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强医学论文
周志强医学论文
学年论文的致谢(精选13篇)
论文致谢是论文写作完成最后的一个步骤,主要是用来感谢写作论文中导师对自己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一起来写一份论文致谢吧。写论文致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学年论文的致谢,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XX年4月,终于提交了这篇博士论文。论文的完成首先要归功于所有指导我、帮助我和支持我的老师和同学,特别是我的导师高全臣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几年来,高老师在论文选题、资料调研、研究方案、框架的拟定以及最终的付梓等全过程中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指导。高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卓然的远见和悉心指导更是完成本篇论文所不可或缺。在此,特向高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八年来,本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脑海中曾想过放弃,是高老师始终如一的给我默默的鼓励和前进的动力,使我逐步并最终完成了论文。我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多老师的关怀,感谢单仁亮教授、刘波教授、陈忠辉教授、侯公羽教授在学业期间给予我的宝贵指导。同时,作者所在单位——华北科技学院张驎教授、张丽华教授、郭章林教授、曹荣教授、白越教授、苏永强教授、刘景龙副教授、袁兴信副教授、牛卉高级工程师等及张立宁、崔彩云、仓定帮等博士研究生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在此,我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本人还得到了黑龙江科技学院赵延林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靖华、董可、王东等师兄弟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以及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任胜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任占营、河南理工大学王龙等提供的许多无私帮助,感谢你们!
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岳晓光女士和儿子韩舒北,正是你们给予我的支持和带给我的快乐使我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和研究动力,终于完成了博士学业。人生的路上有你们相伴,我会更努力!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论文进行评阅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您们的辛勤劳动!
本人在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受益匪浅,无论是德性还是学识都有很大的提高。这些都得益于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领导和老师。
我不仅从教授我的老师那里学习到了管理学科的理论知识,更是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博士导师兆峰教授。我的论文从选题到开题、从搜集资料到具体研究过程,从撰写、修改和定稿,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导师的精心指导,字字句句都渗透了导师的心血。透过导师不厌其烦对论文的指导,我看到了习兆锋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海人不倦、忘我的敬业精神;通过对论文一遍遍的修改,我感受到了导师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这对我的职业生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的导师将成为我的楷模。在此,对导师巧兆峰教授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得到管理学院诸多老师系统的知识传授和热心帮助,拓展了我的眼界,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得以系统提高和升华,科学态度更加严谨,做学问的思想更加端正,研究方法大有长进,这些对我来说将终生受益。
最后,我要感谢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给过我无私帮助的同事和同学们。
论文即将完成,但我深知管理学的博大精深,虽竭尽全力,仍不免存在诸多不足,我真诚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同时我也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不辜负武汉理工大学对我的培养并以此答谢各位恩师、朋友们的厚爱。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衷心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和鼓励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致以最真诚的谢意,没有他们的关心我无法顺利完成学北,是他们无私帮助使我在专业知识和领悟人生方面受益匪浅。
感谢我的导师在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老师以其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学术思想和默默的奉献精神时刻激励着我,深深地影响着我,鞭策着我奋发进取,是我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以及工作上不断进步的力量和源泉。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从前期调研、选题、收集资料到成稿,每一个环节程老师都给予了认真而耐心的指导,倾注了大量心血,在这里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
衷心感谢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们。他们在我理论学习以及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撰写论文过程中的教导为本文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老师们渊博的知识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令我非常敬佩。
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牺牲宝责时间评阅本文的各位专家、教授。
衷心感谢本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作者们,正是他们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家人,正是由于他们无私的奉献、关怀和支持,才使我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顺利完成学业。
