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社科论文>科技论文

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危机思考引导分析论文(共6篇)

发布时间:2023-12-06 09:42

 

 第1篇: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的论述


  自然辩证法的起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思辨自然哲学,一直以来都延续着自然哲学的实现传统,揭示了自然、社会以及思维本身的客观规律,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深入,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其研究的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慢慢演变为另一个科学技术哲学。虽然科学技术哲学被标榜为自然辩证法的新范式,但是二者还是存在较大的区别,比如说基本内涵和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人的思维去透过所感知的现象看到本质,研究的是自然、社会以及思维本身的一般性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主要因素,因此慢慢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以及领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哲学体系——科学技术哲学。一直以来,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的界限都是比较模糊的,目前众高校的《自然辩证法》一科已被《科学技术哲学》所取代,但是这并不代表二者的本质相同,也不能说明科学技术哲学已成功地取代了自然辩证法在哲学研究中的地位。


  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其实一直以来都延续着自然辩证法的传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不断加入了新的科学技术元素,这两者其实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本质研究对象其实就是自然科学,由于它的起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因此理论上是坚持黑格尔的自然哲学的,自然辩证法在我国属于正统的哲学意识形态,始终关注着社会现实的发展,处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前沿。而科学哲学作为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倾向上来说是与黑格尔的思辨自然哲学不同,而且拒绝意识形態化,强调学科的自主发展,将学科建设放在第一位,其研究领域与自然辩证法相比较为收敛。


  关于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关系,答案并不确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科学技术哲学无法替代自然辩证法,虽然一直以来,科学技术哲学都被标榜为自然辩证法的新范式,是在恩格斯所创建的自然科学理论上,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建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但实际上,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在多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①基本内涵不同。自然辩证法属于“辩证法”,是哲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本质是探讨客观规律,而技术哲学就是哲学的一个部分,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②研究对象不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社会以及思维本身,而科学技术是自然哲学的拓展,研究的是自然科学技术、人与自然的关系。


  2.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种系统理论,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自然辩证法所阐述的领域,随着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其辩证法关系慢慢被揭示出来,体现出了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客观规律。人类的活动和发展,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改造自然界的过程,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就是自然界自身发展规律和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提出,虽然他的著作未完成,但是成功地将这一系列的理论表达了出来,在他去世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重要哲学理论,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一直在深入,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局限性慢慢被打破,成为了论述社会发展中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的理论。其实,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个现状,在以往工业不发达的时候,人类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自然的变化,因此,自然规律是影响人类创造的主要因素,然而人的最大优势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很强的创造力,拥有着改变整个世界的力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的意志已成为影响地球生态平衡的决定性要素。


  早在上个世纪,自然辩证法就已经被引入我国,但是迫于当时学术环境比较差的影响,并没有什么显著的科研学术成果。此外,影响到自然辨证法在我国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当时人们视野狭窄,其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而且对于信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者来说,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具有特殊的含义,值得人深深研读,任何人对于其中的理论的一些批判性意见都会被视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玷污。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也处于发展停滞的阶段,甚至在那一时期,成为批判学术权威的利器,大部分公开发表的自然辩证法文章中,表达的都是对“唯心主义”哲学以及资产阶级科学家的批判。当时的文革环境,将自然辨证法引入了歧途,成为人们批判争斗的武器,相关理论研究停滞不前。


  指导改革开放,才令自然辨证法在我国的理论研究领域和实际应用领域取得了质的突破。在接下来的十余年,相关著作被翻译为中文,大量刊行,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探讨氛围,学者广泛接纳了来自西方的科学哲学理论,对传统的科学哲学问题、发展的科学问题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同样也要以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哲学理论的研究。自从我国国门打开,经济发展欣欣向荣,虽然经历过痛苦的黑暗的时期,但最终迎来了黎明的曙光。我国吸收了大量的优秀的国家发展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经过长期的实践,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就是自然辩证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演变而来的理论,提倡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规律。人的发展应顺应自然规律,尊重客观事实,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寻求辩证的发展。


  自然辨证法其研究领域广泛,其实并不局限于对自然界发展规律的探索,“自然”是研究对象,并不是特指自然界本身,它研究的是某一指定事物的一种发展规律,需要透过事物本身,看到实质性的内容,即人们有过自己感官获悉的现象以理论思维去获取其中表现的本质。在一开始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中,的确是以自然现象的研究为主的,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已经不是主导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了,慢慢地,自然辩证法所涉及的领域压在不断扩展,增添了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等内容,系统的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客观规律。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与一般的科学技术研究不同,它所揭示的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方面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实际表现以及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哲学探究。整体上来说,自然辩证法处于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中间地位,它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改变,现在改称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它横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研究领域包含了自然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哲学等各个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科学项目,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期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比如说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科技也成为了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内容。


