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饶宗颐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3-02-27 15:29

饶宗颐论文题目

纪年被遗忘的学人——读书——凤凰网

看大师:影响后人的文化脊梁

大师,不仅是自己专长上给世人带来深远的影响。

而且,他们也是精神上的标杆。

他们屹立在那里,激励后人。

巴金,陈寅恪,却在自己的年岁的终点处,仍有着非同寻常的创造力。

大师的魅力在于不断反省:巴金——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

晚年的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

他对过去的反思,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也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

巴金的痛苦就是巴金的魅力,他唤醒了因为各种缘故陷入同样感情困境的中国知识青年枯寂的心灵,遂而成为青年的偶像。

“我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人类。

为了他,我准备献出我的一切。”“1927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小公寓的五层楼上,一间充满煤气和洋葱味的小屋子里,我寂寞,我痛苦,在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我想念祖国,想念亲人。”

大师的魅力在于学无止境:钱钟书——难以望其项背的文化昆仑

他说,我一辈子干的,就是要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成为一家。

钱先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小说家观点解读古今中外的文史著作。

他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看待中国与世界,以一种现代意识统领文学创作以一种高尚的形象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人格上的榜样。

作为知识分子,他被迫接受思想改造,受过不少罪。

但是,智者是不可征服的。

他曾说:“大名气和大影响都是90%的误会和曲解搀和成的东西。”

“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上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志。”

大师的魅力在于无媚骨: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是陈寅恪为沉湖而死的王国维撰写的纪念碑文,也是自己一生为人为学的生动写照。

“考自古世局之转移,往往起于前人一时学术趋向之细微。

迨至后来,遂若惊雷破柱,怒涛振海之不可御遏。”“但开风气不为师”的名言,不仅是龚自珍的自白,也是陈寅恪的志趣和自道,他没有在任何场合自命为大师,更未在任何时候端过大师的架子。

寅恪先生最动人一节是一九五三年拒绝接受中古史研究所所长的一番话。

当时 *** 科学学院成立中古史研究所,聘寅恪先生为所长,特派先生的弟子汪钱带聘书南下广州接先生北上。

时先生双目已盲,乃口述覆信,由汪钱笔录,他说: 「我的思想,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有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

所以我说: 独立之精神、自由的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正如碑文所示: 「思想而不自由,无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岂庸鄙之敢望」……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见解再研究所学……因此我提出以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

你要把我的意见不多也不少地带到科学院。

进入生命的晚年,在肉体与精神陷入无限痛楚之中时,明末清初宁死不屈的一代奇女子柳如是便成为他生命中幻象和唯一的光亮。

陈寅恪以惊人的毅力口述完成了洋洋80余万言的《柳如是别传》。

这一“ 鸿篇巨制”的萌生问世,发轫于少年,志成于人生暮年,是陈寅恪所构建的托其心志,明其理想的又一心灵丰碑。

此一巨大成就,正如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池田温所言:“若非有无比坚毅之心力,焉能完成此大业?人类文化史数千载,失明史家之能撰大著,其类殆罕;陈先生之业绩,称为20世纪中国史学界这一大奇迹无不可也!”

“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规则也。”

大师的魅力在于一针见血:熊十力:“中国文化亡了!”

他常常穿着一件褪了色的友布长衫,扣子全无,腰间胡乱地扎一根麻绳,独自一人到街上去或公园里,跌跌撞撞,双泪长流,口中念念有词“中国文化亡了!”“中国文化亡了!”然而,街市熙攘,人皆自危,没有人来理会他,也没有人对他口中所念有丝毫的惊异。

1946年6月7日,熊十氏致函徐复观说:“知识之败,慕浮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慕虚荣而不甘枯淡也。

举世趋此,而其族有不奴者乎?”“平等者,非谓无尊卑上下也。

然则平等之义安在耶?曰:以法治言之,在法律上一切平等。

国家不得以非法侵犯其人民之思想,言论等自由,而况其他乎? ”

熊十力自幼即与众不同,独具才思而又非常自尊、自信。

他曾口出“狂言”道:“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令其父兄诧异不已。

十六七岁时,他即四处游学,当他最先读到陈白沙的“禽兽说”时,忽起神解,“顿悟血气之躯非我也,只此心此理,方是真我。”并从中领悟到人生之意义与价值。

绝非是趋利避害、去苦就乐等外在满足,而在领悟人生之意义与价值,体识至大至刚之“真我”,以合于天地万物之理。

这一觉悟基本上奠定了他以后的治学方向。

品学术:懂书斋里的人间情怀

也许,有类人躲在书斋为人所不知;也许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皇皇巨著;我们更不清楚,他们如同西西弗斯一样在自己的思考道路上推着石头上山,而每次又从山顶滑下来。

可当他们之中有人说:我对生命的看法很豁达,我不怕死,只希望再多给我些时间完成《伊里亚特》,人们又会想起什么呢?

学术生活中的良苦寄托——费孝通:学术虔诚者

93岁高龄时,他还去了甘肃定西考察。

“他的脑子里其实一直没有离开学术。

他又对我们说,有人建议他写自传,可是他认为,他这一生写下的文章就是‘自传’,不必再写了。

他打算花时间写些总结性的、在学术上有点分量的东西。

因此,他除了开会、看书,就是下去调查研究,回到家里,也是进了书房就看书,一看就是四五个钟头。

他有这样一个本领,看书或写文章的时候,不管身边有什么人走动、说话甚至吵闹,他都会旁若无人,不受影响。

学术生活里的皇皇巨著,书斋里的低调人生——罗念生:为学术献身

罗念生一直与晦涩、枯燥,像甲骨文那样难懂的古希腊文学打交道,终生不倦,孜孜矻矻,即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在灾难和厄运时时临头的日子里,他也不肯放下手中的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特别是 *** 之后,他除了吃饭和睡眠的时间外,几乎全是在他那用床板加宽的书桌前度过的。

在他的住所,人们从窗外总看到秉烛夜耕的他坐在书桌前,从黄昏到深夜,那盏黄红的灯光总是最晚熄灭。

在严热的夏天,晚上乘凉的大人、小孩聚了一院子,而灯前像偶像般的他,专注地坐在那里。

这种情景引起小孩们的好奇,他们多次登窗沿向内窥望、逗闹,竟都引不开老人的视线。

有一次他们联合起来,向老人大声齐呼:“书呆子,书呆子……”这次他听见了,他离开书桌走向窗口,笑着向孩子们招手……。

事后,他把这段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引以为乐。

他心甘情愿,矢志不渝,不追求热门,不图名于一时,毫无保留地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古希腊文学的翻译和研究,成为领域里的先驱者。

罗念生不仅有着的文德,在人品上也堪称是楷模。

他善良、忠厚,待人热忱,虽不善言表,但内心却是个火热奔放的世界。

他不计名,不为利,对青年学者和学生,有求必应。

他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他们查询资料,解答学术上的问题,每月都要寄出解答的复信、复函。

