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陶渊明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2023-03-01 18:45

陶渊明论文答辩

分为好几部分,如教学类的,文学类的等等,每部分题目不一,大约在交论文前一个月,他们会给你寄一本书,当然题目并不一定必须从这里面选。题目太多,不方便一一输入,转发几个相关题目吧~

一、自考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一)、美学
1、论自然美
2、生活丑与艺术美关系研究
3、论优美
4、论崇高
5、悲剧理论研究
6、市场经济与美学研究
7、文学作品美学风格研究
8、丑的美学意义研究
9、应用美学研究,如园林美学、书法美学、服饰美学、广告美学等
10、中国古代美学专题研究,如古代美学思相家,美学范畴注变,某一美学著作等
11、西方美学专题研究
12、喜剧性研究
1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关系研究
14、审美时尚研究
15、审美趣味的个性化研究
16、审美教育与完美人格培养的研究
17、美的民族性研究
18、美的历史发展性研究
19、中西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如人物比较、范畴比较等
20、中国当代美学思想的研究
(二)、文学理论
1、市场经济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研究
2、文艺政策研究
3、文艺与现实生活关系研究
4、文学语言研究
5、文学风格研究
6、文学欣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7、艺术灵感研究
8、论艺术欣赏的主体性
9、文学作品的理论反向
10、中国文化专题研究
11、西方文论对中国文学影响研究
12、中西文论比较研究,如文论家、理论
13、艺术真实性问题研究
14、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15、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化关系研究
16、文学作品与宗教关系研究
17、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研究
18、关于文学与人生的研究
19、文学社会效果研究
20、目前文学理论热点研究
二、外国文学论文选题范围
1、荷马史诗研究
2、古希腊戏剧研究
3、古希腊文学对后代文学影响研究
4、但丁研究
5、莎士比亚喜剧研究
6、莎士比亚悲剧研究
7、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思潮研究
8、弥尔顿诗歌研究
9、古典主义戏剧研究
10、歌德研究
11、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12、拜伦研究
13、雨果研究
14、普希金研究
15、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16、《红与黑》研究
17、《人间喜剧》研究
18、狄更斯研究
19、果理研究
20、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
21、易卜生研究
22、托尔斯泰研究
23、海明威研究
24、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25、卡夫卡研究
26、圣经文学研究
27、《沙慕达罗》研究
28、《一千零一夜》研究
29、《源氏物语》研究
30、泰戈尔研究
31、川端康成研究
32、大江健三郎研究
三、现当代文学选题目录
1、鸳鸯蝴蝶派再认识
2、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论略
3、论《春明外史》的“野史”特点
4、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5、论《啼笑因缘》中樊家树形象
6、《啼笑因缘》与《秋海棠》比较研究
7、论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
8、还珠楼主武侠小说论
9、王度庐“鹤一铁”系列武侠小说
10、金庸武侠小说简评
11、回顾与瞻望:新派武侠小说的过去与未来
12、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13、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14、鲁迅小说中的忏悔意识
15、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16、《伤逝》再解读
17、《孔乙己》的叙事艺术
18、鲁迅小说 中的童年叙事
19、鲁迅小说的诗化特征
20、鲁迅与老舍国民性批判比较
21、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22、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
23、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
24、沈从文小说的抒情化倾向
25、论沈从文创作中的人性内涵
26、萧红小说创作的抒情色彩
27、萧红《呼兰河传》的诗化特征
28、郁达夫小说艺术论
29、废名小说的审美特征
30、废名小说艺术论
31、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32、张爱玲小说中电影表现手法运用
33、郁达夫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
34、审美化的人生——张爱玲散文论
35、冯至诗歌中的现代意识
36、论艾青诗歌中的忧郁
37、《围城》新论
38、孤独与梦想——重读《边城》
39、郭沫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40、《女神》浪漫主义风格论
41、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
42、周作人散文艺术论
43、朱自清散文艺术浅析
44、冰心“小诗”简论
45、徐志摩散文艺术论
46、徐志摩诗歌中的意境
47、戴望舒与中国现代诗派
48、卞之琳诗歌“非个人化”倾向论
49、穆旦诗歌中的“自我”
50、曹禺戏剧的诗意特征
51、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
52、《腐蚀》的心理分析艺术
53、巴金《寒夜》新论
54、郭小川诗歌论
55、贺敬之诗歌论
56、李瑛诗歌论
57、论闻捷的爱情诗
58、论李季的诗歌
59、公刘诗歌论
60、艾青新时期诗歌论
61、论艾青国际题材的诗歌
62、论艾青的创作道路
63、论舒婷的诗歌
64、顾城诗歌论
65、论“朦胧诗”的产生
66、论“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67、“第三代”诗人论
