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知网剪纸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3 15:08

中国知网剪纸论文

你好,已上传到附件,满意请采纳。PS:硕士论文请用知网阅读器打开哦

您有中国知网的免费账号吗?或是帮我多下几篇论文,题目是”剪纸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拜托了!谢谢!

下好了...帐号没有,你找到论文题目发出来我看到的话会帮你下载的... 这是这篇论文的网盘地址....

求中国知网论文一篇

中西女神图像比较探微
东西方的文化艺术虽然存在很大差异,
但有一个现象却是同一的,即人类在成长过
程中都曾经历过对女性神抵的崇拜阶段,并
留下了与之相关的大量传说与图像,而图像
本身又以其异于文字的视觉直观性与空间确
定性反映出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神兽一体”与“神人同形同性”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女蜗补天”的传
说无疑是流传最久的一个,从《淮南子
·

冥训》记载上不难看出,女蜗首先是以一个
英雄的形象出现的,她承担了补天、为民除
害等重任,同时又强调了她是中华民族的生殖
繁衍之神。而当这位“功劳上达九天、下到黄
泉”的慈爱、谦逊、伟大的人类母亲出现在汉
代的帛画和画像石上时,竟然都是一副人首蛇
身样。而这种“神兽合一”的造型特点同样出
现在西王母形象的塑造上,如果按照《山海
经》中的记载,其远古时的形象已然为“状如
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
女蜗的人首蛇身和西王母的虎齿豹尾等
外观不仅使得这些女神身上带上了一种神秘
怪异的原始色彩,令人望而生敬且生畏,而
且在人们惊叹其拥有超人般英雄气概的同时
也极易忘却其原为女儿之身。
如果就造型艺术中的女神形象而言,与
汉代可作平行比较的应是古代希腊,其雕刻
中大量的女神形象,无论是着衣的还是裸体
的,都仿佛是将生命注入了大理石,均表现
出少女或少妇亭亭玉立、丰满健壮的体态特
征。无论是菲狄亚斯的《命运三女神》通过
“湿衣法”来反衬女性人体的健康与活力,
还是迎着大海展开双翼的《萨摩色雷斯岛的
胜利女神》,除了神话所赋予她们神抵的职
能之外,女神即女人,她们年轻美丽、有血
有肉、敢爱敢恨,给人留下的是可触可感的
鲜活印象,神人之间是同形同性的。
二、‘.母性情怀“与“美的裸程“
当女蜗形象大量地出现在汉代画像石上
时,通常是与伏羲作人首蛇身、相向交尾、二
神合一状。显然,她是作为人类始祖神的身
份出现的。同时从《绎史》、《路史后记》以及
((tL记》中的记载上可得知女蜗不但造出了人,
而且还是位婚姻之神。这种形象至今还以剪纸
诸如“抓髻娃娃”、“喜娃娃”等形式留存在民
间。而在山西吉县的原始岩画上的女蜗形象,
两臂上举,两腿叉开的分娩姿势又恰似抓髻娃
娃的原型,其胯下所描绘的密密麻麻像繁星似
的小点应代表着一个个生命,象征着子孙繁
衍。至于在以后出现的散布于全国的女蜗庙、
女蜗陵、蜗皇宫等处的女蜗塑像也基本上沿用
了初始时便已为人母的造型,多表现她平和、
慈爱、宽容的母性情态。
在希腊众女神雕像中,作为“美的裸
捏”的代表—阿佛洛狄武从古典盛期开始,如《在花园中的阿佛洛狄式》就已非常
注重对其“性感”的刻画了:整个身体呈现
出一波三折的动态,长裙的吊带有意从右肩
滑落,以显露出饱满的乳房。单薄轻透的衣