20xx 年 9 月,我来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就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转眼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这两年半的学习生活中,聆听到了各位教师的谆谆教诲,也得到了各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使我在思想、学问、做人等各方面都获益匪浅,谨在此向各位教师表示衷心的谢意。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刘露萍老师!本论文的选定、框架的确定、观点的陈述、文字的运用,无不包含刘老师的心血。刘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为人师的人格风范、渊博的知识使我终身受益,在此向导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刘老师总是在百忙之中,牺牲休息时间为我指导毕业论文,对此我十分的感激。
同时还要感谢社科部的其他老师,赵鸣歧老师、于新娟老师、胡正豪老师、王祥兴老师、黄大路老师、刘蓉蓉老师、文星星老师、孙宇伟老师、沈幼华老师、曾德华老师、严泽群老师等等,感谢他们两年多来的辛勤培养。他们的为人和学识都将是我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感谢我的师长和我的同窗,是他们使我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乐趣。
最后,非常感谢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和参加论文答辩的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
本文是在xx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x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
同时,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了关于微生物发酵方面的知识,实验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师姐对我实验以及论文写作的指导,她为我完成这篇论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还要感谢,xx和xx同学对我的无私帮助,使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同时实验室的xx老师也时常帮助我,在此我也衷心的感谢他。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研究生学习生涯弹指一瞬,回首往昔岁月百感交集谨向四年来在我求学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关心、帮助过我的所有师长、同学和朋友致以深深的谢意。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卜海教授,四年前,我有幸成为卜老师的学生,实现了我研究生的梦想,在人生旅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正直的品格、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谦恭的处世态度都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终生受益。
论文从选题、调研、构思大纲到写作完成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渗透了卜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每每令我苦思却难得其解,是卜老师耐心、精辟的论断让我茅塞顿开。
在此,谨向教育和培养我的卜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谢意。
其次,要感谢商学院蒋伏心教授、赵仁康教授、张继同教授、李政军教授、马嫦娥教授等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正是他们的细心教导,才让我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他们对我的毕业论文提出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在此,深表感谢。
最后,感谢我的同学朱淼、钱峰、李正维、孙友银、单天明等,他们陪伴我走过了难忘的四年读研时光,并在学习和生活上不断给予我帮助。最重要的是感谢我的家人,正是他们的支持和关心,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时光荏苒,我的硕士生涯已接进尾声。这几年的时光既漫长又短暂,其中充满了酸甜苦辣,更有收获和成长。几年来,感谢陪我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每位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正是你们的帮助,我才能克服困难,正是你们的指导,我才能解决疑惑,直到学业的顺利完成。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恩师童群义教授的殷切关怀和耐心指导下进行并完成的,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关怀。从课题的选择、项目的实施,直至论文的最终完成,童教授都始终给予我耐心的指导和支持,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恩师的汗水和心血。恩师开阔的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童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实验室的师弟师妹们与我一道分享他们青春的快乐!在此还要对实验室所有师兄弟姐妹们在平时开展相关工作中的支持和帮助一并表示感谢。感谢我的伙伴们崔竹梅、胡新洁、彭英云、冯再平、李娟等,在实验过程和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的热心帮助!无论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季,他们不辞劳苦地为我提供无私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江南大学 10 级硕士班的全体同学陪我一起走过这段人生难忘的历程!
感谢合肥师范学院的领导给我提供的机会。我会更加珍惜教师的岗位,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做终生学习型的人。感谢我的家人常年对我的支持和理解!他们是最爱我的人,也是我亏欠最多的人,他们默默的奉献是我求学四年来的支持和动力。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参与审阅、评议本论文各位老师、向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值得好好珍惜,这段美好岁月,因为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很幸福。我会更加勤奋学习、认真研究,我会努力做得更好,我想这也是我能给你们的最好的回报吧。把最美好的祝福献给你们,愿永远健康、快乐!
