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医学杂志中风

发布时间:2023-11-01 11:38

医学杂志中风

你好。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投稿难度极大。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核心期刊。本刊创刊于1984年3月,主编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江教授,名誉主编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和张淑琴教授,编委会成员均为全国神经科知名教授学者。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活跃学术交流,传播神经病学领域中代表我国学术水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和新成果,介绍国际上的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推动我国神经病学的发展和有关专业队伍素质的提高,并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基础与临床、诊断与预防、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方针。内容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他神经内外科的疾病以及临床各学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主要栏目有:论著与经验总结、治疗通讯、短篇与个案报告、综述、教学园地、论著摘要、学会建议、学术动态、专题讲座、临床病理讨论、护理经验等。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神经病学的医学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如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的临床医师、研究生、进修生及基础医学的教师、研究生等。本刊严格执行三审制,发表的论文能够反映神经病学领域的较高水平。
来搞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搞做文字修改、删节,遇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请作者考虑,如有异议,请事先声明。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一点,请及时采纳,也是一份鼓励。

25岁年轻人突发“中风样症状”,医生告诉你怎么识别,怎么预防

案例:

这天早上,25岁小郑正在吃早餐,忽然感觉左脸麻了起来,当她赶紧想抬起手想摸一下脸,又发现手也麻了,这下小郑慌了神,急忙喊她的丈夫,当她正准备张嘴说话,却发现嘴巴像灌满水一样,吐字不清,满脑子的话,就是说不出来,丈夫见状急忙拨打了120,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中风”了!!

医生在她的大脑血管发现了非常小的血凝块,这些血凝块导致了大脑部分组织少量缺氧。经过及时的治疗,过了几个小时,小郑的症状完全缓解了。

小郑的这种表现在医学上被称作 中风样症状 。

引起这种症状的原因很多,但是比原因更重要的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认识到这种疾病发作的迹象。即哪些症状表示你可能“中风了”。

并且相关研究表明, 中风或中风样症状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 ,所以无论你多大岁数,都应该了解。

什么是中风?

中风是当大脑的血液流动突然中断时发生的脑损伤。大脑对通过血液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葡萄糖非常敏感。如果你的血凝块阻挡了血液流动,就会对大脑造成伤害。

这个和心梗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发生的位置不同。根据病因不同,中风主要有两种类型: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是最常见的中风类型,约占87% 。

当血凝块阻断血液和氧气流向大脑时,就会发生这种类型的中风。当动脉变得太窄,没有足够的血液通过它时,有时会发生堵塞,这被称为狭窄。

狭窄是由动脉内壁上血凝块和斑块(脂肪物质和胆固醇的混合物)的积累引起的。

中风的原因包括吸烟、高血压、肥胖、高胆固醇水平、糖尿病和过度饮酒 。

出血性中风不太常见,占中风的其余13%。

出血性中风有两种类型——后脑出血(最常见的,发生在大脑动脉破裂时)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太常见的类型,当动脉瘤导致大脑表面出血时发生)。

脑出血时,血液会给脑细胞施加很大的压力,进而损害脑细胞。

这种中风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超重、过量饮酒、吸烟、压力大和缺乏锻炼 。

还有一种被称为短暂性缺血发作 ——有时称为小中风—— 当大脑的血液供应暂时中断时 ,就会发生。

虽然这些短暂性中风的症状很像急性中风,但预后要好得多。

不过,这种“迷你中风”可能预示着未来会发生更严重的中风。

引起中风的慢性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肥胖和不 健康 饮食 。

如何识别中风

2020年AHA进行的一项调查,尽管年轻人中风的发病率正在上升,仍有大约30%的45岁以下成年人不知道哪些症状出现代表着可能有中风。

案例中的小郑是知道自己心脏不好,有中风发作的风险,所以她和她的丈夫对中风有一定的认识,并及时到医院就医。

但对于普通人,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就医,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能够及早识别中风或类似中风的症状对于改善结果至关重要。

因为,快速识别和治疗中风,能大大减少中风可能造成的任何脑损伤。

在这里教大家一个识别口诀, 眼、脸、手、嘴、腿、表

眼睛

这个人的眼睛看东西变得困难了吗,视力突然下降了吗?

这个人是脸下垂,还是脸的一侧麻木?

手臂

身体的一侧的手臂变得虚弱了还是麻木了?

这个人说话有困难吗?

这个人站起来有困难吗?

