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四史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3-03-13 12:37

四史论文参考文献

给参考许些帮助 、立论立论确定历史论文论点即作者赞反歌颂批判或某历史物、历史事件表示自观点看考虑论点应注意: 1.立论科性 所谓立论科性作者观点搜集资料信息要理论根据事实依据即作者观点要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利于社主义事业讲述史实要依据或明确处想更应该凭空臆造立论才价值 2.立论前卫性 立论前卫性超前意识立论要新要写没写或少写题材要求近几术态应该致解免撞车云亦云嫌 3.立论指导性 立论指导性称立论实用性论文给别看作品要能给读者启迪读者所帮助、所鼓舞、所收获我通所说古今用洋用论文价值反其道行歌颂义团运盲目排外或者反面物歌功颂德类文章即使写再取 二、命题论文论点决定给论文定新颖、明确、吸引力题目用表达文章主题十重要某种意义说论文命题比论文写作更难 1.题目要新 重视科性前提论文命题要新要创意切忌平淡奇要力争做语惊死休 2.题目要奇 命题要奇指搞文字游戏或故弄玄虚要用科态度实事求态度自论文命题达文章能引入胜效 3.题目要 历史论文题宜宜特别刚刚习写作更要选题目选题目结空乱想文章写面面俱却往往自身能力水平限制面都 三、布局 1.、结尾 功半论文十重要第段应该力求门见山直接接触主题明确提自观点赞反要点悬念引起读者注意追求结尾要提纲挈领发深思余味穷所些经验作者论文结尾功夫 2.编写提纲 论文写作提纲文章设计案首先提论点(包括总论点论点)提论据论据包括历史史实、名名家论述明确结论至于几论点引用哪些论据先写写般视作者自身习惯定必要或文章篇幅较加标题求取目效 四、定稿 历史论文写作包括起草、修改、定稿三步骤 起草写初稿要深思熟虑气呵修改要史料、观点、语言检查提高文章质量征求师同意见文章加补充定稿 参考题目: 1、辛丑条约签订现状评 2、鸦片战争 3、历史抹掉石雕 4、近代史端 5、北洋舰队毁灭 6、圆明园兴建与毁灭 7、英勇、耻辱、斗争 8、残说圆明园 9、甲午战争 10、林则徐虎门硝烟 11、平壤战役 12、八联军侵华战争 13、《南京条约》由 14、虎门硝烟解说词 15、道者助失道者寡助 16、说抗战争 17、行义必自毙 18、手自 19、海棠叶变迁(论述祖疆域变化)。

给参考许些帮助 、立论立论确定历史论文论点即作者赞反歌颂批判或某历史物、历史事件表示自观点看考虑论点应注意: 1.立论科性 所谓立论科性作者观点搜集资料信息要理论根据事实依据即作者观点要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利于社主义事业讲述史实要依据或明确处想更应该凭空臆造立论才价值 2.立论前卫性 立论前卫性超前意识立论要新要写没写或少写题材要求近几术态应该致解免撞车云亦云嫌 3.立论指导性 立论指导性称立论实用性论文给别看作品要能给读者启迪读者所帮助、所鼓舞、所收获我通所说古今用洋用论文价值反其道行歌颂义团运盲目排外或者反面物歌功颂德类文章即使写再取 二、命题论文论点决定给论文定新颖、明确、吸引力题目用表达文章主题十重要某种意义说论文命题比论文写作更难 1.题目要新 重视科性前提论文命题要新要创意切忌平淡奇要力争做语惊死休 2.题目要奇 命题要奇指搞文字游戏或故弄玄虚要用科态度实事求态度自论文命题达文章能引入胜效 3.题目要 历史论文题宜宜特别刚刚习写作更要选题目选题目结空乱想文章写面面俱却往往自身能力水平限制面都 三、布局 1.、结尾 功半论文十重要第段应该力求门见山直接接触主题明确提自观点赞反要点悬念引起读者注意追求结尾要提纲挈领发深思余味穷所些经验作者论文结尾功夫 2.编写提纲 论文写作提纲文章设计案首先提论点(包括总论点论点)提论据论据包括历史史实、名名家论述明确结论至于几论点引用哪些论据先写写般视作者自身习惯定必要或文章篇幅较加标题求取目效 四、定稿 历史论文写作包括起草、修改、定稿三步骤 起草写初稿要深思熟虑气呵修改要史料、观点、语言检查提高文章质量征求师同意见文章加补充定稿 参考题目: 1、辛丑条约签订现状评 2、鸦片战争 3、历史抹掉石雕 4、近代史端 5、北洋舰队毁灭 6、圆明园兴建与毁灭 7、英勇、耻辱、斗争 8、残说圆明园 9、甲午战争 10、林则徐虎门硝烟 11、平壤战役 12、八联军侵华战争 13、《南京条约》由 14、虎门硝烟解说词 15、道者助失道者寡助 16、说抗战争 17、行义必自毙 18、手自 19、海棠叶变迁(论述祖疆域变化)。

