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负责人

发布时间:2023-02-22 10:57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负责人

吴海龙,1961年生,浙江舟山定海人,理学博士(湖南大学,分析化学)、工学博士(日本千叶大学,应用化学)。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授(1999- ,二级)、博士生导师、顾问(2010.01--),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责任人(2001-)。曾兼任湖南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1992.04-1993.06;1998.04- 1999.10)、教务处副处长(1999.11-2001.10);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建设项目具体负责人(2001.7-2002.11)、常务副主任(2001.10-2005.03)、主任(2005.03-2007.03;2007.03--2009.12)。兼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01- )和副主任委员(2009.01- ),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01- )和副主任委员(2010.06- ),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2006.01-2010.12);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理事兼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任、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副主任兼化学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任《分析化学》、《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等九种学术期刊编委。在化学计量学、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等方向发表学术论文逾210篇,其中SCI论文逾160篇,被SCI等直接引用逾1800篇次,正面他引逾1200篇次。参编著学术书籍7本中8章节(约17万字),主译著“化学计量学实用指南”(61万字)。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毕业12名、在学8名;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逾30名、在学11名。任俞汝勤院士学术小组组长逾10年。

张卓勇的人物生平

张卓勇教授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随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光谱学家黄本立院士。先后于1985年和1988年获得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回国调至东北师范大学任教。2000年作为访问教授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访问研究工作。2001年调到首都师范大学任教。张卓勇教授长期从事光谱化学分析和化学计量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专利2项。张卓勇教授还担任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委员会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分析试验室》等杂志编委、国家科技部“十五”科学仪器重大攻关项目专家组成员等社会学术职务。【学习工作简历】:2009.07- 现在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暨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2002.01-2009.07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暨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2001.11-2002.01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1.01- 2001.10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学院教授委员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分析测试中心主任2000.09-2000.12 美国俄亥俄大学,访问教授1999.07-2000.12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副院长、分析测试中心主任1998.12-1999.07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系副主任1995.06-1998.12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系副主任1992.12-1995.05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博士后1988.07-1992.1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助理研究员1985.02-1988.0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博士研究生,获理学博士1982.02-1985.0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1978.02-1982.01 吉林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学生,获理学学士【教学工作】:主讲本科生《化学信息学》、研究生《化学计量学》、《原子光谱分析》等课程【主要科研方向】:1. 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信息学2. 分子设计与定量构效关系3. 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与开发【主要科研项目】:妇科癌瘤组织的近红外光谱特征变量提取与原位诊断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875065)【代表性科研成果(论文、专利)】:1、3D-QSAR and Docking Studies of 3-aryquinazolinethione Derivatives as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Journal of Molecular modeling, Aijing Xiao, Zhuoyong Zhang, Liying An, and Yuhong Xiang, 2008, 14:149~1592、3D-QSAR Study of Hallucinogenic Phenylalkylamine by Using CoMFA Approach, Zhuoyong Zhang, Liying An, Wenxiang Hu, and Yuhong Xiang, 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Molecular Design, 2007, 21(4): 145~1533、A Comparative Study of Multilayer Perceptron Neural Networks for Identification of Rhubarb Samples, Zhuoyong Zhang (张卓勇), Yamin Wang, Guoqiang Fan and Peter de B. Harrington, Phytochemical Analysis, 2007, 18: 109~1144、Identification of rhubarbs by using NIR spectrometry and temperature-constrained cascade correlation networks, Fengxia Wang, Zhuoyong Zhang (张卓勇), Xiujun Cui, Peter de B. Harrington, Talanta, 2006, 70:1170~11765、Application of Takagi-Sugeno fuzzy systems to classification of cancer patients based on elemental contents in serum samples, Zhuoyong Zhang (张卓勇),Hualan Zhou, Sidong Liu, and Peter de B. Harrington,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 2006,82:294~299【获奖情况】: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第二名,2008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的编委会

