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民风民俗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3-03-01 23:13

民风民俗论文题目

春节的来历: 关于春节来历的传说有很多,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以万年的故事较为普及。我就选择这个故事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这个故事的梗概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阳山下,有个不太大的村庄。村头山坡上,有间小石屋,住着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家境贫寒,以砍柴挖药为生。那时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无法种田。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想把节令定准,可是,不知从哪里下手。     一天,万年上山砍柴,坐在树下歇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就制了一个日晷,测日影计算一天的长短。可是,天有云阴雾雨,影响测记。他就想再做一件记时器具,好弥补日晷的不足。那天,他上山挖药,来到泉边喝水,崖上的泉水有节奏地滴答滴答地响着,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望着泉水出了神。思索了一阵,回到家里,画了画,试了试,做成了五层漏壶。从此,他测日影,望漏水,勤勤奋奋。慢慢的,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从头重复一遍。最短的一天在冬至。那时的天子叫祖乙,节令失常,使他很着急,就召集百官,朝议节令失常之困。节令官叫阿衡,不知道日月运行的规律,就说是人们作事不慎,得罪了天神。只有虔诚跪祭,才能得到上神的宽恕。祖乙就斋素沐浴,领百官去天坛祭祀,并传谕全国,设台祭天。但祭来祭去,不见收效,时令照旧很乱;各地的老百姓为了修建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真是胆汁拌黄连,苦中加苦。万年忍不住了,就带着他的日晷和漏壶拜见天子。万年见了天子,说了冬至点,讲了日月运行周期。祖乙听罢,心中大喜,即令大兴土木,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上日晷台,造上漏壶亭。又拨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万年让六个童子守日晷,六个童子守漏壶,精心记录,按时报告。     一天,祖乙让阿衡去日月阁询问制历情况,万年指着草历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一听,深觉是理,心中却不安起来。他暗想:要是万年把节令定准,天子心喜,重用万年,谁还听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啊,一心想把万年除掉。一天阿衡打听出一个善射的利客,就派人请到家里,摆上酒筵,说明原由,许以重礼。刺客答应当夜就去行刺。天交二鼓,刺客趁酒兴离开了阿衡,向日月阁奔去。怎奈天坛周围,日月阁下,有卫士严守,刺客不能近前,就拉弓搭箭向日月阁上正观星象的万年射去。谁知刺客喝酒过多,眼睛发昏,飞箭只射中万年的胳膊。万年哎呀一声倒在地上,众童子急呼拿贼。卫士们听到喊声,一齐出动,捉住刺客,扭见天子。祖乙问明实情,传令将阿衡收了监,又立印出宫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非常感动,指着申星说:“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夜交子时,旧岁已完,时又始春,望天子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爱卿入阁,三载不出,披肝沥胆,以月圆为准制出太阴历,真是功高德重。如今爱卿被奸佞暗算,且随我到宫中调养吧。”万年说:“太阴历虽然草创,但还不十分准确,岁尾还剩有点滴时辰。如不把这岁末尾时润进去,日月如梭,过来过去又会错历。臣负众生所望,深受天子之恩,愿碎心日月阁,细心推算,把草历定准。”     就这样,万年在日月阁中,仔细观察草木麦菽的荣枯,精心推算,把岁末尾时积日成月润了进去。那年五月,祖乙到天坛行祭,祭罢天神,又登上日月阁,把祭神的五月鲜桃赐给万年。万年献上太阴历,祖乙望着日夜操劳的万年,眉也白了,须也白了,深受感动,就把太阴历定名为万年历,还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因此,后来人们也把春节称做年,每每过年之时屋里挂上寿星图,象征新岁添寿,也是对功高德重的万年寄以怀念之情 爱团员 回答采纳率:22.8% 2009-03-13 17:57 端午节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其实现在不是端午节的到来赛龙舟的比赛项目也是处处有。从驱邪避疫,到纪念屈原,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节日的原意,在年复一年的社会变迁中渐渐的受到“ 蚕食”。
今天,这个节日变成了一个中国人美食的节日。从旧有的角黍,粽子制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包粽。许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点在粽子中。
其实,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赛龙舟。关于龙舟的竞渡,文字的记载始于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吴均的的《续齐谐记》。较后,许多的记载中都可以找到有关赛龙舟的文字记载。现存中国各地的数千种方志中,共有227种方志有龙舟竞渡的记载。
端午划龙舟,龙舟竞渡的说法,包括有“大众舟齐出发,赶往丞救屈原。”及“一呐喊鼓乐吓退蛟龙。”。这些都让人联想到屈原。
每年的端午,在中国大江南北以及南洋一带的华族,都还会举办龙舟竞渡,提倡端午龙舟赛。 空白。记忆 回答采纳率:8.3% 2009-03-14 12:00 答案不好,看不清 咖啡色的回忆 2009-03-14 20:07 这是黄河边的 中华民族发源地的 一种民俗活动 是属于文化遗产的 但很少有人了解 对于字数你自己修改比较合适。