表即时间

如果你发现有人有这些症状,不要犹豫了,抓紧时间拨打120。

上面的表现并不能完全包括中风症状,因为,中风的表现取决于大脑的哪个部分参与其中,以及大脑的哪个部分经历了血流中断。

如果大脑后部受到影响,你可能会遇到 视觉问题 。如果中风影响脑干的平衡中心,结果 可能是旋转、眩晕和不稳定 。

在大脑的左半球,这就是语言区域居住的地方,并控制着身体的右侧。突然出现身体右侧言语困难、虚弱或麻木的人,这是涉及大脑左半球的典型中风。

根据国外的研究报道,在美国, 每年约有795,000人中风,其中137,000人死亡 。

虽然所有年龄和背景的人都可能中风,但是,随着年龄越大,中风的风险就越大。

研究表明,有四分之三的中风发生在65岁及以上的人身上。同时,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中风。

此外,美国中风协会表示,在人到达55岁后,中风风险几乎每10年翻一番。

值得注意的是,中风和中风样症状与新冠病毒之间也可能存在一些联系 。

因为,新冠肺炎会增加体内的炎症反应,并提高身体形成血凝块的能力,这是大多数中风的问题。

怎么预防中风

为了自己身体 健康 并且避免中风,最积极主动的方法之一就是 健康 饮食 。

这包括 低盐饮食 和减少食用 加工食品 。 大量食用水果、蔬菜和蛋白质 。

还有就是保持 健康 的体重 ,参与 体育 活动 ,了解你的 血压、血糖和血液中的胆固醇 。

这样就可以制定计划,在它们升高或不正常的时候,及时纠正。

中风怎么治疗?

缺血性中风

医生通常会使用“特殊的制剂”,它可以把堵住血管的血凝块融化掉,使血液重新流向大脑,从而拯救脑组织。

出血性中风

如果大脑有出血问题,治疗通常包括头部快速CT扫描和手术,这可以去除压迫大脑的血液,并缓解大脑压力。

人们一般认为中风通常和老年人有关,距离年轻人很远。所以对小郑的经历感到震惊。

但现实是,研究表明,有15%的中风发生在18至55岁的人——而且近些年这些病例可能呈上升趋势。

2019年发表在著名医学杂志《神经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在1998年至2010年期间,年轻人的中风发病率在十年内上升了23%。

所以,别管你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改掉你的不良习惯吧,毕竟拥有 健康 的身体,才能拥有未来。

下期将分享保护心脏的食物有哪些,我们下期见。

中国人第一死因竟是此病!知道这些,九成悲剧可避免,速看



如果你是在题点进来的,那我就告诉你答案——。这种病就是中风(医学上叫“中风”)。中国中风平均年龄66岁,不分性别,而且是突发性的!并且:


“中风已成为中国第一死因!”


2015年10月,中国脑卒中协会发布《中国卒中流行报告》结论:中国每12秒就有一人中风,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


最遗憾的是,90%的中风其实是可以自己预防的!


中风90%的危险因素都是可以避免的!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神经学》分析了20多年的全球疾病,发现90.2%的脑卒中负担是由可调整的危险因素引起的。


有哪些风险因素?


行为因素:如饮食不健康、吸烟、缺乏锻炼等。


代谢因素:如空腹血糖高、胆固醇高、收缩压高、肥胖等。


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和铅暴露。


在这些因素中,行为因素占的比重最大,但恰好是我们最好的控制。行为因素包括饮食和日常习惯,也就是说这两方面做好了,就可以远离大部分中风。


四个动作预防中风,百试百灵。


平坐,放松颈部肌肉,然后摇头30~50次,慢慢的,每天早晚3次。低血压患者仰卧。


前后左右旋转头部,可以增加血管的抗压能力,有助于预防中风。


【按摩颈部减少中风】


双手搓热后,以稍快的速度按摩颈部左右两侧,以皮肤烫红为宜。


专家指出,颈部按摩可以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的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进硬化的颈部血管的弹性,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预防中风。


【耸肩防止脑梗】


每天早晚做肩部的升降运动,每次4~8分钟。


耸肩可以放松肩部的神经、血管和肌肉,活血通络,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人工驱动力。


【空手预防脑出血】


每天早、中、晚各做三次空手,每次400~800次。


发现脑出血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运动方式有关,缺乏运动的右侧脑血管壁极其脆弱,容易破裂,患者应多锻炼左手。


预防中风,保护脑血管安全。


行为因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饮食!换句话说,如果我们饮食正确,我们可以大大降低中风的风险。国内外研究和权威营养专家给出了预防中风的食物清单!一定要收好!


