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杭州方言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1 23:00

杭州方言毕业论文

当你来到四川茶楼里,发现摆龙门阵的人操的不是四川话;当你在对外电视节目上,再也听不到闽南话;当你来到了非洲的某个部落,发现土著人全说一口流利的English(英语),你会不会觉得很失望?当所有的城市都说同一种语言时,那么每个城市独有的吸引力就减弱了。所以,我呼吁要保护杭州方言。”在杭州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毛海涛委员递交了《关于保护杭州方言,防止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缺失》的提案。

会说杭州话、喜欢吃“门板饭”,曾在中国一呆就是50年的美国人司徒雷登,非常推崇杭州话,认为杭州话具有“其他方言所没有的轻快悦耳的音韵和丰富的表现力”。

毛海涛委员说,杭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前人留下了许多珍贵遗存,包括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但人们往往对西湖、六和塔这样的物质遗存很爱护,而对属于精神遗存的杭州话则一点都不重视。

对保护杭州方言毛海涛提出了四点建议:一、尽快制定相关政策。要求中小学生在家里与父母沟通、在校外和同学交往时,用杭州话交流。长此以往,不论杭州人的后代,还是外地来杭工作者的后代,都会传承杭州方言。

二、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在平面新闻媒体开辟每周一次的“杭州话”栏目,在声像媒体开辟杭州话频道,以营造讲杭州方言的氛围。

三、切实挽救杭州的剧种。对杭剧、杭州大书、小热昏等大力加以保护、挽救。

四、非正规场合提倡用方言交流。杭州的机关、社团、社区、企事业单位在非工作场合、非会议场合,提倡用杭州方言交流。

美国一位语言学家曾说过:“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可见,方言对一个城市的文化有多大的意义。越是个性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毛海涛说,他已委托了全国政协代表把“保护地方方言”的建议带去全国政协会议。建议对全国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及所有的省会城市的方言都进行保护,不要让有地域特征的非物质性历史文化缺失掉。

急!!!~~~关于方言的论文,1500字

在山西的晋中、晋西北一代有很多土语是很古老而优雅的:“居舍”--就是屋子、“家里”;“箸秸”--一种灌木,秸杆很直,质地坚硬,过去老乡很少用竹筷,就是用“箸秸”杆来作筷子的。箸是筷子,秸是秸杆,箸秸是作筷子的秸杆。现在山西人没有“箸”的说法了,但是“箸秸”的名称一直没有变;3“.参差不齐”--不识字的农民都有这样的口头语,而且读音绝对正确:“cencibuqi”。只有上过学的人才可能读成“canchabuqi”“兀”--一种方形的凳子;“兀的”--语气助词,意思比较宽泛,类似“那么”、“当然”、“可不是嘛”等意思。例:“你会唱京剧?”“兀的哩!”这个词在元曲里经常看到,现在仍然是当地人的口头语。“舁”--抬的意思。这个字似乎很古老了。《说文解字》解释是:“舁,共举也”。“荷”--承担、搬动的意思,也引申为一般的“拿”、“携带”。这是非常普遍的口头语。“荷不动”,就是拿不动的意思。这个用法也很古老,汉朝张衡《东京赋》有“荷天下之重任”句。8.“恶色”--就是垃圾。这也是很古老的用语。色,是种类的意思。恶,是“丑恶”,“卑劣”的意思,和“美”、“好”反意。现在台湾人讲的“国语”中把“垃圾”读作“lèsè”和山西方言接近。9.“恶水”――是指脏水、污水,不是我们一般说的“穷山恶水”的“恶水”。说“恶”而不说“脏”,是不是也很文雅?10.“巡田”――就是秋天看护庄稼。别的地方叫“看秋”,“护秋”,远不如“巡田”富有韵味。每到秋天,村里会指定专人担负巡田的职责,担负这种责任的人被称为“巡田的”。“巡田的”很厉害,一般都会几下拳脚。基本的装饰是,腰里缠一条长长的蓝布作的腰带,腰间别一个小小的“马床”。所谓马床,是一种三条腿的袖珍小凳子。马床有两个用途,一是巡田的累了可以随地坐下休息,更重要的用途是用来打人――打那些偷庄稼、蔬果的大人小孩。一般是打屁股。据说打上很疼,但是又不至于打坏筋骨。1“胡阑”――圆圈、环的意思。引申为“那一片地方”。元曲《高祖还乡》有云:“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这里“胡阑”是环的意思,曲连是圈的意思。现在的山西中部和北部也还是这样的说法。这是一种单字复音的语言现象。胡阑,取“胡”字的声母,和“阑”字的韵母,连在一起快读,就近似于是“环”;曲莲,取“曲”字的声母,和“连”字的韵母,连在一起快读,也就近似于“圈”。在山西中部、西北,以及内蒙古西部的方言里,这样的现象还可以举出许多。比如,“圪劳”是“角”的意思,山西民谚:“得过且过,阳圪劳劳暖和”,“阳圪劳劳暖和”就是靠着墙角晒太阳;不阑,是“拌”的意思。山西有一种面食,是用莜麦面拌成小块状然后蒸熟,称为“不阑子”;再比如,木板受潮变形,普通话谓之“翘”,山西方言说“圪料”等等。据有的语言学者说,这种单字复音,是更加古老的一种语言现象。据说,有很多单音的词汇,本来就是复音,比如上面说的“环”、“圈”等,但是在文字产生以后,古人为了减少刻、写文字的工作量,就尽可能地用单音的字来表达,这就是“胡阑”变成“环”、“曲莲”变成“圈”、不阑变成“拌”的原因。1网友心行先生问:“这个‘兀’。真的不是那个‘杌’吗?你描述的就是我印象中的‘杌子’”。兀子,就是“杌子”,兀是本字,木字边是后来加的。汉字的发展,是由简到繁的历程。现在有的人以为汉字越是繁体越古典优雅,其实不是。山西方言说“兀”,不会这样“突兀”,口语里是说“兀兀”或“杌子”。假如再进一步地分析,“兀兀”和“杌子”也是有区别的。兀兀是指小的那种,可以随意搬动;兀子,是指大的一种,不可以随意搬动的。