“背冰”

  说起“背冰”,饱经沧桑的这些老人眼睛里流露出几许慷慨,话语滔滔不绝,似乎当年的神勇在讲述中得到了印证。

  所谓“背冰”,就是黄河汉子身着短裤,光着脊梁,背着从黄河里捞起的大冰块绕街展示。其胸部、胳膊、腿上的肌肉都裸露着,丰满的肌肉,健壮的体魄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

  “背冰,那是一种精神在我们黄河人身上的体验”;“那是顶先人的门户,家家户户都要出人参与,或背冰,或背着家中最锋利的兵器,比如铡刀、大刀等,在刺骨严寒中表现着自我,可威武呢!……”老人们敞开心扉,尽情地说着。

  “背冰”是有讲究的,队伍中有一鼓手,他身背冰块,敲着鼓点,有节奏地指挥行进队伍。前后两翼是几个同样身背冰块、自带铜锣的人,他们附着鼓点的节奏上下击打出有规律的和声。这种锣的锣面较大,声音很大且柔和。随后的队伍是百人的表演大军,他们同样是头戴红丝绸带,身着短裤,光着脊梁,脚穿拖鞋,背着十几斤重的冰块,仿效着古代军事作战变换着队形。随行其后的是披红挂绿的演出阵容,他们将上演赶毛驴上会,抬花轿和三打白骨精。

  牙已经全掉、但仍然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的相步高老人今年71岁,他是这次社火活动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背了几十年的冰,他说他的强壮体格得益于他的常年体育锻炼,这不,他 30多岁的儿子也加入到背冰的队伍中来。县中学念高三、18岁的郑伟鹏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他随他的父亲也来到了背冰的行列中,这样的父子兵在这支队伍中竟然有六对,他们在排练场上是如此认真。

  天公还算做美,经过一整天淅淅沥沥的小雨之后,雨总算是停了。按照前一天排练的要求,参加演出人员都在凌晨三点半到村舞台化妆,早六点乘车前往市里参加表演。

  元宵节的早晨,刺骨的寒风使天气接近冰点,站在市里的主会场上放眼望去,海拔一千九百八十米的五老峰顶白雪皑皑,这是昨天山顶下雪的产物。背冰汉子的到来为市里平填了几分寒意,九点四十五分,这些汉子们亮出了他们的铮铮铁骨,背上了刚从冰窖里取来的冰,真是威武豪杰。走在队伍最前边的相大叔肩扛一百多斤重的大梁,竿顶叉着“长旺村”三字的旗帜,引领队伍开步向前,走在最前边的是以相步高为首的六位背铡刀的近七十岁的老者,紧随其后的便是包括相建峰在内的近百人的背冰队伍,他们踏着鼓点、打着铜锣、健壮威武地走在大街上,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三轮蹦蹦车上以长竿支起、在半空中来回翻飞的“背冰悟空”。他手执金箍棒时而沉底、时而翻越顶峰,一幅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再现。

  永济的舜都大道人山人海,“永济市2007健身大拜年黄河汉子背冰亮膘强胫健骨主会场”中央更是水泄不通,当背冰亮膘的队伍通过时,观众们发出了阵阵地热烈掌声,深深为他们的这种精神所折服,更有甚者,拿着一桶桶冰水不断向这些黄河汉子身上泼去,人们惊讶了,随后便是一阵赞叹,只见这些背冰人鼓擂的更响,锣敲的更齐、声音更大,一幅威武的画卷给人们展示以力量,随着表演的深入,每到十字街口,他们就在人们的呐喊声中停下,鼓点声声,锣声振天。壮哉,背冰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穿越,背冰人终于抵达了胜利的“彼岸”,只见他们把身上的冰一起重重地摔在地上,预示着现代“背冰穿越火墙”的成功。