站在学生生涯的尾巴,回顾过去 21 年的学生生活,一时间发现学生身份给了我太多的庇护,期间照顾我帮助过我的人太多,有太多的感谢和感恩,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但是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Yoshinori Mine 教授和江波教授。你们为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一切支持,也给了我到加拿大圭尔夫大学食品学院进行联合培养的机会,并对我的博士课题进行了耐心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博士期间,在导师们的指导下,我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和心态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让我体会到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科学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在前进的方向,导师永远是我的指明灯。
同时,我很想感谢实验室的张涛老师、沐万孟老师、缪铭老师和袁博老师,感谢你们这些年来的支持、帮助与信任。每次跟你们沟通都会让我更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大环境,保持好的心态更重要。我还要感谢江南大学曾经的和现在的实验室同僚。我特别感谢胡兴、李赟高、段翔和战荣荣师姐与我分享研究生教育信息。感谢舍友张映瞳和吴梨给与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赵萌师姐、贾敏师姐、杨成、郭钰洁、张鹏、易江、李海方、李晓卉、邢庆超、熊珊珊、张瑜、张天萌、刘虹蕾、张皓在各方面给予我的帮助和督促,怀念与你们在一起的日子。
我还要感谢在圭尔夫大学实验室的同僚们。感谢 Prithy Rupa 博士 和 JenniferKovacs—Nolan 博士的慷慨帮助,感谢 Rong Tsao 教授给予的实验仪器和方法上的支持,感谢涂永刚老师、赵燕老师、吴萍老师、汤凯捷老师、杨雨虹老师、刘成海老师期间给我的指导和关怀,感谢 Yutaro Kobayashi,Toshihiko Fukuda,MacKenzie Chee 和 ElizabethKunkel 让我的实验室生活充满乐趣,英语水平也有了提高。最要感谢张华 (华姐) 让我在加拿大有了家的温暖,很想念姐夫和俊俊。感谢加拿大的朋友们,王祎、徐彩娜、邓力、郝赫颖、钱科盈、胡婕伦、杨玥曦、刘欢、丁辉煌、郭庆斌、康继、李莹、汤尧、余强、张兵、袁陵、张汇、陶涛、耿放、耿佳慧、王文婧、高江宇、王秀菊、赵正涛、王荻、Maner、Linda 以及我的房东 Jason. 是你们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让我如此留恋与你们在一起的时光,期待还会再见。
我也要感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给我受高等教育的资源和支持,江大永远是我的后盾,无论到哪我都会谨记我出自江大,要给江大争脸。也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行政老师们。
感谢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CSC) 对于联合培养的支持,并提供给我一个机会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学习。
最后,我想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对于我这么多年来的支持,你们让我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你们对我如此无私的付出,我会用一生去回报。最后的最后,要感谢我的男朋友席岳,异地不好谈,异国更难,谢谢你总是鼓励我,让我开心,对实验充满干劲,对生活充满信心,谢谢你,出现在我的人生,谢谢你,一直等着我。
此时此刻,回顾两年半来充实、忙碌而又快乐的学习时光,感慨颇多。这一段难忘的学习历程对于我的成长和磨砺是深刻而丰富的。这种成长和磨砺,来自老师的不倦教海,来自学友的激情争论,来自家人的鼎力支持,同样来自自己静心求学的那份充实与快乐。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要衷心感谢所有给予我帮助和关心的人。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孟庆恩老师。孟老师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对我的硕士论文选题、框架结构、资料收集、行文表述、乃至格式修改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孟老师身上,我深切领略到传业授道解惑这一教师职责的深刻含义。没有他的精心指导和辛勤付出就没有这篇论文的产生。
在两年半的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活中,您对学生专业的点拨和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都将铭刻于心。您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方法以及开明的处事风格都是学生今后奋斗的目标。在此谨向孟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并祝愿导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其次,我要感谢在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两年半的读研生涯中所有授课以及给予我帮助的老师们。
感谢张云霞老师、伍进老师、吕庆广老师、杨文利老师、谢振荣老师、李尚敏老师、朱同丹老师等。感谢你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无私哺育,感谢你们给予我学习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我要借此机会向所有在我求学过程中给予我鼓励、关怀、提携、帮助而不能在此一一提及的众多同学、朋友和亲人致以深深的谢意。我把深深的祝福和诚挚的谢意送给所有关爱我和支持我的人。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学习和引用了学界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此谨向这些成果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的毕业论文是在xx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谢意。
这四年来感谢xx学院xx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别是我的班主任xx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四年来,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
两年半时间的EMBA学习生涯即将结束,回顾在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学习的这段时间,真是思绪万千。业余制的学习,本身对我而言就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情,平时在公司高节奏、满负荷的工作,每月四天的学习,日常的作业、案例讨论,经常会为此争辩得面红耳赤、绞尽脑汁。在次我要深深的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和公司的同事们,正是你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郭毅教授,在我的论文准备和写作期间给予我极大的指导和帮助。
还要感谢商学院的各位老师,很多老师们都是著名的学者,学识渊博,经验丰富,上课有思想深度,为我传授了宝贵的知识财富,从理论上梳理了我的职业生涯,整理了我的管理思路和技巧,同时也教导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要时时心存感恩、谦虚处世、主动积极、全力以赴,期许自己努力成为社会的精英。
在美丽的华理校园内聆听大师的教诲,潜心钻研,智慧碰撞、磨砺大气,积蓄能量,超越自我,是我人生中最得意的一段享受。
最后,我还要感谢参与我论文审评和答辩的各位老师,你们对我的帮助是我人生中一笔无价的财富。
谢谢你们!