  3.结语


  自然辨证法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但是又与黑格尔所创建的思辨自然哲学不同,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规律。自然辩证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拥有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而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门,以科学技术研究有着质的区别,研究的是自然科学技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学科建设放在第一位,拒绝意识形态话,强调学科的自主发展。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的模式和纲领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其基本内涵和研究对象都是不同的,只不过仍然包裹着自然辩证法的外壳。


  作者:王力蔚

  第2篇:基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的微博舆论引导


  微博是一种全新的对话工具,能够有效实现传播之间的交互,并不在限于文字和图片,进而使传播效率有所提升,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碎片化信息载体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介质,进而实现对舆论引导的作用。不过,微博的信息传播正趋于无监管状态,结合其自由的传播特性,使社会舆论难以维持在健康层面,也可能因此而造成舆论失控,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因此,本文从科学技术哲学角度出发,深刻研究微博舆论引导的机理,进而使舆论得到更好的监管。


  一、“前见”的概述


  “前见”是本文必要的研究工具,该词源自于伽达默尔的哲学理论,是指主观意识下对被解释物体的判读,进而造成对物体解释的影Ⅱ向。人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在意识支配时产生判断,而“前见”则是在意识形成之前先行出现的判断,故而会对判断产生一定的支配性。“前见”同时也会因知识性而被削弱,即人类对物体产生“前见”后,会根据之后的理解和认识而产生新的判断,这样的判断结果将不再受到“前见”的影响,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前见”与知识性角度和过程一致时,二者便会产生相同的判断结果。


  从“前见”的基本理论来看,当信息受众回看信息时,便会根据“前见”的特征确定信息是否会由受众进行再次传播,或是因“前见”的选择而对信息深入了解。由此可以说明,信息受众的“前见”不仅会加强舆论,同时也会削减舆论,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构成舆论引导的结果,将取决于是否能够激发受众群体广泛的“前见”需求特征,即使受众因信息符合其传播选择的“前见”意识得以被受众传播。


  二、基于“前见”分析传统媒体与微博的关系


  首先来看微博,其自媒体特性促使每一个信息受众都能够作为媒体的身份进行制作和传播信息,所以微博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得到良好的监管。近年来,微博的运营商也采取了一些机制,以至于用算法审阅用户所发信息,却难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微博除了空间内传播,还存在隐私传播,例如私信,而且算法和关键词的管理机制,只能够控制暴力、淫秽色情等信息,并不具备虚假信息管理的智能能力,例如需求养生信息识别、组织非法活动识别等。所以,目前微博对信息的监管,除了有限的技术手段外,只能够采取人工管理和用户举报机制,不仅管理成本较高,而且整体效果不够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微博信息的传播能力,极有可能对社会舆论造成恶劣的影响。对比传统媒体,由于此类媒体是有组织管理的信息传播形式,所以其所发表的每一条信息都在社会和相关部门的监管之下,进而构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引导。


  微博与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相同,同样关系到每一位民众,但是由此构成信息传播的“前见”却有所差异。传播媒体更加注重舆论引导,首先需要通过信息达成受众接受的目的,进而实现信息再次传播。而微博普通受众的“前见”,在事实性上的考量并不严谨,故而可以在更短时间内接受并传播信息,由此进行深入分析。传统媒体在传播行为上,其角色多体现在舆论客体上,而且话语权偏重于主流,造成舆论引导的局限,例如需要严格考证的经济类信息,无疑是由高层次人群享有。反观微博的舆论引导,它是民间媒体,并且是属于个人的自媒体,所以将其作为主体控制舆论,二者必然会存在距离。另外,虽然受众相同,不过受众对待不同媒体的“前见”会有所差异,基于主体性和客体性形成了相同受众的差异视域。所以,即使传统媒体正在逐渐深入到微博中,也难以实现真正的融合,这便是“前见”不同所造成的后果。