顺便说一下,山西方言里的字词的组合结构是很有意味的,不但有感情色彩,也有概念的区别。比如说“牛”,一般不会说这一个字,而是说“牛儿”,这是指大的牛。说小牛,不说小牛,说“牛牛”,就有了可爱的情感色彩。但是“牛牛”还有另外的意思,是指那些可爱的小虫子。再比如“狗”,也是这样,称大狗为“狗儿”,称小狗为“狗狗”。狗狗也有另外的意思,是父母对年幼的孩子的最亲切的称呼。再比如,吃饭用的勺,山西人说“勺子”,是指用来从锅里往碗里舀饭的大勺,至于放在碗里碟里的小勺,山西人称之为“勺勺”。山西有很多人的小名叫“狗狗”,假如是排行老二,往往叫“二狗”,老三就叫“三狗”。都是昵称,爱称。我们老家村里叫二狗三狗的很多,为了区别,就在前面冠以姓氏曰“张三狗”“李二狗”。当然,他们都有正式的官名,但是除了村上开会,一般不用。假如这“二狗”“三狗”的有什么特点,就在前面加以标记,比如叫“疤三狗”--是说脸上有麻子的。说到名字,也透露着山西地方的文化底蕴。前面说的“二狗”“三狗”之类,仅仅是一种类型。还有不少是以出生年的天干地支来称呼。比如,有叫“甲午儿”的,是在甲午年出生,加“儿”字尾音,也是表示亲切。类似的有:“甲戌”、“辛未”等。1“恓惶”――山西人不说“可怜”,说“恓惶”。查《辞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有三个――“恓惶”、“栖遑”和“凄惶”。据辞源的解释,“恓惶”为烦恼不安貌,例如:唐人韦应物诗句:“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栖遑”是奔忙不定的意思,如,晋人陆机:“德表生民,不能救栖遑之辱”;“凄惶”为悲伤惧怕,举例:金董解元《西厢》:“两口儿合是成间别,天教受此凄惶苦”。结合例句理解,这三个词语的不同的解释,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奔忙不定是指行为,烦恼不安和悲伤惧怕是由这种行为导致的心理状态,而这三种含义假如用一个意思来概括,那就是值得同情,可怜。所以我猜测也许这三个词其实是一个的词语的不同写法,或者是由一个词语演变而来。而山西口语中的“恓惶”所表达的含义和情感,就包含了上述三个词语的意思。比如:“看那孩子哭得真恓惶哩”――意思就是说那个孩子哭得很“悲伤”;“那年月,日子过的真恓惶”――是说为生活奔波不定,受苦受难的意思。不过,山西话里的“恓惶”可能比字典上的解释有了更加丰富的感情色彩。比如,母亲说儿子“俺孩恓惶的可是个好孩!”――是说自己的孩子孝顺、听话、辛劳,言语中饱含了母亲的对儿子的疼爱之情。对别人谈论自己的朋友或相识“某某恓惶的可是个好人”――就不仅是同情,更多的是赞赏了。要饭的假如在山西乞讨,不说“可怜可怜吧”,说“咳,大爷大娘,恓惶的给上些吧”,这里的恓惶就是“可怜”的意思了,不过语法结构和现代普通话还是不尽相同。1“咥”――一个土的不能再土的方言,写下来却是一个古的不能再古的字眼。猛吃猛喝,在北京的俗语中,大概是“甩开腮帮子狠吃”之类,在山西太原、榆次、祁县、太谷一带,说法就简单多了:“咥吧!”“咥”,读“die”,阳平,吃的意思,但是不是一般的吃,是指老虎、狼等猛兽的咬嚼,如《易经˙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又如明朝马中锡《中山狼传》:“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实生之,今反欲咥我。”不咥人,就是不吃人,“咥我”就是吃我。“咥”,就是狼吞虎咽似地大快朵颐。说打某人的秋风,吃他一顿,也说:“咥他一顿”。1“窈窕”――说来你也许不信,这个几千年前的“艳

词”至今仍然活活泼泼地保持着青春的魅力,她不仅存在于那些引经据典的文字里,而且就活在老百姓的口语中。

晋中一带的人评价一个妖艳的年轻女子的时候,会这样说:“那妮子,可‘yāodiào’哩。”这“yāodiào”该怎样写?是“妖调”吗?读音差不多,可是意思似乎不是很准,而且也不是一个规范的词汇啊。这需要以晋中方言的发音为依据来分析。在这一带,许多声母为“T”的字,读如“D”,比如“柳条”不是“liǔtiáo”是“liǔdiáo”,说“桃子”不说“taozi”,说“dao’er”。那么,窈窕,用晋中方言说,就是“妖调”,倒过来,现在人们形容女人说“妖调”,很有可能就是诗经里的“窈窕”。当然,我这里有推测的成分,但是又有那种考古能避免推测呢?1“倒插插”――这是什么意思?假如我不说,让你猜,不是山西人的恐怕很难猜到:是指衣服上的口袋!“倒插插”,也简称“倒倒”,这是晋中一带的方言。为什么把口袋说成倒插插?这也是有些来历的。大家都看过古装戏。所谓古装,实际上大体是明朝的服装样式,它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袖子普遍很宽。到了清朝,推行马蹄袖,袖口变窄了,就没有这么宽了。明朝以前的衣袖和现在相比,不仅宽敞,而且多一个功能,就是可以装一些小的物件,如手帕之类。戏曲里也会看到这类细节。袖子里怎么能装住东西呢?原来,袖口里面缝有口袋。这口袋的口子和袖口的方向是倒着的,装东西要倒着插进去,所以就叫“倒插”。晋中人讲话,凡是指称小一些事物的名词喜欢用叠音来表示,这种缝在袖口的口袋当然不会有多大,所以就说叫“倒插插”。到了清朝,改穿满式的马蹄袖,袖口变窄了,不便装东西了,口袋就不再缝在袖口,改在衣襟底下了,方向也不是倒着的,但是“倒插插”这个名字还是保留了下来了。可是为什么别的地方不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本来意义上的“倒插插”是明朝以前的服饰,满清人从关外来,不是这种装扮,人家也没有这种说法。统治者的语言总是时代语言的主导,京城地方的说法当然也就随着变了。京话历来是官话的基础,“倒插插”被满清人挤出京话,不入流了,渐渐地就边缘化了。至于山西,不知道是因为闭塞,还是山西人执拗,不会在“倒插插”问题上与时俱进,抱着这个这个很古老而悠久的名称不放,但是究竟时代在变化,语言在变化,于是“倒插插”就退化为土话

