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以人为本”的三维规定

发布时间:2015-08-13 09:45

  [摘要] 全面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就是要以人对物质成果的支配和共享为本;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着眼,就是要以制度安排对人的个性的激活和对人的能力的开发为本;从人与人的关系着眼,就是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为本。

  [关键词]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以人为本”是这一思想体系的本质和核心,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开关”。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维关系着眼,全面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对物质成果的支配和共享为本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由此自然被纳入人类认识和改造的范围。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人通过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以自身所做出的改变来引起、调整并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变换,将内在的本质力量、主体属性与精神品格不断对象化与客观化,由此创造出一个属人的世界,在物质产品中深深打下了人的烙印。物质成果被创造出来后,一部分以消费的形式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另一部分以积累的形式用于延续和扩大再生产。可以说,没有物质成果的创造和积累,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但是,与作为主体的人相比,物质成果只具有次要的意义,只是人类求生存与求发展的手段与条件。进一步说,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物质成果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作为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物质成果都应当由创造者来支配和享有;相反,如果创造者无法支配与享有物质成果,社会生产将不可避免地中断,创造者也会失去或降低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人必须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创造者应当支配和占有物质成果,既不能让创造者与劳动成果相分离,更不能让物成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
  从历史上看,在等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凭借等级特权强迫被统治者从事各种物质生产活动,并强行独占和享有其物质成果,创造者与物质成果发生严重分离。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在形式上打破了人身依附关系,但却使人们不得不面对“物的依赖性”的异化世界:不仅劳动成果成为与创造者相分离的外在力量,而且人的价值往往要凭借物的价值以扭曲的形式来表现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物质成果的结合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实现二者的直接结合仍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旧社会的某些“痕迹”,由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主要矛盾,由于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仍然存在着重物轻人、甚至见物不见人的某种偏向。比如,在经济建设中,过多地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来获取物质财富,而不太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与开发;在统计考核中,过分突出物质成果的增加和GDP的增长,不太重视物质成果的分享状况与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程度;在价值取向上,一些社会成员极度夸大物质成果的化身——金钱的地位与作用,相对忽视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等。这种现实偏向不仅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与协调性,而且阻碍着社会公平的合理实现。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质上是对这种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偏向的校正与超越。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进程中,要在抓好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同时,进一步突现创造者的主体地位,进一步使人民群众真正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在发展理念上,要把发展的任务与发展的目的结合起来,不是为了积累物质财富而追求发展,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而实现发展;在发展方式上,要从过度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向注重人力资本的开发转变,主要依靠并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在成果分享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努力顾及人的多样化需求;在价值导向上,打破或淡化金钱至上的神话,引导人们更加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
  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着眼,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制度安排对人的个性的激活和对人的能力的开发为本
  制度是人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借助制度可以把不同阶级、阶层与利益集团的人们整合、凝聚在一起,使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多样化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由此达成一定的公共秩序。制度安排体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既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又以反映主体的利益和意志为导向。一定的制度安排既要告诉人们能够、应该或必须做什么,又要向人们发出相反的指令。可以说,制度安排对人发挥着双向的功能:一方面,以强制性的形式规约人们交往活动中的偏差或失范行为,对违反或破坏社会运行的行为采取禁止与惩处的态度,由此发挥约束功能;另一方面,对促进和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采取认可与支持的态度,促使千差万别的个体行为纳入促进社会发展的统一轨道上,由此发挥激励功能。从理论上说,只要制度安排侧重于约束人,社会必定处于保守僵化甚至停滞倒退的状态;相反,凡是制度安排侧重于发挥激励功能,必定是社会处于上升与进步的时代。因此,从历史进步的视角看,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制度安排应当越来越有助于激活人的个性、开发人的能力、挖掘人的潜能。
  从历史上看,以往的阶级社会在总体上都是建立和维护着以约束性为主的制度,为了长久地维持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既压抑着人的个性,又束缚着人的创造才能,使被统治阶级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精神上受麻痹。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的先进制度,从根本上消灭了抑制人的创造性与个性发挥的根源,为建立激励性制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长期奉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却存在着侧重于约束人的弊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无疑有利于人的个性的激活和对人的能力的开发,但其完善和健全必将经历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因此,在新旧体制交替与转轨的现实中,一些不利于调动人的创造性和发挥人的个性的制度仍然在起着一定的作用。比如,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把人牢固地限定在出生地,对人员自由流动持约束态度,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再如,现行的有些人事制度,以管住人、保持常规为取向,没有给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设置广阔的空间;另外,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在分配政策上虽然打破了平均主义,但还没有完全实现按能力与贡献进行分配的目标。

  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大建立和完善激励性制度的力度,使制度安排充分发挥激励人与激活人的功能。在当前,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注重贯穿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充分顾及人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大力挖掘人的潜能并开发人的能力,努力建设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激励制度体系。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积极推进知识、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改革。其次,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凭业绩选人用人的竞争机制,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第三,要健全与完善人才奖励机制,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以政府奖励为引导、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多元化格局。最后,要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等制度,打破城乡壁垒、身份限制和观念歧视,鼓励人们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流动,在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中为社会发展创造财富和价值。
  三、从人与人的关系着眼,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为本
  利益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基本纽带,由此人们发生与扩展着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交往关系。对于个体来说,总是先追求最基本的物质利益,然后才去追求政治利益与精神利益;对于社会来说,既要协调好个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又要平衡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从理论上说,人人都应当具有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的平等权利,社会也必须把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控制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从历史上看,阶级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在根本利益上处于对立状态,由此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地位。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消灭了人剥削人的旧制度,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人们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扫清了障碍。但是,在新旧体制转轨、社会变革加速推进的条件下,人们的利益关系在调整和再调整中发生了新的分化、产生了新的矛盾,收入差距的拉大直接造成了某种社会不公平现象。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着力点,不仅要妥善处理好富裕群体与困难群体的利益关系,而且要切实强化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富裕群体与困难群体的关系着眼,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以维护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为本,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影响、利益关系的调整、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个体能力的差异,在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有所提高的同时,既诞生了一个富裕阶层,又产生了一个困难群体。以人为本实质上蕴涵着社会公平,不仅每个人都应该公平地享有创造、获取和分享各种利益的机会,而且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和扶持那些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产和生活上有困难的群体。这就要求,高度尊重富裕群体的创造能力和业绩贡献,继续为他们提供展示与发挥才能的环境和空间;与此同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扶助困难群体方面,努力增强其发展能力,设法提高其收入水平,不断改善其生活质量。由此来看,坚持以人为本,在当前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最现实、最紧迫、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抓起,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积极促进和扩大就业,着力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工作,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教育、卫生等事业,努力解决城乡群众上学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从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着眼,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政策与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现在党的领导干部主流是好的,但有些党员干部滋长了严重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与主观主义习气,少数干部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污腐化,由此败坏了党的声誉,损害了党群关系,背离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诚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满腔热忱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领导干部也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领导干部还要改进领导方式,转变思想作风与工作作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起来,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夏甑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欧阳谦.20世纪西方人学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韩庆祥,邹诗鹏.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韩庆祥.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韩德震.人的哲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10]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1]黄楠森.人学的轨迹[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12]袁贵仁、韩震.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上一篇: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再反思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的逻辑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