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11:52

  

第1篇: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教育体系模式构建探索


  研究生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也被日益重视,但部分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在一些研究生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失范、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医学硕士研究生由于其专业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医学高级人才的医学硕士生不仅需要扎实过硬的专业本领,更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为此,我们对我校医学研究生思想教育体系构建和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构建了校、院两级领导的医学研究生思想教育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研究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协同工作机制,把医学硕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检查和评估,实行“两级管理、以院为主”的管理模式。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宏观指导全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学院党委具体负责所在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一位党员学院领导分管该项工作。在院级管理体系层面,为了完善医学院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结构体系,我们构建了由医学院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任组长)、研究生党总支书记、医学院研究生政治思想辅导员、医学院研究生各分党支部、研究生导师组成的多层次有机结合、高效运行的思想教育结构体系。该体系组成见图1。


  该体系对于统一领导学院各方力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医学硕士研究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建立健全多渠道医学硕士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模式


  为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到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全过程,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培养紧密结合,我们采取了将研究生的主动自我教育同以导师和辅导员为主的多层次外部教育体系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1.积极引导和充分发挥医学硕士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引导医学研究生自我教育中的作用。医学硕士研究生作为该体系中的被教育对象,如能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在研究生德育和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为此,我们以研究生党支部为核心,加强医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根据我校医学研究生相对集中分布的特点,将研究生党支部以教学医院为单位成立党支部,遴选责任心强、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支部活动,将研究生的学术科研和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引导研究生党员在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教育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并收到了显著成效。


  (2)将自我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研究生活动融入研究生的自觉行动。我们将丰富多彩的研究生活动作为引导研究生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以起到自我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在我校每年举行的研究生“求索论坛”中,我们充分利用论坛平台设立了“三峡大讲堂”,引导医学硕士生努力培养学术钻研精神。通过“研究生成果展”,以视频、展板、网络新闻等方式展现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加强学院间的交流,彰显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自信。通过“巅峰对话”和“师生共话”组织导师与研究生进行就医学硕士研究生关心的培养、就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切实解决研究生存在的思想问题。通过“研究生辩论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锻炼思维表达,丰富课余知识,培养团队精神。在“一院一品”活动中,医学院研究生分会以“乘医学之风、为健康护航”为主题,进行义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陶冶了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情操,提升了他们对医学职业的认同感和职业素养,坚定了他们崇高的理想信念。此外,医学院研究生分会每年还组织其他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和暑期实践活动,增进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加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


  2.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医学研究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我校医学研究生教育在第一学年相对集中进行教学,但是从第二学年开始至第三学年毕业,研究生主要跟随其指导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研究生分散到校本部及各个附属临床医院,此时导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对学生的科学研究、思想变化相对更加了解,因此,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品德和科学道德方面的引导、示范和监督职责,明确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制定了《三峡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条例》,明确规定研究生导师应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及导师对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职责,要求导师和学生定期座谈,定期向医学院研究生科汇报研究生学习生活及思想状况,填写《研究生思想动态汇报表》,并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纳入研究生教育状态考核目标进行定期检查。此外,我们大力倡导导师教书育人工作,在每年的导师遴选中将教书育人作为导师遴选的必要条件,对于不能履行育人职责或者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导师,实施“一票否决”制,取消其硕导上岗资格。同时,将导师对学生思想教育责任作为导师上岗前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加强导师对学生思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教育的能力。为了进一步体现导师在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我们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中加入了导师对学生思想表现的评分,将研究生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作为奖学金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思想上引起研究生对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视并落实在行动上的自我提高。


  3.加强医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在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作用。针对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复杂性,我们根据学校统筹制定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遴选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分期分批建立了一支与学科相适应又擅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我校医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在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与辅导员的常态化沟通已经形成。一方面,研究生视辅导员为自己的朋友和知己,在和辅导员的流畅沟通中,他们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的疑虑、困惑被逐渐化解或减轻;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定期到研究生寝室走访、找学生座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解决学生困难,对于研究生思想的状况做到及时了解,及时解决,因此,医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已成为我校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一环。


  4.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医学研究生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建设。医学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要求学生要有过硬的职业素养。其中,不仅要求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意识,因此在课程建设改革中,我们增设了“医学法律法规”、“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医学人文课程,并将课程的讲授与临床实践教育紧密结合,通过临床实践和导师的垂范,提高医学硕士生的职业素养,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探索,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执业者是否能真正满足医学行业以及社会对他们提出的服务需求,并关系到亿万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将会坚持不懈,勇于探索。


  第2篇: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体会


  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这一关系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特殊领域,研究生培养更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培养具有独立承担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的医学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目标。“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调整,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类型日趋多样化。伴随这一变革,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但目前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仍处在相对单一的状态,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培养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级医学人才的需要,因此探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问题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加以重视的几个重要环节作一浅析。