历史像一条满满的海滩,古人是海滩的缔造者,而我们是一个个悠闲地过客,我们在历史的海滩上散步,又想拾起点什么

于是我们知道了秦前的战乱纷飞、群雄争霸;汉朝的文景之治、丝绸之路;盛唐的公主出嫁,歌舞升平;宋末的骨肉分离,词人思瘦;还有大元并不属于我们的莫斯科,我们的祖宗通过郑和下西洋将恩泽遍洒蓝色星球,我们还看到了史上最贵的一把火怎样烧掉天朝上国的尊严,烧毁半个中国的骄傲,烧痛我们后辈人的心,月光下破碎的斑驳是那些琉璃的泪吗?

我们就在这条海滩上一步一步的前行,拾起古人留给我们的记忆,岳飞、秦桧同样应该被记住,就像石头钻石同样硌脚。

人累了,天黑了,海滩却同样在那里,我不敢说明天也不敢信明天,但愿明天的海滩有更多下陷的足迹。

历史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大自然来作词,人类来谱曲,农民和领袖同样唱得出转音,只不过秦始皇转的大一点,陈胜转的小一点,五线谱写满了前辈们足够的功底,让他们一直从离骚唱到东方红,有花美的霓裳羽衣曲,也有悲凉的骊山怀古,还有黄河大合唱和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每一个词都是历史的赐予,每一个音符都是感人的触摸,在音乐的灵魂里我读出了历史的发展壮大,中国人的历史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不敢说明天也不敢信明天,但愿明天的歌谣可以让更多的人传唱。

历史不是谁写给谁看得而是谁来书写的,古人写下了万里长城,近现代人写下了万里长征,我们应该写下更多可以万年来辉煌,历史是伟大的

你好~我也是学美术史论的~!不过不是鲁美的~!已经临近毕业了!关于这些理论类文章,大多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完成。

首先应该确定你想写的范围。范围包括史论类,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或是理论类,如美术理论、设计理论。

史论类文章一般是从某一幅画作、工艺品入手,可分析其艺术语言(色彩、构图、手法)或者艺术价值(艺术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后期艺术创作的影响)或批评类文章(当然入学考试还不要求你写这个应该,这个应该在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对某些作品、工艺品进行赏析并提出自我看法的文章) 理论类文章一般是从某个理论入手,包括中国古代画论、艺术起源论、艺术接受、设计理念等多方面你入学考试的话我不建议你写这个。因为这个会涉及美学、哲学理论等各个方面,对于即将入学者无法做全面、深入论述。

如果还不清楚的话,建议参考苏珊娜·赫德森的《如何撰写艺术类文章》。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对于初学者写作还是蛮有帮助的。

我大一大二时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不少写作技巧。 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最后祝考试顺利。

你好~我也是学美术史论的~!已经临近毕业了!关于这些理论类文章,大多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完成。首先应该确定你想写的范围。范围包括史论类,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或是理论类,如美术理论、设计理论。

史论类文章一般是从某一幅画作、工艺品入手,可分析其艺术语言(色彩、构图、手法)或者艺术价值(艺术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后期艺术创作的影响)或批评类文章(当然入学考试还不要求你写这个应该,这个应该在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对某些作品、工艺品进行赏析并提出自我看法的文章)

理论类文章一般是从某个理论入手,包括中国古代画论、艺术起源论、艺术接受、设计理念等多方面你入学考试的话我不建议你写这个。因为这个会涉及美学、哲学理论等各个方面,对于即将入学者无法做全面、深入论述。

如果还不清楚的话,建议参考苏珊娜·赫德森的《如何撰写艺术类文章》。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对于初学者写作还是蛮有帮助的。我大一大二时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不少写作技巧。

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最后祝考试顺利!

我当时考的是中央美院的史论,文考证拿到了就是高考没上线。以我的经验来看,你不必写的很专业很学术,而是要有一定文采(又不能写成散文这种东西),能够体现一种美术赏析的特性(多看看就会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了,一般都会从贡布里希的书入门),文章结构要清晰,有层次。

在主题上,可以围绕着一个艺术家来写,也可以围绕某一个作品来写。这个时候要注意,要理清艺术家的师承、影响他艺术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属于哪个流派等;把这个作品与同时代或同主题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最后还要针对你写的目标,写出他/它的个性在哪里,进行具体深入的赏析;有关人物、作品的逸闻趣事会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但使用的时候要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态度。如果要增色,可以引入一定的专业内容,比如赏析构图、对艺术史的影响等。

内容上找你最感兴趣最擅长的写。一般不推荐写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除非你对当代艺术特别了解否则是不建议些的。我的老师当时说写印象派、造型艺术比较容易过——切记不要写像梵高这种已经被写烂的!