他的老伴没有工作,又体弱多病,经济拮据。

有人劝他翻译些通俗,出书量的畅销书,他说:“这些书有的是人翻,而我所搞的,是别人做不来的。”他嘱咐儿女,生活上过得去,有吃有穿就行了。

物质上的享受都是转瞬即失的东西,只有学问和奉献才是永存的。

在文汇报发表的一篇悼念文章中,曾把罗念生先生比喻为“中世纪的和尚”这恰给了他的人生哲理以形象的描述。

他从不愿给别人增添麻烦,善于理解人、体谅人,就连家中的保姆他也尽力关照她们,减轻她们的劳动负担。

亲朋遇到困难,他总是解囊相助,以至往往稿费尚未到手,就已经预支出去了。

他的一生说是“吃的是草,而挤出的是奶。”在他重病住院期间,他以极大的毅力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尽力与医生配合。

医护人员都喜欢他,夸他是最听话的病人。

他向医生再给他点时间,不多,只需半年!他要完成“荷马史诗”的译著。

他不求生命中的任何享受,只求完成夙愿留给后人。

然而他带着遗憾走了,留给儿女的是一个仅有10元人民币存款的存折,留给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却是丰厚的、永存的纪念――他的译作和遗著。

“一个人活着若不工作,就毫无意义了。

我对生命的看法很豁达,我不怕死,只希望再多给我些时间完成《伊里亚特》。”

慕人格:看大师那块硬骨头

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似乎,书生从来都只是弱弱的代表。

可当我们看到有那么些人,在特别的年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时,不仅他们深邃的目光让人折服,而且,我们也觉得他们的骨头也似乎非常硬。

有傲骨,无傲气就是说的这样的人。

贾植芳:“把人字写端正”

师道的光芒,那是在长久的点滴的寻常中,而无声地流露和浸润。

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更是自己人生一世的传奇与琐碎。

正如有的学生所说:“我特别喜欢植芳先生在一杯茶、一支烟中,侃侃而谈,风骨毕现,从中不仅传授了读书的心得,更是传染了一种难得的为人风格。”师者脱俗,于是教育脱俗。

“我这个教授是假的,不是人人都叫我“假(贾)教授”吗?不,我教书却是真的,从来不卖假货。”他教书不拘一格,家门为学生大大敞开着,于潜移默化中“植”种桃李芬“芳”。

历经战火、牢狱和各种磨难,却不改其刚强乐观。

他努力“把人字写端正”。

师者风骨,是由传奇人生铺垫的。

贾植芳曾这样总结自己:从一个监狱到另一个监狱。

历经战火、牢狱和各种精神磨难,却不改其刚强乐观,一生坚持知识良知和社会批判精神,努力“把人字写端正”。

是为贾氏“风骨”。

在苦难面前,贾植芳始终心怀坦荡,不忧不惧。

刚毅的精神,支撑他的艰苦岁月。

“平时我舍不得吃肉,都是买青菜,但是一批斗我,回家我就买排骨,自己安慰自己。

一个人不要自我侮辱,是很重要的。”在历经坎坷的他看来,各种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

而自己此生最大的财富,就是“没有做对不起国家、民族、朋友的事,做人还像个人,书没有白念。”……坎坷中彼此搀扶的坚强人生,他们活出的是一番气象,活出的是一种风骨。

顾准:黑夜里的持灯人

当城头变换了五星旗开始,三十年间,中国知识界几乎只有两副大脑在掘进:张中晓和顾准。

一个因思想而罹难,一个因罹难而思想;一个倾全力于批判,一个在批判中建设;一个如电光石火般来不及引燃便熄灭了,一个长期在釜底下自我煎熬。

他们中谁也不认识谁,却一前一后在摸索民族的出口:一个朝东,一个朝西。

方向完全不同,由于思想的深度,终至于在黑暗中汇通。

前进是那么艰难:贫困,饥饿,疾病,孤独,各种羁限,逼拶和毁损……唯靠良知给个人以支持。

对于他们,夜与昼是没有区别的;绵延中照例地吞咽书本,反刍苦难,舔滴血的伤口。

他们用笔,默默记录精神潜行的历程,此即所谓道路。

然而,这道路并非为世人准备的,——他们深知,他们是远离了权力,而且为权力所嫉恨的人。

顾准遭到革命的遗弃以后,在这个世界上,再也得不到人类的庇护,包括母亲。

在同来的道路上,妻子早已自杀。

于无助中,他只好伸手乞求儿女们的宽恕,直到死神降临;可悲的是,革命的新一代并没有最后跨出站定的门槛。

他需要温情,那么渴待。

可是,当转身面对众神时,竟只有剑和火焰了!顾准:“不许一个政治集团在其执政期间变成皇帝及其宫廷。”“我憎恨所有的神。”顾准重复说,恍如千年空谷的一个回声!

思想者唯以孤独显示强大。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从诗到散文,顾准燃尽了自己的一生。

对于他,人们到处颂扬那最后的夺目的辉光,此时,我宁愿赞美初燃的纯净的蓝焰。

总述

徐志摩曾评价罗曼罗兰、托尔斯泰时说:“单从他们面上的光彩,单从他们曾经生活过的事实里,我们应得感悟到生命最伟大,最生产--甚至最快乐--的时候是在受苦痛的时候。”也许,看着渐行渐远的学者知识者的背影,内心也正是如是之想,他们曾如此精彩地活在这世界上,不管这世界有多少苦痛。

纪念他们,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他们的精神。

《我们是否需要大师》(《中华读书报》)

季羡林和任继愈两位文化大师同日辞世之后,人们感佩他们巨大的文化贡献,崇高的精神信念和高洁的人生风范,但更惋惜他们的离去,感叹这个时代文化大师的稀缺,思考和忧虑他们的文化和精神的影响会否淹没于当今这个商业物欲和流行文化的浮躁、喧嚣之中……

学者朱大可向大众和媒体准确而深刻地剖析了这种人们对大师的精神焦虑和时代心理情结:“在这个消费主义时代,对季羡林的缅怀,就是对中国文化的隆重哀悼。

‘大师’一旦绝迹,就会引发全社会的文化焦虑。

巴金去世时,曾经有过一次恐慌性浪潮,现在好像是当年的情境再现。”

这几年来,在文化学术界,我们也见多了所谓的“伪大师”,有些人以廉价的“大师”帽子随便奉送,更有披着假“大师”炫目外衣者干下了道德低下、灵魂龌龊的事情……“大师”的价值,逐渐处于贬值的过程中。

那么,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不需要“大师”?

