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行为学派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7 02:52

行为学派研究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组织行为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本文以综述的形式,从中西方两个方面,探讨了组织行为学这门学科的形成及发展,并且就近年来出现的新领域、新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组织行为学在中国仍然有很大的不足和研究空间。

关键词:

管理学;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名称在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是一门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们的行为规律的综合科学,其中心理学是最主要的基础学科,当然和行为科学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一、管理学的发展

(一)科学管理学派。针对当时大多数工厂缺乏组织,美国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创立了科学管理学派。该理论关于如何对组织行为进行控制和管理设计了一个详细而具体的理论框架。但有两个根本的缺陷,首先是寻找最完美的工人以及工作方法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其次是把工人当成机器一样对待,未考虑到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动物。

(二)人际关系学派。针对科学管理学派的理论缺陷,人们开始考虑环境以及对待工人的态度与提高生产率的关系,于是在1926年,霍桑实验导致了人际关系学派的产生。但不幸的是,该学派忽略了影响生产效率的其他因素,简单的认为只要对工人好一些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三)行为科学学派。20世纪30年代,管理学家在斯金纳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创立了管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提倡使用奖罚制度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但是没能考虑到此制度会使工人产生许多负面的情绪,反而减低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四)管理科学学派。二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打败德国将数量分析的方法引入了管理领域,于是诞生了管理科学学派。其贡献在于把数学和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了管理当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管理问题都可以定量分析的,而且此方法需要大量的费用和时间。

(五)社会系统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应该从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管理的问题,并把各类组织都作为协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这种管理理论被后人称作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认为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有三个,但是这些要素只包括人,他认为经理人员没有对财物管理的职能。

二、西方的组织行为学

二战以后,西方管理领域出现了两个重要学派,分别是管理科学学派和以人为中心的行为学派。现在西方国家的管理院校都把它列为必修课,并且在工业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西方的组织行为学和一般的管理科学不同,它考虑了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其理论存在着“合理内核”的成份,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其中很多的理论都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共同要求,因此比传统的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中国的组织行为学

中国的组织行为学源于西方,其实中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早已涉及到有关的领域,比如早在60年代初都开始重视人——机关系的研究,我们当时称之为工业心理学或工程心理学。

伴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组织行为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对中国组织行为学贡献最大的还是心理学家们,但国内多采用“管理心理学”这一名称。虽然我们的管理心理学中的很多理论都是在西方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但我们也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行为科学,把西方的经验和本国的传统与实践相结合,发展自己的管理科学。

四、组织行为的新发展

(一)研究方法的转向。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传统的组织行为学的方法论体系受到置疑和挑战。强调外部有用性的体系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注重内部逻辑一致性的方法论体系,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案例比较法。这次转向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乃至整个管理思想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积极组织行为学。西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组织行为学研究早在霍桑实验时代就认识到员工的积极感受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在人本主义思潮影响下,研究者开始研究快乐、幸福、满意以及士气等积极的心理课题。美国心理协会主席塞利格曼就积极倡导“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并与席克珍特米哈依(2000年)指明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在于“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其矛头直指在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

(三)计算机实验法。社会组织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比如说一个企业,它就是由许多个体在共同的目标驱动下和其它诸多要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而且系统中的复杂性的动态变化通常都是非线性的。因此我们要研究社会组织系统,就必须要进行复杂性科学研究,也就是要研究这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动态演化中所涌现出的特性。

我们需要探讨复杂的管理问题背后的运行机制,通过系统的分析给这些复杂现象加以解释,并且应该能够根据个人的行为推断其对系统演化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在原来的理论基础上是根本无法解答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介入,才使得利用计算机实验方法研究复杂系统成为可能。

(四)自我效能感研究。随着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提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心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家都纷纷开始研究自我效能感在组织行为领域中的影响和作用。他们认为自我效能感对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绩效等都存在明显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出现了研究更加细化的趋势,表现出社会对工作人员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的渴望。

目前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和测评研究,已经成为组织行为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且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已有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完善。