  三、微博舆论引导之对话路径


  实现对话路径是为了通过微博平台更好地对舆论进行引导,所以基于“前见”理论,笔者提出下述微博舆论引导构建,以及传统媒体对主体舆论引导的重构方式。


  (1)以“前有”实现对“前见”的引导


  “前见”用于人对被解释物体的预判,而“前见”本身则受到“前有”的支配。“前有”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包括受众的社会身份、心理意识、知识积累等因素,所以不同个体中的“前有”存在着差异性。而以网络作为信息平台,在其中的“前有”则表现为自身对世界的认识,且仅是在现实世界所投射到网络的世界观,因此在网络中存在着绝对平等的权益,即使监管也是平等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舆论更容易实现传播。不可否认,“前有”的差异,会造成传播的群体性,即勒庞提出的群体心理,在共性的支配下,形成不同目的的传播行为,再由行为将独立的个体连接成为整体。根据人类社会的金字塔结构来看,中下阶层在数量上占据着绝对优势,而微博作为民间媒体,主要为此类人群提供服务,结合中下阶层的特性,可以分析出其特殊的“前有”,主要表现为非传统媒体共知的“前有”。能够说明,微博的信息群体存在着舆论客体的信息盲区,故此在信息的传播上无法依据传统媒体意识的“前见”而形成,对此传统媒体需要加强对中低层群体“前有”的认识,由此才能够借助此类人群实现舆论引导的目的。


  (2)实现传统媒体“前见”的重构


  根据上文内容能够发现,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上主要出现的问题,在于对微博用户群体的“前见”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从行为上来看,改善传统媒体舆论引导最直接的方式,无疑是认识中低层群体,并对自身进行适当的转变,不过传统媒体肩负着媒体的天然责任,同时也是引导中国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盲目地进行转变,可能会一去不复返,即转变后难以再次回到原有的轨道上。所以,当前唯一可取的方式便是透过自身优势实现对微博受众“前见”的重构。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长期以来养成的职业素养、规范的新闻收集和撰写方式,这是微博信息传播所不具备的。而且,微博作为舆论主体,信息传播能力较强,较比于改善传统媒体的信息方式,显然重构“前见”更具效果。在具体行为上包括:一是及时同步新闻,事实上,网络新闻大多来自于传统媒体的采访;二是与主体进行互动,进而逐渐转变主体的“前见”;三是与网络名人达成互动,使其能够以转发等形式帮助传统媒体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3)客体应对主体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社会舆论通常难以分辨优劣,其主要的坐标便是舆论对民众生活、工作、学习是否会形成积极的影响。以我国国情来看,无论是立法原则还是政策方向,完全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即使在网络的监管上,也是以其为镜像,所以客体对主体所实现的舆论引导,应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在思路上,如果遵从“前见”理论,必须借助自然辩证法的机理,而能否实现客体与主体的对话,将成为实现正确舆论引导的关键。在具体手段上,最好的方式无疑于诠释学循环,借助不断对话的方式,为中低阶层的信息主体展示社会主义所要实现的宏伟蓝图。


  四、结束语


  科学技术哲学视角的使用,是希望透过自然辩证法对微博舆论引导进行更好的解读,所以本文在上述内容中借助“前见”理论,对微博与传统媒体进行分析,并为传统媒体在引导微博以及完成信息受众及主体对话中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以期帮助传统媒体更好地实现社会舆论的引导。


  作者:凌凡

  第3篇:探究科学技术哲学的伦理诉求与现代生机


  一、前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获得了解放与自由。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力,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技术革命促使人类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过渡,使之获得了更大的解放,可以说科学技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现代科技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化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同时对传统的伦理观念发出了挑战,因此激化了人类的自由意志与必然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伦理问题开始出现,等待着人类去思考解决。因此,人们要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价值,并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对其正、负两面所带来的效应进行合理分析、评价。


  二、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已经在中国有了介绍,具有深远影响“科玄论战”就是在那时候进行展开的,但是自那之后,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便毫无起色,而直到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自然辩证法开始走上发展之路,并且不断取得了成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后来自然辩证法正式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其归为国家哲学二级学科,并对其建设与研究投入了极大的支持。科学技术哲学在之后的发展中经历了几个比较大的阶段,在80年代科学技术哲学在研究重点上侧重于自然观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与涉及到科技与社会,领域的科学方法论,当时间推进到90年代,科学技术哲学在原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升华,并吸取了国外的科学技术学与技术哲学知识,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信息哲学、生态哲学、系统哲学、女性哲学等多方面的哲学知识,为我国的科技哲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而在进入21世纪开始,科学技术哲学在原有领域的研究取了较多的优秀成果,也正是科学哲学的巨大包容能力,使其逐渐形成了赋予中国特色的学术风范。


  三、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问题与方向


  近几年间,我国在科学哲学研究方面,译介了西方研究的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国内学者在研究传统科学哲学中,不断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同时学者们开始在进军后现代科学哲学的领域,并对其加强了译介和研究,探索研究出大量具有自身特色的哲学,开启了科学哲学的未来新走向。


  (一)传统科学哲学问题。严格来说,传统的科学哲学实际就是西方较为正统的科学哲学,这一类学科在发展中较为波折,一直处于建构、批判然后转向,所提出的问题得不到确切的回答。