求有关湖州方言的研究性学习论文

湖州,位于浙江省北部,古属吴越之地,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吴中起兵,自立西楚霸王,在今湖城中心建 “项王城”。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乌程县”。西汉初年,湖州在吴王刘濞封地之内。三国吴甘露二年(公元266年)孙皓取吴国兴盛之意置“吴兴郡”。至南朝,吴兴郡辖地包括今湖州全境及钱塘(今杭州)、阳羡(今宜兴)等县。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以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为湖州名称之始。此后湖州一直是当时浙北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先后置湖州路、湖州府。

同样,作为吴方言的一个重要的分区,湖州方言在吴方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作为毗邻南太湖的湖畔城市。吴语区太湖片苕溪小片的湖州方言有有着其自身所特有的一些特点。本文试以实例和比较的方式,仅从语汇方面介绍部分湖州地区方言的独有特色。

(一)湖州方言语汇中的浓厚水乡色彩

作为太湖边的水乡城市,湖州有着十分浓厚的水文化,在古代湖州便有着“水晶宫”的美誉。作为太湖平原的农耕区,在此处混合了渔猎文化,因而使得湖州方言呈现出十分浓厚的水乡色彩。这种影响,十分鲜明地从语汇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许多的语汇,在湖州有着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说法,例如虾,这种在东部地区比较常见的小型水产,几乎不分种类被各地称为“虾”而没有任何变化(仅仅在杭州地区会被称为“虾儿”,口气稍微软化)。但在湖州,对于虾,一直都是使用一个独特的称谓:“弯簪”。外地人初来湖州,一般都对“弯簪”这个词极不理解,很难与虾进行联系。事实上,对于很早就将虾列入食用品的湖州人,这主要是取其在烧煮后身体弯蜷的特点而赋予的名称。是一种长期水乡生活的总结与传承。

与之类似的,湖州方言对鱼类的分类细致,很多鱼都会在湖州有自己特别的叫法。例如将鳜鱼称为“花鲫鱼”,将鲢鱼细分为花鲢和青鲢等等,都是长期和鱼类接触的水乡人民对于水产的一种具体而朴实的分类。

对于太湖边的湖州,水是相当司空见惯的,因而虽然没有临海,湖州人对于水,却是表现出特殊的大气。太湖是全国第三大淡水湖,其主要的两条来水河流均经过湖州流入太湖。对于供养如此巨大的湖泊的河流,他们的名字却十分不起眼。湖州人谦逊地称他们为东苕溪与西苕溪。以至于人们几乎无法想象他们是如何能向无垠的太湖确保供水的。同样的理由,见惯了太湖的湖州人在面对杭州西湖或者北京后海的时候经常发出这样的惊讶:“各么顶都散个宕么(这最多算个池塘么)”。湖州人就是如此,把人家的湖叫塘,把人家的塘叫水坑潭。生来见多了水,一出口就有大气派。

这也难怪,除了大海,湖州人大约是不会在水面前失色太多的,如徐迟先生描绘他的故乡南浔(湖州下的一镇)时写到的:在这个水晶晶的地方,一切都是水晶晶的。

(二)湖州方言中朴素而形象的语汇表达

虽然很多的语汇在湖州方言中的表达与其他语言有着巨大的差异,然而,要理解他们却并不是太难的事情。这就要归功于湖州方言的朴素与形象了。

湖州方言有大量的语汇来自于对声音的模仿与表现。例如,对于火柴和划炮(一种小型的鞭炮),湖州人将点燃它们的动词特别地定义为“闭”。而不是其他地区那样统称“划”,而“闭”又仅仅特指这两种动作,不可泛用。原来,这个词模仿的是在划火柴时在滑动摩擦点燃火柴时的那种声音。而这个微妙的声音被用来专指划火柴,因为划其他的东西并没有这样的声音产生。

蝉在很多地方称知了,而在湖州被叫做“洋斯塔”,这也是一种细致的拟声,在湖州人看来,这个词,要比“知了”更加准确地表现那种酷暑中令人烦躁的声音。

和其他地区一样,湖州人也会把事物用于对人的状态的描摹当中,只是这其中有很多地域特色。例如湖州人会将人傻呆呆地或者反应迟钝的样子称为“木头鸭”或者“癌塘仆”,前者是一种江南常见的鸭,平时就是傻傻的样子,而后者是一种生活于水底层的大型鱼,湖州人就认为它“傻傻地趴在池塘底”。“白板”则是以麻将里的白板比喻什么也不知道的外行。不过这样的描摹多是贬义,但不严重,确是很有情趣的表达。
有的语汇在湖州专门是表现人精神状态的,而他的外部表现,就成了写他状态的最好材料。比如“醉醺醺”用于醉酒者,既有醉的本质,又有醺醺的酒气;“嘿哒哒”用于表现人的急迫,直接展现急切的人那种急促呼吸的样子。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另外有些语汇则以指示的方式表达其含义。例如在湖州方言中,男人和女人有称“南宁噶”和“逆宁噶”。用普通话就是“男人家”和“女人家”。上午和下午在湖州方言中表达为“上半天”和“下半天”。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的理解产生了困难,一时无法明白,就称之“的弗转”,即转不过弯来。这样的指示,也正符合传播学里用符号表达含义的要求。

