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脚气病

发布时间:2023-11-05 17:45

医学论文脚气病

  首先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病又称脚气病,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缺乏维生素的疾病。

  然后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1.糜烂型脚气: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很容易导致感染的。2.水疱型脚气: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己就会感觉很痒痒的,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3.角化型脚气: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而且还会好几年都不会治好的。

  最后脚气是足癣的俗名,也称“香港脚”。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缺乏引起,而“脚气”则是由真菌(又称霉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

古籍中的脚气病简介

中医·脚气病脚气病(weakfoot、beriberi)为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古名缓风、壅疾,又称脚弱、软脚病。《中医药学名词》(2004):脚气病是指以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或挛急、肿胀,或枯萎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药学名词》(2010):脚气病又称脚气,是指以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或挛急、肿胀,或肌肉枯萎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脚气的病因病机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腿脚而成。脚气病的症状以两脚软弱无力、脚胫肿满或不肿满而缓弱麻木,甚至心中悸动,进而危及生命。病从脚起,因名脚气病。症先见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无力,或挛急,或弛缓,或肿胀,或萎枯,或足胫红肿发热,进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心悸,胸闷,气喘,神志恍惚,言语错乱等。脚气病的分类脚气有干脚气、湿脚气之分。临床上,称脚胫肿大者为湿脚气;不肿者为干脚气;出现心悸气急等危候者为脚气冲心。湿脚气中又有寒湿脚气、湿痰脚气、湿热脚气、湿毒脚气等。此外,还有风毒脚气、瘴毒脚气、脚气冲心、脚气入腹、脚气迫肺等多种类型。又有按六经分类者。脚气病的治疗注意:由饮食偏嗜所致之脚气病,治疗期当配合饮食疗法。现代医学中的维生素B1缺乏症、营养不良性浮肿,下肢多发性神经炎等多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条施治。方药治疗治宜宣壅逐湿为主,或兼祛风清热,调血行气等法。《医学正传·脚气》:“故为治者,宜通用苍术、白术之类以治其湿,知母、黄柏、条芩之类以去其热,当归、芍药、生地黄之类以调其血,木瓜、槟榔之类以行其气,羌活、独活以利关节而散风湿,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类引药下行及消肿去湿。”常用方剂如鸡鸣散、济生槟榔汤、防己饮等。《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等方书中,有大豆、乌豆、赤豆治脚气的记载,可用作辅助疗法。针灸治疗湿脚气取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阴陵泉、解溪、八风等穴为主。偏寒湿者加灸;偏湿热者可放血;恶寒发

详见百科词条:脚气病 [ 最后修订于2016/7/19 21:06:43 共191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脚气是什么症状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常常发生于脚趾间隙部位。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及角化型。脚气又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患者自觉奇痒,因此最忌搔抓。抓破的部位不仅促成真菌向手及身体其他部位传播,更为细菌的感染提供了机会,只有及时用药方可止痒。应针对其病因局部涂用抗真菌药,如达克宁、克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扩展资料:

脚气病的原因跟症状:脚气病属于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症。当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B1时,就会发生脚气病。脚气病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患者早期表现为胃纳欠佳、腹部不适、便秘、易激动、易疲劳、记忆力减退、失眠、体重下降。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发生以手指和脚趾麻木、感觉异常、肌肉酸疼、站立困难。

严重时发生肌肉萎缩性神经瘫痪。另外,可发生右心室扩大、心跳过快,严重时会发生心力衰竭。脚气病还可有脚气性精神病的表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如何防治脚气?三个方法来帮你

上一篇:怎么改医学论文

下一篇:方耀明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