论文的完成,意味着我大学本科五年的生活即将结束,也意味着我将开始新的生活。五年光阴,在我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珍惜之前转瞬即逝。同济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都将成为我永远的'记忆:曾经的老五大、新建的二号楼、拆掉的图书馆,还有亲切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太多太多。依然记得那年炎热的九月,我提着厚重的行李一口气跑上503栋的七楼,从此开始走过一个个炎热的夏、凉爽的秋、寒冷的冬和温暖的春。五年前那个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也收获了沉甸甸的知识与思想,将要大学毕业了。当年那个逃了一节又一节的解剖课、有机化学重修补考、整日彷徨迷茫的大一新生,也渐渐开始认真听课、参与科研和专业实践、在文艺晚会上展现自我。所幸的是,在收获的季节里,田野里也看到了金色的麦浪。当我捧着这大学里的最后一次作业,回首想来,百感交集,一次次的欢笑与泪水,一次次的跌倒与爬起,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太多。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陆云霞老师,她从研究设计、实施开展到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我悉心的关怀和耐心的指导,但是,感谢的不仅如是。去年9月份,我刚刚转入卫生统计专业班学习,那时正在准备考研,也面临选择哪个学校哪个导师的困惑,她帮我认真分析,给了很多诚恳的意见。在随后的学习中,我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她总是热心地给我帮助和解答,向我介绍了诸如缺失数据的处理、多水平模型等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这次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帮我指出很多学习上的错误,让我意识自己还差得很远。当我确定被保送之后,她又针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给了很多建议。我有幸参加了她组织的讨论组,有幸认识到很多优秀的同学和朋友,同时我也逐渐认识和喜欢上了流行病学这门极具魅力的学科和艺术,了解到一些现代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太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将终身难忘,她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令我深深折服。
感谢聂绍发老师、尹平老师、宇传华老师、熊光练老师、魏晟老师、岳丽老师以及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所有的老师们给予我所有的热心帮助和指导,后期转化之后的这一年,是我大学里收获最多的一年。尽管由于各专业保送名额的限制,我未能留在这里继续学习,我感到非常遗憾,但是无论今后我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研究,我都坚持认为:统计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学科之一。感谢你们让我认识到这一点!
感谢环境医学研究所的运珞珈老师,她使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科研,在她的实验室里我断断续续地参与了两年的科研,她教会我如何查找文献、阅读文献,教会我基本的科研思维和方法,手把手地带我做实验,让我明白科研并不简单,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做好科研的重要保证。我永远记得当时运老师做实验记录,就连空调何时开关都详细记录,她告诉我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应当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科学实验亦然。她对于工作的热爱和勤奋奉献的精神,让我近距离地体会到科学工作者的可敬可爱,给了我学习的榜样。她几年来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时刻关心,既让我感动,也催我前进。
感谢我的辅导员陈兴芝老师,五年里她就象慈母一样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我无数的信任、帮助与关怀。我那次生病的时候,她亲手做的八宝粥和榨菜肉丝,是我在武汉五年所吃到的最可口的饭菜。
感谢甘秀敏师姐、李晓静师姐、蒋恂师妹、宗绪晨师妹、刘芳超师妹、梁颖莹师妹、李盼师妹、曾惠芳师妹、李恒师弟、周志强师弟在本次调查中给予的热心帮助!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他们不辞酷暑为我提供无私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父亲、母亲和姐姐,他们是最爱我的人,也是我亏欠最多的人。父亲是一个普通职员,母亲是一个普通工人,在很多人眼里,他们都是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人,但是在我的心中,他们永远都是最伟大的人。他们把我抚育成人,为我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我在外求学,并不是十分想家,平时似乎把他们遗忘了,但是他们时刻都在牵挂着我,母亲曾经跟我说,只要我有出息,我就算是到月球去她都舍得。这句话几次想起,都热泪盈眶。能够出生在这个家庭,今生与你们相伴,能够得到你们无时无处不在的关心、爱护,支持和鼓励,是我最大的幸福。
感谢百年同济,给了我知识,给了我思想,给了我成长,也给了我舞台。“同生同道同舟楫,济人济己济天下”,同济的百年是同济人的骄傲和荣耀,更是同济人的责任和使命。愿同济的明天更加美好!
凌乱的记忆变作凌乱的文字,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感谢所有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朋友们,感谢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值得好好珍惜,这段青葱岁月,因为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很幸福。我会更加勤奋学习、认真研究,我会努力做得更好,我想这也是我能给你们的最好的回报吧。把最美好的祝福献给你们,愿永远健康、快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最喜欢的诗句。以此作为结尾,与所有要感谢的人共勉,相信自己,追逐最初的梦想,永不放弃!