(三)湖州方言中的文言古语沉淀

作为浙江北部重要的城市,湖州在历史上,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取得过辉煌的成就。自唐至清末,湖州境内举进士第1530人,其中状元16人。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杜牧、苏轼、吴承恩、归有光等著名文人在此任职。在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里,到处都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在湖州的方言中也是如此。湖州方言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大量出现的古文言语汇。而且这些语汇至今依然被广泛使用着。

首先是代词。湖州地区的方言中,代词是最具文言色彩的,它基本完全保留了文言的用词方式。在湖州,至今依然用“吾”来指代自己,用“尔”指代对方,用“其”指代第三人称的事物,甚至依然用“伊”来指代女性。当然,在吴语中这几个字的读法并不和普通话完全一致,需要听者分析。尤其“其”“伊”在湖州方言里发音几乎一样,如果不懂其差别,将很难识别。

其次是一些名词,在湖州依旧有许多古文言词汇在使用,例如以“廿”表示二十,以“镬子”表示锅子,“镬糍”表示锅巴,用“铜钿”表示钱。

更多的动词与日常用语都有很深的文言色彩,例如“汰”在湖州方言依然使用而不是用“洗”,藏东西则是“囥”东西,湖州人会把脏这个词很自然的说成“龌龊”,而那句中国人经典的“吃了吗”的问候,在湖州则依然保持着它在文言文时的状态:“食既了伐?”。湖州人依然要每天“着”衣“着”裤而不是穿它们。遇到需要否定的东西,湖州人却从不说“不”,“弗”这个似乎是只有在古文里能见的词汇却在湖州人的生活里依然活跃,“弗要”、“弗是”、“弗好”、“弗晓得”……

湖州方言还保留了完整的入声韵系统,那些普通话读来无韵的诗词,在湖州人读来都是琅琅上口,“特别急促”这样的四个压入声韵的词,就是最好的例证。

湖州有许多四字短语,虽没有收为成语,却可以用一个典故表达一种极其恰当的情形,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这个发音为“哇里哇咕”的似乎是日语词汇的短语,正字写做“滑履坏瓜”,不是有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避嫌好习惯吗?好啊,你不纳履,鞋子滑了,踢坏了人家的瓜,你自己看着办吧。这样微妙的情景,生活里也可以遇到,却没有任何现代汉语可以如“滑履坏瓜”一样传神地表现它来。

另外就是这句只有湖州才有的告别语了。“百坦”,既是指希望对方一路顺风,也是希望对方可以心平气和,事事坦然面对。难怪许多人认为湖州是个养老休闲的好去处,这样“百坦”的生活态度,不正是修养心灵所需要的么?

(四)变化的湖州方言语汇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被用于生活,湖州作为东部发达城市,在清代就引进了许多西方的东西进入我们的生活,这一切,又被湖州方言,以变化记录下来。

“洋木头”大概是湖州人第一次见到进口火柴是给的名称,那时的国人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个西洋木棍就能点火,虽然这早已不再神秘,这个名字却依旧流传。

“水门汀”则是懂英文的知识分子早年的翻译,只是没有人想到,在今天这个时代,湖州人依然这样叫水泥,就好象他们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一样。

“电火”就是电灯,朴素形象。而其他诸如“洋火”、“洋钉”、“洋片”这样的名词则表明了他们的来源皆是进口。大抵因为进口的东西都是比较先进的,湖州人索性把“洋”当成了形容词。一个人自我感觉很好,得意洋洋的样子,在湖州就是“洋”。

以上介绍和总结的只是湖州方言中很少部分具有特色的语汇,还有很大的缺陷与遗漏,而湖州方言在发音,吐字,遣词造句等等方面还有起独特的一面。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湖州深厚的方言文化 。

为什么中国的地区有不同的方言?

汉语方言和中国文化
2004年08月21日 09:09
王鲁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是“大红鹰·世纪大讲堂”,我是王鲁湘,大家好。

说起中国,大家都会用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来形容它,其实中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丰富,方言众多。说起方言,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同是浙江人,但是温州人说话杭州人听不懂,同是湖南人,我这个涟源人说话长沙人就听不懂,所谓“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甚至在有些地方还形成了方言岛。为什么汉语会产生这么多的方言?方言是怎么形成的?方言和一种民族共同语又是什么关系?方言又和文化有什么关系?中国文化又怎么样地随着方言的演化而扩散?所有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有请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的张洪明教授,他同时也是我们南开大学的客座教授来给我们主讲,他主讲的题目是“汉语方言和中国文化”。

张洪明简历

张洪明,1984年获上海复旦大学汉语史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执教,于1987年赴美留学。1990年至1992年,张洪明分别获美国加州大学普通语言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于1994年,受聘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1998年获得终身教授资格。

此外,张教授还担任各类有关“中国语言学研究丛书”的主编或执行主编,各类国际性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论文的审稿人,并多次在各种国际性和地区性的学术会议上担任主题演讲和特邀演讲。1999年起担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的执行秘书长,负责整个学会的实际运作。

其主要研究领域为音系学理论、语音与语法的界面问题、历史语言学、方言学、诗律学等。

王鲁湘:说起方言,其实我们所有的人,出生以后说的就是方言,没有人说出生以后他说的是普通话,即使是北京人,他说的也是北京的方言,和北京很近很近的天津就是现在的天津话。我就觉得很奇怪,同样我们都是汉族,我们都叫汉人,我们说的都是汉语,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汉语呢?怎么回事这是?