68、论“朦胧诗”与“第三代”区别
69、论赵树理的《三里湾》
70、论赵树理建国后的小说创作
71、信纸柳青的小说创作
72、论柳青的《创业史》
73、《创业史》艺术论
74、论建国后战争题材的小说
75、茹志鹃的小说创作论
76、论吴强的《红日》
77、论《保卫延安》的思想与艺术
78、论王蒙的小说
79、论王蒙的《活动变人形》
80、蒋子龙小说创作论
81、高晓声小说创作论
82、张洁小说创作论
83、论新时期军事题材的小说
84、贾平凹小说论
85、张炜小说论
86、论莫言的《红高梁》系列小说
87、论杨朔的散文艺术
88、论刘白羽的散文艺术
89、论秦牧的散文艺术
90、论新时期的文化散文
四、古代汉语论文题目
1、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综述
2、《论语》句法研究
3、《孟子》中的“之”字
4、《孟子》中的“其”字
5、《左传》被动句研究
6、先秦“是”的用法及其发展
7、《韩非子》中的被动句
8、先秦双宾语句的类型
9、“被”字的词义演变
10、从《韩非子》看先秦的副词
11、从《庄子》看先秦的宾语前置句
12、《苟子》副词研究
13、先秦修辞方式研究
14、《战国策》中的“是”字
15、《国语》中的判断句
16、《国语》中的被动句
17、试论词义的演变类型
18、词义引申的原则和方法
19、试论汉字形体演变对字形结构分析的影响
20、古今修辞方式的比较
五、古代文学及近代文学题目
1、中国古代洪水神话考论
2、《诗经》燕乡食诗的场面描写
3、《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4、《战国策》中策士言辞的抒情化特征
5、《庄子》中的畸人描写及其思想蕴涵
6、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7、《左传》中行人引诗分析
8、《孟子》文章的论辩技巧
9、《庄子》寓言的场景描写
10、宗玉赋试论
11、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
12、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
13、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
14、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
15、论蔡邕的碑体文
16、曹植诗风的衍变
17、潘岳哀诔文的创作特色
18、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19、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
20、汉武帝时期赋家考论
21、《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
22、《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
23、邺下文人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
24、阮籍咏怀诗的抒情特征
25、左思咏史诗的咏怀特质
26、谢灵适山水诗的摹象特点
27、宫体诗的女性描写
28、论《文选》对诗的分类
29、论《子夜歌》
30、《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
31、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
32、王维诗中的禅趣
33、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创作
34、盛唐时期绝句的特色
35、柳宗元的山水游记
36、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
37、岑参边塞诗初探
38、论李白的梦诗
3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
40、韩孟诗派的艺术追求
41、晚唐苦吟派诗人的创作心态
42、论中唐传奇的创作特色
43、试论西昆体的艺术风格
44、欧阳修记体文的创作特色
45、苏轼黄州诗试论
46、论陆游的爱国诗
47、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48、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
49、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50、苏轼对词境的开拓
51、贺铸词的艺术个性
52、论诚斋体
53、宋末逸民诗初探
54、王安石散文的写作风格
55、论关汉卿的喜剧创作
56、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
57、论《倩女离魂》的艺术特点
58、《高祖还乡》的讽刺艺术
59、《水浒传》的忠义观
60、《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61、猪八戒形象分析
62、“三言”中的商人形象描写
63、公安派的小品文创作
64、《金瓶梅》的家庭生活描写
65、《西厢记》的继承与创新
66、《琵琶记》悲剧意蕴分析
67、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
68、元代散曲的情感企向
69、宋江形象分析
70、《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71、论西门庆形象的文化警示意义
72、“三言”“二拍”中的风尘女性
73、李贽“童心说”的文学价值
74、论《西游记》的谐趣
75、清初历史剧兴盛原因初探
76、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
77、《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78、《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79、大观园的文化意义
80、《红楼梦》的梦幻描写及其意义
81、《长生殿》的爱情观
82、狐鬼花妖尽世情
83、《儒林外史》的批判意识
84、论贾宝玉的人生悲剧
85、论林黛玉
86、论桐城义法
87、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
88、花间词的艺术成就
89、《红楼梦》中的丫环群象
90、魏晋散文的骈俪化倾向
91、归有光的散文创作
92、《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93、论晚唐的怀古咏史诗
94、江西诗派宗杜论
95、论《史记》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
96、宋代豪放词的艺术风格
97、论明清小说题材的邅变
98、《文心雕龙》对创作构思的分析
99、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分析
100、道家虚静说对古代诗歌创作论的影响