  1、科学哲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是科学划界,而对科学划界的诠释的成功与否关系着科学哲学理论是否可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科学实际氛围广义和狭义,其中广义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而狭义的科学则仅仅只是自然科学。一直以来我们对科学存在较大的误区,认为“科学的东西便是正确的东西。不科学的东西便是不正确的东西”。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非科学的东西其实无所谓对错,二是区分于它的好与坏,区分于功效、作用,而这些东西用科学是无法进行衡量的,因此,科学的划界标准一直以来都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时间与语境所确定的。


  2、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发展模式,我国学者在科学哲学发展中,以我国当代科学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了科学发展模式的尝试,比如基于科学异化所造成的恶果和人类主体价值丧失等问题,搜索出的人类的终极价值为目标的科学价值模式,从而推断出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终极关怀的发展方向。


  3、科学实在论与科学反实在论。科学实在论与科学反实在论之间存在较大的竞争,其争论之因是对于科学理论的真值性与科学术语是否有所实指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根据统计所得,我国的大部分学者较为支持科学实在论,并针对其问题多科学实在论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辩护,同时也为其发展找寻到了出路。比如:郭国春学者在进行科学实在论时,便提出了其摆脱困境的出路。


  (二)科学哲学的研究方向。针对传统科学哲学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审视科学哲学的重点研究与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科学哲学的研究方向应该是趋向于另类科学哲学的研究,在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于演化中将对科学批判性立场的学者及流派划分到另类科学哲学中,大致将另类科学哲学划分为反科学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流派的科学哲学思想等;以罗蒂等为代表的正统科学哲学反面叛逆。基于另类思想的反叛科学等。


  四、科学技术哲学的伦理诉求与现代生机


  科学技术哲学的现代生机实现之路径为协调与重构。首先对现代技术认可的同时,对其带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反思,从辩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寻找一条协调与重构的发展道路。


  (一)规范技术。首先要对技术做出一定的限定,对其进行规范指导,有意识的在社会精神中寻找技术的指导模式;其次要将技术逐渐变成机械论,并且将技术产品定义为机械物,并且将其提高到准确的可靠高度;再者要对特定时刻的技术进行物质和动力的束缚。


  (二)用“思”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艺术的沉思,并正确的认识现代技术的本质,进而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拯救人与自然的美好愿望。然而现代技术的渊源实际是从古希腊哲学所衍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类的精神追求逐渐丧失,心中对神和上帝的信仰也渐渐消失,单纯的技术成为人类所追崇与信仰的对象。因此想要解决现代技术多带来的困境,首先要从思的角度出发,解决人类思想日益贫乏的困境。


  (三)完善社会制度。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削弱了人类社会道德,仅仅依靠“思”的方式呼吁大家的道德回归已经不可能实现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通过完善社会制度来消除技术的异化问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代技术的意识形态是需要从其思想进行扭转,但是这样的方式在针对目前的现代技术所面临的困境显得软绵无力,而追根溯源,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因此我们的前辈希望通过道德正义去破除资本主义,然而却发现这样的方式根本无济于事,最终通过努力与尝试,得出了制约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的方式建立较为健全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人类与人类之间,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终消除现代技术带给人类与社会的负面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并取得了优秀的成功,给人类带来了较多的福祉,但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伦理诉求。传统科学哲学在发展中较为波折,一直处于建构、批判然后转向,所提出的问题得不到确切的回答,因此科学技术哲学的现代生机实现之路径为协调与重构,在对现代技术认可的同时,对其带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反思,从辩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寻找一条协调与重构的发展道路。


  作者:惠岩岩

  第4篇:科学技术哲学视域下的即时通讯


  1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是一款人与人交互软件,它可以方便快捷的达到人与熟人、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即时通讯简称“IM”是“instantmessage”的缩写。互联网即时通讯(IM)是通过接入互联网,使用特定软件,实现的终端用户之间文字、语音、视频方式的实时沟通和交互。目前国内使用率最高的IM软件是腾讯QQ和微软MSN以及近些年推出的腾讯微信。从表象特征上看,IM交流是同一时空的交流,交流的空间可以看作是交流时的对话框,交流的工具即符号,这种符号既包括文字,也包括图像。