【摘要】

论文就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展开分析,探讨组织行为学对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使企业健康发展,推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长期有利地位,使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企业;激励;人力资源管理

1.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就是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的学科,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它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表现及客观规律。目的是提高管理人员预知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能力,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行为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企业应用组织行为学的必要性

所有企业的发展除考虑人才状况、行业特征、资金状况、产品特点外,还必须兼顾企业内部、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必需及时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改变,而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即长期盈利,必须实现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协调互动。企业在发展中要受到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变化及国内国际整体的经济形势变动影响,如质量等级、价格变化、人力资源状况、环保要求等,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企业要实现发展只有注重对人的开发,因为人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发展第一要务,是最重要的因素,发挥企业内部的人才潜能和优势,才能提高企业发展绩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要素是“人”,企业管理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价值以及人的`潜能,即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职工个人在工作实践中会遇到各类现实性问题,如企业可控制的工作环境、各种福利、休假等,甚至企业不可控的,如子女入学、就医需求等,这些都会进一步影响职工的需求和对工作的态度。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进一步明确职工个人的实际需求,主要是企业的可控制需求。

3.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提高职工工作满意度,创新组织行为学激励机制

社会中的任何企业都是由人组成的,任何企业都离不开管理,管理的核心在于人,企业的生命力来自于企业中每一个员工的热忱,“人”是企业最主要因素,从职工的发展实际出发对职工的业绩、行为进行激励,引导职工的思想行为、开发职工的潜能。积极的组织行为学,即通过肯定职工的工作行为、业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企业荣誉感和满足感,保证实现其最基本的权益需求。

企业在激励机制的设计时要以人为中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职工的实际工作出发,提高职工的工作满意度。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有效的规定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每个制度规定提前进行细致化的研究,多想些可能的情况,当发现问题时及时纠正解决制度出现的缺陷,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效果。人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是最重要的因素,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企业必须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的发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越发展,越要重视人的因素。企业管理人员应关心职工,从小事做起,采取奖惩制度,激励引导等。企业要获得发展,应使职工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将企业的发展同职工的追求融为一体,使企业与职工的发展方向达成一致,形成统一的奋斗目标。

同时,企业在激励机制的建立中要把握机制的动态化发展,充分留出激励机制变动的空间,根据企业内外部情况做出适应性的变化,定期修改。激励机制的建立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既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又在创新上注重对职工实际情况的考虑,最终实现企业整体性的发展目标。制度的建立要先讨论、发布,再执行。

在组织行为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制度,形成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和职工的发展,如首钢公司“开拓进取、当家作主、顽强拼搏”的“首钢精神”;攀钢公司“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攀钢精神”;第一汽车制造厂“争第一、创新业”的“一汽精神”。这些精神都是这一思想在企业实际当中的应用。

3.2落实组织行为学理念,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性安排,企业要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即企业标准化体系,如职业素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评标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标准等。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成果正好可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将其理念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并加强落实,提高管理的效果。另外,应认真执行制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同时强调对职工个体积极心理、合理需求以及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以“行为主义行政学”为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

摘要:行为主义行政学有三种研究取向:解释行为主义行政学、诠释性以及批判性研究,其中实证主义在公共行政学领域曾一度占据着主导地位。一些西方学者以实证主义的有效性标准来评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现状,另一些学者则对此展开了批判与质疑,他们认为不同的研究取向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不能用主流社会科学的衡量标准来评估诠释性研究与批判性研究,并由此引发了对西方公共行政学研究现状的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在方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理论脱离实际倾向严重;基本的行为主义行政学学术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研究方法极不严谨,研究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对定性研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等等。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状况的对策思考,尤其强调要注意区分公共行政学研究在不同国家所处的阶段不同。