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表现文献有哪些
[1] 俞文兰,孙道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一线女护士心理健康风险及干预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0,30(6):200-217. [2] 程家国,谭晓东,张玲,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及隔离留观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20, 20(1):1–5. [3] 马楷轩,张燚德,侯田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医学, 2020, 27(1):36–40. [4] 马良坤,段艳平,郑睿敏,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心理调整专家建议[J].协和医学杂志, 2020.1674–9081.20200031. [5] 李少闻,王悦,杨媛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居家隔离期间儿童青少年焦虑性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34(2):135-142 . [6] 董人齐,周霞,焦小楠,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康复学报, 2020, 30(1):1–4. [7] 徐东。复盘思考迎接大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流启示[N/OL]. [2020-02-24]. [8] 董炜疆,宫惠琳,刘文彬,等。新冠疫情下留学生医学基础课网上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125-128 [9] 吕海侠,王渊,张莉,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学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135-142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EB/OL].[2020-0123].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EB/OL].[2020-01-22].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EB/OL].[2020-02-06]. [1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四川省实施细则(第一版)[S].成都,2020. [14] 姚宏武,索继江,杜明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感染防控难点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6):200-217.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EB/OL].[2012-08-01]. [1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国卫办医函[2020]75号[EB/OL].[2020-01-26]. [17服装设计毕业论文 陈明壮,查静茹,鲁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践[EB/OL].[2020-03-21]. [18] 孙晨,江亚南,赵继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21(3):47-52. [19] 徐燕,刘洪生,胡克,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肺癌患者临床管理[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3),136-141. [20] 杜娜雯,白日兰,崔久嵬。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及治疗策略[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9,26(4):454-462.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EB/OL].(2020-01-23)[2020-03-1]. [22] 黄耿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实施普通外科手术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0,29(2):127-130.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EB/OL].(2020-03-07)[2020-03-09]. [24] 王玲玲,杨丽,王彩虹,等。“6S”融合目视化管理在援鄂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OL].护理学杂志,2020,35.(2020-03-19)[2020-03-22]. [25] 李宝金,邬子林,胡波涌,等。疑似及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手术管理指引[J].广东医学,2020,41(5):1-4.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与预防指南[EB/OL].(2020-01-27)[2020-03-06]. [27] 周志强,孙星星,李世勇,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J/OL].中华麻醉学杂志,2020,40.(2020-02-25)[2020-03-08]. [28] 李太生,曹炜,翁利,等。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V2.0)[J/OL].协和医学杂志,2020,11.(2020-01-30)[2020-03-03]. [29] 操静,温敏,石义容,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及影响因素调查[J/OL].护理学杂志,2020,35.(2020-03-20)[2020-03-22]. [30]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母胎医师专业委员会。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0,23(2):73-79.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2012. [32] 孟凡慧,范红艳,闻智。SARS疑似患者急诊手术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8):9-10.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EB/OL].(2020-01-20)[2020-02-26]. [34] 韩光,韩景田。方舱医院在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8):117-118.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S].2016.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S].2009. [37] 刘俊峰,翟晓辉,向准,等。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方舱医院建设管理探讨[J/OL].中国医院管理,2020,40.(2020-03-02)[2020-03-04]. [38] 左惠敏,王冬。发热门诊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标本采集与转运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0,35(6):62-64.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S].2012.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EB/OL].(2020-02-04)[2020-03-01]. [41] 孙润康,张晓祥,徐进,等。基于5G技术的COVID-19方舱医院网络基础设施快速部署和应用探索[J/OL].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0,15.(2020-03-19)[2020-03-22]. [42] 郑喜灿,王志敏,赵丽,等。高原环境下方舱医院护理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19):65-67. [43]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J].网信军民融合,2020(2):9-15. [44] 白莉,杨达伟,王洵,等。物联网辅助新冠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OL].复旦学报(医学版),2020(1):2-10+1[2020-04-09]. [45]王志心,刘治,刘兆军。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分析及预测[J/OL].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20(1):1-9[2020-02-21]. [4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2):145-151. [47] 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S].(2020-1-26)[2020-1-27]. [48]韩博学,张睢扬,韩永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9):1129-1133. [49]李硕,尹红波,刘杰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诊疗特点[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32(3):67-69. [50] 倪力强,陶宏武,杨小林,等。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策略与分析[J/OL].中华中医药学刊:1-18[2020-03-06].