英国哲学家卡莱尔曾经总结过人类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大师,比如但丁、莎士比亚、卢梭、彭斯等人,并盛赞他们是人类的领袖,是传奇式的人物,是芸芸众生踵武前贤、竭力仿效的典范和楷模,他们是有益的伙伴,是自身有生命力的光源,他们令人敬仰,挨近他们便是幸福和快乐……这种对人类大师的论述,至少概括了大师所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对人们的生命和精神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他们具有引领人们前行的领袖和权威的力量,他们既是令人敬畏、景仰的,又是和蔼可亲的。

所以,现在人们对季羡林和任继愈两位文化大师的敬佩、尊重,正是人们这种热爱大师、颂扬大师的心理需求的投射和反映。

而对照这样的人类大师的标准,这实际上也使得当今我们这个社会里那些混迹于文化界、艺术界和学术界的假大师剥去伪装……

我们的时代需要的是真正的文化的大师,精神的大师和思想的大师,而不是当今在文化界、学术界、娱乐圈中那些满身商业化气息、热衷炒作的、娱乐明星式的所谓“文化大师”。

“大师”是像季羡林、任继愈那样以道德文章、人格特质、人生境界、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力体现的风采和风范;“大师”是一位丰富了人类精神的人,他确实增加了人类的宝藏,使人类又向前跨进了一步,他追求精神道德上的毫不含糊的真理,他那似乎无不周知、无不探究的心灵里显示了某种永恒的热情;“大师”,或像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所说,他是世界的眼睛,是世界的心脏,他要靠保存和传播道德情操、高贵的经历、优美的诗歌和历史的结论来 *** 那庸俗文化的流行、繁荣……这就是我们所认为是大师级人物的荣誉的标帜。

说我们患上了“大师饥渴症”也好,对伪大师的泛滥感到焦虑和困惑也好,都不是实质问题,实质问题是这反映了我们的精神的渴念、心灵的皈依,灵魂的需求。

总之,我们讨论需要不需要“大师”,是要激励我们的人生想象,获得文化智慧,防止我们的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苍白,要使我们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对正义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持之以恒。

“大师”与“大猪”一字之差境界高低立判

季羡林、任继愈去世之后,伴随他们的名字铺天盖地而来的“大师”二字多到令人厌烦,凡称季羡林、任继愈,必在其名之后缀以“大师”二字,季羡林先生若天上有知,也必定烦闷不已,要知道,季羡林曾公开表示,如果包括“国学大师”在内的三顶帽子(另外两顶为“学界泰斗”和“国宝”)有朝一日能被摘掉,将会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他不愿意戴这么沉重的桂冠在身上,他不止一次地说,“我就是个土包子”。

无独有偶,和“我就是个土包子”相映成趣的是,文化老人饶宗颐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打趣地对记者说,“我不是大师,我是大猪”。

有必要重复一下饶宗颐这句语录的产生背景:季、任两位老人去世后一片“大师”称谓聒噪不已,有心急的媒体以“究竟谁将成为新一代的国学大师”为题展开调查,饶宗颐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张其成、冯其庸、傅佩荣。

眼看着季老至死都没摘掉的三大帽子就要戴到自己头上,饶宗颐的一句“我不是大师,我是大猪”,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轻轻巧巧将“三座大山”化解于无形之中。

将大师与大猪对应起来,充分体现了饶宗颐老人的智慧,他比任何人都能明辨出大师这个称谓在这个时代所蕴涵的危机和压力,当大师成为一件廉价的帽子,被学术混子们挣来抢去的时候,它其实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

真正的文化老人,应该对这种虚名抱有藐视的心理,他们的价值所在,在于为文化传承做了多少贡献,而不是体现在一个虚名上。

饶宗颐还有一句话说得好,他说“‘大师’是佛家说法,我又不是和尚,所以我不是大师。”这句简单易懂的话,十分朴素地向公众解释了“大师”的来源以及不愿意当大师的缘由。

和某些文化人“坚辞”大师之后又“退让一步”默认大师不同,饶宗颐以孩童似的天真语言,将一个本来很简单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这该让那些哭着喊着有大师情结的人羞惭不已。

“大师”与“大猪”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对比之下境界高低立判。

饶宗颐的“大猪说”也当是对持续高烧数年的“大师热”一次含蓄幽默的批评。

针对季、任两位老人去世后引发的一片“从此无大师”哀悼声,有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文化患上了“大师饥渴症”。

“大师饥渴症”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媒体的炒作有着不可推卸的作用,文化老人的去世,很大程度上也沾染上了“消费名人”的娱乐色彩,季羡林追悼会上发生的“乌龟事件”闹剧,读来令人心生悲哀。

那么多人痛悼“大师”,那么多人操起键盘廉价地跟帖一句“大师,一路走好”,但究竟有几个人读过“大师”哪怕一本完整的著作?浮躁的“大师饥渴症”随着文化老人的去世而变得更加焦虑,愿饶宗颐的一句话能带来当头棒喝的效果,该醒醒了,那些沉迷于虚幻的大师景象中不能自拔的人,让“大师”这个词从哪里来归到哪里去吧。

饶宗颐先生介绍

入宗“ 木颐只 三莫要 分不触 ”一角 针所 见及 血饶 、,生平简介之 取 写 艺 种 帛 词 学 教 学 龙 法 尤 诗 著 文 术 凡 文 华 刊 潮 饶 任 成 生 外 法 生 术 ) 学 学 、 授 艺 眠 * 深 文 作 学 史 甲 学 南 于 州 宗 无 其 * 年 年 年 * 白 及 方 * 等 、 上 。 术 、 而 。 集 、 、 骨 博 大 《 人 颐 锡 父 字 为 获 获 开 画 于 面 发 * 经 古 饶 系 仇 有 绘 十 多 艺 中 学 士 学 岭 。 ( 国 所 固 上 香 法 一 之 域 于 表 均 学 史 教 荣 专 著 庵 十 自 画 余 种 术 外 、 * 等 南 幼 港 海 国 新 白 外 绘 论 有 、 、 授 誉 、 《 * 洲 己 方 种 ( 学 关 敦 后 教 学 耽 大 复 汉 路 描 山 画 文 专 潮 近 学 讲 广 潮 号 、 面 面 * 其 、 系 煌 任 授 报 文 学 旦 学 * 画 川 、 东 州 选 陈 目 * 书 中 目 史 学 著 学 东 术 座 香 。 》 艺 ) 大 颁 儒 影 法 * 书 文 艺 堂 老 。 擅 画 专 录 、 、 * 、 古 范 教 港 饶 。

* * 学 授 莲 多 响 * 不 法 理 文 * 莲 人 山 集 著 学 音 古 已 宗 史 围 授 中 教 以 荣 奖 篇 顾 颇 于 拘 造 诸 物 水 出 教 、 广 。 授 后 岁 逾 、 乐 文 问 文 * 学 志 广 誉 * 种 大 李 一 诣 院 》 东 简 、 字 家 画 画 版 学 艺 博 大 于 历 续 年 。 * 。 、 * 、 * 100 60 Jao tsung-i 1000 18 1917 45 ?他方来音作海 饶 短 刊 发 专 得 及 字 在 六 渊 作 饶 出内 教 文 及 表 著 了 华 学 文 十 博 等 教 了海 授 和 各 在 六 卓 侨 , 学 多 , 身 授 不外 为 杂 大 世 十 越 史 敦 , 年 精 的 是 可弘 国 文 书 界 多 的 料 煌 语 来 通 学 学 磨扬 际 约 刊 各 种 成 等 学 言 , 多 者 富 灭中 汉 有 上 大 外 就 方 , 学 孜 种 。 五 的华 学 四 的 学 , 。 面 宗 , 孜 外 他 车 贡文 界 百 论 术 尚 除 都 教 古 不 语 知 , 献化 及 篇 文 期 有 了 取 学 文 倦 。