张洪明:汉语是一个大的概念,我们往往很容易把汉语跟普通话、北京话等同起来。其实从语言分类的角度来说,我们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成很多种语系。最高层次的我们可以分成汉藏语系,印欧语系,它们都是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然后就是汉藏语系里面的汉语语支,汉语语支里面的汉语,汉语下面还可以有很多的下位分支,就是它的方言,方言再下面的下位分类就是次方言、土话,一种具体的话。

王鲁湘:就像一棵树一样开出很多小杈,最小杈上的那个话基本上别人就听不懂了。

张洪明:然后就落实到天津话了。

王鲁湘:说起这个语言方言的话,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东西,经常会由于语言本身造成一些隔阂。其实语言本来它是为了沟通的,语言的天性,天职好像就是为沟通而产生的,可是恰巧我们发现很多很多的不能沟通,这种障碍包括误会,又都发生在语言上头。

张洪明:是的。

王鲁湘:像这种现象到底是怎么理解?其实我老觉得语言本身好像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和水土和这个地方的环境都有关系。比如山区的人说话,声音就有山的味道,平原的人说话就有平原的味道,住在大江边上的人说话就有大江的味道,住在小河沟边的人说话就有小河沟的味道,好像像树木和草一样,语言感觉像一种自然现象,但同时又感觉到它是人为地造出来的一个东西,你比如说有很多语言其实带有很强的人为性,就是一种识别系统,我们故意要这么说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听不懂,我们故意这么吐音或者这么谦词,这个怎么理解这样一种自然和人为地这种现象呢?

张洪明:人对整个世界都是非常好奇的,人的求知欲就是在这个好奇心的驱使下构成了求知欲的动力的一部分。现在的人类对我们的外部世界能够达到上太空的地步,把宇宙飞船送到天上去,我们对外部世界已了解得相当充分,但是我们对人自己本身的了解却非常不够。对人类语言的探索和好奇,其实是我们人对我们自己的好奇,是人对自己的探索,所以刚才王老师的理解,这个理解就是一般最容易产生的理解,非常直观的理解,就是把语言中各地方言的说法,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异,归结于水土、地理什么的。但是这个看法不太正确。

王鲁湘:噢,不正确。我读本科的时候也学的是中文,汉语语言也是我们重要的课程,但是我们很多同学,都觉得学语言学很枯燥,不如去搞文学创作,写诗来的有意思。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了这个比较枯燥的语言学的研究方向,而且一头扎进去就不回头,到现在反而做出这么大成就呢?是什么?是不是您刚才说的好奇心?

张洪明:说起来很惭愧,当年我也是想做一个文学青年,但是你知道当年第一次恢复高考以后,我们是77级,虽然是文革结束以后,第一次实行高考自愿报考制度,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要服从党的分配。

王鲁湘:对。

张洪明:其实我当时填的志愿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想能够跟蒋孔阳先生学美学。结果阴错阳差,进了语言专业。进去了以后,前面三年还是贼心不死,身在曹营心在汉,还去旁听,还要去听那些文学的课,语言的课一直是作为应付来处理的。但是到了第四年,不得不从冥想当中回到现实当中来,快要毕业了,要做毕业论文了,以后将来出路怎么样。那时候开始认真考虑语言的问题了,所以在最后一年恶补了一下,恶补的结果觉得语言当中也是趣味无穷,确实有自己值得为之献身的一些东西,所以就决定报考研究生,当时就考了张世禄先生汉语史的研究生,一旦做了那个决定以后,从此就走上了不归路。

王鲁湘:好,让我们现在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走上汉语研究不归路的张教授给我们演讲,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汉语方言与中国文化》。
众多的方言给交际带来了困扰
2004年08月21日 09:05

张洪明:我今天要讲的是《汉语方言和中国文化》。我想我们先从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开始这个课题:“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一首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脍炙人口的诗,这首诗是写他早年出去,但是年老退休以后回家,没有退休,就是年老回家以后,他整个身心已经变样了,但是他口音还在。这里的乡音就是方言,就是他的方音。

方言众多造成交际上的困扰

汉语的方言就像刚才王老师所说的非常丰富,在我们整个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方言,由于方言的众多,造成了很多交际上的困扰,甚至会产生一些笑话。比如说湖北人,这里有湖北人,如果有所冒犯,请多包涵。湖北人上街去赶集,人多,他走路时“鞋子”掉了,然后他就大喊,我的“孩子”掉了,周围人一听这还了得,帮他找“孩子”,结果发现是他的“鞋子”掉了。

还有一次我们到一个幼儿园去考察,我在香港教育学院客座过两年,有一次我们去考察幼儿教育的情况,有一个老师她是上海人,从上海来的,她用了一张图片,以图示法来教学生,图片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她一边把这张图片挂到黑板上去,一边挂一边她就说,“同学们,图片上有什么?”后来那些小孩子,三四十个小孩子,就说“有肚眼眼”。这个老师一看,怎么有肚眼眼?她回头一看那些小孩子一个一个把衣服全部撩起来,小肚皮挺在那里,一个肚眼眼。原来这个老师是上海人,她说“肚皮”上有什么,上海话的那个“图片”跟“肚皮”发音是很相近的。

在座的有很多的湖北人对不对?还有四川人,湖南人,他们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n-”“l-”分不清楚,所以在四川人那儿经常把“蓝裤子”说成“男裤子”。一个女生穿了一件蓝裤子,在一个成都人话里面就变成了一个女生穿了一件男裤子。南京话正好相反,把“男裤子”说成了“蓝裤子”。