1.喝水加绿茶


3354反正每天都要喝水。加点绿茶也不麻烦。


绿茶中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单宁酸等,能有效增强血管壁的弹性。血管壁薄而脆是导致中风的病理因素之一。所以喝茶时最好多喝绿茶,不仅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还有助于抗癌。


2.番茄炒菜


每天吃3354个炒菜。加点番茄味道好,避免番茄酱。


番茄制品可能有助于降低中风的风险。这是国际著名杂志《神经学》推荐的食物。研究人员发现,番茄红素浓度在已经中风的人群中最低。多吃西红柿对预防中风会有一定的作用。


而且我们也不建议用番茄酱代替番茄,因为番茄酱中往往会加入更多的盐和糖,番茄酱中的番茄红素和维生素是很少的。


3、经常吃鱼,中风降低52%


3354反正要吃肉,还是换成对血管没有负担的鱼比较好。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与每月吃鱼少于一次的人相比:


每周吃鱼5次以上的人,中风风险降低52%;


每周吃2~4次鱼的人,中风发病率降低27%;


每周吃一次的人减少22%。


这是因为鱼类含有-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小板的粘度。因为80%的中风是由血栓引起的,防止血液凝固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所以你最好把你吃的肉换掉


英国阿伯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三份全谷物后,人的血压会下降,收缩压会明显下降。收缩压的降低可使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分别降低至少15%~25%。


不用改变吃五谷杂粮的习惯,煮饭和粥的时候加一把就行了~


5.吃点橄榄油,你的中风会下降41%


3354最好凉着吃,不要浪费好东西。


发表在欧洲《神经病学期刊》的研究结论显示,如果人们在烹饪或制作沙拉时经常使用橄榄油,他们患中风的可能性将比从不吃橄榄油的人低41%。


橄榄油很贵,但是太有营养了。橄榄油最好的吃法是凉拌,比如拌凉菜的时候加点,或者青菜煮好后加点橄榄油,味道也不错~


6.每天吃鸡蛋会减少12%的中风。


3354一天一个鸡蛋对血管太好了。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鸡蛋。《美国营养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说,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降低12%左右的中风风险!美国流行病学数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982年至2015年的多项相关研究,观察了不同食物如何影响人们的心脏和血管状况。结果显示:


每天吃一个鸡蛋,中风风险平均降低12%左右;


男性中风风险下降15%;


女性中风风险下降8%;


而且,吃鸡蛋对亚洲各国居民的健康是最有效的!


7.记得补充叶酸。


335,499%的中国人只知道补钙,不知道补充叶酸更重要。


中国人中风发病率很高,是欧美的3~5倍。这其中的原因与人体必需元素叶酸的缺乏密不可分。据不完全统计,每五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叶酸缺乏,而这些缺乏也是中风的高发和高危人群!


叶酸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中美医学家联合研究证实,补充叶酸能有效降低中风风险。


8.水果和蔬菜不能忘记。


3354应该每天都吃,但不是每个人都吃够。


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中风》发表了中国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研究表明:


每天吃200克水果(相当于两个苹果)可降低32%的中风风险;


同时,如果每天吃200克蔬菜,中风风险可降低11%。


该研究的负责人、山东青岛市立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瞿岩解释说,多吃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改善微血管功能,降低血压、体重、腰围、总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

中风为什么这么可怕?老中医带你了解中风背后的风险

导读:本文是钟孟良医生的口述记录。钟孟良,原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中医硕士研究毕业,师从我国近代皇家医学传人,清太医院院士赵文魁之子—近代著名温病学家赵绍琴教授,并得其医学真传。临床、教学、科研四十年,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中医疑难杂症专家,曾经主持大型中医医院业务技术工作近二十余年。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国医药学报”常务编委等职,临床精于辩证施治,疗效卓著。

一、什么是中风? 中风在中医上是指突然之间、仓促之间出现人的昏迷、摔倒、扑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一系列症状,就是西医所说的脑卒中、脑梗塞、脑淤血,根据中风发作时症状的不同,可辨证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类,中医治疗中风 历史 悠久,在中风急救方面,帮助病人恢复神志,减少死亡率方面,中医也有自己特殊的优势。

二、中医对中风是如何辨证的?