  先从即时通的优点来看,方便是即时通讯最大的特征,手机即时通讯软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一款叫KIK的软件,随后在中国陆续出现了米聊、微信、飞信、微博、陌陌等,它的便捷取代了很多邮件、短信和电话。当今的即时通讯一般都具备一些功能,即发送文字信息、按键发送语音信息、发送即拍或是手机里保存的图片及其即时通讯软件为大家提供的各种形象的表情符号。这些功能与邮件、短信和电话比起来更加省时、更加形象、更容易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省钱也是即时通讯的一大特点首先表现在通讯费用上,虽然在我国并没有达到免费WiFi普遍覆盖但是在一些餐厅、影院、商场等地方都有免费WiFi提供,并且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无线网覆盖,无形中帮我们省去了高昂的短信和通讯费用。其次,使用即时通讯交流可以省去与朋友相见时途中的交通费以及请客吃饭、喝茶的费用。除此之外,即时通讯可以利用人们零碎的时间与不同对象进行交流从而提高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效率。另外,即时通讯还可以更好的表达自我,如有些人在面对面交流上有可能拘束或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不能够完全的表达自己,如父母与孩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根据一些调查研究发现,人们在用文字交流上更容易表达自我。


  再从即时通讯可能存在的问题来看,因为即时通讯具备快捷方便的特性因此吸引了很多的用户。许多商家通过一些数据去诱导用户,去向用户销售产品,这是即时通讯的一大问题所在。即时通讯虽然节省与朋友沟通交流的费用、可以利用人们的零碎时间与人沟通,但是他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于虚拟话,表面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实在缺少面对面交流的本质下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人的内在自由


  人的自由包括非常多的方面有政治自由、社会自由、人道主义自由、伦理自由以及文艺复兴提出的天赋人权、康德的精神自由等。可以把这些自由概括为外在自由和内在自由,在这里主要针对人的内在自由进行讨论。


  内在自由是主体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升华出来的一种表现自我意识的本质力量。内在自由受自身知识积累、外在的环境所影响。我们所说的内在自由可以被看作是哲学最难解释的问题。卢梭说人生来是自由的而又总是在枷锁中,这非常准确。由于总是在“枷锁”中,因此人们想要更多的自由,而当自由成为“想要的”欲望对象,它看起来就很像是某种价值了。康德哲学是对于人性研究的哲学。对康德自由概念的分析:自由贯穿于康德哲学的始终,从其体系而言他在三大批判中从逻辑和实践理性领域中分别证明了自由的实在性,他通过对理性的限制,把自由从传统科学理性思维方式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并把内在自由界定为实践理性领域的道德自律。“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所达到的人生成就的最后评述,其真谛是“从心之仁,不逾礼”,即自觉于规矩,这是真正的自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但绝不是牺牲内心去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地达到了礼与仁的合一,达到人与天的合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中,人实现真正的自由,即无论人做什么,都符合天地的根本原则——德。这些对于自由的论述都是属于内在自由,内在自由的修炼需要积年累月的修炼。


  3即时通讯与人的自由


  既然我们探讨的是即时通讯与人的自由,那么就要从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考虑,这样才可以全面地理解即时通讯和人的自由之间的关系。


  3.1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影响


  3.1.1即时通讯扩宽了人与人交往的时空


  在即时通讯出现之前人与人的交往多数是面对面的交流,或是依靠电话、邮件、短信等通讯设备。这些交往的途径把人限制在一定的领域,如多数只能和熟悉的人交流、和本地的人交流(即使是打电话、发邮件、发短信)也是受到信息量、交流时间等一些限制。即时通讯的出现,让我们可以更容易地通过摇一摇、好友推荐等方式就和陌生人进行交谈。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信息量等因素的影响更方便快捷地与各地的人进行交流。从这两点看来即时通讯确实扩宽了我们人与人交往的


  时空。


  3.1.2即时通讯对内在自由的影响


  前文提到的内在自由总结下来就是一种精神需求、道德追求。由于即时通讯的出现,从一方面来看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从行为的角度来看它却使人与人之间距离变远。造成了当今人对于手机的依赖症,很多时候将他们称作为“低头族”他们随时都要看手机,离开手机就不能正常生活。他们已经成为了技术的俘虏。这让朋友聚会、家庭聚会变成了手机聚会,每个人都在低头玩手机忽视了彼此之间的交流。


  3.1.3信息对于人的内在自由的干扰


  由于现在即时通讯的用户群非常大,这也让不少的商家甚至是犯罪分子得以利用。如我们现在微信有不少内容打着吸引人的标题如“如何做才能成功”来引诱用户去打开连接,连接中却存在很多的广告,甚至写一些让用户必须转发的话语如“转发给十个好友就可以幸福一辈子”。还有现在很多即时通讯如微信、QQ、微博等成为了各种淘宝商家的工具,在上面发布各种兜售商品的信息,用户只要一刷朋友圈、空间就自动出来强行让用户看到了他们的商品。