识 著 。, 。 , , ?? 饶宗颐是我国当代的文化明星,其对于历 史、考古、文学、经学、教育、书画等不 同领域均有涉猎,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香 港大学副校长曾引用余秋雨的话说:“香 港如果出了一个饶宗颐,就不会是文化沙 漠了。”有人以为饶先生可以与季羡林齐 名,并称之为“南饶北季”。“笔走时篇篇锦绣,墨动时字字珠玑”? 饶宗颐先生集学术与艺术于一身,是国际公认的一代巨 匠、南派文化宗师。精通多种外语,知识渊博,学富五 车,著作等身。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无论甲骨文、 简帛学、敦煌学、佛学、道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 乃及印度梵学、西亚史诗、艺术史、音乐、词学、书画 及理论,学无不涉,涉无不精,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 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艺术方面 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 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 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 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饶宗颐简介,植根于文字,而行草 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篆书兼采谷口、汀洲、冬 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

主张书要“重”、“拙”、 “大”,克服轻佻、妩媚、纤巧之病。其书作气息空灵, 淳淳入古,尺幅之内疏简凝重,濡染翰墨,殊为精致。 实可谓:“笔走时篇篇锦绣,墨动时字字珠玑”。学术学人? 饶宗颐先生在当代中国 学术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 其一 已有季羡林、李学勤、钱 仲联、姜伯勤、李联升等 中国著名学者以及戴密微、 ? 其二 池田温、吉川幸次郎等海 外汉学家著文评价,收入 香港书店《论饶宗颐》 一书(1995年出版)。简 ? 其三 要论之,可概括为三点 内在生命风气新开博采众长内在灵魂力的影响? (一)本世纪自王国维以来的中国传统人文学术研究, 一个大的趋向即如何在乾嘉诸老的基础上再向上一层。 向上之路,依学者个人的天资禀赋与治学风格、学术背 景的差异而呈现不同面貌。如陈寅怡先生以史论擅胜, 钱钟书先生以文心见长等等。但总的精神是地下文物与 纸上文献互证、异族故书与吾国旧籍印证以及外来观念 与民族学术融合。这一总的精神,是中国传统学术经由 二十世纪的社会科学洗礼、锤炼其学术性格,然后重返 中国传统学术文史哲不分家的返本开新之路。由分而合, 正是中国人文学术的内在生命所使然。饶宗颐经其特殊 的个性聪明才智,正是处于此一学术潮流中的前线人物, 其成绩足以与当代一流大师相颉颃。

闻一闻新草花露的气息? (二)由于1949年至1978年的特殊时代因素所造成的闭关 锁国状况,尤其是文革十年动乱对于中国文化的疯狂践踏, 中国人文学术研究缺乏应有的成就与活力。而这一段时期,正是饶氏学问生命的精进期饶宗颐简介,也正是他成长为中国与海外 汉学研究不多的桥梁人物之一的时期。譬如,一九五六年, 饶宗颐发表《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将伦敦所藏这部 反映早期天师道思想的千载秘籍,全文录出,兼作笺证, 阐明原始道教思想。其后不久,法国的中国宗教学权威康 德谟即以此书教授诸生,以至引发后来欧洲道教研究的长 期计划。在二十一世纪的“东学西渐”史中,饶宗颐是一 个重要的开风气的人物。如果说,二十一世纪的东学西渐 必资延续下去的话,饶宗颐的学术位臵亦将因此而显出其 重要意义。贯通古今 海纳百川? (三)饶宗颐在学术上与艺术上的造诣均达到相 当高的水准,他集学问与艺术为一身,以其博洽 周流、雅人深致的境界,成为当代罕有的国学宗 匠。同时,他的文化世界具有自信、自足、圆融、 和谐的特点。整个二十世纪,一般知识人都觉得 一定要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新派”与 “旧派”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他却没有一种焦虑 与困惑。

他的世界里,东方与西方没有鸿沟,古 代与现代之间没有裂罅。饶宗颐的学问、艺术与 文化人格、与香港一地有极为重要的相似性。是 特殊的地缘所造就的学术文化史现象。这一范式 所树立的标格,将对于未来的中国学术具有重要 启示意义。大师风采? 饶宗颐先生治学六十馀裁,早年以治地方史 志为主;中年以後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献; 壮年由中国史扩大到印度、西亚以至人类文 明史的研究;晚近则致力于中国精神史的探 求。至今已出版论著50馀部、论文400多篇。 根据先生自己归纳,其著述可分为:“敦煌 学”、“甲骨学”、“词学”、“史学”、 “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 “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轻轻打开那扇门? ? ? ? ? 1.敦煌学:代表作有《敦煌书法丛刊》、《敦煌本老子想而 注校笺》、《敦煌曲》(合著)、《敦煌琵琶谙》 2.甲骨学:代表作有《殷代贞卜人物通考》、《甲骨文通 检》(主编)、《欧美亚所见甲骨录存》 3.词学:代表作有《词集考》、《清词年表》、《全明词》 4.史学:代表作有《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九龙与宋 季史料》、《选堂集林〃史林》、《潮州志汇编》 5.目录学:代表作有《潮州艺文志》(合著)、《香港大 学冯平山图书馆善本书录》 6.楚辞学:代表作有《楚辞地理考》、《楚辞书录》、 《楚辞与词曲音乐》 7.考古学、金石学:《唐宋墓志》、《新加坡古事记》、 《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合著)、 8.书画:代表作有《画(国画史论集)》、《黄公望及富 春山居图》,此外还有大量书画艺术作品。