裙紧贴在少女温润的肌肤上,仿佛能感觉到
她的呼吸和脉搏。至于在后来相关作品的塑
造中,世俗的意味已非常浓郁,她们不仅裸
程而且刻意凸显美艳和肉感,如这类题材的
巅峰之作《米罗的阿佛洛狄武》,其面部表
情既妩媚典雅又庄严理性的特质与整个身体
的婀娜曲线,使作品形成了一种自由和谐、
强弱交替、形影错落的节奏感,在体现少妇
特有的成熟丰满的风韵时也传达了希腊人创
作时的热情与激动。
阿佛洛狄式在古希腊神话中是掌管爱
情、婚姻、生育等的女神,从其职能上来看
应与女蜗相对应。但她作为“爱”与“美”
之神,无论是神话本身还是雕刻作品都更多
地强调了其女性的或典雅或妖烧等情态,似
乎已经忘了她也是人之母。
在此就会发现中西女神身上的最大不
同:中国的女神虽有着奉献精神但对爱情似
乎很冷漠,有的虽生下了伟大的儿子(如姜
源之子为后樱),但在心理层面上讲依然是
“处女”,因为从未描绘过她们的两性生
活,更未有希腊主神宙斯身边众多妻妾与情
妇们所曾经历过的爱情冒险,由此中国古代
便用婚姻之神替代了西方的爱情之神。
三、地域环境、民族心理与文化审美
上古时期的中国,人们就以农耕为主要
的生存手段,对土地的依赖性极大。我们的
祖先虽然可以在风调雨顺的前提下维持温
饱,但面对大自然的任何一次“发威”,都
会使其生活受到重创,这样便形成了中国人
厚重、深沉、内敛的性格以及务实而理性的
生活理念。因此中国人对神的信仰往往是功
利性的,所以当女蜗、西王母等女神以一种
半人半兽的形象出现时,她们身上首先表现
的应是可以为人类消灾避难、驱邪护民的英
雄气质,其次是种族繁衍、长生不老希望的
寄托。因此,人们在忽略自身的能力、欲望
和情感需求时,也就忽略了女神作为女性所
应有的“性”征。
相比之下,古希腊的地理特点决定了这
个奴隶制的城邦国家在经济上基本上是以手
工业和航海贸易为主,加之宜人的气候,古
希腊人创造了不同于中国内陆农耕文化的海
洋文明。随着对外贸易和殖民的掠夺,希腊
人便形成了开拓、进取、乐观、享乐的性
格,因此在艺术中表现女神在内的神抵时,
均会强调其具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和占有欲望
等特点。同时希腊人的世界观中充分肯定人
的伟大与崇高,颂神即赞己,于是雕刻中
“神人同形同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中国女神要
比希腊女神更受尊崇,这与神话产生的历史
时期有关。因为中国神话多产生于母系氏
族社会,而古希腊神话则产生于父系氏族社
会。当女蜗补天造人、精卫衔石填海、西王
母拥有长生不老之药、后土可使风调雨顺、
大地丰产之时,她们已然是拯就人类英雄
的化身!当然人类生活在那个只知生母的时
代,女性在社会中的主导及领导地位自不待
言。而希腊神话产生时,男性已是社会的领
导者,所以神话一定是以男性神为中心或以
父亲的血统来铺陈整个神抵系统的,甚至还
把造人的功劳都归于男神普罗米修斯,而且
他们创造出来的第一个女人潘多拉的亮相就
显然表露了一种尊男抑女的思想。因此这个
特点也会体现在各位女神身上,她们为了一
己之爱可以不顾及他人,甚至不择手段。至
于在女神雕像上刻意强调视觉上女性形体的
感官效应,则表明了人类进人父系社会以
后,随着私有观念的萌芽,人自身(主要是
女性)的美逐渐地显示出了它的商品价值,
女性的“被欣赏”由最初较为偏狭的占有也
逐渐升华成一种侧重于审美的追求,于是便
呈现出诸多“美的裸程”。
神话作为人类儿童时代基于现实之上的
想象,在这些“女神”图像身上不仅承载了
中西或精神或视觉的审美意趣,同时更是二
者生存环境、经济基础、民族心理、文化底
蕴等诸多因素差异的使然。口