  深深地祝福你们,强身健体、勇猛顽强、不畏严寒的黄河汉子。

山西省永济县,东倚中条山,西临黄河。这里是“�1�7\河文化”的所在地,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位于该县最南端黄河沿岸的长旺村,属首阳镇管辖,这里人民的性格刚毅坚强。当地流传一种体育活动――“背冰亮膘”,每年正月赤身背着冰凌沿街游走。这种活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老人们说,开始时是在数九寒天往脖子上套上一个冰圈,在锣鼓声中昂然挺立。显示不畏严寒的英雄气概,以后发展变化为背侧刀。到近五、六年代,又发展为赤身背大块的冰凌绕村而行。后来则发展为对抗性的竞赛活动。

  清咸丰八年(1858)冬天,长旺乡的文武义士相福禄随太平军将领毅王李开发出征来到黄河岸边的战略重地――蒲津渡,准备攻打满清守城,满清守城将领夏新有诡秘地下令拆了千户民房架起了一道木城墙,木城墙上涂满了油。当太平军攻城时清军就用火点着,太平军屡攻不破,毅王李开发苦无计策,先锋官相福禄奋勇请缨,率领百名勇士身背冰块冲过火阵,一举破城,天王洪秀全高度赞扬相福禄是“铁骨勇士”。从此,长旺村的村民为了纪念相福禄和太平军的功绩,每年都要举行背冰亮膘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已经注入了现代体育锻炼的色彩。

  “背冰亮膘”是对黄河汉子体质、力量、抵抗严寒能力的严峻考验。据说,凡参加“背冰亮膘”活动的人,一年四季都不会生病。

答案补充 那就四百多点 稍微一修改就可以了 要是别人写好说不定都不合你意 /kf心非 回答采纳率:25.4% 2009-03-14 21:23 在中国广西西北部,有一条风景如画的绿色长廊,传说那里是凤凰的故乡,在这里居住着古代骆越民族后裔中的一支--仫佬族。仫佬族,现有人口近16万。仫佬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仫佬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没有本民族文字,普遍使用汉族文字。仫佬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 仫佬族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善种水稻,采煤是仫佬族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仫佬族居住比较集中,同宗同姓的人居住在同一村庄,在同一村庄里,同姓但不共祖的仫佬族人一般也分开居住。聚族而居是仫佬族的一个重要居住特点。 仫佬族民居,多为砖瓦顶的矮楼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地炉取暖做饭。地炉建在堂屋内大门两侧或厨房里,先在地上挖个坑,在坑内用砖砌好炉子,炉子旁边安放一只大水坛,除了炉门和坛口外,其他地方都用泥填平。这样,地炉一天到晚都不熄灭,水坛中也总有热水,不仅随时可以架锅做饭,也使堂屋显得舒适温暖。逢年过节,家人亲友围着地炉吃“火锅”,其乐融融。因为仫佬山乡盛产无烟煤,所以使用地炉非常普遍。 仫佬族人主食为大米、玉米和薯类,喜食酸辣食品和糯米饭。有民族风味食品有:白馍、水圆、粽子、牛舌粑,红、黄、黑三色糯米饭和鸭肉蘸酱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菜肴。仫佬族人不喜欢吃煮得糜烂的食品,往往是煮得八成熟即食用。在农村,人们常吃营养丰富的豆腐肴。 仫佬族崇尚青色,多着青色服饰,其服饰素雅大方,一般只在衣袖、裤脚上用小条的刺绣点缀。清朝时仫佬族妇女还普遍穿筒裙,而现在多穿大襟衣和长裤,男子服饰则一律是对襟短衣。仫佬族穿着中最有特点的是妇女穿的尖头鞋,鞋面绣有花纹,精工细作,非常漂亮;青年男子喜欢戴一种形状像碗的帽子,当地人称之为“碗帽”。如今仫佬族服饰已与汉族类同,只有特殊场合才穿民族服装。 仫佬族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有三月三的婆王节(又称花婆节)、四月八的牛神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也叫走坡节),最具特色的是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传说古时候,仫佬山乡经常遭受神狮的侵害,后来一位白马姑娘为仫佬人射杀了神狮,并从狮口夺回谷种送还仫佬人,还用芋头、红薯做成黄牛、水牛给仫佬人耕地用,教仫佬人习武灭兽。从此,仫佬山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纪念白马姑娘的功绩,每逢闰年立冬日,仫佬族人便以家族为单位,轮流出资主持聚会,相沿成习,于是形成依饭节。这一天,仫佬族人要在公共祠堂前搭起彩门,摆上供品,表演持碗舞、持香舞等舞蹈。它表达了仫佬族人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期望。 仫佬族青年男女一般实行自由恋爱,八月十五的走坡节就是他们相识、相恋的最好机会。在走坡节上,他们盛装结伴,在集市上寻找对歌伙伴,以歌为媒,一问一答,然后互赠信物。