?? ?前无古人 罕有来者? 饶宗颐先生之治学规模与 识见,主要表现在特强的 原创力。他长于开风气, 出奇兵,在许多陌生的领 域开荒播种,在许多新鲜 的风景中着人先鞭(一)上古史、甲骨文? 最早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提出“礼经”的问题 (1986年) ? 将殷礼与甲骨文具体联系起来研究之第 一人(1959) ? 系统研究殷代贞卜人物之第一人(1959) ? 讲巴黎所藏甲骨、日本所藏甲骨之第一 人(1956-1957) ? 研究仰天湖楚简之第一人(1954) ? 首次将陶文⊕证明为“羊”的象徵 (1990)(二)文学艺术史? 讲敦煌本《文选》、日本钞本《文选》五臣注之第一人(1956) ? 撰写宋元琴史之第一人(1962) ? 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诸于世,并撰作第一篇研 究论文(1963) ? 首次提出刘勰文艺思想受佛教影响(1963) ? 首次研究陆机《文赋》与音乐之关系(1961) ? 首次在古代文论研究中揭出“势”的范畴 ? 首次从文献根据上揭示韩愈诗歌受佛经文体影响(1963) ? 研究敦煌写卷书法之第一人(1959) ? 讲词与画关系之第一人(1974) ? 讲中国艺术史上墨竹刻石之第一人(1974) ? 介绍、研究潮州瓷之第一人(1955) ? 首次证明中国绘画史上吴韦发明指画在高氏之前(1985) ? 利用秦简首次证明“纳音”与“五行”之关系(1985) ? 首次将《盘古图》的年代推前到东汉(198)(三)宗教史、中外文化交流史? 首次提出“海上丝绸之路”之概念(1974) ? 首次利用日本石刻证明中日书法交流源自唐 代(1980) ? 利用词牌《穆护歌》考见火祆教史实之第一 人(1978) ? 利用吴县玄妙观石础,请道教变文之第一人 (1974) ? 首次据英伦敦敦煌卷子讲禅宗史上的摩诃衍 入藏问题(1964) ? 讲有关越南历史的《日南传》之第一人 (1969) ? 首次提出六祖出生地(新州)问题(1989) ? 首次从牙璋提示古代中国通往东南亚之路 (1994)(四)地理学、地方史、文献目录版本学? 辨明新加坡古地名以及翻译译名之第一人(1970) ? 在中国现代的地方学编纂史上,首开现代科 学编纂体例(1949) ? 首次提出“楚文化”(1970)、“吴越文化” (1971)作为学科名 ? 讲《太平经》与《说文解字》关系之第一人 (1972) ? 首次考证《说郛》很早的一个明代本子 (1966) ? 讲金赵城藏本《法显传》之第一人(1974) ? 利用中国文献补缅甸史之第一人(1975) ? 讲敦煌批流年书之第一人(1979)绣可染尺气媚“张白谷家而书 ,谓翰幅息、大书之口豪行法 墨:墨之空纤”要长、纵草方 动“,内灵巧,“,汀韵书面 时笔殊疏,之克重自洲趣则, 字走为简淳病服”成、,融植 字时精凝淳。轻、一冬篆入根 珠篇致重入其佻“格心书明于 玑篇。,古书、拙。、兼末文 ”锦实濡,作妩”主完采诸字 , 。 、?笔 墨 华 章