求一篇《中国民间艺术剪纸》的论文

  中国民间艺术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甚至更早。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剪纸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在中国各地广为流传,其中又以蔚县剪纸最为著名。蔚县剪纸,有悠久的历史。蔚县剪纸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三分刀工七分染”上。它的工艺流程别具一格,第一步是“熏样”,即把原纸样或设计的草图,帖在一张白纸上,然后点燃蜡烛进行烟熏,使其在白纸上留下一个清晰“黑样”。现在这道工艺人们已采用晒图的方法。第二步是“闷”,就是将刻窗花用的宣纸剪成将要刻制的画幅大小,因为剪纸层数一般是三十到五十为宜,所以要用水淋湿,用手压实,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以待刻制。第三步是刻制。蔚县由剪纸剪刀换成刻刀,其优点不仅在于生产的数量多,更主要的是,刻刀能更好的发挥艺人的艺术思想,刻起来随心所欲,花样翻新。在艺人的手上,刻刀灵活得象笔一样。刻刀有单刀、三角刀、圆口刀之分。刻制时以阴刻为主,兼有阳刻或阴阳结合的方法,使得作品玲珑剔透,层次分明。第四步是着色,艺人们的行话叫点染。点染所用的颜色要事先用酒调合,因为剪纸的原料是宣纸,用酒调色可以使色彩浸润而不渗透,色彩效果极佳。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正式提出经过了漫长的过程。相对于有形的物质类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容易受到破坏甚至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鼓励在保护中利用,以利用促进保护。下面我们来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经验,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先进做法,从互联网背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少年儿童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四个方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一直与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等融为一体,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记忆。

近些年来,“非遗”一直是个热词,非遗的保护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在传统村庄减少、农耕方式替代的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非遗,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一、非遗活态传承的意义

非遗的活态传承是指非遗的产生、发展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中进行传承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保护非遗。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血脉和情感的主要体现。

非遗不是文物,不是凝固的。非遗历经千百年的文化流变,是动态的、可变化的,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时代的传承人群在与历史、自然等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对非遗进行再创造。

一方面,非遗项目需要在创新和传承相结合的良性互动中,为当代人理解和认同,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另一方面,非遗的活态传承也要杜绝过度商业化的倾向。

例如,在一些旅游景点,“泼水节”“火把节”天天上演,那只是“表演”,而非“过节”;带有恶搞甚至低俗性质的婚庆习俗强拉游客参与,目的就是让游客为名目繁多的消费项目买单,早已失去了展示非遗项目、让游客了解认识非遗的初衷。

这种纯粹为了赚钱、改变非遗性质的所谓创新,实则是对非遗的严重破坏,在非遗的活态传承中是要坚决摒弃的。尊重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核心是保护传承人,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保护传承人群获得收益的权利,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非遗的创新性发展。

二、日本非遗活态传承的经验

日本是世界上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前列的国家,重视非遗的活态保护,他们的许多做法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创新求变的传承之路。

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例,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传统金属工艺、漆艺和陶艺制作时使用天然材料和传统技法,对器物形制、色泽、纹样进行改良创新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和人们审美取向的改变。

1974年日本颁布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1992年国会进一步修正该法律,加大了扶持力度。日本的传统手工艺坚持创新求变,因此多年来发展良好。

(二)“人间国宝”的认定和保护。

非遗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是“活”

的动态文化,其声音、形象和技艺存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性”的核心因素。

日本在非遗的保护中非常重视传承主体,强调对传统文化持有人的保护。

非遗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传承人的认定。日本将那些具有高超技能,能够传承某项文化的“身怀绝技者”,称为“人间国宝”.

日本的这些“人间国宝”对所传承的技艺予以记录、保存并公开。

日本 *** 每年给这些“人间国宝”200万日元补助金,用来培养和传承继承人。因此, *** 监督该笔款项的使用情况,“人间国宝”

每年要向 *** 报告该笔款项的用途。日本对“人间国宝”的认定和扶持有力推动了日本非遗的传承发展,“能乐”、“歌舞伎”、“狂言”这些日本传统的艺术表演由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三)非遗保护中的儿童意识。

非遗的活态传承不仅是少数核心传承人的保护,还关系着培养传承群体,特别是传承群体中的少年儿童。

日本非常重视对传承群体中少年儿童的培养,为中小学生提供体验传统艺能的机会。

例如“歌舞伎”,2001年开始举办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歌舞伎讲习会”,从2002年起,“歌舞伎讲习会”拓展到小学生,并且每年都予以实施。