周志强的个人简历
周志强,男,内蒙古人,1962年2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指导的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主要研究领域为手性农药的分离分析及其环境行为、农药残留分析、农药全分析。近些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连续资助下,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60余篇,包括在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等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2007年美国化学会邀请申请人在该组织举办的第234届年会(波士顿)上就手性农药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会议报告。国际原子能机构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多次邀请申请人参加该组织举办的有关农药分析培训及项目主持人会议。应邀担任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Analytica Chimica Acta、 Chirality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审稿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帮助相关企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任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兼分党委书记、中国农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美国化学会会员、中国植保学会会农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农药学学报》副主编、《大学化学》编委、《应用化工》编委、中国绿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南开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错过悔终身?
南开的老师都是很厉害的啦,但是有几位老师是不得不去蹭课的,不然简直后悔啊,这些老师是典型的人好课还好。排在首位的当然要属史广顺老师了,这位老师简直就是大神一样的存在,他是南开计算机学院的副教授,自己同时还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目前在南开教授一门选修课,叫做辩论与修养。
老师讲的真的是超级好,课堂风趣幽默,他之前参加过辩论,还是很厉害的辩论选手,所以去老师那里上课能学到很多辩论的知识以及思考问题的新角度,每年选这个课的人都是超级多的,不一定能选上,如果没选上的话,一定要去蹭课啊!
还有就是泥人张的课程,这个课也是非常火爆的,我就没选上,泥人张作为天津的特色文化,开设这门课也算是呼应南开所在的地理位置了,上这个课不仅能感受到天津的传统艺术,还能动动手捏捏小泥人,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也是非常好的,整个课堂氛围十分的轻松有趣,所以一定要去蹭这门课。以上两门课都是选修课,南开每年都开设非常多的选修课,内容涉猎十分广泛,有文化、音乐、舞蹈、创业、职业素养等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选择,不过好多课都是非常热门的,每年你抢课的人也非常多,也就意味着不一定能选上,如果没选上的话,那就去蹭课吧。
李家乐的学术论文
1. Zhiyi Bai, Yuxin Yin, Songnian Hu, Guiling Wang, Xiaowei Zhang, Jiale Li(Correspondence).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immune response, microsatellite and SNP markers from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generated from hemocytes of freshwater pearl mussel (Hyriopsis cumingii). Marin Biotechnology, 2009, DOI 10.1007/s10126-008-9163-0. (SCI)2. J. L. Li, G. L. Wang, Z. Y. Bai. Genetic diversity of freshwater pearl mussel (Hyriosis cumigii) in populations from five largest lakes in China revealed by inter-simple sequences repeat (ISSR). 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2009, DOI 10.1007/s10499-008-9204-8. (SCI)3. Xiao-Yu Feng, Zhong-Quan Li, Nan Xie, Jia-Le Li.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elve novel microsatellites in 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Conservation genetics, 2009, DOI 10.1007/s10592-008-9638-6. (SCI)4. Ping Gong; Jiale Li; Gen Hua Yue. Twelve novel microsatellite loci from an endangered marine fish species golden pompano Trachinotus blochii. Conservation genetics, 2009, DOI 10.1007/s10592-008-9696-9. (SCI)5. 刘士力, 李家乐(通信作者), 张根芳, 汪桂玲, 白志毅, 潘彬斌. 三角帆蚌稚蚌形态发育与生长特性. 水产学报, 2009, 已录用.6. 牛东红, 李家乐(通信作者), 冯冰冰, 刘迖博. 缢蛏六个群体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 已录用.7. 郑润玲, 李家乐(通信作者), 牛东红. 长PCR技术扩增缢蛏线粒体基因全序列的两种方法及其比较. 生物技术通报, 2009, 已录取.8. 海 萨, 李家乐(通信作者), 刘 峰, 冯建彬. 伊犁鲈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近缘物种通用性研究. 