这是由于语音的原因造成的这种沟通上的困扰,造成了很多笑话。词汇方面也是同样的问题,比如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同志”是指一条战壕的战友,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从事某一项共同的事业,但是你如果跑到港台去的话,这个“同志”又是指同性恋者,所以要小心。还有“书记”,在我们这里书记是很大的,我们不是校长治校,是书记治校。但是在香港、台湾那些地方,书记是最小的官,是文书。“爱人”,我们今天经常会很亲昵地称这是我的爱人,但是在港台爱人是指情人,恋人。还有“班房”,你们说班房是什么意思?牢房,是不是?在香港是指教室,你们整天坐在班房里面上课。

由此可见语言的重要性,虽然语言不能一言而兴邦,一言而毁邦,但是至少会让人造成很多的困扰。

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的对立

张洪明:下面我们来谈一谈方言,什么是方言?方言跟我们所说的普通话有什么样的关系?每一种语言,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它自己的方言,跟它相对的是民族共同语。方言是语言的支派和变体,是它的地域分布,这种区别,就是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的区别,一直就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们看看从先秦时候开始,就有“雅言”和非“雅言”、“通语”和非“通语”、“通语”和“俗语”的对立。比如《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这里的言语不通是指方言不通造成的隔阂,就像个人的爱好不同一样。

《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也用共同语,他在念诗的时候,念尚书的时候,行礼的时候,用的都是民族共同语。《孟子·滕文公上》说“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於曾子矣”。这是孟子在嘲笑、讥讽楚人许行时说的话,这是他在跟许行进行辩论,这里南蛮鴃舌之人,很多人说是少数民族语言,有的人说是百越语,我想这里是汉语方言,为什么呢?孟子能够跟许行辩论,这说明他能够明白许行说的话,所以应该是汉语的一种,但是又骂他是南蛮鴃舌之人,嘲讽他是南蛮鴃舌之人,就说明你说的这个汉语跟我的不一样。所以在先秦的时候,方言的存在跟共同语的对立是很明显的。

到了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里面说的就是“造语,可作乐府语、经史语、天下通语,不可做俗语、…市语、方语、书生语。” 《中原音韵》这本书非常重要,是我们今天北方音系、北京话的主要的一个来源,在那本书里面,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标准语和方言之间的对立。从这些文献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就有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的对立。

这是中国的情况。在世界其它国家,也同样有方言和共同语的对立。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是英语,美式英语它的标准语是以美国中西部的方言作为它的基础方言,以芝加哥的语音作为它的标准音。而英式英语则是以伦敦音作为它的标准音。像其它国家,如意大利语,是以塔斯坎方言作为基础方言,佛罗伦萨方言作为它的标准音。所以,在世界其它国家也有很正常的方言和共同语的对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方言的分类

方言我们具体地做进一步地分类,可以把它分成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所谓地域方言就是指这个语言在它不同地域的变体。社会方言是指这个语言的社会变体,根据它的社会阶层的不同产生的社会变体。地域方言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刚才前面举的所有的例子都是汉语在不同地域的变体。社会方言是指社会阶层,在同一个地方,即使是在天津,因为社会阶层的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语言表现。但是我们今天想要讨论的主要是地域变体,也就是地域方言。

那么汉语在第一层次上,到底有多少种方言呢,有七个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粤方言就是广东话),客家方言,湘方言(王老师说的是湘方言),赣方言,七个有了吗?七个方言。这是第一级层次上的大的方言。那么这七个方言是怎么形成的?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会觉得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个现象好像是中国非常独特的一个现象,这七大方言,其中六个大方言是在哪里呀?在长江以南。而且基本上都是在东南角,而整个广袤的长江北岸地区只有一个方言,怎么会形成这样一种不平衡的趋势?如果说语言是自然产生的,是像一棵树上长出来的枝枝杈杈,它应该是呈一种离散现象,应该是一种随机的。为什么中国方言的地理分布,却是那样的不平衡?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涉及到汉语方言是怎么产生的。
汉语方言的形成原因及地理分布
2004年08月21日 09:06

那么汉语方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移民,一个是文白异读。移民是从中华民族历史政区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汉语的方言地理分布是怎么形成的。文白异读则是从语言使用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它每个层次之间的演变,语言演变的不一致性造成方言分歧。我们重点想要探讨的是移民,中国历史社会上的移民是怎么形成了今天七大方言的地理上的分布。

几大方言的形成过程

我们前面说了汉语有七大方言,这是根据一般的分类,当然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我们不用管它,有认为是八种方言,有九种方言,甚至有十种方言的。但是我们根据一个比较被大家广为接受的解释,是七个方言。那么这七个方言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假设它都是从广义的中原地区产生的,最早产生的这个方言是吴方言。根据《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记载,当年周太王的长子太伯和他的次子仲雍,为了让位给他们的弟弟,叫季历,就是周文王的父亲,让位给季历,所以太伯跟仲雍就逃离、南迁,往东南方向迁,然后一直走到什么地方呢?走到今天的江苏苏州、无锡、常州这一带,这是他们把那时候渭水一带的方言、语言,带到了苏州、无锡、常州那一带,然后跟那里当时的古越族人,就是百越之人的语言融合、接触,这是古吴语最早的底层。北方汉人后来在整个过程当中,在历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奠定了今天现代吴语的规模。这三次大的浪潮,第一次就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孙权在江南的发展,大量的汉人在这个地区繁衍。还有是两晋之交,西晋和东晋之交的时候,永康之乱,带来一批中原的人到了江浙这一带。还有就是两宋之交,北宋末,金人南侵,整个迁都杭州,又带来一批北人,这个规模既形成了今天现代吴语的格局,又产生了一个方言岛,那个方言岛就是今天的杭州话。杭州话它的语音系统是吴方言的系统,但它的词汇和构词法是北方话的系统。这是吴语的产生。