关键词:行为主义行政学研究;诠释性研究;批判行为主义学性研究;问题;反思

研究方法的成熟度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在行为主义行政学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逐渐地形成了三种研究取向:解释行为主义行政学研究、诠释性研究以及批判性研究。尽管实证主义在公共行政学领域曾一度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非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也在不断地彰显其研究的魅力。无论是西蒙与沃尔多之间关于逻辑实证主义与文化哲学之间的争论,还是围绕着亚当斯和巴尔佛的《揭开行政中的罪恶》而展开的批判主义与实证主义的争论,或是哈默与古德塞尔就官僚制度而展开的关于诠释主义与实证主义的争论,都反映了公共行政学研究在基本取向上的严重分歧与冲突。一些西方学者试图以实证主义的有效性标准来评估诠释性研究和批判性研究,从而对公共行政的研究现状得出“应用性的、非理论性的和非积累性的”结论。另一些学者则对此展开了批判与质疑,并由此引发了对西方公共行政学研究现状的反思。那么,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现状又是如何?西方公共行政学在研究取向上的分歧与冲突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应该如何改善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状况?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1西方行为主义行政学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1.1行为主义行政学的三种研究取向美国学者杰伊·D·怀特认为,行为主义行政学研究有三种研究取向,分别为行为主义行政学研究、诠释性研究以及批判性研究。

(1)行为主义学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遵循实证主义的哲学传统,自然科学和主流社会科学都是典型的解释性研究。它的逻辑一般是一种线性的逻辑,其遵循演绎-法则模式和归纳-概率模式。解释性研究的主要功能是解释与预测,它试图建构能够解释和预测自然和社会事件的理论,其最终目的就是控制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实证主义的研究传统是与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脉相承的。在公共行政领域,公共行政科学化、技术化的理念最早是威尔逊在1887年的《行政学研究》中提出来的。威尔逊呼吁建立一门公共行政科学,明确希望在政府改革中采用科学的方法。马克斯·韦伯通过他的理想官僚制模型的建构,解决了威尔逊思想付诸实施的技术性问题。

泰勒力图“证明最先进的管理是真正的科学,说明其理论基础是明确定义的规律、准则和公共管理学报原则。”他所掀起的科学管理运动迎合了行政科学化、技术化追求的精神。威洛比在《公共行政原则》的序言中强调,“公共行政与任何科学相类似,具有某些普遍适用的基本原理。”古利克和厄威克在《行政科学论文集》中相信科学应该提供普适性原则来指导行政行为,更强调应将公共行政发展为一套科学理论。

可以说,技术理性在传统行为主义行政学那里得到了极大的张扬,而对技术理性的极端推崇,进而发展成为对实证主义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解释性研究模式的偏好,可以说是主流社会科学的正统观点。“二战”后,以西蒙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行政学者主张将逻辑实证主义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他们试图建立一个价值中立的一般行政学。在行为主义的影响之下,行政学研究更加醉心于运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对错综复杂的公共行政活动作微观上的“数量确定”和精确描述,试图使公共行政学成为一门与政治分离的、以管理技术和工艺为主的科学。20世纪70年代的公共政策学派与公共选择学派都深受行为主义行政学的影响,都有明显的实证取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兴起的新公共管理是对泰勒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表明了传统形态的公共行政理论正在普遍化为一般管理哲学的理论倾向。概而言之,作为主流的社会科学研究角度与范式的实证主义研究,它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公共行政学研究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至今仍对行为主义行政学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

(2)行为主义行政学研究。诠释性研究以现象学、行为主义学和语言分析哲学的哲学传统为根基。诠行为主义的逻辑是循环的,即意义产生于对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和模式的认知。诠释性研究试图理解行为者赋予其社会情境的意义、赋予自身行为的意义及赋予他人行为的意义,它寻求对社会事件和人为事件的理解,努力扩展我们生活的意义,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环境中行动者的言行。公共行政学中的精神分析组织理论是一种诠释性研究理论。精神分析的组织理论试图研究组织中的非理性和无意识的行为和决定,它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了解组织中的人们是如何克服他们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阻碍而获得解放的。精神分析的角度不但让我们意识到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缺点,而且大大丰富了公共行政学的知识。哈默将现象学方法应用于公共行政领域,他的著作《官僚经验》采用诠释理论来对官僚制度进行批判。对现代性的批判构成了哈默对官僚制度所有批判的基础,他分别从社会、文化、心理、语言、认识和政治方面对官僚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急求以“行为主义行政学”为主题, 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