最后还要注意一些论文的格式,像一楼说的字体、标题大小外,还要注意行文语气的客观,不要出现很多“我”字,引用别人的话要进行标注(引用的谁?出自哪本书哪个纪录片?),字数自己把握,3000左右。

因为提交的是纸质文本,建议论文打出来后做一个简单的封面写上标题、姓名,装订好。

祝你考入好的学校~~~高考加油,不要像我一样差一点,很遗憾的。

《史记》《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中有“太史公曰”。

《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历代中国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

该书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

照文体来看,该书选韵文十三篇,如《楚辞·卜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都是“极声貌而穷文”,工于描绘,描绘中虽用韵语,但与诗不同,往往韵散结合,来加强声情之美。散文则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等。

该书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论民国时期传统美术史观的现代转型摘要]本文从民国时期美术起源的英雄史观的瓦解、美术史观由传统伦理本位转移到审美本位、狭隘的民族主义美术史学观的开拓以及发展的美术史观的形成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力图对民国时期传统美术史观的现代转型做一系统梳理和研究。

[关键词]民国时期;美术史;现代形态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随着西学东渐和社会的变革,美术史研究也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大的变化,2 0世纪以前,中国的美术史著述是古典形态或传统形态的,其研究的核心是书画理论,体裁以专著、随笔札记为主,研究形式主要为品级品评、画录等,论述偏重于主观感悟性和经验性,缺乏理论色彩和系统性。有“中国第一部完备的绘画通史著作”之称的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在写作中并不注重具体作品的描述分析,而是将画史、画论、画评糅合于一体,其绘画史的写作目的是强调绘画的社会功能,以统治者与士大夫的审美标准品评画家和作品的高下,总结画学理论和技法。

唐以后至清末的美术史家基本上延续了《历代名画记》的写作方式,只是作了史料上的转抄增补。民国时期是中国美术史学研究改步变古的时期,姜丹书、陈师曾、郑午昌、潘天寿、俞剑华、滕固、李朴园、胡蛮、童书业等美术史家撰写了一批中国美术史著作,对中国现代形态美术史学的建立起到了开创作用。

一美术起源的英雄史观的瓦解中国传统书画史写作当中往往把美术的起源归结为有巢氏、伏羲、苍颉、史皇、画嫘等一系列个人的创造,《云笈七签》就有“黄帝有臣史皇,始造画”这样的话,而《说文》则认为“画始于嫘,故曰画嫘”。关于文字的起源,许慎《说文解·序》中所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易八卦……”认为伏羲氏所作的八卦,是文字的雏形,也是绘画的雏形。这种将书画起源归结为个人创造的观念影响非常深远,传统美术史家一直沿用神话传说性质的美术史起源理论,如唐代张怀瓘的《书断》说:“颉首四目,通于神明。

仰观奎星曲圆之势,伏察龟文鸟兽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直到民国时期,一些美术史家才开始对传统美术史的神话性质提出质疑并加以思考,使中国美术史的撰写逐步从神话传说的阴影中走出来并给予较为科学的解释。

民国时期是美术起源的英雄史观逐渐瓦解的时期,民国初期一些美术史家在写作美术史时仍然沿用美术起源的神话传说,如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第一编“上古史”之第一章“三代之绘画”就认为:“伏羲画卦,仓颉制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既为书画同源之实证。盖是时文明肇始事务渐繁,结绳之制不足该备,不得不别创记载之法。

而记载之法,必先诸数与形,取其简而易明,便于常用。固画卦所以明乎数,而文字始于象形。

以象形而言,即含有图画之意。文字与图画初无歧异之分。”

[1]秦仲文所著《中国绘画史学也将美术的起源托附于神话传说:“上古时代的人类,文化未开,结绳记事,有巢氏作木器,绘轮园螺旋,为古代绘画的起源。”其中也沿用了伏羲画人八卦、仓颉创六书等说法,认为在“黄帝的时代,画学便已有了相汉的成绩”。

顾颉刚的疑古学派产生的广泛影响,启示了美术史家对美术起源的思考,大多数美术家在美术史撰写过程中自觉地抛弃了中国美术史的神话成分,而代之以人类学、文献学和考古学方面的讨论。刘思训等美术家对美术起源托附于神话传说进行了批判,美术史家开始思索美术的起源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