论文致谢能写文言文吗

亲亲点文: 如晤 密报一封,望乞慢而读,读而通,通而信,信而守,守而悠,是故窃窃如林鸟之语,磔磔似军间之风,可不察。

获悉上文,知汝心青忠于吾,瓜盖友吾,亘于长古,觉于水势之思,飘顿连遏之力,峰兀错石乱行,溪深长却冗于景。 阔淡溢闻,废思则讷;遏僻微忍斯坚者;索浮忒于内,若杜之庇寒士之厦,盛中天之日,厚允能天下,未忌偶聊发少年之狂,足石城车,恼未处久长,苦无计可施。

疲渴臣下,无动宇内,更无窥无计无为,实爱莫能助,真欤?知涵而会为之试。 闽僧捕慌,余台空江自流,洗客心入碧山秋云几重,月下云生,飞天镜结海楼。

凤阁龙楼连九霄银汉,玉树琼枝尚为烟梦,几何识得干戈?知谁最是恐辞庙日,教坊独奏别离歌?散尔思中,谁家年少足风流?应偷泪,炬情真,既离之何惧?纵容弃,不能羞。卧看牛郎织女银河天外,追记盛情于后之鉴,双一百弓,长叩首拜讫! 看看挖~ 参考资料:。

毕业季,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章玥用文言文写的毕业论文致谢火了!这篇让答辩导师组非常“惊喜” ,纷纷为之点赞的致谢究竟妙在何处?接下来小诗就给大家揭秘。

章玥文言致谢全文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江城五月,春意盎然。

吾于华师学习之日已近三秋矣,受业于华师,今三年之寒窗苦读即止,却觉恍如隔日,虽叹时光之易逝,惜韶华之难追,唯且行且珍惜。吾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品德受之于学校,才学受之于师长,技能受之于友,长者育教之恩,同门切磋之谊,弗敢忘焉!虽陨首结草不能报之万一,故纸穷搜,推文敲字,是以为情造文,借文聊表谢忱。

回首来路,历时两年,自文之选题至搜集资料,自开题至纂终稿,其间之日,颇更事,历喜、噪、苦,不可不谓之凄凄惨惨戚戚。今文成事毕,豁然开朗,自终稿已成之日起,余之杂心不见矣,以为开心。

回首往昔,悲喜交加,凭栏望月,遂寄情于此文。吾虽不能日自省,然当事省,晓吾已过花信年华,不慧,吾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幸得师友亲朋之力相助,方能文成事毕。

余徽州人也,东邻金陵,西眺匡庐,北滨长江,南接徽杭。八百里皖江回旋激荡,数千年文脉绵延承传。

吾平民世家,聿修祖德,孝悌累洽,父严母慈。自求学起,徒养吾求学之路,予吾心存归处,不思回报,父母之督察,为吾顺之成文大有助力。

现双亲鬓渐发白,力渐无,然大爱不曾稍减,于我备至更加。吾恨不能为其分忧,不能为其担责,甚为内疚,此吾跪而叩谢者一也。

来日,当益勉之学、工作,不负父母谓我之殷殷期!孟子曰:“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以为然。 吾求学之路幸得恩师段钊先生不弃,忝列师门,成文方可计日而待也。

先生导我于曲路,示我以通途。自整体至细枝,皆得先生悉心指导,,回想先生每逢休憩之日仍阅吾文,吾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先生皆悉悉告知,导我以理,吾知,此先生之所授,必不敢忘。

先生之所为,吾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念先生恩重如山,谢无疆焉! 求学路漫漫,吾得院内各先生悉悉教导,三生有幸。院长李玉海先生授信息管理系统,晓之以系统分析与架构。