  3.2人的内在自由对即时通讯的影响


  自由一直是人想要追求的一种状态,也正是人们表现了这种强烈的愿望,才促使即时通讯的出现。在经济学中常说没有需求就不会有产品,也正是对于内在自由的强烈追求才导致产生了一系列即时通讯产品的出现。即时通讯的用户群如此庞大也证明了人对于即时通讯的需求,同时也反映出即时通讯确实满足了人某种内在自由,所以才让这些用户孜孜不倦地追逐它。


  作者:董俞莹

  第5篇:科学技术哲学对城市规划专业的思考


  1关于城市规划的定义、讨论及发展史划分


  1.1关于城市规划的定义及讨论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组成。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协调、坏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1.2规划理论的来源和历史


  1.2.1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多元和复杂的,例如Campbel将其归结到以下几个基本事件:


  (1)田园城市(GardenCity,);


  (2)城市美化运动(CityBeautifu1,Burnham);


  (3)公共卫生改革(PublicHealthReform)。


  但也有学者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埃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三者才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


  而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根源,则应追溯到更早的欧文(Owen),圣西门(Saint-Simon)。傅利叶(Fourier)、Godin和Cabet等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和社会平等等传统的思潮。


  1.2.2虽然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如: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希腊,都有城市规划,将人类的活动融入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并为社会和政治统治秩序服务。但我们通常把为市民大众服务的现代城市规划活动与传统的为君权的城市规划区别开来。但也有对现代城市规划更带批判性的观点,认为现代城市规划在实践中,一方面在各社会利益集团间进行权衡,另一方面也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中为政治统治者和社会强者利益服务的目标。


  1.3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1.3.1三个阶段的划分


  DonaldKruekeberg将过去100多年城市规划发展历史划分为三阶段:


  (1)1880~1910,没有固定规划师的非职业时期;


  (2)1910~1945,规划活动的机构化、职业化时期。


  1.3.2七个阶段的划分


  PeterHall将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七个阶段:


  (1)1890~1901:病理学地观察城市;


  (2)1901~1915:美学地观察城市;


  (3)1916~1939:从功能观察城市:


  (4)1923~1936:幻想地观察城市;


  (5)1937~1964:更新地观察城市;


  (6)1975~1989:纯理论地观察城市;


  (7)1980~1989:企业眼光观察城市;生态地观察城市;再从病理学观察城市。


  1.3.3历史时期的划分方法


  DonaldKrueckeberg采用是年代分段法,三个阶段互不交叉。而PeterHall采用的是思潮分段法,以规划理论对待城市的观察角度作为依据,他所划分的规划理论时段之间在时间上有相互重叠和交叉,如:第6阶段“纯理论地看待城市”和第7阶段“企业的眼光看待城市,生态地观察城市,再从病理学观察城市”都包括1980到该文发表时的1989年。一般而言,对规划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可以有三种基本类型:


  (1)以时间的自然延续来划分。如DonaldKrueckeber只的划分方法,将某一时段的规划理论或规划实践作为这一年代的特征;


  (2)以主流思潮为主线,再划定年代的上下界线,如PeterHall的划分方法;


  (3)以时代和思潮相结合的方法。


  1.4规划史上的重要节点


  1890~1915核心思想词:田园城市理论,城市艺术设计,市政工程设计;


  1916~1945核心思想词:城市发展空间理论,广亩城,基础调查理论,邻里单元,新城理论,历史中的城市,法西斯思想,城市社会生态理论;


  1946~1960核心思想词:战后的重建,历史城市的社会与人,都市形象设计,规划的意识形态,综合规划及其批判;


  1961~1980核心思想词:城市规划批判,公民参与,规划与人民,社会公正,文化遗产保护,环境意识,规划的标准理论,系统理论,数理分析,控制理论,理性主义;


  1981~1990核心思想词:理性批判,新马克思主义,开发区理论,现代主义之后理论,都市社会空间前沿理论,积极城市设计理论,规划职业精神,女权运动与规划,生态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


  1990~2000核心思想词:全球城,全球化理论,信息城市理论,社区规划,社会机制的城市设计理论。


  2城市规划专业与相关专业、经济社会的关系


  2.1城市规划专业与相关专业、学科的关系


  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专业,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2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工业革命之前,由于城市发展速度缓慢及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的社会问题表现得并不明显。工业革命后,由于城市规模的迅速膨胀引发出的大量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城市规划的思考。