日本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重视日本传统文化的学习,设立了传统工艺品课程,加深中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他们从小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亲近之情。

三、我国非遗活态传承的策略

(一)互联网背景下非遗活态传承。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更加贴近年轻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被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接受与选择,拓展其生长空间,以真正实现非遗的价值。

微信推送、淘宝开店、视频课程,是许多非遗项目都在尝试的互联网背景下活态传承的新途径。

以桐乡竹编的传承之路为例,竹编传承人钱利淮和他的团队开创了竹芸工坊,让竹编从小众作坊走向大众传承。

他们根据受众的年龄和基础编写了生动直观的竹编网络课件,开设竹编私房课的网络直播教学,并在“竹芸”微店上推出竹编DIY商品。钱利淮开创的“互联网+竹编”的传承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普通大众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选购竹编材料,按照网络课程自己在家学习竹编。

浙江桐乡推出了非遗项目专题传习班的微信公众平台,包括剪纸、桃核雕刻、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木雕、麦秆画,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对非遗以及传统文化的需求。

非遗项目通过互联网汇聚人气,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到非遗项目实体店;通过非遗项目实体店的展览、展示,创造一种审美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于传统、对于历史的敬畏,形成互联网与实体店的良性互动发展。

社交媒体公众账号、移动终端应用程序这些途径让非遗越来越进入普通公众的视野。

例如,浙江象山的非遗订阅号“象山非遗”,信息发布频率很高,阐释质朴而到位,策划很接地气。

中央美术学院发布的《中国古典家具》APP大受欢迎,这个APP运用游戏的手法,实现明代榫卯家具的完成过程,在带给人们娱乐游戏的同时,使人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木作的“灵魂”---榫卯的技艺。

这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明代榫卯家具APP,是数字化背景下将现代新技术与非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这个明代榫卯家具APP,使用户短时间内能够直观的认知榫卯家具的结构和组合,让非遗真正走进现代生活,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此外,通过开发非遗游戏软件来扩大非遗在儿童、青年人中的传播。

例如:南通蓝印花布的游戏软件收录了近千种蓝印布典型图案,该软件还可用在苏绣、云锦等非遗项目中。

(二)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的支持和培训计划。

人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问题。

除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之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第29条规定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

目前,文化部已命名了4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自2008年起,补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2016年起提高为每人每年2万元。

非遗的传承仅靠为数不多的代表性传承人作用甚微,还需要积极培养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非遗传承人群,通过非遗传承人群来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

)正式启动,该研培计划是文化部联合教育部专门针对非遗保护发起的。

研培计划有助于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技艺能力,有助于非遗传承人群深入领会传承项目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非遗活态传承的持久动力。

(三)非遗走进少年儿童。

非遗的活态传承要在少年儿童中扎根。聘请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为中小学生常年授课,教授传统手工艺课程,为学校里的少年儿童讲好民族文化的每一课。

在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建立传统文化基地,将非遗烙印在少年儿童心中,鼓励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

充分利用民俗、节日,让少年儿童在非遗实践环节参与技艺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少年儿童对非遗的兴趣爱好。

建立非遗博物馆,展示非遗项目的图文及实物,举办非遗项目展示展演互动活动,点燃少年儿童非遗教育的火种。通过深入认知和参与非遗项目,使少年儿童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后备力量。

(四)非遗的海外传播。

将中国的非遗向世界传播推广,是进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以非遗项目剪纸为例,剪纸在中国多地广泛存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有剪纸。

以剪纸为媒介,可以很好地起到文化交流沟通的作用。

在中国剪纸推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通过剪纸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十多年间与不同国家进行以剪纸非遗为主题的创作合作,将剪纸作为国际间交流共有的文化背景。

这既推动了中国剪纸走出去在海外的传承,也促进了世界对中国剪纸艺术的认同与接纳。

从营销策略来看,将非遗产品上传到网络平台,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极为宽广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王英杰。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理论界,2013(4):67

[2]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3):10~12

[3]徐继宏,薛帅,郑蕾。“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纪实[N].中国文化报,2017-06-08

[4]郑海鸥。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N].人民日报,2017-06-08

上一篇:毕业论文选题管理

下一篇:关于电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