王伟军教授虽未受教于课,但蒙其弟子帮扶甚多,谢间接教导之恩。桂学文教授之弟子王静吾室友也,常言先生教导之言,诸多电商概念颇受启发,遂谢之。

卢新元教授授运筹及企业咨询管理,晓吾以运筹,授企业咨询流程与内容。李延晖教授授统计分析,教吾以统计知识。

王学东教授授电子商务,晓吾以互联网思维;段尧清教授授决策方法,晓吾以诸多决策理论。陈菁华先生授之数据挖掘,授吾以数据分析之法。

刘向先生授以网络幂律分析之技,受教数次,倍感启发,遂谢于此。刘百灵先生虽未受教于课但数次请教于其弟子惠敏,备受帮扶。

陈静先生授系统工程,果敢率真,问卷之精细吾颇受指导。董庆兴先生授知识管理,先生之博学才思,记忆犹胜,于此谢先生扩展学问。

易明先生授项目管理,流程控制、管理方法于吾倍受益;李霞先生创新之课程颇丰趣,颇创新,谢培吾之创新思维。院内辅导员张乾红、李静先生日常帮扶关照亦甚多,谢之。

院内众先生教导之恩未能一一言谢深表歉意,言辞有尽,敬谢无穷,吾于此致谢忱。 恰同学少年者,逢风华正茂之时,得遇友人、金兰之交,幸甚至哉!刘智宇师兄,师门大师兄是也,其人责任心尤甚,凡事细细叮嘱,耐心教导,吾三年于师兄之言行受益甚多,玥诚心愿师兄仕途情场均能不误。

周红师兄,师门二师兄,属吾师门容色上佳者,为人幽默。同门师姐何雅娟、钟原,师门两大美女,颇丰趣,于吾入门之际辅吾甚多,吾亦学之甚多,虽已离校,但仍时时交流,未敢忘。

会敏者,吾同窗也,长近四尺八寸,体微胖,喜束青丝,天资聪慧,容色绝佳,性宽敛稳重。于校之数三载,与君时,同校共进,衣食勿分,事事相息,音也。

昔日畅谈学问,历历在目,载笑载言心更欢,笃诚思虑,得卿,犹得知音。逸瞻兄,同门也,年方二十有六,心宽体胖,为人甚幽默,虽出生于中原然口音自带播音腔调,略有东北大汉之感,为人义气,不拘小节,信管人称男神是也。

得益于诸同门室友,赵敏、陈玲、王静、谭艳平,李帅飞,胡颖师妹,裴越师妹,周辉师弟,陆定一师弟,罗维师妹,熊博艺等,恕难一一道谢。众人助吾之情,岂容忘哉?分离在即,不忍别离;来日方长,不尽依迟;望江湖各自珍重。

男友徐晨,吾之同乡亦是同学,忧乐相随,日月可昭。只愿君心似我心,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噫嚱!切切之恩,似紫金之峰,立吾心而励吾志矣。嗟呼!绵绵之情,若玄武之水,照吾颜而昭吾天矣。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涕零与笔墨齐下,恩情共友谊长存。

言辞有尽,敬谢无穷,吾于此再致谢忱。 临书仓卒,谨申数字,用展寸诚,祈恕不恭;不足之处,望请见谅。

章玥 戊戌年乙卯月 来源:澎湃新闻网,图片源于网络。

一.营造文言文学习良好氛围的必要性分析。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可以说,《语文新课程标准》降低了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并且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限定于课本,从道理上讲,应该有相当理想的成绩,结果却相反,很出乎意外。笔者调查了50多位中学语文老师发现,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老师十分注重语句翻译、记忆,以及进行针对性练习,教学过程严谨。

然而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比较枯燥,效率不高、体会不深,懵懂如学另外一门外语,甚至觉得老师煞费苦心的教好文言文,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学生只能“逆来顺受”。学习文言文的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何处,笔者分析如下:1、学生离开了理解文言文的情境。

文言文确实不像现代文那样,让学生一下读来流畅上口,通晓其意。学生难以接受翻译斟字酌句的烦琐,难以懂得文言拮倔聱牙的表达,难以体会古人情感真实丰富的抒发。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问妻、妾、客同样一个问题,“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语意相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变化,却表达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不同心理。

学生理解上文,往往一上来就与文字、句式较劲,然后急着回答老师“语气为何不同的原因”的问题,而不在具体故事情境中体会。这样,文言文理解肤浅呆板、不深刻形象,掌握急促草草、不稳当牢固。

2、学生离开了文言文运用的情境。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明了学以致用情境的重要。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交流不会刻意用文言表达,觉得那是比较迂腐的表现,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就是一证。在教学课堂中,我们老师也可能会忽视经典语句在不同情境下活用的特殊性。

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老师经常把它形容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的表现,并把它理解为别有用心。但是,此时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醉翁亭记》中就不宜这样理解。

其实,文言文的运用,也需要学生一定的文化品位。由于学生文化素质的限制,学生倒是对新兴简单的网络语言情有独钟,而对文言文的(运用)置之不理。

3、学生离开了文言文人文的情境。文言文包涵着丰富的诗画意蕴,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

然而,学生似乎不能领略到文言文其中的精妙处。例如《生于忧患于安乐》一文,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忧患意识”,“逆境出人才”的重要知识,但是,问其忧患意识的现代意义,如何让自己成为人才,学生一筹莫展、一片茫然。