以民风民俗为题写作文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23762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抢挑金银水的来历

很早以前,沔阳州有个年轻后生叫望财,种地谋生。祖上没给他留下多少财产,只有几亩薄地,日子过得很清苦。

眼看一年一年过去了,望财的家境仍未啥变化。平淡、紧巴的生活,让他一次次萌生发财的念头。可是,想归想,苦于没有机遇,只能望财兴叹。

这年,大年三十刚吃过团年饭,望财家门前来了个要饭的老大爷。声称他饿了两天,求望财好歹给点吃的。望财生性善良,又乐于助人,二话无说,就将老大爷请到了家里。拿出过年备的酒菜,让老人桌上椅下,美美地吃了一顿。老大爷风卷残云,一会儿酒足饭饱了,望财家过年的酒菜也所剩无几了。

望财虽穷,却很大方,看到老大爷孤苦伶仃,同情之心犹然而生。俗话说,叫化子也有三天年。新年伊始,不能让老人风餐露宿,无家可归。他热情地留老大爷在他家过年,老大爷也不客气,竟安心地住下了。

两人似乎很有缘份,谈话也很投机。交谈中,老大爷得知望财家境贫困,有心脱贫致富,又找不到发财的门路,甚是着急。老人胸有成竹地说:“小伙子!你想发财?不难!”望财惊讶地望着老大爷:“不难?我盼了好几年,干了好几年,现在还是一贫如洗,我看发财比登天还难。”“我有个发财的秘诀,保你……”没等老大爷说完,望财急问:“您快说,有啥秘诀说来听听。”“今天是年三十,明天是正月初一,明天早晨,你挑担水回家。记住,一定要赶早。”

望财不知老大爷葫芦里卖的啥药,这发财与正月初一早上挑水有啥内在联系?他百思不得其解,又不便多问。他发财心切,只好按老大爷的话去做。

翌晨,天还未亮,望财就起床了,挑着水桶出门,急匆匆地跑到河边,挑着水往回赶。到家后,见天色尚早,趁空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家什整理得有条有理。天亮后,才去向老大爷求教发财秘诀。

望财四处找遍了,却不见老大爷的影子,只见床头留下了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小伙子,正月初一起早挑的第一担水是金水,金水能让人发家。第二担水是银水,银水能让人致富。第三、第四、第五担水,分别是铜、铁、锡水,挑上后三种水,也能让人四季平安。你不是向我讨教发财秘诀吗?我的秘诀说白了就是个‘早’字。不过,偶而起早,谁都能做到,持之以恒却很难。我送你五十字‘发财经’,你自个儿去领悟其中的奥妙吧!‘正月第一天,新年新起点。天天早早起,三早顶一天。一年十二月,一百二十天。三年多一年,功夫十年见。贫穷不怨命,富贵不靠天’!