  1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临床技能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扎实的理论基础是研究生自我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环节。应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包括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创新,考核工作的完善创新。研究生的基础知识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除了本学科基础理论还要学习交叉学科的知识,要以新理论、新知识为重点,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专题讲座、最新进展报告、病历讨论等。此外,研究生还必须熟练掌握英语,能娴熟阅读外文文献,及时了解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开阔思路。


  临床医学的本质是实践医学,对于临床医学研究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从事临床工作的能力,使之在毕业时达到高年资住院医生的水平。良好的工作环境、充足的实践机会以及医生的言传身教,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成长十分重要。研究生本人也应该自觉努力掌握临床技能,提高诊疗水平。临床技能首先体现在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准确性上。当前有的研究生认为这种临床技能培养并不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先进的检查技术上,如活体组织检查、内镜检查等,殊不知临床技能是诊疗工作的基础,是临床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训练。对临床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的进一步检验是评价其对病人的处理过程及病人的转归,估计经研究生处理过的每个患者的预后,对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者分析其原因,对发生出乎意料之外的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更应注重分析,找出临床技能与知识的欠缺,通过评价病人的转归是否符合发展规律来衡量诊断处理是否得当。


  2初步培养科研能力,重视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区别于大学本科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包括科研的洞察力、科研的创新能力、科研的动手能力、科研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沟通能力以及英语论文写作能力[1]。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重点应放在科研基本功的训练上[2]。科研是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或解决临床问题为前提的,要求研究生在繁杂的临床工作中,随时随地保持敏锐的科研洞察力,从临床细微处入手,找出具有临床与科研价值的线索,并思考、实践和总结。


  创新意识是创造力的核心和基础,是科技创新和创新能力提高的始动力。有了创新意识,创新思想方可形成并可能发生创新行为从而产生创新效应,取得创新结果,实现自主创新。积极创新的人,应该勇于突破,在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同时,又不拘泥于旧有的条条框框。因此,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一时无法解析的现象时,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被忽略了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敢于革新常规的思维模式,小心求证,以事实为基础,科学研究才可能有创新性的突破。应注重利用各自的优势培养科学的思维,不仅是参加科研工作,更要了解所参加的科研课题的立题过程、意义及现阶段实验在整个课题中的作用等[3]。


  在科研实验期间,不应单纯地跟踪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方法,要鼓励研究生不完全迷信他人的工作基础,俗话说“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有“疑”,才有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另一方面,可借鉴其他医学专业,甚至其他学科如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实验新技术。鼓励研究生与他人进行团结合作,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科研氛围。科学上许多重大的发现往往都出自于一个团结合作、积极活跃的科研群体。除了埋头苦干于实验室外,积极参加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也非常重要。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一方面聆听同行们的综述性和研究进展性报告,便捷地获得信息资源,也可以将自己的科研结果展示给同行,通过同行提出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


  3兼顾培养人文素质,恪守职业道德


  医学是一个以有生命、有心理、有情感的人为对象的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汇渗透的综合学科,医生是以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工作对象的特殊职业,这种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而且应具有严谨、诚实、负责、谦逊、随和等中华民族数千年流传的传统美德。因而,决定了作为从事医疗事业的医学硕士生应成为不仅具有医学专业素质,而且要具备人文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尚职业道德的建立源于对工作、生活和学习细节的严格要求。所以医学研究生应该进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训练,明白一些基本的问题:如面对病人何种穿着是得体的;如何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如何平等对待富裕和贫穷的病人;如何形成对病人和对研究对象的尊重;如何形成严谨诚实的科学态度。


  4管理建设导师队伍,完善创新培养机制


  加强导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提高导师队伍素质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中心环节。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导师的知识构成、学术水平、思维方法和治学风格,既对研究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又直接作用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导师是完成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最重要执行者,必须担负起创新教育的责任,引导研究生进入这一全新的领域,及时让他们体会到医学科学研究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青年人的进取精神和创造能力。导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具备奉献精神,定期检查研究生的论文进度,重视课题的实施,加强监督指导工作,并乐于进行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能力是硕士生导师在其教学实践过程中,以自身及自身教学活动作为意识的反映对象,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回馈、调节与控制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学反思既可提高导师自身研究、创新能力及进行再反思的能力,又可促进导师不断走向成长、成熟,还可以确保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合理作用得到实现[4]。导师还应及时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在思想上多予引导,学习上多予指导,生活上多予关怀。


  总之,加强研究生的专业、科研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导师队伍素质,是圆满完成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条件,对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我国的医疗水平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上一篇:艺术设计研究生教育问题分析论文(共2篇)

下一篇:医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教育体系模式(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