

其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各方面绝对性优势.向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有可能损害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国际通行规则和政策的制定都会更多地有利于资本主义,不平等的国际旧秩序只会使处于相对弱势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加被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要积极地参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另一方面还要坚决地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决不能拿原则作交换。这是摆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面前的严峻现实问题总之,“一球两制”的基本局面、“东弱西强”的残酷现实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这既是历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当代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取得最后全面胜利的必将是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

 

上一篇:试论从¨经典社会主义”到¨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下一篇: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