望财看后,慢慢琢磨开了,他终于悟出了五十字的真谛。其中“早”字是关键,俗话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才有充裕的时间多干点活儿。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老大爷要他正月初一起早挑金银水,一年四季坚持一个“早”字,极富哲理。这早字里面隐着一个“勤”字,人勤方能诸事早啊!勤劳才是发财的秘诀。望财恍然大悟:老大爷不是乞丐,是给他指点迷津的奇人。

从此,望财坚持每年正月初一早早起来挑金银水,一年四季坚持早起干活。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后,他的家底渐渐厚实了,买田制地,建房起屋……成了当地的富户。

望财家富了,乡亲们要他传授致富的经验,他把老大爷教给他的秘诀,毫不保留地告诉了大家。人们纷纷仿效望财,每年正月初一早晨抢挑金银水。即使抢不到第一担金水,抢不到第二担银水,挑担铜水、铁水、锡水也凑合,不图发财,也想图个平安。唯恐天明挑水,被人视为懒汉。

沔州乡下有句俗话:“抢挑一担金银水,保你富贵不受穷。”正月初一抢挑金银水的人多了,自然成了一种民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乡村的一大习俗,而且世代相传。

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元旦。

是日,人们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脚轻手健。

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词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称“开门炮”。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出典于此。

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哑炮,则示为不吉,要马上就说:“哦,吹吹响,今年会发财。”

并立即补放一个。 大族、大户人家供奉祖先遗容画像于祠堂或中堂(堂前间),一般悬五代之内的祖宗像,称为“供帧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绘像皆金冠紫衣) ”,均同义。

有的宗祠族规,男子l6岁才可拜祭,女子不在内。由轮着当办者分发麻饼(亦称吉饼)一双或碗两只。

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除夕夜巳分“压岁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在幼者枕头底下,故谓“压岁”。

是日,早上吃汤团(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

这天习俗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让家庭主妇休息,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点火、点香烟)、不杀牲、不动刀剪、不倒马桶、不洗涤衣服,也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早晨见面忌说“早”字,谓说了要招来今岁跳“蚤”多。

走路如跌跤,要马上说:“哦,元宝一跌。”此晚,未昏即眠,不点灯火,谓点灯将招来今岁蚊蝇多。

睡前,放“关门炮”。晚上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迟的到十五,各家出门走亲戚“拜岁”,一般先至亲后远亲,少拜长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为重,互相款待酒席,称“岁饭”、“岁酒”。 初五,为财神日,经商人家最重此日,“请财神”后才开门营业,称“开市”。

信佛者,有的于初七夜走七座桥,且不走回头路,初八拜八个寺院,俗称“走七桥”、“拜八寺”。 其间,民间娱乐活动有舞龙灯、跑马灯、大头和尚等。

与别地稍异者有“佯扫地”,即乞丐(此时称“发财人”)背负筐,手握缀有红球的扫帚,佯作扫地状,口唱俚歌:“撩起金丝帚,瑞格(象声)一把扫。扫到东,老板屋里有青龙,青龙盘米缸,黄龙盘谷仓;扫到南,老板屋里发大财,大元宝使箩抬,小元宝使船载。”

建国后,贺年等习俗不变,迷信色彩多已消失。机关团体举行团拜,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慰问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科技人员、敬老院老人和春节期间坚持生产、工作的职工。

路上熟人相逢,拱手或握手,互祝吉祥。

新的一年,新的事物,新的春节。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都将发生变化,自己又长大了一岁,一家人又可以在一起吃团圆饭,吃饺子……什么趣事都有。

记得去年春节,头一天我就早早起了床,然后就向爸爸妈妈拜了年,爸爸妈妈如同以前一样,拿了压岁钱给我。然后就到奶奶的屋里拜年,又小攒了一笔。

到了家里,妈妈问我:“到奶奶那里拜了年没有?”我说:“早就拜了。”妈妈又从厨房里端出一只冒着热气的鸡,笑着对我说:“你奶奶平时什么东西都舍不得吃,什么东西都要送一些给我们吃。如今过年了,她也应该尝尝鲜鸡汤补补身子。”说完就出了门。真没想到,正好奶奶也端了一只鸡向我们家走来,一进门,就高兴地叫着:“兴邦,兴邦,快来吃鸡!”说完把鸡放在桌上就要回去。我拉住奶奶的手说:“我妈妈也送一只鸡刚到你家去,你没看到吗?”奶奶奇怪地望着我,说:“没有啊……我不是自己有吗,还要她送干什么……”