动物学杂志, 2009, 44(1): 17-23.9. 贾名静, 李家乐(通信作者), 牛东红, 白志毅. 长江中下游褶纹冠蚌十个群体COI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动物学杂志, 2009, 44(1): 1-8.10. J. L. Li, G. L. Wang, Z. Y. Bai. Genetic variability in four wild and two farmed freshwater pearl mussel Hyriopsis cumingii from Poyang Lake in China estimated by microsatellites. Aquaculture, 2009, 287: 286-291. (SCI)11. Dong-Hong Niu, Jia-le Li(Correspondence), Da-Bo Liu.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for population studies of the Razor clam,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Conservation genetics, 2008, 9: 1393-1394. (SCI)12. Feng Jian-Bin, Li Jia-Le(Correspondence). Twelve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s in oriental river prawn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2008, 8(5): 986-988. (SCI)13. 李家乐, 王建军, 汪桂玲, 白志毅. 我国五大淡水湖三角帆蚌群体mtDNA COⅠ基因片段变异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2008, 32(5): 200-203.14. 王建军, 李家乐(通信作者), 汪桂玲, 白志毅. 我国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ITS-1序列变异分析. 湖泊科学, 2008, 20(2): 208-214.15. 白志毅, 李家乐(通信作者), 汪桂玲. 三角帆蚌生长性状及插片部位与产珠性能的关系.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15(3): 393-399.16. 牛东红, 李家乐(通信作者), 沈和定, 姜志勇. 缢蛏六群体线粒体DNACOI基因序列变异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海洋学报, 2008, 30(3):109-116.17. 冯建彬, 孙悦娜, 程熙, 李家乐(通信作者). 我国五大湖日本沼虾线粒体COI基因部分片段序列比较. 水产学报, 2008,32(4): 517-525.18. 常抗美, 刘慧慧, 李家乐(通信作者), 沈玉帮. 紫贻贝和厚壳贻贝杂交及F1代杂交优势初探. 水产学报, 2008,32(4): 552-557.19. 海萨, 李家乐(通信作者), 冯建彬, 木拉提. 基于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和线粒体Cytb序列的鲈属鱼类分类探讨. 动物学研究, 2008, 29(2): 113-120.20. 冯冰冰, 李家乐(通信作者), 牛东红, 陈 琳, 郑岳夫, 郑凯宏. 我国沿海三疣梭子蟹九个野生群体线粒体CR和COⅠ片段比较分析. 动物学杂志, 2008, 43(2): 34-43.21. 牛东红, 李家乐(通信作者), 郑润玲. 缢蛏微卫星分离及特性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8, 38(5): 733-738.22. 赵晓勤, 李家乐, 汪桂玲. 金鱼雌核发育诱导的τ0度量法优化.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17(5): 520-524.23. 陈友明, 李家乐(通信作者), 白志毅. 肌肉注射维生素C对三角帆蚌血淋巴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17(4): 418-422.24. 冯建彬, 李家乐(通信作者), 程 熙. 日本沼虾种质资源挖掘和保护研究进展.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17(3): 371-376.25. 冯冰冰, 李家乐, 陈琳, 周志强, 郑岳夫, 郑凯宏. 我国四大海域三疣梭子蟹线粒体控制区基因片段序列比较分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17(2): 134-139.26. 程熙, 李家乐(通信作者), 冯建彬, 聂式忠, 范益平.日本沼虾幼虾的耐盐性研究.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8, 23(4): 315-317.27. 董志国, 李家乐(通信作者), 郑汉丰. 三角帆蚌三个地理种群杂交子一代的形态差异.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8, 23(2): 92-97.28. 白志毅, 李家乐(通信作者), 潘彬斌. 五种寄主鱼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生效果的研究.淡水渔业. 2008.38(1): 1-4.29. 白志毅, 李家乐(通信作者), 杨光.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初步研究. 特产研究. 2008. 30(1): 12-14.30. 郑润玲, 李家乐(通信作者), 牛东红. 缢蛏线粒体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分子科学学报, 2008, 24(5): 312-315.31. 汪桂玲, 李家乐(通信作者). 淡水育珠蚌外套膜提取总RNA的改良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2008, 355-357(361).32. 张根芳, 刘其根, 方爱萍, 叶秋红, 李家乐. 育珠期三角帆蚌的生长及其与珍珠增长的关系. 水产学报, 2008,32(6)922-928.33. 冷向军, 孟晓林, 李家乐. 杜仲叶对草鱼生长、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肉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水产学报, 2008,32(3): 434-440.34. 李宝山, 冷向军, 李小勤, 李家乐. 投饲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15(6): 1042-1049.35. 