在学术研究上,严格区分事实与价值因素是现代行为主义社会科学家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主张。事实合理是关于客观世界中可观察的事物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可以证明真假,即是否实际上存在或发生所陈述的情形。科学命题都是事实命题。价值命题是关于偏好的表达,是宣告某种特定情形是“应该如此”、是“更好的”,没有客观是非,不能以经验或推理证明其正确性。价值问题不能用科学方法进行处理。
可以用目的与手段的区别来解释价值与事实的区别。当一个人在几种可供选择的办法(手段)中选择其中一种办法时,一定要问目的是什么,哪种办法(手段)最能够到这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价值问题,而哪一种办法(手段)最能达到这个目的,则是事实问题。进一步来看,某一种手段可以用来达到某一目的,而这一目的又可以达到另一目的,这时前一个目的就是后一个目的的手段,依此类推就形成一个手段――目的链,构成了一个“目的层级体系”。所以手段与目的并无绝对意义,只有相对意义。在这种手段――目的链上,所谓价值是指最终目的,此目的不再为达到另一目的的手段。对这个最终上的的抉择是一个“价值判断”,而关于达到这一目的的抉择均为“事实判断”。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往往并不清楚,一种手段可以达到多种目的,层级越高,二者的关系越不清楚。在用某一特定的手段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时,实际上会产生许多在此特定目的之外的结果,这种结果与价值有关,在考虑这种手段时不能不考虑这些目的之外的结果。比如用偷窃的手段获得金钱,在得到钱财的同时,还会带来犯罪、判刑等后果。这种后果可以视为这种行为的价值指标,由此与价值相关联。如经济财物只是一种消费财物可能性的指标。人的经济活动旨在获得财物,但财物的获得不等于直接得到价值,只有通过消费这些财物才能获得价值,财物具有消费的可能性,存在一种可以获得价值的状态,即价值指标。人们到底选择哪一种行动,取决于这种价值指标的高低。
西方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科学家在学术上所采取的价值中立态度即以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为基础的,西蒙的主张也就是行为主义的主张。这种区分与他所提出的政治与行政的区分具有密切关系。西蒙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以及决策理论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他提出了区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二个原则:第一,一个决策问题是应该交给立法机关还是应该交给行政机关,取决于其中所含的事实问题和价值问题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关于事实问题的纷争程度;第二,行政机关的价值判断必须反映社会价值,当价值判断有争议时,行政机关对这个价值判断必须向立法机关负完全责任,立法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保留控制权。
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都包括价值与事实这二种因素。就政策问题而言,价值因素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衡量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主要取决于立法人员的主观价值。而对于行政问题,事实因素则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涉及的价值问题主要是反映社会价值,所以衡量其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主要在于客观、实证的真实性。

11 行为主义心理学评述「总结篇」

这篇比较长,先讲两个小故事开胃。

摩根的小鸡吃玉米粒实验

这是动物学家西·劳埃德·摩根在19世纪末做的一个动物行为研究实验。他给小鸡吃两种玉米粒,一种泡在奎林里,很苦;另一种浸在糖水里,很甜。两种玉米粒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扔在小鸡的面前。小鸡啄两种玉米粒,很快知道避开苦的那一种,只吃加了糖的那一种。

巴普洛夫的蝴蝶和他的反心理主义

巴普洛夫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他用来阐述条件反射理论的那条著名的狗可把高中时期的我们折腾得不轻。巴普洛夫是一个典型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知识分子。他婚后的生活一度非常贫困,他经常忘了领薪水,直到妻子提醒方才知道。有年冬天,他没有钱为公寓买一些燃料,致使他用来研究脱变现象的一群蝴蝶冷死了。他的妻子因为贫穷而发牢骚,而巴甫洛夫却恼怒万分地说:「唉呀呀,别烦我了。我所有的蝴蝶都死了,出了这样令人伤心的事,你却还在这里抱怨一些愚不可及、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位被后世冠以「著名心理学家」的俄国科学家生前却十分反对当时的心理学,极其反感「心灵」「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他甚至威胁说,如果有谁胆敢在他的实验室里使用心理学术语,他将毫不留情地开枪将他击毙。他在弥留之际尚在声称,自己不是心理学家,而是一位研究大脑反射的生理学家。从他的态度中,我们能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行为主义学派强大的「反心理主义」的基因。