俞剑华在他的《中国绘画史》一书中对美术起源的原因进行了探索:“人类文化,随生民以俱来,虽獉獉狉狉,无知无识,然以或出于游戏,或由于模仿,或迫于实用器物之发明渐繁,人智之发展日进,而雕刻绘画建筑等艺术,亦见萌芽,从无显著之作品,昭示于后,但其孕育胚胎,树后日艺术之基础,顾可知也。”[2]他认为绘画主要起源于游戏,“初民作画,多出于游戏行动,如童子之画壁,并无若何目的,及渐进化,一部分图画既作为文字,一部 成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一种文字的发生和演变并不是突然的,与全部文化的发展是相并行的,逐渐酝酿而成的。

正如水之结冰一样,温度降到零度以后,则经过“突变”而结成冰,决不会在微温的时候,一下子就结成冰,实际上,在仓颉之前就有了雏形的文字,因为结绳,书契,八卦而渐演变成为文字是极有可能的。那时的文字大部分属于“指事”和“象形”两类,也就是简单的图画和符号,不过因了个人书写方法的不同,以及见解上的分歧,字形上的紊乱不一,自是意料中事。

仓颉从事整理、发明等等的工作比较可信。这种文字因为年代悠久的原故,所以就称之为“古文”。

……一般之所谓仓颉造字,大概也就是说从黄帝以后(假定仓颉为黄帝时人)才有真正的文字出现吧。[3]2-3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美术史家在打破美术史起源的英雄史观之后,从多方面对美术的起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随着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一部分进步的美术史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美术的起源进行分析,胡蛮就是其中的代表,1 9 3 4年他以。