  从理想城市的构想到现实城市规划建设,经济社会问题一直是城市规划关注的主要内容。尽管如此,现实的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问题的解决总是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总是伴随着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从城市住房拥挤、环境恶劣到房屋破旧、住宅紧张,从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到内城衰退、社会混乱,从出现贫民窟到社会分化,从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到倡导性规划等,城市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解决和城市规划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总是在不断地寻求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取得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对实现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本专业的方法论研究、手段方法、理论及其变革,思维方法的特点


  3.1城市规划方法论的基础思想


  3.1.1规划的业主


  城市是整个城市居民的,不是某个政府、集团或个人的。规划师必须考虑协调全体市民的意愿和利益,而不能为某些投资者或付钱者左右。所以,规划的业主应当是城市社会,这是城规划的出发点和归结。作为规划的直接承受者和受影响者,他们必然要在一定时间里对规划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受他们的价值观和规划的价值观的决定,一般很难为规划师在事先预测和进行规划时所觉察,在规划制定过程中作出全面的安排。


  3.1.2规划师


  广义概念的“规划师”应包括以下几种:专业规划师、经济规划师、政府官员和城市建设管理专家、土地开发和管理机构以及广大市民。其中专业规划师分为两种:一类是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协调者和决策者,如城市规划师;另一类是某一技术专业的专家,是某一单项的规划师,如道路规划师、市政工程设施规划师等等。


  3.1.3规划目标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规划师对规划目标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明确的,也不可能是非常明确的。随着规划的不断实施,规划观念和环境发生变化,原有目标被修改,新的目标叉产生了,这种不断调整和不断修改的过程使规划不断地趋于完善。


  3.2城市规划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3.2.1城市规划的对象——城市


  关于城市规划对城市的认识,一方面主要是对城市整体要有宏观把握,另一方面是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有规律性的活动内容的把握。对城市有一个较为综合全面的认识,就应把握城市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方面。


  3.2.2城市规划的作用


  现在城市规划的形式、是针对城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盲目扩展、环境恶化和无序发展等状况,企图对其发展进行预先协调,使城市能够有序发展并达到良好效果。


  3.2.3城市规划的最基本因素——城市土地使用


  城市规划要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调节和干预,也就必须充分研究城市土地使用的运行机制。


  3.2.4城市规划的手段


  一是认识思想,包括对城市、城市土地使用、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认识,这在前面已有阐述;二是规划过程的思维方法;三是规划编制方法。


  3.3城市规划方法论的理论思维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开始重视城市规划的社会经济意义,规划与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环境改造规划转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西方主要国家同时开始出现民主多元化的社会趋势,公众参与的规划思想作为一种“准直接民主”的体现,开始广泛地被居民接受。城市居民纷纷成立自己的“社区组织”,通过居民协商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努力维护邻里关系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利用法律同政府和房地产商进行谈判,一种“自下而上”的所谓“社区规划”开始出现,市民社会在西方国家建立,公民对城市开始有参与权和管制权。


  4学科前沿问题综述,学科发展展望


  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需要各个相关专业的协调合作,建筑学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基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包括城市设计在内的一系列城市规划学科问题,可以说,建筑学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在现阶段经济、科技、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提倡绿色节能建筑,在城市规划与设计方面,更应该体现相关的设计思想。城市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节能城市理念应该是学科前沿问题,在学科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应该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与城市的设计想结合,并且做到融会贯通。


  对于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展望,应当朝着更加节能的方面发展,这是未来城市所必将面对的趋势。


  5对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技术管理方面的哲学思考


  5.1城市规划行业管理面临的问题


  伴随城市建设量的持续增长,城市规划的行业实践处于多元扩展的时期。城市规划编制数量增加的同时表现出编制类型和编制内容的不断扩展,编制单位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城市规划管理继续在行政改革的法制化背景中寻求技术方法、管理方式的创新。但是,忙碌的规划实践仍然缺乏必要的行动标准、职业感和作用能力。1.缺乏行动标准的规划实践。2.缺乏职业感的规划实践。3.缺乏作用能力的规划实践。


  5.2城市规划行业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行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由几方面的热点所牵引。法规方面,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正式生效;新《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正式颁布;政策方面,建设部强调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开发的干预政策;编制方面,第二轮近期建设规划和新一轮总体规划正在进行中。