正在这时,妈妈上来了,隔着老远就叫我:“兴邦!兴邦!你奶奶怎么没有看到,你看到她没有?……”正说着,奶奶出来了,我恍然大悟,原来妈妈和奶奶走的不是同一条路。这时,我望了望奶奶和妈妈,她们也望了望我,然后,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妈妈拖住奶奶,说什么也不肯奶奶走,一定要留奶奶在家吃饭。

“开饭了!”我大声叫着。大家吃着团圆饭,心里乐滋滋的。

正是这充满温情的鸡,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而每当看到鸡,我就想起这段令人怀念的往事。

我们刚好迎来了一个鸡年,我似乎又看到那热气腾腾的鸡……

简评:本文标题简洁,就一个“鸡”字,也许受了今年是鸡年的影响和启发吧。在春节,本来就是加强亲情的一个大好时机,而本文则把婆媳深情融化在两碗鸡中。这对于很多婆媳关系不太好的家庭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更妙的是文中巧合法的运用,婆媳两人刚好都准备给对方送鸡,在生活中发生的机率并不是很大。但这种亲朋邻里互送吃物的现象在农村随处可见,所以说发生这种巧合也是有现实基础的。

13、红包害人

初二(3)班 黄包祥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钱不在多,一百就行。”这是我们小时候常对长辈们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让长辈在春节时多给我们红包,有了压岁钱,干什么都行。不过,这也是一个害人的东西。

据统计,在全国的大多数地方,在春节,一些孩子们只有20%才用这些钱买学习用品等必要的东西,而约80%则用来买枪、买玩具,甚至用这些钱去赌博,上网。现在大多数的街头网吧都不会管你上网干什么。等到开学时,有些孩子们早就把这些钱挥霍光了。这的确是个伤脑筋的问题。

我认为,孩子们的红包应该拿给家长,或者干脆取消这种不良的风俗习惯。再说,我们小孩子拿这些钱大多也不会有个什么正经用途。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不利影响:

一是一些孩子认为自己的压岁钱要自己花,不用父母来操心,结果买的东西没用几天就坏掉了。甚至就是正月这十多天玩一下子,到了开学时就被父母锁进了“箱底”,基本上成了废品。你说这不是浪费了金钱吗?二是孩子们去买东西也极有可能被不法商贩讹诈,上当受骗是极有可能的事;三是现在街上有很多网吧,不少孩子拿压岁钱去上网,而有些网虫则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得不偿失啊;更有甚者拿去赌博,那危害就更大了。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钱不在多,一百就行。”这虽然是一种风俗,但也害人不浅,是小孩子的精神鸦片呀。

所以我建议:应该取消这种害人的风俗!

“56个民族,56朵花”。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 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

旗袍的特点是立领 . 右大襟 . 紧腰身 . 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 . 如意襟 . 斜襟 . 滚边或镶边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

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

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装。

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

领子 . 前襟和袖口都绣花装饰。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 . 对襟 . 琵琶襟等多种形式。

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

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 . 蓝 . 棕等色的棉 . 丝 . 绸 . 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

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

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节日习俗作文600字一:我爱家乡的节日习俗

每逢过年过节,小孩子们和大人们都高兴不已,因为是那习俗,才使我们这样的欢喜。

说说过年吧,看那家家户户的门上贴满大红大绿的年画,墙上挂着一对有一对的对联,环顾四周,白色的房子上添上一番红红的景象,颇有几分情趣。

储蓄也是最热闹的,家家的肘子都摆放这一碟又一碟的耗材,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谈话。不是还举杯畅饮。吃过晚饭,大伙儿围在电视机旁边,靠着暖炉,手握已被热腾腾的茶,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有的家庭环境比较赋予,便自己也开起一联欢晚会,把亲戚们都叫上,大家尽情地玩,尽情地笑,嘻嘻哈哈的多热闹!一眨眼,新年的钟声即将来临,人人都把一大捆一大箱的爆竹拎出来,待到新年来临的哪一科,“三,二,一!点火!”一大串红红的鞭炮“噼里啪啦”的,红红的爆竹碎纸落在人们的头上,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一阵雷鸣般的鞭炮声过后,便是喝上一杯新年的饮品,大家把手中的杯子高高举起,“叮”的一声,大家干杯,一口气把它喝完了。便回想祝福,“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顺利。。。。。。”一串串真挚的祝福萦绕于耳畔。