史记 论文

我这里有篇原创的。正好是我们前几天的考试题目。
史记,史部第一,就像希罗多德之于希腊,我们也是把司马迁当“史学之父”。它不是一部以朝代为断限,罗列帝王将相,孳孳于一姓兴亡的狭义史书,反而它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做了总结;晚于它的事,它做了预言。它是一部上起轩辕,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大历史”。当时的“古代史”、“近代史”和“当代史”,它都讲到了。特别是他叙事生动,笔端熔铸感情,让人读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鲁迅先生誉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谓入木三分。
司马迁作《史记》,利用材料很多。它们不仅有“石室金匮”(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收藏的图书档案,也有他调查采访的故老传闻,包含社会调查和口头史学的成分。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是我们从汉代思想进窥先秦历史的重要门径。不仅如此,它还涉及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包含后世集部和子部中属于专门之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它于四部仅居其一,但对研究其他三部实有承上启下(承经、子,启史、集)的关键作用。借用一句老话,就是“举一隅而三隅反”。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史记是读古书的一把钥匙,特别是对研究早期的学者,更是如此。
读《史记》,除史料依据,编纂体例也很重要。这本书的体例,
是以“世系为经”,“编年”、“纪事”为纬,带有综合性,并不简单是由传记而构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贵族的谱牒。司马迁作史,中心是“人”,框架是“族谱”。它是照《世本》和汉代保存的大量谱牒,按世系分衍,来讲“空间”(国别、地域、郡望)和“时间”(朝代史、国别史和家族史),以及“空间”、“时间”下的“人物”和“事件”。它的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讲“本”;“世家”是讲“世”,即族谱的“分枝”;“列传”是讲“世”底下的人物,即族谱的“叶”。这是全书的主体。它的本纪、世家都是分国叙事、编年叙事,用以统摄后面的列传。本纪、世家之外,还有“十表”互见,作全书的时空框架。其“纪传五体”,其中只有“八书”是讲典章制度,时空观念较差,属于结构性描述。司马迁虽生于布衣可取卿相的汉代,但他是作“大历史”。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联贯,还是以这样的体裁最方便。这是我们应该理解他的地方。
司马迁作《史记》,其特点不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以“互文相足之法”,节省笔墨,存真阙疑,尽量保存史料的“鲜活”。
《史记》这部书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定要读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当然很重要,因为只有读这篇东西,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笔也老道。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还有一封《报任安书》。如果我们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因为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其辗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内俱焚、汗发沾背的心理创伤,非身临其境者,绝难体会。
司马迁为“墙倒众人推”的李将军(李陵)打抱不平,惨遭宫刑,在我看来,正是属于鲁迅所说敢于“抚哭叛徒”的“脊梁”。他和李将军,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将,趣舍异路,素无杯酒交欢,竟能舍饭碗、性命不顾,仗义执言,已是诸、刿之勇不能当。而更难的是,他还能在这场“飞来横祸”之后,从命运的泥潭中撑拄自拔,发愤著书,成就其名山事业。读《报任安书》,我有一点感想:历史并不仅仅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也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这种人生体验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贯穿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历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类“超越”中尤为重要。它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虚有数”的众多生命汇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首先就在于,它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司马迁之为司马迁,《史记》之为《史记》,人有侠气,书有侠气,实与这种人生经历有关。
以个人荣辱看历史,固然易生偏见,但司马迁讲历史,却能保持清醒客观,即使是写当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肤之痛,也能控制情绪,顶多在赞语中发点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历史,写史和评史,绝不乱掺乎。
对司马迁的赞语和文学性描写,我很欣赏。因为恰好是在这样的话语之中,我们才能窥见其个性,进而理解他的传神之笔。例如,在他笔下,即使是“成者为王”的汉高祖也大有流氓气,即使是“败者为贼”的项羽也不失英雄相。就连当时的恐怖分子,他也会说“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连李斯这样的“大坏蛋”,他也会描写其临死之际,父子相哭,遥想当年,牵黄犬,逐狡兔的天伦之乐。很多“大人物”写得就像“小人物”一样。
同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有关,《李将军传》也值得一读(有趣的是,它是放在《匈奴传》和《卫将军传》的前边)。他讲李陵之祸,着墨不多,对比《汉书》,好像一笔带过。这种省略是出于“不敢言”还是“不忍言”,我们很难猜测。但他在赞语中说: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四史”是哪四本?再详细介绍一下啊!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简介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汉书又称前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汉书》的编著者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它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班固的父亲班彪(3—54)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二十几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史记》的巨作——《史记后传》。就在班固着手编撰《汉书》不久,永平五年(公元62 年)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改作国史”。皇帝下诏收捕,班固被关进了京兆监狱,家中的书籍也被查抄。其弟班超担心他受委屈而难以自明,便上书,在汉明帝面前申说班固著述之意,地方官也将其书稿送到朝廷。汉明帝了解情况后,很欣赏班固的才学,召他到校书部,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兰台是汉朝收藏图书之处。兰台的令史共有六名,秩六百石,掌管和校定图书是其职责。
《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
《汉书》包括帝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前206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
《汉书》在吸取《史记》成果的基础上,纠偏补缺。如补立《惠帝纪》,补叙了当时有影响的制度和法令。又增王陵、吴芮、蒯通、伍被、贾山诸传,还将张骞事迹从《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抽出,加以扩充,设立专传。此外,于贾谊、晁错、韩安国等传中,增补了不少诏令奏疏。其中,如贾谊的《治安策》,晁错的《言兵事疏》和《募民徙塞疏》尤为著名。比较完整地引用诏书、奏议,成为《汉书》的重要特点。此外,边疆诸少数民族传的内容也相当丰富。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动。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 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 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 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 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 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 、《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主要的有东汉刘珍等奉命官修的《东观汉记》、三国时吴国人谢承的《后汉书》、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谢沈的《后汉书》、袁山松的《后汉书》,还有薛莹的《后汉记》,张莹的《后汉南记》、张璠的《后汉记》、袁宏的《后汉记》等。
范晔著《后汉书》,着力探讨东汉社会问题,贯彻了“正一代得失”(《后汉书》附《狱中与诸甥侄书》)的宗旨。书中的《王充王符仲长统传》,载王符《潜夫论》5篇,仲长统《昌言》3篇,都是探讨东汉为政得失的名作。他又于传末写了一篇长约600字的总论,对王符等人的言论做出评判,由他们的得失之议,引向更高层次的历史变化之论。范晔论史往往能抓住历史矛盾进行具体分析。一般论史的人大都对光武帝建国后不任用功臣表示不满,范晔则在中兴二十八将论中指出这正是刘秀的深谋远虑。他说光武帝对功臣崇以爵禄,而将吏事委之吏职,既避免了像西汉初年那样的分裂动乱、诛杀功臣之弊,又为一般士人广开入仕之途,满足了封建国家对人才的需要,是“至公均被”之举。此论深合秦汉政治实际,颇具史家识见。
《后汉书》所以成为不朽的史学名著,也因为它在编撰上取得了很大成功。 纪传体是一种综合体裁,在这种体裁中如何统筹全局,详略得当地再现史实,是个很棘手的问题。范晔对全书作了细致的整体规划,对史实进行了认真的剪裁。书中所述史实规避得法,彼此间既有照应,又不重复繁冗,表现出高超的史学技巧。通过他的妙手剪裁,《后汉书》井井有条地叙述了东汉一代的历史兴亡大势,错落有致地描画出东汉一代的社会、民情与人物百态。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都充分肯定了他这方面的成就。
范晔的才华是多方面的,本传中说他“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而尤以“善为文章”著称。他修撰的《后汉书》被列为“四史”之一,其价值是多方面的,举世公认。至于他的诗文,范晔自言所作不多。其临死前于狱中所作的《狱中与诸甥侄书》,内中包括他的自我总结、写作的甘苦感受、关于写作的心得体会及对《后汉书》的自序等内容,内容丰富,曲折详尽。关于作文,文中论曰:
常耻作文士,文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时虽有能者,大较多不免此累。政可类工巧图缋,竟无得也。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此中情性旨趋,千条百品,屈曲有成理,自谓颇识其数。尝为人言,多不能赏,意或异故也。性别宫商,识清浊,斯自然也。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
可见范晔正确地认识到了写作中“文”与“意”的关系及声韵运用的重要性,这可作为理解其文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国志》[2]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百二回本《三国演义》。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266)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
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陈寿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可惜这些书后来都亡佚了。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急求一篇关于汉书的论文