首席顾问:王大珩顾 问:何怡贞 张存浩 徐叙瑢 陆婉珍 刘颂豪 陈星旦 冼鼎昌 朱清时魏复盛 林建华 李安模 杨树森Ramon M. Barnes (USA)  J. A. C. Broekaert (Germany)R. Van Grieken (Belgium) Lev A. Gribov (Russia)Peter R. Griffiths (USA) James A. Holcombe (USA)Gary M. Hieftje (USA)  B. V. L′vov (Russia)Kay Niemax (Germany)  Isao Noda (Japan)Yukihiro Ozaki (Japan)  (UK)R. E. Sturgeon (Canada)社 长:孟广政主 编:黄本立常务副主编:宋增福副 主 编:聂玉昕 高 松 徐怡庄 张新荣 李 灿 田中群 江桂斌 常俊标孙汉文 孙世刚 顾仁敖 黄 矛 罗立强常务编委:王小如 王彦吉 尹 明 刘会洲 孙素琴 朱伯荣 齐文启 闫宏涛汪 力 陈 荣 严秀平 陈杭亭 金钦汉 杨小震 杨芃原 张鹏翔张汉辉 张韫宏 赵 冰 姚元根 龚旗煌 徐广通 徐 征 谢孟峡编 委:马万云 王海水 王建华 尤静林 邓李才 江云宝 刘克玲 刘 颖毕树平 刘燕德 牟 兰 任发政 李攻科 李宏建 李 萍 陈晓波陈金忠 陈忠明 沈异凡 应义斌 汪 媛 卓尚军 杨 武 孟继武郑怀礼 金泽祥 周 群 袁洪福 胡继明 俞书勤 姜艳霞 张国宝张卓勇 张录达 倪永年 徐可欣 晋卫军 黄世华 莫育俊 韩东海蒋治良 葛茂发 魏 琴编辑部主任:黄 强责 任 编 辑:孟昭红助 理 编 辑:范 辉,朱义祥

郑华炽的人物简介

(1903-1990)郑华炽,1903年8月18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一个商人家庭,祖父在香港经商,父亲转求功名,但未能如愿。郑华炽自幼丧父,靠伯父母抚养成人。1919年考入南开中学。在中学期间,努力学习,成绩优秀。1924年以全优成绩进入南开大学学习。当时,学校聘请了一批刚从国外归来的学者任教,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和严格要求下,学习气氛良好,学生们除掌握课本内容和规定的实验外,还参阅大量的课外读物,并要求撰写学习体会,择优选登在南开大学的理科学报上。这些活动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了解了最新的科技动态,从而使郑华炽培养了独立学习的能力。1928年,郑华炽在南开大学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同年,他怀着科学救国的信念,前往柏林工科大学学习。学习期间,郑华炽常到另外一所有名的大学——柏林大学听课,该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很高,在此任教的有A.爱因斯坦(Einstein)、E.薛定谔(Schrodinger)、M.von劳厄(Laue)、W.F.H.能斯脱(Nernst)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当时,国际上量子力学刚刚提出,格丁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是德国研究量子力学的两所主要学校。郑华炽为了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1930年到格丁根大学进修量子力学理论,1931年又到慕尼黑大学听A.索末菲(Sommerfeld)的课,并开始把量子力学应用于物质的分子结构的研究中。由于著名物理学家的言传身教,为他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32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加紧迫害进步知识分子。郑华炽前往奥地利进入格拉芝工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K.W.F.柯尔饶希(Kohlrausch)的指导下,选择喇曼效应为研究课题。1934年完成博士论文,同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此时,法国的J.卡班(Cabannes)教授对喇曼效应也颇有研究,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因此,郑华炽于1934年前往法国蒙皮里埃(Montplier)大学,和卡班合作共同研究喇曼光谱,同时在巴黎大学进修红外吸收光谱学,后发表论文多篇。由于郑华炽对光谱学研究做出了成绩,国内的一些大学纷纷聘请他回国任教。1935年秋他回到了久别的祖国,先在中央大学任教,1936年应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饶毓泰之聘,到北京大学任教。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侵华战争,平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辗转迁至昆明,于1938年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缺乏仪器设备、图书等教学设施的困难条件下,郑华炽和其他教师一起坚持教学。1941年,日本侵略军南侵,西南联合大学在四川叙永成立分校,郑华炽任分校教务主任。当时条件艰苦,他花了大量精力组织教学并亲自授课,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1944年1月饶毓泰休假出国,郑华炽任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主任。1945年日本投降,北京大学迁回北平,郑华炽继续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郑华炽被调到北京师范大学任物理系教授,后兼任该校研究部副主任、副教务长等职。他还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物理通报》常务编辑,中国物理学会论文编目委员会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编委会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编辑委员会委员和原子物理学部分的副主编等职。他兼职很多,但工作踏实,认真负责,为了备课或编审稿件往往工作到深夜。郑华炽1956年参加九三学社,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六届北京市委员会委员。1983年,郑华炽80岁寿辰之际,北京师范大学为表彰他对我国光谱学和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召开了“庆祝郑华炽教授执教50周年大会”。

上一篇:中国京剧杂志2022年6期

下一篇: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审稿人