不知不觉的有过了一天。“有红包咯!”小孩们欢叫。。。。

要说到春节的习俗,那我知道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待和喜爱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我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其实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这第一步,当然就是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可以取下一块,或大或小都可以,然后将它捏成一个厚度中等的小饼子,再将原有的汤圆馅儿放一些在小饼子的中央,接着将小饼子慢慢地团起来,先团成碗状,最后团成球状.而第二步,就可以将这些做好的汤圆放在有着开水的锅中煮,直到煮熟为止.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终于可以吃汤圆啦!此时的我,心情可真的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今天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旁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从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这味道简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汤圆”,在某些地方又叫“团子”,让人有一种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团团圆圆的美好期盼.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我喜欢的这个春节习俗有种一种期待的感觉呢?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开始做汤圆吧!希望今年的春节,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题目

传统文化内容浩如烟海,要想在一篇文章中把所有内容都涵盖是不可能的,所以,写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化虚为实,以“具体”诠释“抽象”
“传统文化”是较抽象的概念,写作时,化概念为万象,用具体的文化形态——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等去诠释抽象概念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就拓宽了自己的思维空间,也拓宽了发挥自己优势的天地。
2.以小见大,用“细节”点染万种“风情”
语言于文章,就如同衣服于人体一样,不但有表情达意、张扬个性的作用,还有点缀、修饰的功能,衣服的一个花边,一粒纽扣,一处镂空设计,一挂饰物点缀,都可以使你风情万钟,独特妩媚。“小”处的设计显现出了“大”智慧。文章的细节同样可以显示作者独运的匠心。
3.九九归一,点题、扣题彰显敏锐思维
此话题,学生的写作范围非常广,写作思路也比较开阔,但是无论是写剪纸的精巧、川剧变脸的神奇、琴棋书画的高雅,还是写民俗节日的深入人心、诗歌艺术的源远流长等等,最后都要归结到话题“传统文化”上,要从中挖掘出传统文化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4.写作体裁多种多样——贵在与话题相联系。
可以写散文,重在创设优美的意境:如写民俗节日,要写出它的欢快喜庆,亦雅亦俗,在热闹、欢乐、锣鼓喧天、举国同庆的美好氛围中,让人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包容性。当然,不能用干瘪的语言。
可以写议论文,如谈传统文化如何代代传承、永不消逝;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谈传统文化的世界地位与影响等等。
也可以写记叙文或构思小小说,如
①故事新编,赋予古老的神话、传说鲜明的现代意义,去表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体现出老百姓传统的朴素的人生追求。
②老外学艺,通过一个外国人历尽“千辛万苦”,闹了无数笑话,也要学习那对他来说魂牵梦绕的东方文化的故事,来表现传统文化的对外影响。
百姓生活:剪窗花,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变戏法,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等传统文化、习俗已经深入老百姓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中。
[学生问题]
1.只笼统地“介绍”一些传统节令,缺乏自己对这些节令文化意义的“认识”。选写一个节令,重点记述节日有关“活动”,始终未在节日的“魅力”或“文化意义”上“表态”。选写“诗词”类,未将古典诗词的“共性”特点归纳出来,只是一种“内容介绍”或“手法说明”,有的连“感受性”的文字也没有——古典诗词的格律美自然是与外国诗歌不同的,唐代“送别诗”、“边塞诗”有何特点?这特点里又具有怎样的文化意义?
2. “传统的”应是有“特点”的:选材上不典型,不具“特点”,自然难以与传统文化相联系;有的选材较为典型,但没有抓住节令“特点”,挖掘不出某节令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寒食”、“端午”等节令其实是一种祭奠文化,之所以延续至今,中华民族怀宗追远、崇节尚义的品质因素可窥一斑;“中秋”则突出一个“圆”字,圆圆的月亮、圆圆的月饼里,饱蕴了中华民族安定平静、雍乐和美的审美情趣与追求。
3.“传统的”应是与外民族、外国有“不同”之处的。这其实已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来构思,反映中外有别,以体现民族特色。作文中运用这种办法的几乎没有。
4.音乐、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属于艺术,不具备对相关方面一定的了解尽量不要选写,否则欲求“大气”与“厚重”,结果却难逃“笼统”。