试论《汉书》的文学个性

潘定武

(黄山学院文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

摘要:自历史散文的进程观,《汉书》在文学史上与《史记》同样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汉书》具有严谨有度而
又曲折多变的结构,其语言典则而不乏灵动,情感虽内敛而仍然丰富,其刻画人物,每于细微处显精神。《汉书》
在叙事体例、叙事内容及语言锤炼方面更为精当。与《史记》雄放酣畅的风格不同,《汉书》整体上呈现一种在严
格法度之下具有的从容娴雅之美。
关键词:历史散文;《汉书》;文学个性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794(2008)02-0004-03

作者简介:潘定武(1967-),男,安徽舒城人,讲师,博士,黄山学院文学院。

《汉书》作为《史记》之后又一部杰出的史著,在史
学上的创新之功和文化上的巨大意义有目共睹。自先秦
两汉历史散文的进程观之,《汉书》在文学史上同样具有
其不可取代的价值。然而,对《汉书》的文学评价在当代
总体显得低调,文学研究目前仍基本局限于少数名篇,整
体性架构相对缺乏,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汉书》的文学成
就尤其是文学个性认识不足。

从《春秋》到《史记》,历史散文多不同程度地显示
了各自的文学个性,有着各自不可抹煞的文学价值,《史
记》尤具有无法重复性。因而,恰如诗歌在唐代取得极盛
而宋诗不得不另辟蹊径一样,《汉书》只有以其不同于

《史记》的面目出现方才有其独立的文学与审美价值。人
们对宋诗的认识在经历了一系列曲折之后,以新的眼光
的审视与评判,终于肯定其艺术上虽稍逊于唐诗而仍可
与唐诗双峰并峙。同样可以相信,当我们以不同于鉴赏

《史记》的眼光来品评《汉书》时,也会看到《史》、《汉》
在历史散文上的双峰并峙。对《汉书》独特的文学个性,
下面试从六个方面予以概述。

一、结构于严整中见通达
因草创所致,加之司马迁本人多浪漫情怀,《史记》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sk308)
收稿日期:2007-03-05-4

结构虽宏伟而史体时有疏漏。班固经过精心调理,使《汉

书》的形式更加整齐,体制更加严密。当然,这也正是《汉

书》被人批评为谨固以至板滞的原因。其实,《汉书》的整

体结构是严整有度而又通达圆融。

《汉书》以高祖创汉始,以王莽覆汉终,且《高祖纪》

和《王莽传》无疑正是班固最为着力的两篇。《高帝纪》
写得严正雍穆,最能体现天汉气象;《王莽传》则“为全书
中第一巨篇,亦为全书中第一变体”[1](《汉书评议》,P258),其体例
集本纪与列传为一身,结构宏大而脉络清晰,传末结以
“天下悉归汉”一语一锤定音,不但为一传总结,而且也
使全书首尾圆融。通观全书,结构上整饬有度而又不乏通
达变化。就单篇来看,《王莽传》洋洋四万言,而以“以诈
立心”贯串始终,分言之,又以“外交英俊”、“内事诸
父”、“匿情求名”三方面写其“诈”;—自欺

以“欺人——
欺人—
———自欺”一脉承之,全文结构收放自如。《汉书》
中,如《王莽传》一样结构既谨严明晰而又曲折有致者并
不少见。《东方朔传》曾被刘知几批评为“委琐烦碎,不类
诸篇”[2](卷
16《杂说上》),然东方朔实为西汉“滑稽之雄”,班固
此文也别具风韵。传中所叙诸事,无不理正而语谐,作者
将东方朔左右圣主、吞吐古今的滑稽才能置于武帝政治