中医对中风的辩证,大致可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类,出现颜面的神经麻痹,或者是肢体麻木,活动的不随意、瘫痪,叫做中经络;如果出现神志昏迷、扑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叫做中脏腑,出现中脏腑,肯定有中经络的症状表现,其中中脏又可分为闭证或者脱证,所谓闭证,就是风火痰浊导致的昏迷,中脏腑如果病情加重了,就可以导致脱证,一般出现脱证症状,病人在半天之内可能就会死亡。

三、中风的高发人群

中风大致有以下几类人群容易高发:一是有家族史的病人,比如说家中某一代人中间,可能都出现了中风现象,但是家族史中高发中风病人并不多见;第二类是肥胖人群,如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的病人,血液粘稠度比较高,这种人群容易发生中风;第三类是生活极其不规律的病人,这类人血压不稳定,容易导致动脉附壁血栓、风湿性心脏病,形成心房纤颤,并且发作频繁,当附壁血栓脱落后就会导致中风。

四、中风发生前有哪些预兆?

一般中风在发生之前,会出现一些征兆,如病人突然出现肢体运动异常或者感觉出现异常,四肢麻木,或者剧烈头痛,心情极其烦燥,站立不稳,双眼蒙黑,这些都有可能是中风的前兆,而中风的根本原因,则是内脏的积劳、积虚、积损,内脏颓败导致。

五、导致中风的原因有哪些?

中医对中风发病机理的解释,中风不是一种诱因引发的,而是长期诱因的积累,导致的结果,长期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久食不节;二五志过极;三是不注意 养生 ;四过度疲劳、过度损害;五特殊体质的人,如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风病虽见之于猝然,而其发病之根由乃是长期内伤、积劳、积损、颓变,导致阴阳气血逆乱、猝暴之变而产生,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相关。

六、中风的治疗

中风可辨证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类,中经络要用活血、涤痰、化饮的药物疏通经络,中经络面瘫型要用益气祛风,通络牵正的方法,将益气药、祛风药配合起来,再加上虫类药,达到能够疏风涤痰的作用,必要时还应配合针灸治疗;如果是中经络偏瘫型,要用清肝熄风、清火涤痰、祛风牵正的方法治疗;中脏腑是中风里面的重急症,如果是阳闭,急救要避免出血,同时还要用清火降火的药,将通经活络的东西配合起来,帮助病人渡过危机期;阴闭的治疗要点是涤痰,通经活络、宣窍,生命指征稳定以后,及时的治疗残废,减少致残。

七、中风与痫证、痉证、厥证如何区别?

第一,将中风和癫痫病分开,癫痫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羊羔风,患者有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吐涎沫的症状,醒过来以后,没有任何后遗症反复发作,没有口眼歪斜,也没有半身不遂,只是暂时性的神智甚至丧失,这是痫证;第二痉症,患者会出现角弓反张,手足痉挛等症状,痉症也没有后遗症;第三需要和厥证区分,患者虽然神志丧失,但是没有出现偏瘫、口眼歪斜等症状,过一段时间患者可以自行恢复,所以中风与其他疾病的区分,需要抓住中风的特点。

八、突发中风如何急救?

中风患者的急救,首先要弄清楚情况,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避免手忙脚乱;第二就是不能乱动病人,让病人尽量保持安静,判断病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塞,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需要搬动的病人,建议一定要平持位移,平稳地到达医院,让出血快速地得到控制。

如何看待医学期刊《柳叶刀》揭露中国人主要死因?

2019年6月,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文章中研究了1990-2017年中国近三十年全国各省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该项研究由中国CDC、北京协和医院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共同完成,对于揭示中国人健康状况及患病情况意义重大。

该项研究表明,随着时代变化,威胁中国人健康也在发生变化,如今主要死亡原因已不再是传染病,而是慢性疾病。曾几何时,下呼吸道感染以及新生儿疾病是中国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医学水平提升,死亡率已经降到第十位。取而代之,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阿尔茨海默症成为中国人五大主要死亡原因,其中“中风”更是成为国人健康头号杀手。除此之外,肝癌、胃癌、高血压性心脏病、食管癌等疾病也在危害中国人的健康。

十大危险因素,膳食因素占主要

目前高血压、吸烟、高钠饮食以及空气污染是引发过早死亡的排名前四位的危险因素,诸如高血糖、高血压、高钠饮食、肥胖、高胆固醇等都是和膳食紧密相关,由此可见大部分的疾病死亡都是不良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导致的。吸烟更是成为中国各地区导致寿命减少的首要危险因素,提倡禁烟、低盐、减食是未来健康趋势。

整体而言,经济越发达地区、越靠近东南沿海,疾病负担越小,这主要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医院基础设施相关。

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出现70-80%大幅度下降,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疾病负担从传染病向慢性疾病的转变。

上一篇:时间医学杂志

下一篇:医学杂志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