  作者:刘亮

  第6篇:以科学技术哲学的角度看中国发展面临的危机


  几乎生存在我们国家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无不感到了我们中国的经济已发展到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阶段。社会物质环境和生活内容让我们感觉到日新月异,沧海桑田。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革命,使人类的视野进一步开阔,知识和技术的分享更加容易,人类掌握科技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目前,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我们现在的物质文明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我们又同时面临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河流的严重污染使得本来就匮乏的水资源的危机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了松花江苯污染和淮河癌症村等事件。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又导致了过渡的资源开发,近年来由于沙漠化引起的肆虐北方的沙尘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人类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益处,就连健康和生命都无法保障。难道发展科技错了吗?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一个复杂和彷徨的意识形态之中,如何正确地定义和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界本质的关系,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原理,规范科学技术道德和它的社会责任,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我们中国在这样态势下,会遇到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比如物质带来的益处,会被我们片面夸大,进而产生了发展即科学技术的发达的观点,也会导致GDP的增长是衡量文明的唯一指标的单纯导向。比如现在政府头疼的房地产房价过高的问题,就有地方政府以房地产作为拉动地方GDP增长的主力的意识有关,造成了深度的经济恶性循环,由此导致了科学万能论,认为科学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从而不去综合考虑全面的包括社会和自然的因素。科学万能论,又是伪科学滋生的土壤,伪科学会进一步混乱视听,搞乱科学技术与生存环境的平衡。


  让我们反过来看一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那就是生态价值观的合理性问题。是科学技术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吗?不是,而是支配它的价值观。比如,现代科学技术对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通过反渗透、离子交换和微滤技术可以使污水直接达到引用级水平。但是由于投资问题,国内很少有企业采用。在环保政策的压力下,淮河流域的企业被迫购买先进的处理设备,但为了控制成本,只是在检查的时候才开机。这难道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困境吗?相反,很大程度是价值观和环境道德危机的问题。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向人们揭示了人对自然的冷漠。当我们具有了改变自然的能力时,我们却忽略了自然的存在,忽略了自然与我们的关系更忽略了自然对我们的报复。杀虫剂的使用,使人类得到了暂时的利益,但却造成了永久的痛苦。抗生素的发明,使人类抵挡了一阵细菌的攻击,但是将来,一个小小的伤口会取走我们的性命。这本著作,给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个概念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哲学,就是为了解决我们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关键可持续发展因素。目前,发展中的中国面临这样的一些意识问题:


  首先,在知识层面,没有区分不同性质的学科与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把一切真理都冠以“科学”之名。第二,在方法论层面,对“什么是科学方法”缺乏共识,也不理解“科学方法是科学活动的灵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失范状态得不到纠正,因而在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的、由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科学共同体内部,缺乏公认的学术规范,各行其是,常常搀入一些非科学、甚至伪科学的成分。第三,在实践层面,不能恰当处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有的混同二者,以为基础科学的突破自然而然会带来生产效益。有的片面认同科研和教育体制中不合理的现状,视“重基础、轻应用开发”、“重理科,轻工科”为正常,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有的不能很好地把握科学技术建制与社会其它建制之间的关系。要么简单对应,要么截然分开。最大的问题是在科技体制内部缺乏健全的运作机制,在科技与生产、科技与社会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第四,在人类文明层面,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既是历史发展的杠杆,也可能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更没有作好准备应付科技发展对传统生活方式、意识形态、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等等提出的激烈挑战。例如,中国当时的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对科学技术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乐观主义态度,在创作的科普读物中,无不把未来世界设想得无限美好。事实上,只要真正地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研究是可以找到一个理论上的出发点或研究纲领的。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必然深刻决定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地,当今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选择,对传统制度与文化构成冲击,也对西方模式的传统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了质疑。相比之下,今天某些经济学家谈中国的改革时,往往有重视制度创新、轻视技术结构创新,重视经济杠杆,忽视科技动力的倾向。这方面的开拓性工作,科学技术哲学是我们要引起重视的方面。


  因此,今日典型的对科学技术哲学反思,其实质是科学认识的方式和限度。科学方法的合理性以科学是理性事业的信念为前提,但是,科学技术是合理的吗?它如何成为合理的?这正是急待解决的最重要的科学基础问题,它决定着今后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方向。决定着我们制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当代的研究进展告诉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答案是一个两难的悖论。最大的困难在于,人们对科学及其方法的追求有两个互斥的基本目标,一个是基础性和程式化方面的追求,另一个是摆脱任何先验预设和固定方法程式束缚的倾向。理论和实践的需要都迫使我们尽力去协调它们。


  今天,人类更加强大,这种强大连人类自己都为之振奋。的确,宇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维持。否则,文明的级别越高,毁灭的概率也就越大。我们的科学技术还没有能够确切地告诉我们,人类到底从何而来?我们为什么在茫茫宇宙中那么幸运,但是,我们希望,一种还拥有40亿年太阳光辉的智能生命,将不会辜负如此厚爱我们的宇宙。


  作者:谢志明

上一篇: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舞台灯光设计应用表达研究论文(共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