的大背景中多方刻画,无疑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而绝无

委琐烦碎之嫌。通篇结构行文奇正相生,堪称《汉书》人

物传记之别调。

二、叙事于平实中生姿

与司马迁相比,班固更具有严谨笃实的个性,创作上

追求一种稳重平实的风格。《汉书》叙事追求的是一种典

正无华的风格,无论写人述事,都不以铺张扬厉、跌宕雄

肆见长,然而,班固的文学才华仍能充分地表现于创作之

中,与《史记》相比,《汉书》叙事虽总体平实而仍不乏多

姿多彩。

《张禹传》只是闲闲道来,但因精选材料,善用白描

对比,无限意蕴寓于平淡之中。尤其是张禹分别接待彭

宣、戴崇及为幼子求官二节,前一节寥寥数语就典型地刻

画出一个官场两面人的形象,而补缀以“及两人闻知,各

自得也”,意味更加深长。后一节写张禹趁成帝前来问病

之机为其幼子求官,仅“禹数视其小子”一语,就将其身

居高位而心底龌龊的实质揭露无疑。《孙宝传》则善于在

复杂矛盾中刻画人物,特别是写侯文一段,于极复杂的人

情关系之中,将孙宝、侯文、杜稚季均刻画得有声有色。

三、写人于细微处见风神

《汉书》重点描写人物在百人以上,其中多数个性较

为鲜明,不少已成为典型的人物形象。班固同样注意以代

表性的事件、在复杂矛盾中表现人物个性,然与《史记》

相比,《汉书》叙事不但风格平实,而且更善于叙写琐碎

之事,往往捕捉看似微不足道的细事。《汉书》细腻的笔

触往往直达人物的灵魂深处,具有传神入画之功。

《孔光传》写有人向孔光探问宫中树木如何,而孔光

竟以他语答之。表现孔光守法不泄,可谓即小见大,平中

见奇。《霍光传》写霍光为人,仅写其日常行止,见之以细

微之事,且只有“止进有常处”、“不失尺寸”数字,然而,

霍光的端正不苟已有充分表现;又写霍光谒见宣帝,仅以
“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一语,就尽现宣帝对霍光
的畏忌之深,也为霍氏家族的诛夷作了暗伏。《王莽传》
写王莽成名前的曲己邀誉,也是通过其妻布衣迎客这件
小事来展现的。尤为精彩的是《外戚传》叙写史皇孙王夫
人外家母女相失复相得之经过,将琐琐小事叙述得历历
如画,而小人物命运之凄惨与作者无言的感慨也就蕴含

其中。

四、语言之亦雅亦俗

对《汉书》语言工雅精练的特点,古人颇多称道,如
刘知几赞其“言皆精炼,事甚该密”
[2](卷
1《六家》);刘熙载则
许其“尔雅深厚”
[3](《文概》,P15)。现当代以来,多数学者则评
价较低,甚至完全否定其语言成就。或认为
“《汉书》喜用
古字,崇尚藻饰,倾于排偶,文辞艰深”
[4](P162),或称“在语

言上,《汉书》也不如《史记》自然流利,骈化和雕琢的辞

句很多,风格陷于平板沉滞”
[5](P162)。

诚然,《汉书》语言不及《史记》口语化,但绝非一味

雕琢与追求雅化。受时代风气和作者个性影响的《汉

书》,风格严谨醇厚,写人叙事往往以白描见长,语言尔雅

而不艰深,句式多整散结合,且大量引用俗语民谚等口语

材料,以增加其语言的生动风趣性,整体上可谓雅俗兼

得,而很少有板滞之嫌。

五、情感之内敛而丰富

班固在作史时也是伴随着复杂的情感以至矛盾的心
态的,由于政治的高压和班固自身个性的醇谨,形成了
《汉书》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除了个别篇章,如《王莽