湘语,王老师的湘语是怎么产生的呢?湘语产生得也非常早。根据记载,在殷末,就是在殷代的末期,当时在中原的鬻熊往西南迁徙,带着一批人,迁到了湖北这一块地方,结果跟原来的那些少数民族语言融合,就产生了古楚语的底层,在古楚语基础上产生了今天的古湘语,产生了湘语的底层,但是湘语要分新湘语和老湘语,老湘语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新湘语是湘语跟西南官话融合的结果,所以新湘语其实是属于西南官话的一种,属于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

张洪明:下面产生的是粤语,粤语是当年秦国士兵去攻越的时候带了五十万军,打到广东这一带,两广这一带,那五十万兵留下来了,戍守屯边,管理岭南三郡,这是粤语产生的最早的一个底层,后来真正的现代粤语的形成是在宋末,北方汉人为了要躲避辽人和金人的攻击,一路南逃,经过南雄,有一个叫珠玑巷的地方,在珠玑巷那里定居了一批汉人,可以说是今天现代粤语的鼻祖。

所以最早从中原汉语分出来的是这四个方言:吴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还有一个是赣方言。赣方言的地位非常特殊,这个赣方言的产生,赣方言我们叫做吴头楚尾,它是吴方言的头,楚方言也就是湘方言的尾,这两个方言夹击以后产生了赣方言,当然它也是跟移民有关。当时是唐初的时候,唐代初年的时候,大量的移民进入了江西北部。宋元的时候,这一批人又从江西移民到福建西部和广东北部,产生了今天的客家话。所以在第一层次上,从中原汉语最早分出来的是吴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和湘方言。另外两个方言,闽方言和客家方言是在第二个层次上分出来的。闽方言的产生是吴人,就是吴方言的人南迁,到闽地、到福建这些地方产生的闽方言,所以闽方言不是直接从中原汉语里面分离出来的,是中原汉语先分离出吴方言,然后从吴方言里面分离出闽方言。所以从这七大方言的分布产生可以看到,汉语方言之所以在地理上呈现出这样一个不平衡的趋势是跟移民、跟政区的变迁直接相关的。

方言中所体现的地域文化信息

下面我们来谈一下语言、文化的发展跟语言、方言的演变关系。方言的演化和文化的扩散,我们不要举古代的例子,我们就举一个最直接的现代的例子,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这之间的关系。比如最近20年整个国内说话的风气有一种港风南渐的趋势,特别是在演艺圈,那些歌星唱完歌了以后,他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就是谢谢,对不对?谢谢这个词在北方话里面,在北京话里面,这个尖音和团音早就已经相混了,尖、团早就不分了,但是今天很多的即使是说北京话的一些歌星也要把那个尖、团要分开,认为这是一种时髦,认为香港文化在这一个地区好像是一种强势文化,高位文化,粤语也变成了一种强势语言。这种语言跟文化之间的例子是很多的。还有从历史上来说,有些文化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比如像我们今天吃的饭是稻子,稻子原来叫禾或者谷,我们从禾和谷它的发音的演变,在各个方言里面的不同的发音,它的分布,我们可以看到稻谷的起源,最早是从中国南方过来的,是从两广地区,是世界上稻子的发源地,整个稻的文化的分布就是跟着语言跑的。

至于最明显的忌讳词所反映的地域文化更多了,比如说北京人忌讳“蛋”,所以一般像松花皮蛋,他们不说松花皮蛋,就说松花,就是要避那个字,蛋经常用在坏蛋、混蛋、王八蛋,用在这些地方。上海人不忌这个蛋,忌这个“卵”,上海话那个“卵”都是用在非常难听的骂人的话里面,算了,你们以后有兴趣自己去研究吧。还有在中国很多的地方还忌一个字“虎”,老虎的虎。刚才我还跟王老师说,我上星期在湖南大学访问,我在吃饭的时候,豆腐乳,他们不说腐乳,他们叫“猫乳”,不说腐乳,那是因为在湖南话里面,腐和虎是一样的发音,是一个音。很多地方都忌虎,老虎不说老虎,要么说大猫,像温州话说大猫,北方话是说大虫,湖南是说老虫。

王鲁湘:我们那儿说老虫。

张洪明:孙二娘明明是个“母老虎”,结果说她是什么?“母大虫”。

另外,从借词也能够反映出一些文化交流的途径,比如沙发,英文是sofa,从普通话、北京话来翻译的话,翻译得一点都不好,译音不太对应,但是我们马上就能猜到它是从什么地方进来的这个词。

王鲁湘:广东?

张洪明:上海。上海的沙发是念“梭发”,上海的“沙”是念“梭”。加拿大,普通话是加拿大,英文是Canada,上海话的加拿大是嘎拿大,与Canada是非常接近的。也有一批词是从广东进来的,比如鸦片,叫奥片(opium),那就是广东话的发音,今天用普通话根本就不像。最令人困惑的是“的确凉”,那是70年代初的时候非常流行的一种衣料,但是我那时候买了一件的确凉的衣服,我穿在身上一点都不凉,就像我现在一样的大汗淋漓。

王鲁湘:不透风的。

张洪明:不透风的,为什么叫的确凉呢?是从广东话翻译过来的,的确是从Dacron过来的。但是那个靓,广东话是漂亮的意思,这个衣服是中看不中用,很漂亮,很挺括,正符合70年代人的审美观念,所以,就把它变成了“的确靓”,结果这个靓因同音字就变成了凉快的凉了,实际上是漂亮的意思。但是从这些东西我们马上就知道,这批字一定是从广州那里过来的。