这关键在于人文情境的缺失。文言文的人文情境的创设,就是要求学生关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关注自身素质涵养,努力在文言文学习中受到良好熏陶,提高生活品味,培育健康人格。

例如“忧患意识”的人文情境的创设即让学生忧患于和平年代中的战争、发展社会中的环境、美好生活中的绝症……让学生学习到古人博大的胸襟,肩负起传承优秀文明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营造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营造文言文学习良好氛围的策略性思考。既然学习文言文需要一个良好的情境,同时营造文言文学习良好氛围是那样的重要,我们就应该为其进行策略性思考。

1、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吟哦讽诵就是要学生放声朗读,读得正确、流畅,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让学生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并有所“得”。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就是吟哦讽诵精妙呈现。例如:《陈涉世家》中“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的反复朗读中与“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进行了区别,对秦兴徭役、发民谪戍历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在邹忌讽谏之后说“善”。一个字简练精纯、运用恰当,表明了齐威王对邹忌劝谏的肯定,说明他是一位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所以“善”字读起来,应在短音中读出齐威王的威严明智,在高音中读出齐威王的大胆胸襟,一代明君可谓形神逼肖。2、品味感悟而重修身针对文言文教学,叶圣陶先生认为:“ 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宝贵的一种境界。”

陶渊明读书,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便是个好例子。在《岳阳楼记》中我们吟咏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的政治抱负时,更应体味 “先忧后乐”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现实意义。

在《鱼我所欲也》中我们高歌“舍生取义”的神圣时,更应感受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的意志。通过品味感悟,学生亲切地体会,让文言文学习有滋有味;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也让文言文内涵熠熠生辉。

同时,学生也将优秀的文化精髓汲取内化,臻于至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3、积累贯通而学致用欧阳修诗云:“学既积于心,犹木之敷荣。

:学习《与朱元思书》时,我们可以深刻感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

发现作者淡泊名利、鄙弃世俗的情怀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产生了共鸣;更发现古人们恬淡的人生志趣,对于如今浮躁的时代、缺乏郑重之心的学生是多么的要紧。如果文言文的学习离开了文化情感的熏陶,学生的学习只会苍白无力。

其实,学好文言文并非难事,只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汉刘向 《说苑·修文》:“感激憔悴之音作而民思忧.”《后汉书·列女传·许升妻》:“ 升 感激自厉,乃寻师远学,遂以成名.” 【示例】: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天下之事,多成于贫贱感激之中,或败於富贵安乐之际,理无可疑也.”《水浒传》第七九回:“ 韩存保 感激无地,就请出 党世雄 相见,一同管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多谢收留,感激不尽.” 老舍 《善人》:“她只能去为别人服务,可是谁感激她,同情她呢?” 小珊迪忠心感谢我 《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唐 陈润 《阙题》诗:“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 飞得免诛戮,感恩无地,岂肯走乎!” 例如《生于忧患于安乐》一文,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忧患意识”,“逆境出人才”的重要知识,但是,问其忧患意识的现代意义,如何让自己成为人才,学生一筹莫展、一片茫然。这关键在于人文情境的缺失。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就是吟哦讽诵精妙呈现。在《岳阳楼记》中我们吟咏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的政治抱负时,更应体味 “先忧后乐”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现实意义。

(《赠学者》)这首诗告诉我们,读书做学问要靠长期积累的。学习文言文更要丰富积累,积累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丰富的阅读感悟等等。

积累多时自有贯通处,贯通豁然必有致用时。例如:《岳阳楼记》写“古仁人之心”表现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情感。

在进步学习积累《醉翁亭记》《捕蛇者说》之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柳宗元的关注民生,使学生对“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悟入木三分。

童年,人生的出发点,梦一样美好的黄金时间.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玩具,装满了糖下电源按钮.听着“轰轰……”的洗衣机启动的声音,我坐在一旁,津津有味地想着自己有多聪明.过了一会儿,我想,菜洗干净了吧?嘿!菜不需要涮干,想罢,我便从坐位上站起来,按一下洗衣机的按钮,使洗衣机停止,当我掀开洗衣机盖子一瞧,“呀!”真是令我万分惊讶,菜呢?看那白菜剩下了“光杆司令”,而茄子好像被老鼠啃过一样,遍体鳞伤;还有西红柿已经杳无踪影了……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这下可怎么办?妈妈花了钱买了这么多的菜,我却把它洗成这样,真是越帮越忙呀!“小醇,菜洗好了吗?我要炒菜了.”妈妈走进厨房,喊道.我默不作声,“脚底抹油——溜吧!”便钻进了自己的小房间,把门给反锁…… 想到这件童年趣事,我就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童年的我是多么天真无邪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明白了:不同的事情,要用不同的做法才能取得好的结果;否则,后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不可收拾的。