传》情感表露直接鲜明外,总体而言,显得相对平和内敛,

与《史记》的激烈外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论者因此批评

班固在著史时不甚动情,甚至贬《汉书》为历史的帐单,

这无疑是极为片面的观点。在《汉书》之中,班固内敛而

丰富的情感可谓充溢各篇,几乎表现于每个重要的历史

人物身上。

对于苏武,班固怀有极大的崇扬心情,但《苏武传》

中,除末尾论赞引孔子“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

以害仁”之语以直接赞颂外,其余均是通过对苏武自身言

行的刻写和与卫律、张胜、李陵等的对比中表现人物并将

丰富的情感寓于其中的。通读《苏武传》,使我们不但感

受到苏武人格的伟大,而且也感受到作者对爱国主义精

神的颂扬以及班固自身的爱国思想。而与苏武形成对照

的李陵,班固对其抱则有相当复杂的感情,《李陵传》中,

作者既通过客观的叙述,将李陵与匈奴之战的险恶环境

以及李陵抗敌的壮烈生动展现出来,又对其兵败而未能

杀身成仁表示了极大的遗憾,然而,无论是作者对李陵的

同情,还是对他的批判,在传记中都没有直接的流露,只

是《汉书》这种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丝毫也不影响我们

对其丰富含义的理解。

六、娴雅蕴藉的美学风格

与雄肆豪放的《史记》相比,《汉书》的美学风格则

是娴雅蕴藉,同时在典重之中又不乏灵动之美。

《汉书》典重含蓄的特点是与时代风气以及班固严

谨的作史态度密切相关的,东汉前期士风儒雅厚重,影响

到文风也以醇厚相尚。作为严肃的史家,班固更是本着切

于世用的原则,努力客观地展示西汉一代兴衰成败的历

史画卷,以垂鉴当世。《汉书》对《史记》文字的改造尽管

受到种种批评,但从史学角度观之,不能不说要较《史

记》更加严谨。其语言较《史记》为雅洁,其情感较《史

记》为含蓄,特有一种文质彬彬之美。如果说《史记》以夺

人的气势胜,《汉书》则以沉稳的风度胜。

-5

《汉书》在典则之中不时散发出灵动的韵味,自臻其

特殊的妙境。林纾曾评论
“《汉书》叙事,较《史记》稍见

繁细,然其风趣之妙,悉本天然”,又称
“《汉书》中之情

韵,虽偶然涉笔,亦断非他史所及”
[6](《应知八则》),并非虚誉。

无可否认,《史记》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而令后世历

史散文难以追模,更无法超越,就总体文学成就而言,《汉

书》实逊于《史记》。然而,《汉书》独到的文学价值不在

对《史记》的模仿与步趋,而在体现时代(下转第
14页)

(上接第
5页)与个性特色的创新。文学发展与时代风气

实不可分,时运交移,文学风貌也会随之而变。对于“一代

有一代之文学”的论断,人们往往只对其作宏观方面的理

解,其实,从相对微观的角度来看,也应当如此。如以汉代

文学为例,西汉后期文学不同于西汉前期,东汉晚期文学
也不同于东汉早期。评判不同时期的文学,应当有历史、
辨证的眼光,而不便揆之以简单划一的标准。就总体风貌
观,《史记》如浪漫热情之少年,《汉书》如成熟有味之中
年;《史记》如挥毫泼墨之写意,《汉书》如精雕细刻之工
笔。《史记》如龙门黄河,恣肆腾跃,束缚不住;《汉书》如
石雕卧虎,内敛沉静,活力深藏。二书可谓各逞其能,各具
特色,各臻其妙,相对于《史记》的纵横疏宕与浪漫奔放,
《汉书》最突出的文学个性则是典雅雍容、平整精密,同
时又不乏多样的风格。内敛而不滞重,沉静而有活力,谨

严之法度凸现,感情之波澜深藏,《汉书》可以当之。而

《汉书》文学成就的取得是在东汉经术与谶纬笼罩的氛
围之中,在严格的法度制约之下,较之《史记》,更加难能
可贵。历来虽注意到《史》、《汉》创作背景及马、班个人
等因素的不同,却又往往无视《汉书》历史散文的独立
性,这无疑是研究《汉书》文学的最大误区。撇开这一误
区的干扰,我们就会看到《汉书》之中自有一片独具特色
的文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

[1]李景星
.四史评议
[M].长沙:岳麓书社,
1986.
[2]刘知几
.浦起龙通释
.史通通释
[M].上海:上海书店,
1988.
[3]刘熙载
.艺概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4]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5级集体
.中国文学史
[M].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
1958.
[5]吉林大学中文系
.中国文学史稿
[M].长春:吉林人民出
版社,
1961.
[6]林纾.春觉斋论文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审稿:江文贵;责编:曹小云
]

-6

围绕四史内容撰写小论文

认真审题
磨刀不误砍柴工。”可是,在现实中不重视审题的大有人在。会不会审题,并非是简单的粗心或者仔细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种学习品质和思维能力。其次,审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确立论文的论题。论题错了,方向就偏了。

  确立标题。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名称。好的标题鲜明生动,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新鲜的感觉。标题与论题不同,标题可以改变,论题却是固定的。总之,标题一要贴切,二要简洁,三要新颖。

  推敲论点。

  要推敲大小论点,看看这些论点有没有错误,有没有片面性,有没有绝对性以及不妥之处。观点不正确就会影响内容的表达,也会影响论题。怎样推敲论点很重要,所以,多多学习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或许很有帮助。

  组织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充分占有史料是写不出历史小论文的。没有史实支撑的论点,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次要选择材料,一是要围绕论题选择材料,二是要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史料,三是要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观点,表现论题。

上一篇:学校论文三次查重

下一篇:法治的议论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