胡斌, 李小勤, 冷向军, 李家乐, 文华. 饲料Vc对草鱼生长、肌肉品质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15(5): 794-800.36. 吴滟, 傅洪拓, 李家乐, 龚永生, 李明爽. 太湖日本沼虾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17(5): 620-624.37. 严如娟, 刘承初, 李应森, 李家乐. 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中可溶性蛋白的回收与性质比较. 食品科学, 29(9): 334-337.38. 赵金良, 李家乐, 曹 阳. 草鱼杂交育种及杂交后代生物学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11): 162-164.39. Li Jia-Le, Wang Gui-Ling, Bai Zhi-Yi, Yue Gen-Hua. Ten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s from freshwater pearl mussel, Hyriopsis cumingii. Molecular Ecology Notes. 2007, 7(6): 1114-1116. (SCI)40. Li Jia-Le, Zhu Ze-Yuan, Wang Gui-Ling, Bai Zhi-Yi and Yue Gen-Hua.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17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s in grass carp. Molecular Ecology Notes. 2007, 7 (6): 1357–1359. (SCI)41. Liu Qi-gen, Chen Yong, Li Jia-le, Chen Li-qiao. The food web structure and ecosystem properties of a filter feeding carps dominated deep reservoir ecosystem.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7, 203: 279-289. (SCI)42. 李家乐, 董志国, 郑汉丰. 三角帆蚌三种群F1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水产学报, 2007, 31(6): 848-852.43. 汪桂玲, 袁一鸣, 李家乐(通信作者). 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水产学报, 2007, 31(2): 152-158.44. 董志国, 李晓英, 李家乐(通信作者). 外来种池蝶蚌与本地种三角帆蚌及其杂种对三种生态因子的耐受力. 生态学杂志, 2007, 26(7): 1080-1084.45. 孙悦娜, 冯建彬, 李家乐(通信作者), 聂式忠. 日本沼虾三群体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的差异与系统进化. 动物学杂志, 2007, 42(1): 66-73.46. 牛东红, 李家乐(通信作者), 汪桂玲, 姜志勇, 张文博, 沈玉帮, 冯冰冰. 缢蛏六群体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的差异分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16(1): 1-5.47. 张学义, 李家乐(通信作者), 汪桂玲, 赵晓勤. 八个品种金鱼及野生鲫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的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16(6): 513-517.48. 王宏, 李家乐(通信作者), 汪桂玲, 张根芳, 谢楠.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宿阶段形态变化初步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16(4): 394-398.49. 王宏, 白志毅, 李家乐(通信作者), 王建军. 三角帆蚌胚胎在外鳃育儿囊内发育的初步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16(3): 219-223.50. 卓华龙, 沈庞幼, 吴雄飞, 李家乐(通信作者). 象山港网箱养殖鲈鱼残饵和排粪情况初步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16(5): 318-322.51. 陈友明, 李家乐(通信作者), 白志毅. 三角帆蚌人工繁育工艺的改良及效果. 渔业现代化. 2007.34(5):26-28.52. 姜志勇, 牛东红, 陈慧, 沈和定, 李家乐(通信作者). 福建缢蛏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ITS-1和ITS-2分析. 海洋渔业, 2007, 314-318.53. 鲍宝龙, 李家乐, 汪桂玲, 刘占江. 斑点叉尾鮰SCYA126基因及其可变剪接.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14(1): 1-7.54. 李小勤, 李星星, 冷向军, 刘贤敏, 王锡昌, 李家乐. 盐度对草鱼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07, 31(3): 343-348.55. 孟晓林, 冷向军, 李小勤, 伦峰, 刘贤敏, 李宝山, 李家乐. 杜仲对草鱼鱼种生长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4): 329-333.56. 吕耀平, 胞宝龙, 蒋燕, 杨琳琳, 李家乐. 低等真骨鱼类肌间骨的比较分析. 水产学报, 2007, 31(5): 661-668.57. 郑汉丰, 李家乐(通信作者), 袁伟康. 三角帆蚌与池蝶蚌杂交繁育初试. 渔业现代化, 2007, 34(2): 22-24.58. 董志国, 李家乐(通信作者), 郑汉丰, 谢楠, 白志毅. 三角帆蚌三个优异种质杂交后代生长性能比较研究. 淡水渔业, 2007, 37(3): 17-21.59. 李家乐, 白志毅. 淡水养殖新品种——康乐蚌. 中国水产, 2007, 10: 44-45.60. 李家乐. 淡水养殖珍珠蚌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 科学养鱼, 2007, 6: 1-2.
上一篇:结构式医学论文
下一篇:周丽佳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