有关风俗的议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古人把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春节习俗——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圆圆满满。

求一篇广西民俗论文

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提要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
游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顺应当今世界旅
游的发展趋势。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旅游资源,只有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
局,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开发民俗文化
旅游,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民俗文化与旅游业两
者更好地融合,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拉
动广西各民族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概念、特征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概念。民俗是
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程中创造的民间文
化,包括民间习俗、信仰及广泛流传在民间的
一切技术与文艺。民俗文化,则是世间广泛流
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
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
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文化内容丰富
多彩,有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居住
样式、节庆典礼、宗教信仰、传统服饰、民间艺
术、烹调技艺、工艺特产、音乐歌舞等,它以丰
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广大
的海内外游客。
民俗旅游是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文化旅
游类型,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为
背景,以各种民俗文化事项和民俗活动为资
源,并通过挖掘整理和再现或艺术加工的手
段,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种具有鲜明的
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将成为
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各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
风土人情、风韵别致的文物古迹、情趣怏然的
民间文娱活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
客。
(二)民俗旅游的特征“。民俗旅游”有着自
身的特征,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1、质朴的民间性。民俗源于民间生活,体
现民间生活,包含着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与
语言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总显示出浅显不定
的功能作用,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所不可或
缺的基本手段。民俗是伴随着生活的需要而自
然形成,历久传承的文化形态,而非朝廷的、官
府的、寺庙的等上层文化或宗教文化的简单代
表。因此,民俗旅游应取材于民间风俗,才会显
示出其固有的特色。
2、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民俗体现民族
的生活,并因各民族生存空间不同而各有差
异。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正反映出
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民俗旅游的开发
应以本地资源为依托,不应胡乱建设、猎奇,这
样才使旅游产品具有当地特色和民族气息。
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3、情趣的乐观性。民间生活追求向上的、
乐观的,应与悲观绝缘,民俗旅游的开发要以
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功能的习俗为体裁,
让游客在旅行当中感受到生活与劳动的乐趣
与美感,杜绝以迷信、不健康的内容作为民俗
旅游产品去开发。
4、主体的对外性。民俗源于本地民间生
活,是经过世代相传而存留下来的。因此,民族
地区对自己的民族本身或当地群众没有太大
的吸引力。在文化渊源上讲,与民俗旅游创办
主体的血缘关系越远越是具有吸引力,所以国
外或省外游客就成为民族地区最大的客源。
二、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民俗文化村、园。目前,广西建有许多
的民俗文化村(风情园),这是广西最主要的民
俗文化旅游产品。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西
各地先后建成了融水贝江苗寨、贺州瑶族风情
园、龙脊壮寨、三江侗寨、金秀瑶寨,还有正在
凌云县兴建的凌云土司民俗文化村等旅游项
目,使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加丰富,更具吸
引力。游客通过实地的旅游活动,能亲身体会
到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
可以间接传播该地的民俗文化,对扩大该地的
旅游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有一定的积极作
用。
(二)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含民族博
物馆)主要是对民族建筑或民俗实物的展示与
介绍。这类产品以广西民族文物苑为代表,该
苑位于南宁市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后面,1988
年建成开放,总投资280万元,占地2.4万平方
米,是以广西民族建筑为主题,苑内有铜鼓巨
雕、镇边大炮,建有壮族“干栏”、瑶家竹楼、苗
家吊脚楼、侗族鼓楼、侗乡风雨桥、毛南族民居
等,还建有榨油、碾米、造纸、制陶、榨糖等民间
手工作坊,均极富有民族乡土气息。另外,靖西
县壮族博物馆、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博物馆和
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分别展出以介绍
壮族、苗族、瑶族历史和民俗风情为主的实物
和图片,特别的壮锦、苗锦和瑶族蜡染工艺品
更是这些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华。值得一提的
是,我国首座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已于2004年
11月26日在广西南丹县正式对外开放。
(三)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广西有11个少
数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
日,且场面盛大,别具民族风情。如壮族的蚂拐
节、牛魂节,苗族的苗年、芦笙节、

上一篇:牙科学位论文

下一篇:期刊查重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