饶宗颐的个人作品

主要作品:《加拿大路易士湖雨意》、《蒲甘佛塔》、《桂林漓江春雨》、《仿马麟二老观瀑图》、《新加坡阿答屋》、《庐山含鄱口》、《尼加拉瓜瀑布》、《米南宫笔意溪山雨意图》、《松柏长春》、《仿马麟二老观瀑图》、《不动明王》、《法国中峤春色 》、《狮山晨曦》、《日本高野山》、《米南宫笔意溪山雨意图》、《宋元禅僧笔意散发登山》、《荷藕》、《达摩面壁》等。不少人把饶宗颐与王国维及陈寅恪相比,因为他们都是在治学上,既博而又能深,在不少学术领域上,具有很大开创性。但王观堂及陈寅恪两位,都未有如饶宗颐教授之艺术成就,所以若以前人相比,饶宗颐应是更近宋代苏轼。东坡居士不仅是文、史、诗、词等等,都能「新天下之目」,他的书法,为宋四大家之首,绘事开文人画之先。而更像饶宗颐的是他的画为其书名所掩,他的书法为其学术上之光芒所掩。饶宗颐一向主张学艺双携,二十多年前,世人罕有知其精湛书画,近四份一世纪来,世人多知其书而不知其绘画成就,一点不逊于书法,且有过之。笔者近三十年来,一直有机会亲睹他在绘事的发展,故敢肯定言,他是在近代画史中,一定会占有卓越位置。二十世纪初,中国画坛随着国势变易而很乏自信,有人到东瀛去间接求取西方绘画知识,有人到欧洲研究绘画。他们提出过全盘改革中国画的讲法,也有讲取西洋画法救中国画之敝。有人主张中国铜器铭文及碑刻上书法入画,以求出路,亦有所谓折衷中西,以求图绘之现代化。近半世纪来,更有不少以各种绘写技法来开创自我画风。饶宗颐于绘画,入手是用很传统方法。从古人处下功夫,更从造化处得事物的精神。他不排斥西方之理论技法,亦不取自四王以来摹古之风。不讲求「一超而入如来境地」,因为他知道没有深厚根基,翻新花样只是一时云烟过眼,而讲求循序渐进,逐步建立自己风格。这在上面所选一百多件饶宗颐教授近四份一世纪中创作的绘画,可以清楚见到,他的作品,随时间而精进,并无定下了形,精神面貌,越来越精到。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学问、胸襟、气魄,越来越明显地在其作品中显露出来。中国画之钵于世界其它地域绘画者,是中国绘画的美,是要在画外求之,也就是说,中国画是要内含创作者之人品、学养、性格,甚至世界观。至于技法,不过是帮助创作者把这一些表达得更完美而矣。饶宗颐在技法上,经过了超越半世纪的磨炼,所谓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对于他已经是控制自如之事。而他的学养及学术研究,性情及人生观,现今更圆通无碍地溶在画中,使到他的画成为世人所称,极其罕见之学者画。 饶宗颐的友人和门人成立了一个“选堂教授诗文编校委员会”,替他印行了一部《选堂诗词集》。夏书枚先生说他的诗“实兼采魏晋六朝唐宋人之长,随体而施,靡不尽其神趣”。港大罗忼烈教授说他的词“才大拟于坡仙,格高无愧白石”。可见他的诗词所曾获很高评价。现选录几首如下:《泰姬陵》雄心剩欲寄温柔,倾国生来有底愁。竞逐名花憔悴损,玉钩残梦冷于秋。名陵风月异朝昏,眉妩遥山带泪痕。莫道霸图今已矣,御街坠叶为招魂。《罗马圆剧场废址》城旦艰难八载成,劫灰历历古今情。穹庐犹是凌霄汉,六百年间恨不平。门锁修龄白日长,人间换尽旧伊凉。雄狮猛士真何益,未解拽尸意可伤。欲谱无愁果有愁,北齐歌吹亦温柔。白杨风起多冤鬼,掷尽头颅可自由。拽尸(拽出死尸)喻悟得西来意,见《传灯录》。圆剧场为罗马人娱乐游戏之所,公元七十二年,俘犹太人三万驱使建筑,历八载始成,可容观众八万人。地下藏猛兽,供与勇士角斗。一般旅游册子称斗兽场。少年饶宗颐先生创作的《优昙花诗》,这组诗刚一传出,便使当时潮州诗文界颇为惊叹,诗坛宿学皆与之唱和,这一年是1933年,饶宗颐先生只有十六岁,遂被称誉为“神童”。次年(1934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学杂志》刊载了这组诗。由于《文学杂志》发行量极少,世人多不见到,就是省内各大图书馆也未收藏。饶老本人曾托人多方寻觅。1997年才由中山大学研究人员检获,饶老闻知欣喜极了,即书成条幅,以作纪念。《优昙花诗》优昙花,俗称昙花,也称“月下待友”、“月下美人”,为多年生常绿肉质植物,原产于喜马拉雅山麓及斯里兰卡(锡兰)。花白色,达20多瓣,极富香气。遗憾的是,昙花深夜开放、翌晨凋萎,观赏期只有几个小时,人们只有牺牲睡眠,才能欣赏到它那动人艳丽姿态,故有“昙花一现”的典故。饶宗颐的咏《优昙花诗》,既描绘了昙花的形神姿色,又赞美了她的品质情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少年饶宗颐的成熟思想和诗歌艺术特色。第一首,作者吟咏了在自家莼园的荷花池旁,种植的两株昙花,每当夏末秋初月夜时分,昙花吐蕊,皎洁如霜,芳香袭人,恍若白衣仙女下凡。令人惋惜的是,这样美的花,却只开一个夜晚,次日凌晨就凋谢了,多令人伤感啊。当然,诗人歌咏的重点在于昙花的冰肌玉质,在于其不与群芳争妍、稍然离开污浊尘世,返回大苍的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真是构思新颖,意趣横生。历代咏昙花的诗作不多,饶宗颐为何赋予昙花这么高的品格,这是因为饶宗颐自小谙熟佛典,《法华经》上说,“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优昙花是佛家圣洁之花。饶宗颐少年时对它有特别的情感,并且高声赞美,正是其中的原因。《优昙花诗》第一首主要是咏物;第二首则重在述怀。诗人在这里提出“人世衰荣,变幻难测”之理。他认为,即使“千载”也不足以言修身,转瞬就逼在眼前。“浊醪且自陶,聊以永兹夕”是诗的结句。对此,他的“太夫子”温丹铭老先生给予爱护和勉励。还说,“饶子年方少,前途远大,吾愿其有以进之也。” 著述要目以下包括学术专著单行本目录、书画集目录、诗词结集及发表目录(至1998年)三方面。《潮州艺文志》岭南大学《岭南学报》专号 1935-1937年第五、六合卷《潮州丛著初编》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出版 1938年初版 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1年重印《楚辞地理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初版 台北九思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重印《潮州志》汕头潮州修志馆发行 1949年初版《韩江流域史前遗址及其文化》香港1950年初版《海南岛之石器》国泰印刷所 1951年1月稿(新加坡大学图书馆藏 编号2148—1843)《明器图录·中国明器略说》(附英译)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印 1953年《战国楚简笺证》(油印本)京都 1954年《人间词话》平议香港1955年初版《长沙出土战国楚简初释》(油印本)京都 1955年《楚辞书录》选堂丛书香港1956年1月初版《巴黎所见甲骨录》香港1956年12月初版《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选堂丛书》香港1956年初版《战国楚简笺证》(长沙仰天湖武国楚简摹本)香港上海出版社 1957年初版《词乐丛刊》(与赵尊岳、姚志伊合著)《香港坐忘斋》 1958年10月初版楚辞与词曲音乐《选堂丛书》 香港 1958年初版《长沙出上战国缯书新释》选堂丛书 香港 1958年初版《九龙与宋季史料》《选堂丛书》 香港 1959年11月初版《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香港大学出版社 1959年11月初版《词籍考》香港大学出版社 1963年2月初版《文心雕龙研究专号》(主编)香港大学中文学会庆祝金喜纪念特刊 1963年 又台北明伦出版社1971年2月初版《景宋乾道高邮军学本淮海居士长短句》香港龙门书店 1965年5月初版《潮州志汇编》香港龙门书店 1965年7月初版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善本书录香港龙门书店 1970年12月初版《欧美亚所见甲骨录存》新加坡 1970年初版《敦煌曲》(Airs de Touen-Houang)with an adapation into French by Demieville Centre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Paris 1971.《选堂赋话》香港万有图书公司 1975年5月初版 又见辑于何沛雄编《赋话六种》内香港万有图书公司 1975年5月初版《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临本》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专刊之一 1975年9月初版 1976年5月增订再版《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香港龙门书店 1977年9月初版上海远东出版社《学术集林》丛书1997年再版《敦煌白画》法国远东学院考古学专刊 巴黎 1978年初版《香雪庄藏砂壶·供春壶考略》(编著)新加坡 1978年《唐宋墓志·远东学院藏拓片图录》《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史料丛刊(二)》(法国远东学院共同出版 列该院期刊127号) 1981年初版《选堂集林·史林》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1月初版 台湾明文书局重印《云梦秦简日书研究》(与曾宪通合著)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专刊之三 1982年初版《虚白斋书画录》东京二玄社 1983年初版《选堂选集》现代佛学大系第53册 第273-538页 台北弥勒出版社 1984年2月出版《楚帛书》香港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辞研究》(与曾宪通合著)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专刊之四 1985年初版《敦煌书法丛刊》(共29册 编)《东京二玄社》 1983年至1986年《固庵文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9年9月初版《甲骨文通(一):先公、先王、先妣、贞人》(主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89年出版《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悉昙学绪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香港三联书店联合出版1990年4月初版《敦煌琵琶谱》(编)香港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丛刊之一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0年12月台一版《词学秘笈之一——李卫公望江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0年初版《近东开辟史诗》(编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1年1月台一版《敦煌琵琶谱论文集》(编)香港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丛刊之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8月台一版《Questions on the Origins Of Writing Raised by the Silk Road》(Translated by Denis & Victor )Sino - Photonic Papers No.26; September, fromPepartment of Oriental Stuelies,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Philadelphia,PA19104-6305,USA.)《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一版《文辙——文学史论集(上、下)》台湾学生书局 1991年11月初版《词集考——唐五代宋金元编》北京中华书局 1992年10月初版《广济桥史料汇编》(与张树人合编)香港新城文化服务有限公司 1993年2月第一版《画(左)宁(右)页——国画史论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 1993年6月20日初版《梵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7月第一版《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与曾宪通合著)北京中华书局 1993年8月第一版《法藏敦煌书苑精华》(编纂)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一版《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11月第一版《甲骨文通检:地名(二)》(主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4年初版《潮州本草》 排印本《楚辞参考资料》 (又名《楚辞别录》)(编)油印本《澄心论萃》(胡晓明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敦煌曲续论》台北新文丰出版社 1996年版《选堂文史论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文化之旅》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华学》(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选堂书画集》香雪斋 1978年1月《选堂扇面册》芥子居 1985年1月《饶宗颐书画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89年《选堂书楹联初集》香港艺苑出版社 1992年6月《饶宗颐翰墨》香港艺苑出版社 1992年8月《饶宗颐书画》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10月《瑶山诗草》1947年《选堂诗钞》(甲午)之诗心四首香港大学文学院年刊 1958年4月12日《选堂近诗》《蓝字四页(有李棪斋小引)》 1964年《白山集》(线装)1966年3月《黑湖集》Le Recueil du lac Noir;戴密微(paul Demieville)法译;EtudesAsiatiques;XXII·1968年于瑞士印行;油印本《固庵词》(排印本)1968年于香港《晞周集》(线装)1971年3月 另有排印本《宋元吟韵继声十首》香港明报月刊 1973年6月 第48-52页《宋元行吟图题诗》香港明报月刊 1973年7月 第48-52页《选堂诗词集》选堂教授诗文编校委员会 1978年1月《佛国集》《欧游杂诗》 油印本《浙东游草》香港明报月刊 1985年2月 第61-64页《古村词》香港明报月刊 1985年3月 第16-17页《题日本五山僧所著书五首》香港明报月刊 1986年1月 第134页《九州诗槁》香港明报月刊 1986年10月 第69-70页《揽辔集——日本纪行诗稿》谭汝谦编《港日关系之回顾与前瞻1845-1987年——香港日本文化协会25周年纪念特集》 香港日本文化协会 1988年 第483-490页《题伍蠡甫长卷八段锦小景》、香港明报月刊 1989年3月 第73页《云冈绝句(三首)》香港明报月刊 1989年3月 第73页《选堂诗词集》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公司 1993年1月台一版《澄心选萃——饶宗颐的艺术》香港中国健康工程引发基金会 1999年8月《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9月