其它反过来反向的借词也是一样,今天英文的tea,法语叫the、德语叫tee,都是从闽南话te过去的,然后在波斯语,土耳其语,希腊语,俄语这些都是念chaa,那些是从北方,从西北陆路传过去的,而英语、法语、德语,那个发音都是从海路,东南这一带,沿海路过去的,我们马上就可以根据它的分布,知道这个文化的传承是怎么样的一个线路,马上可以根据语言的资料把它确定。英文当中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词叫ketchup,ketchup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是广东话。广东话茄汁,广东话的茄汁传到了英文当中。从语言中还能够看出一些社会、人类文明的遗迹,在有些方言当中,比如在贵州东南部的苗语方言里面,它的词序跟我们今天汉语的词序是很不一样的,比如父母,它叫做mi6-pa3,它的意思其实是母父的意思。夫妻的意思是vie3-zio6,它的意思其实是妻夫。我们汉语的词是男性在前,女性在后,我们很早就已经完成了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换,但是在这些地区有些仍然还是母系社会,有些还刚刚过渡到父系社会,还有一些母系社会的遗留,这些都能够看到方言的演变跟文化传承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我想最后一个问题,就留着让大家讨论的时候来继续探讨。

我们的语言政策应该非常谨慎
2004年08月21日 09:07

王鲁湘:刚才张教授做了关于方言的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一些演讲,让我们明白了很多,其实我们平时日用而不知的一些知识,其实天天我们都在说方言,但是我们却关于方言的知识,关于方言的来历,关于方言和文化之间的一些关系,可能有很多东西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我这里在听的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因为我们在民间老有一种说法,说方言是跟着水走的,从刚才您的讲话中间,我也觉得民间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您刚才说到中国七大方言中间,特别属于东南地区,长江以南的五大方言,基本是一种由历史上的多次移民造成的,我们知道古代的移民,特别是大规模的集团性的移民是跟着水走的。

张洪明:水路是其中的一个。

王鲁湘:基本上是跟着水走的,因为过去最大的交通线是水线嘛。这样的话,我从这儿大概能够明白这个意思了。但是我一直在想,如果是这样的一个东西,比如说像黄河,曾经我过去有一个认识的朋友,做过一个水体雕塑,就在黄河从源头一直到入海口中间每隔多少公里,截取一个水体,放在一个透明体里头装起来,然后一下截取了一下百多个大的透明的水箱子,把这个水箱子摆成一堵墙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的颜色的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非常好看。那么我也在想比如说方言随着水走,像一条大河,从上游一直到下游,有没有人做过这一种研究,比如说拿黄河来说,我们从黄河上游青海开始,少数民族语言我们不说它,就说汉语言,一直到山东入海口这个地方,一条大河的方言能不能像这个水体一样会有这样一个渐变的,互相之间有这样一个关系呢?

张洪明: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刚才王老师这样一个设想,其实有一些学者,我们说大规模的、大面积这样的研究,我们还没有展开,但是在局部的这种研究已经有,比如说有一位学者研究山西方言,他就沿着整个汾河流域,觉得山西方言的分布跟汾河流域的走向有一种对应关系,他就沿着整个汾河流域一路调查,看着语言结构之间是怎么样进行变迁的,做出来的效果应该跟您刚才说的可以相当一致,这个理念应该是相当一致的。

王鲁湘:还有一个说法,因为我们中国是一个戏曲之乡,我们有很多的地方戏曲,我们还有很多的说唱艺术,不管是说唱艺术也好,还是地方戏曲也好,它其实是方言的一种延伸,如果没有这么丰富的方言,我们很难想像中国有这么丰富的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现在有一些搞地方戏曲改革的人,好像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比如说河北梆子,就有人曾经说,你们把河北梆子改成说英语,唱英语,因为你想你唱河北话,说外国人听不懂,不利于国际交流,所以假如你们唱英语,人家就听得懂了,所以他们也就尝试过用河北梆子唱英语,您觉得这可行吗?

张洪明:这只是作为一种尝试,作为一种尝试是可以的。英语和汉语这两个例子比较极端,我找一个比较不太极端的例子,在中国戏剧史上我想是有先例的。比如说黄梅调,黄梅戏,它原来是湖北黄梅县的一个地方戏,那是鄂语地带,湖北这个地带。但是今天的黄梅戏是用安徽话来唱的黄梅戏,这个曲跟词之间可以互相对应,这没问题,但是也可以错位,这种错位成功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但是我自己个人认为,各种做法都可以尝试,但是都不能极端,如果说因为黄梅戏尝试成功了以后,我把全中国的戏曲都做这样尝试的话,那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都不能尝试,那我不知道尝试的结果会怎么样,我们看不到一种新的气象,所以我觉得对待这些文化问题,跟对待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是一样,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理性的态度,既要有包容性,但是又要有它自己一定的标准。

王鲁湘:我想今天可能在座的同学听了张教授的报告以后,一定会有很多问题。有问题要提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首先谢谢张老师精彩的讲演,我可以先说一段方言吗?

张洪明:可以,欢迎。

王鲁湘:你考一下他,看看听得懂吗?

学生:这东西非常非常地小,放在这里没有事,放在那里没有事,放在哪里都没事。

张洪明:这是日本话?

学生:其实很多同学听起来都像日本方言。

张洪明:你是安徽人是不是?

学生:不是,我是靠得非常非常近和您的家乡上海,是江苏南通的。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这东西非常非常得小,放到这里没有事,放到那里没有事,我们可以把它放到哪里都可以。

王鲁湘:都没有事。

学生:江苏南通应该和张老师的家乡上海离得非常非常近,可是张老师还是猜不出来。因为南通方言运用的地方特别小,南通一市六县的方言都不通,我很想知道像这样大家都猜不出来是什么意思的方言,以后会不会消失?谢谢。

张洪明:刚才这位同学提到了一个问题,其实是方言将来的命运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实这在学术界也是个很敏感的问题。方言、母语跟民族共同

有关方言的论文怎么写

先搜集方言,占有基本素材.然后根据材料的蕴含,结合自己的所长,选择有关方言的一个方面来写.如方言溯源、方言演变、方言的分类、方言蕴含的文化、从方言看生活变迁、方言中的精华与糟粕……还可以写农谚与生产、气象谚语与天气等等.

上一篇:洗车论文题目

下一篇:寄生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