两个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关的小故事说完,下面我们书归正传。前面我们分述了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 、 三个基本观点 以及 三大学习原则 。今天我们来「系统回顾&认真调侃」一下这个学派。

早期行为主义者不相信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心理状态」的东西,太虚了。他们想研究点实在的。所以,行为主义者力图从行为本身出发,主张摒弃内省法而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即以实验研究行为,进而得出可以解释心理学现象的普适机制。

(1) 强调后天学习的绝对性。知识并非天生,必须通过学习而获得。

(2) 反心理主义——认为心理概念并非科学。人们并不需要诸如欲望、目标、意识等概念来解释人类的心理学现象。

(3) 物种无差别论。行为主义机制适用于所有领域以及所有物种。

现在,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三条主张是错误的。在第4部分我会具体说明。

三大学习原则:习惯化,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 每个学习原则我都分篇解读过,这里不再展开论述,只说一点有趣的思考。

行为主义所论述的三大学习原则,表明了生物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以生存本能为导向的行为。而生存本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为了活下去,必须要趋利避害。

习惯化:迅速习惯已有的事物以及应对方式,从而能更快地注意到新事物,并准确地判断出新事物的危险程度。

经典条件作用:条件反射是对无条件刺激的一种准备。建立两个不相关刺激得联系,是为了强化非条件反射的准确程度。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的预判机制,从而使生物体更精确地趋利避害。

操作性条件作用:建立行为与成败之间的联系,使生物更多地建立与成功挂钩、远离失败的条件反射模式,使生物体更有效率地实现趋利避害。

所以,行为主义的三个学习原则(或者叫学习机制)表明,生物的学习行为是为生存本能服务的,即,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活下去,其次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学习——为了保命——拼命学习等于损害生命——所以,我们以后不要那么拼命熬夜学习工作,命都没了还追求什么。生命赋予我们行为能力的目的是更好地活下去,所以,违反命理的事尽量要少干。

人类和动物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吗?

首先我们明确知道,「一切都是习得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大量不同形式的证据(对语言学习、性偏好发展以及对客体理解的发展等主题研究)证明了先天知识和先天欲望的存在。尽管对于先天影响程度以及内在心理系统所起的作用还存在着很多争论,但如今大家已经不再怀疑先天因素在人类以及其他动物身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了。

早在斯金纳的时代就已经有证据表明,动物无需强化与惩罚也能进行学习。托尔曼曾做过一个训练白鼠走迷津的经典实验。在不断得到奖励的条件下,白鼠跑出迷津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在完全不予奖励的条件下,白鼠依然能越来越快的跑出迷津。

因为,奖励有所帮助,但并非必须。研究表明,白鼠拥有心理地图。心理地图是白鼠们用以理解外部世界的内在机制。它和行为主义者所宣称的一切现象都可以通过强化与惩罚而得到解释的观念是截然相反的。

谈论心理状态真的是不科学的吗?

不再有人会相信这一点了。科学,尤其是像物理或者化学这样较为尖端的科学,研究的对象都包含不可观测的事物,它们都在研究人们无法看到的东西。内部机制和内部表征也可以用来解释复杂的行为。如果你想要解释计算机是如何下国际象棋的,如果你不谈程序以及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而只观察计算机下象棋的行为本身,并不能对它如何下棋给出合理解释。