1. :学习《与朱元思书》时,我们可以深刻感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

2. 发现作者淡泊名利、鄙弃世俗的情怀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产生了共鸣;更发现古人们恬淡的人生志趣,对于如今浮躁的时代、缺乏郑重之心的学生是多么的要紧。

3. 如果文言文的学习离开了文化情感的熏陶,学生的学习只会苍白无力。其实,学好文言文并非难事,只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4. 汉刘向 《说苑·修文》:“感激憔悴之音作而民思忧.”《后汉书·列女传·许升妻》:“ 升 感激自厉,乃寻师远学,遂以成名.”

【示例】: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天下之事,多成于贫贱感激之中,或败於富贵安乐之际,理无可疑也.”

5. 《水浒传》第七九回:“ 韩存保 感激无地,就请出 党世雄 相见,一同管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多谢收留,感激不尽.” 老舍 《善人》:“她只能去为别人服务,可是谁感激她,同情她呢?” 小珊迪忠心感谢我

6. 《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7. 唐 陈润 《阙题》诗:“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 飞得免诛戮,感恩无地,岂肯走乎!”

例如《生于忧患于安乐》一文,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忧患意识”,“逆境出人才”的重要知识,但是,问其忧患意识的现代意义,如何让自己成为人才,学生一筹莫展、一片茫然。这关键在于人文情境的缺失。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就是吟哦讽诵精妙呈现。

8. 在《岳阳楼记》中我们吟咏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的政治抱负时,更应体味 “先忧后乐”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现实意义。

9. (《赠学者》)这首诗告诉我们,读书做学问要靠长期积累的。学习文言文更要丰富积累,积累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丰富的阅读感悟等等。积累多时自有贯通处,贯通豁然必有致用时。

10. 例如:《岳阳楼记》写“古仁人之心”表现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情感。

在进步学习积累《醉翁亭记》《捕蛇者说》之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柳宗元的关注民生,使学生对“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悟入木三分。