国学大师饶宗颐的介绍。

饶宗颐
饶宗颐 ,1917年生,字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州人。幼耽文艺,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岭南学报》。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学,并先后从事研究于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职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饶教授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敦煌、古文字、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音乐、词学等,均有专著,出版书40种,学术论文过三百篇。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摘自《饶宗颐书画》之简历)

饶宗颐,父亲饶锷,为潮州大学者,著作甚富。

饶宗颐,幼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著“潮州艺文志”,于一九三七年刊登“岭南学报”,以此知名。一九三五年之一九三七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任无锡国专教授。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出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

饶教授于一九四九年迁居香港。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职。一九六二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一九六三年,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六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

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一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三年,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八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于一九七四年,为法国远东学院院士。

一九七八年退休后,又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任法国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八零年,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六年又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期间于一九八二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复获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衔。

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八年曾担任澳门大学客座教授。一九九二年起被复旦大学聘为顾问教授。一九九四年起又任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学术研究院院长。

饶教授有关东南亚华侨史研究的重要著作有:“星马华文碑刻系年”及“新加坡古事记”两种及发表了多篇论文:“新加坡古地名辩正”“秦代初平南越辨”“苏门答腊北部发现汉钱古物”“蒲甘国史零拾”“论述中缅文化关系”“论述中越文化关系”等,为华侨史研究增添了珍贵的资料,又曾于一九七零年就“新加坡古代名称的检讨-蒲罗中问题商议”与许云樵教授,陈育崧先生展开了为期九个月的论战,引起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饶教授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学者。他知识渊博,精通多种外语。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在文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敦煌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饶教授为国际汉学界及海内海外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简介饶宗颐故事

  香港特首曾荫权说:国学大师饶宗颐以旷世之才,文通六国,学富五车,堪为一代鸿儒。
  
  文化部前副部长郑欣淼说:饶公继承了我们传统文化最精致典雅的一部分。他研究之广、学问之深,古今一人而已。
  
  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说:中华文化什么样子?就饶公这样!饶公是中华传统文化呈现于20世纪的最好典型。我可以说:50年之内,不会再出第二个饶宗颐!
  
  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说:饶宗颐先生治学,与世俗迥然不同。数十年间,著述逾千万字,于学术文化,中西古今,无不会融通贯,得其窍要,及前沿之地位,开风气之先声,为海内外同知共仰。2003年辑成出版的《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论文集》,煌煌二十巨册,洵非一般学人所能臆想。
  
  作为一个学者能得到如此的评价,已经独步当代了。即便用再多的语言已属多余,我不想多费口舌再讨论饶宗颐的学术成就,在这里,我只想谈一谈饶宗颐的书写与笔墨情怀,让我们从日常书写走进饶宗颐的世界。
  
  渊源有自、师古有道
  
  饶氏家族是近代潮州首富,书香门第,少年饶宗颐就是在自家的藏书楼“天啸楼”中打下了学问的根基,同时也打下了书画的坚实基础。他幼年即从唐人欧阳询及颜真卿之楷书及宋人行草人手。现在其潮洲故居壁上,仍存有他13岁时以欧体楷书所写对联,笔力刚健,不似幼年人之作。他的梨俱室还藏有他20多岁所书的扇面,也是典型欧体行书,他的早年学书经历似乎跟常人无异,但表现出的天赋则大异常人。
  
  大概10岁左右,饶宗颐跟他的伯父习画,后又经杨艳启蒙,杨艳的父亲杨国崧是任伯年好友,家中有很多任氏作品。饶宗颐跟随杨艳勾勒任伯年的人物,奠下了他在人物画上基础,杨艳先生本人的花卉亦近海上任伯年、吴昌硕。山水则带一点闽派作风,这是当时一般在潮州地区画家的常见风格。
  
  毫无疑问,饶宗颐的学书之路跟别人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发端于童子功且渊源有自。从资料来看,饶宗颐在绘画上似有名师指点,于书法一途,则没有大师指导,但常规的系统书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尤其是在结体上,这对他以后的书写之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然,饶宗颐的童子功不只是书画,兼有大量的阅读,“天啸楼”的富有,滋养了这位后来的国学大师,也孕育了这位书画家的艺术情怀。
  
  饶宗颐对前人书画艺术有极高观察力及转化能力。他的书法能够神追古人又极具个性。他曾对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北碑,及唐欧阳询化度寺碑,深入研习其笔法,之后他广阅众碑之余,偶然涉笔写其他北碑与唐碑,皆能写得形神俱似而又匠心独运。他写金冬心漆书,参入了爨宝子,汉简隶体写得比金冬心还要灵动,他的隶书,扎根汉碑而广参汉镜铭、砖文、木简,同时吸收了清代隶书的意趣,既沉雄刚健,又生动有趣。行草方面,师法古人,自上而下,博精约取。篆书则广泛吸收古文字修养,独具特色。在工具的选择上,饶宗颐善用茅龙笔,且扩展其功能。亦书亦画,各体皆能,其成就远远超越茅龙笔书法的创始人理学大家陈白沙先生。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一级作家雷铎在《旷世奇才大宗师》一文中说:“以我之见,先生之游艺,比诸治学,近其趣而异果,殊其途而同归。其游于艺也,发轫乎未冠之岁,而成就于知命之年。其沉潜久兮,其成就高兮,其题材广兮,其风格丰兮,其韵味隽永兮。先前,画论家把中国画分为‘画入画’和‘文入画’,我以为,饶先生的独创,使中国画的风格又多了一种,姑命之为‘学者画’,即诗人的才情更加上学者的。”这一段揭示出饶宗颐的读书和书画途径,并对其成就给予极高的评价,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饶宗颐的书法绘画是属于无意于佳、水到渠成的至高境界,非今天我辈的功利心态可比。这对当代书画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 博采众长、大成焕彩
  