对于学习来说,真的没有物种局限性吗?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动物拥有各种自然反应。你可以训练鸽子,通过扇动翅膀来脱离或回到某个情境,但却很难通过训练鸽子使用翅膀来进食。动物们拥有某些能够为学习情境所引导和利用的自然反应。但重要的是它们本身就拥有着某种应对世界的行为方式。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能够戏谑地说明物种之间存在本质意义上的差异。这个故事就来自于开头我们提到的巴普洛夫的经历。话说巴普洛夫研究狗分泌唾液的时候,他成功地将「铃声」与「狗分泌唾液」之间建立了条件反射。但是,当他把实验对象换成他的弟弟尼古拉时——巴甫洛夫像往常一样摇动铃铛,但却没有拿出面包片——尼古拉的反应并不是止不住地流口水,而是抡圆了胳膊,一记左勾拳将巴甫洛夫打进了医院。

强化行为真的很有效吗?

并不一定。我们知道刺激与反应并非一一对应。格雷教材中对加西亚效应做了非常精彩的讨论。加西亚效应说明,厌恶是有针对性的,如果你给动物吃一种新食物,然后你喂它某种使其感到恶心的药物,它就会避免进食这种食物。但是,如果你给动物吃一种新食物,然后电击它令其感到疼痛,它仍然会进食这种食物。味道与恶心之间的联系是天生的。加西亚效应是专门针对味道和恶心的感觉的,并不会发生一般性扩展。

乔姆斯基的《<言语行为>述评》是心理学论文中最有影响力、最出色的文献之一。而《言语行为》正是行为主义学派大咖斯金纳的代表作。相较于其他批判,《<言语行为>述评》作为一种完全理性的尝试,可以说完全终结了行为主义学派。

乔姆斯基的论据很复杂,也很有意思。他所提出的论证核心是这样的。说到人类,那些斯金纳试图应用于人类身上的奖励和惩罚之类的概念定义太过模糊,所以不能再当做科学来看待。当初,行为主义学家在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时,矛头正是指向精神分析理论的不可证伪性,而乔姆斯基的核心观点同样是行为主义种种论述依然不够科学。乔姆斯基认为,行为主义的这些观点都对,但是太过模糊——斯金纳并未给出更进一步的解释,他只是用更概念化的术语对动物行为进行了表述而已。乔姆斯基认为应用在人类身上的效果律,要么是无效且毫无意义的正确假说,要么就是稳定且明显的错误假说。将奖励或强化的概念扩展到任何事物上都是正确的。比如你喜欢上一个女孩,你可以说因为喜欢她是对你的一种奖励,所以你才愿意和她在一起。你这么说并没有错,但我们不能将此与科学相混淆。更具一般性的问题是,你完全可以用强化和惩罚、操作性条件作用以及经典条件作用之类的术语来解释他人的行为,但如果你要这样去做,你已经将惩罚、奖励、强化之类的概念模糊化,最终你所作出的解释便毫无科学性。

行为主义学派在20世纪中期煌极一时,影响甚巨。虽然它的统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但仍留给了我们很多重要的遗产,行为主义是20世纪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行为主义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某些学习机制,特别是非人类的学习机制——诸如习惯化、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之类的机制,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些机制都能通过科学方法来研究和优化,它们在动物的生活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中,这些机制也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只是无法解释一切而已。

行为主义者们发明了在训练非言语生物方面非常有效的训练技术,这个方法已经广为驯兽师所用。人们还采用这个方法来教育婴幼儿。在帮助那些患有严重自闭症和重度智障等病症的儿童时,许多行为主义者所提出的技术都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在这方面,行为主义的贡献巨大。

很遗憾,就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一样,试图将一切心理学现象囊括其中的行为主义理论仍然不足以解释心理学的全部问题——而这也正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

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创立于20世纪初期,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学习理论主要是联结论和刺激-反应论。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学习是环境的刺激与学习者的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行为主义学派注重学习的外部条件对学习的影响,又注重学习者对环境的行为反应。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看到的心理学》一文,从而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他们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 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尔曼()、赫尔()、斯金纳(r)。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新行为主义强调客观的实验操作,冲击了内省心理学,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和程序教学的开展,但陷入了还原论和机械论的境地。

上一篇:发表查重论文

下一篇:油画美学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