给我一个文学方面的论文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亲农意识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以自己的农村隐居生活体验为基础,直接描写农村田园风物和农事生活。他的诗表现出浓厚的亲农意识及躬耕陇亩的劳作实践,主要表现在:大量描写田园风光,表现对农村、对土地的深深热爱之情;歌唱农民,赞美劳动与农民建立深挚的友谊;亲身参加农耕劳作、自力更生、咏叹自己的劳作经历和感受。而这些诗表现出的亲农意识与他的隐逸情怀不无关系。一、 优美的田园风光
从诗歌的历史上看,在陶渊明之前,只有少量的以民歌形式出现,以田园为背景,表达某种情感的农事诗。如《诗经》中的《十亩之间》、《七月》,《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之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之兮,行与子逝兮”。《七月》的第二章:“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耜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它们所描写的农村风光很简洁、单纯。自然景色描写,只是陪衬的作用,只是人物活动的一种背景。作者的意图不在于表现出它们的自然美。而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内容就是描绘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并且通过朴素的语言,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诗人对农村、对土地的热爱,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如《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典型的农村风光,房前屋后栽满榆树、柳树,美丽的桃花、李花飘来阵阵清香,炊烟袅袅,创造出一幅静谧、安适的画图。这从笔端自然流露出的文字,是只有那怀着对土地、对农村环境的真切热爱之情的人才可为的。再如《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里诗人采用白描手法,平淡无奇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农村风光图,让人读来毫不费力,但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热爱田园的感情。初夏时节,房子周围树木茂盛、恬静幽美、鸟飞到此搭窝筑巢,树上虽无艳丽的桃花李花,也不见飘拂的榆钱柳絮,但茂密的绿树却隐藏着惬意的清阳,鸟儿欢叫更衬托农村环境的清幽恬静。诗人所写的树、鸟、风、雨、房屋等等,无不蕴含着诗人亲近农村、喜爱土地的真诚之意。
二、 与农民的深厚友谊
常年的劳动生活使陶渊明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感,与农民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这种交往反映在诗歌中显得极为真挚和情趣盎然。如《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后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农闲时节,与诗人共相来往的,不是那些骑马驾车的达官贵人,而是“披草”的农夫,他与农民随意交往,亲密无间,他没有封建土大夫的架子,是那样平易近人,而农民也把他当作知己,热诚相待,“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与农民随意攀谈交往的情状呼之欲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所关心的也是桑麻的长势,收成的好坏。他的思想感情还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庄稼的茁壮成长,耕地面积的日益扩大而兴奋、喜悦,又为庄稼遭霜霰侵袭凋零而担心、忧虑。所以他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他这种关心农事,亲近农民,与农家通声息的行为,在东晋门阀等级森严的时代是特别难能可贵的。因为在当时的贵族大夫阶层价值观念中,始终存在着对农业和农民的鄙视。《移居》二首也写了他与农民邻居间的友好往来。与邻居们同劳作,共游乐,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其二云: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谈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欺吾。这里,诗人与农人之间率真融洽的关系被表现得如鱼儿与水一般,亲密无间。“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一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亲切的招呼声,仿佛看到了他们喝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斟酒品尝,躬耕田野,披衣相访,这些与农人之间和谐惬意的生活,是诗人对劳动生活的认识,对田务、农人的深切的体认。也是自己永远躬耕田亩的决心。这种亲近农民的意识,与“田夫野老”共同的“躬耕自资”的生活,正是维系他们感情的纽带,是他们欢乐的根源。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突破了前代的一般农事诗的田园风光描绘,同时又超越其后代的以旁观者姿态出现在诗歌中的对农民的同情与关注的角色,而形成了自己在田园诗中独有的风格。
三、 自己的辛勤劳作
亲近农民,与农人为邻,赞美劳动,是他亲农意识的表现,作为自然生活的一部分,他更写了自己亲自耕作的感受和体验。而这种农业劳作的实践意义,也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如《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真切地描绘了晨出晚归的劳动生活和自己的感触,尽管“草盛豆苗稀”,但他还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实实在在地道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劳,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种豆在田亩之中,但由于农业技艺不高,豆苗稀少,而草则长得旺盛,虽是如此,诗人仍是起早摸黑,披星戴月,早晨出去一身露水,晚归也是一身露水,白天自然是一身汗水。劳动虽然十分艰苦,但陶渊明却对这感到舒心惬意,充满了自得的情绪,他不把劳动当作“下贱”的事,而认为这很符合他的心愿。
正因为诗人有亲自参加劳作的体验,他把自己的全部生命与情感都融入到浔阳江畔的那片土地,承受着农耕劳作的全部艰辛,才能对农民田园劳苦的生活的认同,也才能把劳动描绘得如此细致入微。这种真实感的产生,亲自事农桑后所再现的田园风物及体力劳动后的畅快,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都是后代田园诗人所无法达到的境界。无论是唐代孟浩然在襄阳鹿门的吟唱,还是王维在辋川别墅的幽歌,他们的田园诗虽然都不乏诗情画意,但他们并无躬耕田亩的切身体验,作者没有或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执着和真诚于土地,对土地的那份特殊情感。始终缺少的是陶渊明作为一个农民劳作后所拥有的艰辛和快乐的情感。因此读这些诗,就觉得有些做作。所以我们说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之祖,但同时他又把这一诗歌形式发展到无人企及的高度。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有长期躬耕生活的深切体验。再如,《庚戌岁九月于西田获早稻》: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勒,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及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及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这首诗一开头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农业社会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人类生计,衣食二字极为重,物质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创造物质财富,每个人都有不可推诿的责任。这个道理出自陶渊明之口,尤为可贵。诗人认为,人生应该把谋求衣食放在首位,要想求得身安,就必须亲自经营衣食。这里用反问句,暗示出当时的统治阶级鄙视农桑劳作,而陶渊明却抛弃官场,勉励自己坚持躬耕,不能不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诗人在此先叙述自己从春天起就从事农田劳作,从未间断,看来今年的收成还不错,字里行间流露出丰收的喜悦。因为这收获是辛勤劳动所得,“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早上带露出去从事田间劳动,晚上背着劳动工具回来,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尽自己的微薄的努力。虽然自己所作有限,然而也是傍晚才回家,可见劳动是辛苦的,那么要做到“岁功聊可观”就更不容易了。“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本来劳作很苦,而山中霜露既多,又风气先寒,当然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对诗人来说,就尤其要付出更多艰辛,前文我们已说过,诗人在归田的第二年,曾“种豆南山下”,而“草盛豆苗稀”。时隔数年,现在山中种稻,却能做到“岁功聊可观”,他对“田家岂不苦”已有切切实实的体验。而这却是他维持生存的唯一手段。诗人躬耕自食,心安理得,劳动虽苦,但他以苦为乐,这种志愿长期参加农业劳作的可贵情操,是他浓厚的亲农意识的有力佐证。