  无论是在学术史上还是艺术史上,大学问家或者大艺术家常常是博学的通才,饶宗颐也不例外。
  
  饶宗颐的书法得益于他在书画上的博、厚、通。
  
  在学习古人上,饶宗颐博学诸家,转益多师,楷书除上述诸家外,更取法瘗鹤铭、张猛龙碑、爨宝子碑及龙门造像。章草取法简而参以急就章。行草好唐怀素与宋黄山谷、米南宫。隶书取径张迁碑、石门颂及开通褒斜石刻,而参入清人意趣,篆书于天发神谶碑,浸淫至深。正是在广博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中,其书写技巧得到锤炼和升华,其书法视野得到开拓,其书法学养得以丰厚。其学书过程不仅遍临经典,而且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和思考对传统书法及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且留下了精辟的理论,为后人提供了更多的营养。饶宗颐的“学书十要”对书法技法、学书的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发人深省。饶宗颐的厚还得益于他的学术研究。他对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这三个近世显学,钻研极深,故于甲骨、楚帛书、侯马盟书、流沙坠简等出土古物上文字、涵咏体会,能以其坚劲线条及浓厚个人气质之结体,写出这些古文字。所谓通,就是打通书法技巧、贯通书学之理,借鉴学术之理。饶宗颐把书写的经验、学术的积累,人生的涵咏汇聚成对自然、社会和生命的思考,幻化成笔下的文字,泄性情于毫端、凝睿智于笔墨,表现出卓然超人的书法境界。
  
  饶宗颐在通达方面,汇集大成,独树一帜,表现出极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学术方面,饶宗颐总是独辟蹊径、知难而进,不畏险途,勇于探索,正是这样一种探索、创新精神,才成就了饶宗颐在众多学术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贡献,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才使得饶宗颐的书画不染时风,独树一帜。也正是这样一种坚韧精神,才造就了一位长寿国学大师。
  
  黄苗子曾赞饶公“‘落笔便高’,笔笔有书卷气。又因其才学过人,胸纳浩然气,笔起快哉风,山水花卉各有特创,尤以佛教人物白画与张大千氏同誉,公以正养气,以奇治学,奇正相生,研究学术而登象牙之塔,作书画则成一家面目,尺幅而藏大千,书画相成,合璧生辉,故有‘旷世奇才’之誉,堪称当代学苑宗师、艺林大匠焉。”
  
  陈传席赞曰:“思翁有云:‘一一毫端百卷书。’今之书人,唯饶公宗颐有之,馀之自称书家者,实书界之皂隶也。
  
  饶公者,吾国当代硕学之儒也,文学、史学、哲学、宗教、诗词,无一不通,书法乃馀事耳。然余每见其大字,如骠拥千骑,凭陵大漠,似鹏陟南溟,水击三千;而小字,则浑厚中饶其逋峭,苍莽中见其娟妍。清人金冬心之后,鲜有能之者也。”
  
  所谓名至实归,用在饶宗颐身上最为允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学术以及书画翘楚,乃饶宗颐也。
  
  学富五车、书写性情
  
  饶宗颐是一座伟岸的山,是一片深邃的海,他的才情和他的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使得他变得越老越丰厚。从他弱冠之年续编其父饶锷《潮州艺文志》开始,在他人生的每一阶段都开出繁盛的学术之花,泽惠后人。这不仅是历史的奇迹,也是生命的奇迹。学术的营养使其生命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并经年常青,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吾辈怎能不感叹于其间的奥妙,又怎能不高山仰之,鞭策自砺。
  
  饶宗颐之所以能够在学术和书画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他有一颗童心——一颗探索世界的不知疲倦的童心,他自己曾经表述过,他孜孜以求的学术之路其实都是在玩,看似轻松幽默的话语包含了他的达观和童真,没有这份童真,就没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探索精神,没有这份童真就没有他的独特的书画艺术。另外一点是他的书写情怀,所谓书写情怀,就是生活之闲暇可以以书画以寄情,生活之沧桑可以以书画以移情,生活之劳碌可以以书画以悦情。
  
  饶宗颐的书法没有时代的躁,也没有书生的弱。能达到力能扛鼎,也能做到举重若轻。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非凡人所能体察。通过其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想见,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温文尔雅而不失博大气魄,气度不凡而又持之有度。其用笔碑帖兼融,方圆并举,其写意快慢自如,书写性灵,表现出极强的自信和童真的天趣,不为时风、不为名利,只是纯粹的书写。这才是书写的最高境界。
  
  饶宗颐是“当今集学术和艺术于一身的一代英才”,他的书画艺术秉承了中国明清以来文人书画的优秀传统,充满“士夫气”,是当今社会难得的“学者型”书画艺术家,他的山水画写生和人物白描,独具一格。他的国画题材广涉山水、人物、花鸟,有传统流派的摹仿,有世界各国的风光写生,更有自成风格的创作。书法方面,植根于古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各家豪纵韵趣,隶书兼采众家,自成一格,真草隶篆皆得心应手,从大幅中堂、屏条、对联到方寸空间小品,风格多样,而沁人心扉的书卷气息洋溢于每件作品之中,是名副其实的文人书画。
  
  饶宗颐是一个书画大家,但是他并没有像今天的许多人去孜孜以求于技法,他是用心灵和性情去写、去画,他曾戏谑说:我是一个做学问的人,后来(混充)变成一个艺术家……我说的学问是艺术的基础,学问是艺术的资料。就这一点来说,书画家没有学养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书画家,而历史上的杰出书画家无不是如此。
  
  饶宗颐的学术滋养了他的书画成就,他的书写也成就了他的长寿生涯,他对书画延年既是一个实践者,也是一个倡导者。1994年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在香港大学制作“天涯共此时——神州掠影:中国书法艺术与养生之道”时,饶宗颐为高尚仁教授即席挥毫:“春暖观龙变,秋高听鹿鸣”,对高尚仁以现代科学方法和观点来探讨书法治疗给与了极高的评价。
  
  2003年8月底,饶公患上了轻度中风,他的右手偏瘫,不能提笔。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主任郑炜民博士去看望他,饶宗颐跟郑炜民说:“炜民,我将用左手写字画画,学高凤翰一样。”当时饶公已经用左手执笔,练习写字。到2003年12月24日,饶公来学术馆,走进他的画室内,开始画画;他已经用右手执笔绘画的,很快就画成一幅《灵鬻山图》,这幅画的题字则是大约半年后才加写上去的。饶公先左手,后右手,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执著恢复了左手的功能,重新利用他的智慧的手书写性情,挥洒人生,他的书画情怀和书写实践验证了书画延年益寿的功能。
  
  当代著名的评论家陈传席曾经这样评价:“清季以降,吾国善书者,吴昌硕、徐悲鸿、于右任、谢无量之后,吾独知有饶公,馀子不足道也。然吴书雄健浑厚,徐书沉雄宽博,于书醇朴圆融,谢书雅宜清新,而饶公之书,劲瘦清绝,笔沉墨实,独绝于今。其工处在拙,其妙处在生,其奇处在涩,其胜人处在精气内敛,下笔有斩钉之力,落墨有浇铁之慨,骨劲力沉,翰飞戾天,至于神明焕发,意态随出,顾非书入三味者,不能造此也。”
  
  这个评论会让很多人不舒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书法家如果没有学养和人格作为支撑,注定不会受到世人的崇敬和瞻仰。
  
  饶宗颐就是一位让人崇敬和瞻仰的书法大师。

上一篇:松属研究论文

下一篇:宋宝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