四、 陶渊明的亲农意识与隐逸情怀
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浓厚的亲农意识,这与他的隐逸情怀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正是他的遁隐山林,使他有了真正接触自然、农民以及亲身劳作的机会。
陶渊明自幼受儒家传统教育,有积极处世之心,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在《荣木》中说:“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他想驱车策马,出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抱负,希望自己能够实现“大济于苍生”②的理想。他还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③可见他的胸怀。但是,到了陶渊明青壮年时期,东晋政治完全陷入混乱,使他空有一腔壮志,却无由施展。因而诗文里感叹不遇的话很不少。他曾经出仕,那虽然也许是对政治还抱着希望和聊且一试的想法,但更多的却是不得已,由于政治形势的裹挟,由于生活的逼迫。他与世俗那样格格不入,却不得不混迹官场,所以精神十分痛苦,充满了悔恨负疚的心情。几度悔恨之后,他毅然下定决心,与官场永诀,以躬耕终老。《饮酒》第十二首说:“长公曾一仕,壮士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官场的权力争夺,政治阴谋的血腥,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再也难以忍受。因而“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再也没有出仕。
陶渊明是从恶浊的官场来到宁静的田园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是彻底地否定了自己的前半生的。他把仕途官场称之为“尘网”“樊笼”,恨不得尽快脱离开这种险恶的环境,立即回到他那十分熟悉而又亲切的农村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说自己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无时不想着原来自由飞翔的森林,就像被圈在池塘里的鱼无时不想着原来自由浮游的河海,过那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心情在他的《归去来兮辞》里表露得更明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非昨非”带着一种悔恨的心情彻底地否定了过去的自己,一旦摆脱了岐途、险境,他便欣喜若狂了。“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哪怕是早一刻看到自己的家门,也成为一种极大的快乐与安慰。用这种情绪与感情去描写农村,去抒写田园风光,当然是对官场、仕途的一种彻底否定。
在与劳动农民交往中,陶渊明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质朴,并与劳动农民建立了真挚而深厚的友谊,这使从污浊的官场归来,看多了尔虞我诈、追名逐利的世人的陶渊明发现了真善美,心灵得以涤荡。因此他由衷地歌唱农民,赞美与他们建立的纯真友情。
陶渊明归隐躬耕,是真正对仕途的厌弃,对自由的追求,而不是身在江湖而心在官场,不是家有良田万顷而回乡过地主生活。他来到田园,拼命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他的心一时被陶醉了。他欣赏田园,真可谓是一往情深,如痴如醉。他经常叨念的是“静念园林好”、“园田入梦想”,比起恶浊的官场来,田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诗人的心灵,触着田园的秀美景物,便立即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以开阔的胸襟,超尘脱俗,全身心地拥抱着秀美纯洁的自然,领悟着人生的真谛。在这里,诗人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解脱,人格的真正自由。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体验为基础,在田野这一空间里,直接描写田园风物和田园生活,又含有隐逸情怀的诗歌。他的伟大和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亲农意识及躬耕陇亩的劳作实践。可以说,正是这一点使得陶渊明有别于古代一切失意的士大夫文人,使他成为封建时代唯一真正有资格称得上“乡村诗人”的作家。而他的田园诗表现出的浓厚亲农意识,正体现了他的隐逸情怀。他又借这些诗,表现了他隐居不仕的高致,从而成为“古今隐逸之宗”。
参考文献:
[1]《陶渊明的仕隐》 李华著 《首都师范大学报》 1995.05
[2]《陶渊明诗文赏析集》 李华 巴蜀书社 1988年版
[3]《湖南教育学院学报》刘济远 2001.04
[4]《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孙静著《神州学人》 1999.1

季羡林的资料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3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10月,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一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0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 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5年10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
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语言文字卷》编辑委员会主任等等。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颇多建树。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等。
1978年~1984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70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1978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曾被“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
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涉及的范围:
1。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
2。吐火罗文
3。印度古代文学
4。印度佛教史
5。中国佛教史
6。中亚佛教史
7。糖史
8。中印文化交流史
9。中外文化交流史
10。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
11。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12。德国及西方文学
13。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
14。散文及杂文创作
这个分类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个方面:(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3)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1948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1980年又就7O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A《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80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10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2万余颂,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季羡林经过1O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8)东方文化研究一一从8O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50O余种、8OO余册,预计15年完成;(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O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10)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80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季羡林留学的资料

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同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1937年,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1941年,哥廷根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几年,继续用德文撰写数篇论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

人物简介:

季羡林,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季羡林

上一篇:知网作业论文

下一篇:烦心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